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始章第一

类别:子部 作者:黄石公 书名:素书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①。(张注: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注释]

    ①全句出自《黄石公三略•下略》。

    [译文]

    道、德、仁、义、礼,这五种思想体系是浑然一体的。(张商英注:将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分离开来而加以使用就有五种思想体系,放在一起而加以融合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体是用来贯穿着五种思想体系的,五种思想体系是用来推演一体的。)

    道者,人之所蹈①,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张注: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绂之表②,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注释]

    ①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原指道路,后演变成中国思想史上的基本范畴。蹈:履行,实行。此句出自(黄石公三略•下略>。

    ②八绂:八方极远之地。语出于<淮南子•坠形训>。

    [译文]

    "道"就是人们所履行的,使万事万物不断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却不知道它们运动变化的由来。(张商英注:"道"对万事万物施加的恩泽,太广阔了!太浩大了!一动一息,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一饮一食,大到八方极远之地,小到细小东西之内,到哪里去而不包含着道呢。用仁不能够为它命名,所以仁爱的人看到它称它为仁;用智不能够完全表达它的意思,所以智慧的人看到它称它为智;普通百姓不能够看到它,所以说时时在使用却不知道它。)

    德者,人之所得①,使万物各得其所欲。(张注: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注释]

    ①德:品德。在中国哲学范畴里,德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感化来统治人民的德治,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就是德政。此句出自<黄石公三略•下略>。

    [译文]

    "德"就是人们所愿意得到的,使一切事物都能得以实现各自的欲望。(张商英注:有所希求叫做欲望。有欲望却不能得到满足。这不是最大的"德"。从圆规矩尺中追求得到的是方形圆形罢了,从秤锤秤杆中追求得到的是轻重份量罢了,从"德"中追求没有什么欲望不能实现。君臣、父子之间拥有它得以成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之间拥有它得以成为昆虫草木。大的得到从而成就其大,小的得到从而成就其小。近到自身的生命,远到万事万物,没有拥有欲望而不能得以实现的。)

    仁者,人之所亲①。有慈惠恻隐之心②,以遂其生成。(张注: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惠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④。"《诗》日:"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④。"其仁之至也。)

    [注释]

    ①仁: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孔子言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方法。所以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而儒家的政治主张之一就是仁政。亲:亲昵,指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此句出自<黄石公三略•下略>。②慈惠:慈爱仁惠。侧隐:指同情心或怜悯心。

    ③鸟兽鱼鳖咸若:出自<尚书•商书•伊训>,意思是人君顺应鸟兽鱼鳖的生长特性,取之有时。指为政爱及生物,就都能顺遂孳长。咸:都。若:这样。

    ④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出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行苇),意思是在那路旁集聚丛生的苇草,发芽和正在成长茂盛时,不要放牧牛羊去踏踩。指行仁及于草木。也必爱人。敦,丛聚貌。行:道路,苇:草名,即芦苇。

    [译文]

    "仁"就是人们所亲近的。要求人们拥有慈爱施惠、恻隐同情的心思,来顺遂万物的萌生成长。(张商英注:仁爱的本体如同上天,上天没有覆盖不到的地方;如同大海,大海没有容纳不了的河流;如同雨露,雨露没有滋润不了的万物。慈爱施惠侧隐同情是应用仁爱的具体手段,并不是亲近天下万物而是使天下万物自然而然地亲近,没有一个人不获得他安乐的地方,没有一物不获得它生存的地方。<尚书>上说:"鸟兽鱼鳖都这样顺利地孳长。"<诗经>中说:"在那路旁聚集丛生的苇草,不要放牧牛羊去践踏。"这大概就是仁受的最高表现吧。)

    义者,人之所宜①。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张注: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而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注释]

    ①史.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宜:合适,相称。事宜。此句出自黄石公三略略)。

    [译文]

    "义"就是人们所适宜的。奖赏美善、惩罚罪恶,建立功劳、成就事业。 (张商英注:道理所在的地方叫做义,按照道理而进行决断,是施行义的办法。奖赏美善、惩罚罪恶,是义的道理;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是义的决断。)

    礼者,人之所履①。夙兴夜寐②,以成人伦之序③。(张注: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注释]

    ①礼:表示敬意的通称,泛指古代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自孔子起就提倡礼治,并且还制定了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又制定了按名位而分的礼仪等级制度与官阶品级制度,而礼治就成为儒家的政治思想之一。履:践踏,这里指身体力行。此句出自<黄石公三略•下略)。

