将苑 15、不陈

类别:子部 作者:诸葛亮 书名:诸葛亮兵法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若舜修典刑,咎群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苦尧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苦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不动用军队便能达到国泰民安的境界;善于治理军队的将帅,不出动军队便让敌军屈服;善于用兵布阵的将领,可以不打仗便取得胜利;善于甲兵作战的将领,可以百战百胜,善于面对困境,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找出对策的首领,便不会灭亡。以往先贤圣人们治理天下时,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百姓们永远不会争斗杀伐,那就是善于治理国家,不需动用军队的典范。舜治理国家时注重严明法纪,并任命大臣咎繇掌管刑法,便没有人敢作违法之事,所以也就用不着执行刑罚,那就是善于治理军队那种典范。如唐尧派舜讨伐有苗时,舜只用舞蹈用的干盾和羽扇便让苗民屈服的事例,可算是“善陈者不战”的范例了。齐桓公慑服其南边的强国——楚国,征服其北面的山戎,则是百战百胜的范例。而楚昭王被吴国打败时,及时逃到秦国求救,因而得以返回楚国执掌君权,刘邦屡败干项羽,但能接受教训,总结经验,改进战略战术,最后坟下一战成功。这些便是“善败者不亡”的例证了。

    【解析】

    这篇文章提出了领兵作战的最高指挥艺术:”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这和我国历代军事名家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乓”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是人们刻意追求的治国领兵的尽善尽美境界,历史上能做到这一境界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很少的,诸葛亮作为论据列举的尧、舜、禹、齐、楚的旱例,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圣贤之人所创造的,实在并非一般帝王将相所能做到。不过,诸葛亮运筹于相府之中,没打一仗,没损一兵一卒,而退了魏王精心安排的五路大军,保证新生的蜀国安然无恙,倒是一段佳话。这一段讲诸葛亮运筹于相府,妙退曹丕五路大军,反而令曹兵损失惨重的故事,读来给人许多启示,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不陈》一文加深理解,而且可以深刻地领会诸葛亮在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为将之道的种种奥妙,仔细琢磨,定会回味无究,受益良好。


如果你对诸葛亮兵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诸葛亮兵法》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