    ②夙兴夜寐:早起迟眠。这里指每天的生活行为。

    ③人伦:封建社会里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

    "礼"就是人们所身体力行的。早起晚睡的日常生活中,树立起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秩序。(张商英注:礼,就是身体力行。人们从早到晚所身体力行而不丧失的伦理秩序,都是礼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都完全遵循这些礼仪规范,放荡邪僻、邪恶奢侈的现象又从哪里产生呢!)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张注:《老子》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①"失者散也。

    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日:"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②"。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注释]

    ①②出自<老子道德经•下篇•第三十八章>。

    [译文]

    凡是想要树立修身立业的根本,对于道、德、仁、义、礼这五种思想体系是不可缺一的。(张商英注:<老子>中说:"道散失了然后才有德,德散失了然后才有仁,仁散失了然后才有义,义散失了然后才有礼。"失是散失的意思。道散失了从而为德,德散失了从而为仁,仁散失了从而为义,义散失了从而为礼。这五个方面不曾不相互为用,而归纳起来它却不会散失,是由于天道的神妙罢了。<老子>强调的是天道的本体,所以说:"礼这东西,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且意味着祸乱的开始。"黄石公强调天道的功用,所以说:这五种思想体系是缺一不可的。)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①,审乎治乱之势②,达乎去就之理③。(张注: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注释]

    ①数:指规律性、必然性,知道前事可以推测未来,事情没有发生可以预先测度出来。

    ②势: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指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如趋势、时势、局势。

    ③理:道理。理的作用表现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只有在必然趋势中才能发现道理的存存.

    [译文]

    德才兼备的贤人、道德高尚的君子,明白天下兴盛或衰败的道理,通晓事情成功或失败的规律,清楚社会安定或大乱的趋势,了解做事离去或留下的时机。(张商英注:兴盛或衰败有一定的道理,成功或失败有一定的规律,安定或大乱有一定的苗头,离去或留下有一定的时机。)

    故潜居抱道①,以待其时。(张注: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注释]

    ① 抱道:守道弗失。

    [译文]

    所以要隐居深藏、守道不失,来等待有所作为的时机。(张商英注:真道,就像船只一样;时机,就像大水一样。有了船只、船桨的便利却没有江河之水来使它运行,也没有见过这样做有利涉渡的。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其不遇,没身而已。(张注: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①,岂容拟议者哉②!)

    [注释]

    ①发:通"废",废弃、放弃。

    ②拟议:揣度议论,多指事前的考虑。

    [译文]

    如果时机到来就立即行动,那么就能够获取人臣的最高职位;如果得到机会就立即奋起,那么就能够成就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如果赶不上机会,那就湮没一生罢了。(张商英注:养道平时有备,赶上时机就立即行动,时机不可错过,哪里允许揣度议论呢!)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张注: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译文]

    因此他的道德是非常高尚的,因而他的名声也就在后代人中受到推崇、久传不衰了。(张商英注:道德如果高尚,那么名声就会流传后代而且受到推崇了。)

    右第一章,言道不可以无始。

    [解析]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本质上是一个原始本体的五个范畴的外化,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以及其它用于治国兴邦的思想体系,无不将道德作为改造世界的根本。老子说:由于世风日下,人们距离天道本有的和谐完美越来越远了,人心日益丧失了先天的淳朴自然本性,矫情伪饰成了人们必备的假面具,所以才不得不用伦理道德教育世人。当用道德教育也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就只好提倡仁爱。当人们的仁爱之心也日益淡薄的时候,就只好呼吁要有正义。当正义感也丧失殆尽后,就只能用法规性的礼制来约束民众了。因此,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因时因势的不同而权变使用的结果,实际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说法罢了。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个方面统而言之囊括了东方文明总体思想的原始理论。如果用自然规律来代替古人所说的"道",仍然不能完全说明它的精微玄妙;如果用文明礼貌来代替古人所说的"德",仍然不能说明它的丰富内涵。以道为体为因,以德为用为果,以仁济世,以义处事,以礼待人,可以说这就是经世治国的根本,谋略权变的准绳,涉世立身的起点。"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这是把有志于天下以取得统治权力的特定涵义称之为"道",而要有志于此的人去实践。我们终生奔波,Et夜忙碌,人人离不开运用世间万物以成就大大小小的繁杂事务,然而并不知道这一切都不过是道体的本有功用而已,虽然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事事处处都在运用它,却不知晓它到底是什么。道体对宇宙万物的包容太广阔太伟大了,人们E1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动静行止、言谈仪表,大到无边无际的宇宙,小到纤细的草籽内核,哪里没有道体的存在呢?夏商周三代虽有圣明之君,中兴之主,然而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也恰恰产生在这三个朝代,那就是夏桀、商纣王、周之厉王和幽王,夏因禹兴,商因汤兴,周因文王、武王兴,同样一个国家,朝代没有改变,政治体制没有改变,却因人而兴,因人而亡,根本原因就在于兴国者顺应天道而治,亡国者逆天道而行。夏桀无道,被人咒为毒日,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

    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位君主,相传夏桀是一个有才智、有勇力的人。但他性情暴躁、残忍嗜杀,喜欢饮酒作乐,酷好声色,嬖幸有施氏(今山东省滕县)进献的美女妹喜,不理朝廷政事。为了兴建楼台亭阁,夏桀在各地搜刮百姓钱财物资,征派民夫,强迫奴隶动工营建"倾宫",供他和妹喜寻欢作乐。夏桀在倾宫内,一面饮酒,一面观看三千美女跳舞,日以继夜,常年不止。当听腻了音乐后,又令百姓每天进献一百匹帛,叫宫女们撕裂帛来当音乐听,倾尽了人民的血汗!夏桀对饮食也十分讲究,经常吃山珍海味,日常吃的也必须是西北产的蔬菜,东海捕的鲸鱼,调味的佐料必须是南姜、北盐。为了供应他一个人的伙食,得成千上万人为他种菜、捕鱼、运输、烹饪。夏桀还经常喝醉酒后拿人当马骑着玩,所喝的酒必须是清澈的,如果混浊,就要杀死厨师。夏桀的残酷暴虐、倒行逆施,终于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人们把夏桀比喻成毒日,盼望他早日死掉,并表示愿意与这个祸国祸民的暴君同归于尽。各国诸侯的敌对情绪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终于在商汤的领导下揭起了反夏的大旗。不久,夏朝就灭亡了,夏桀本人被俘后死在流放地,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既然决心要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那就必须努力得到它,把这一含义称之为"德"。对于什么是德,儒家的解释为"博施济众",佛教的解释是"慈悲喜舍",可见德的本意是舍己为人,是效法天道以成就世人、恩泽天下,使百姓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对于自己来说则体现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近到个人生命,远到万事万物,只要都顺天道而行,以天下为怀,从政也好,经商也好,处世也好,为人也好,就没有不成功的,而且谋略越高,功德越大。

    商汤广布德政,一举灭夏,就是这方面的正面例子。

    商汤是商族始姐契的第十四代孙,又称成汤。夏朝末年,商族的势力不断地扩大,到商汤时,开始翦灭夏桀。商汤曾被夏桀囚禁,不过由于商汤英明有为,谦逊对待诸侯邦国,所以各方诸侯都很拥戴他,夏桀也不得不把他释放。商汤被释以后,邻近诸侯纷纷来贺,更加得到众人的归心。他一回国,就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图谋一举灭夏。当时,夏王朝的力量还相对地强大,商汤积蓄粮草物资,训练军队,又广树威信,求贤若渴。他不计较名望、地位、出身等因素,只要贤慧有才能,他就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当时,有一个部落叫有莘氏,与商人通婚,有莘氏嫁女于商汤,用一名叫伊尹的奴隶陪嫁,伊尹地位贫贱却有政治才能,商汤不顾世俗偏见和种种非议,果断地任用他为右相。以后又从另一个部落选用了一个名叫仲虺的人为左相,把部落内部的事务交给他处理。商汤虚心请教,用人不疑,十分信任伊尹、仲虺二相。商汤在诸侯中的威望日渐提高,叛夏归附商汤的人越来越多。商汤见时机成熟,便率兵讨伐夏桀,和夏桀展开了面对面的血刃战,临战前,商汤发布了誓师词,揭露夏朝的黑暗,宣布代表上天执行对夏的惩罚,大大地激发了将士的斗志。两军激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商军一举击溃了夏军,抓住了夏桀,灭掉了夏王朝。夏朝灭亡后,商汤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商朝初期,商汤废除夏朝的暴政,取消伤害百姓的繁重徭役和横征暴敛,在伊尹等人的精心辅佐下,宽以治民,取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为了夺取统治天下的权力,就必须有命世之才行仁政以安民心,把这一含义称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伦理关系,中国古代的"仁"字就是这样写的.人两足走路,旁边加个"二",就是两个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所赋予仁的深广伦理内涵。如果想相亲相爱,就必须具有仁慈乐施的恻隐之心,常存利人利物的奉献观念,胸怀使天下人民、世间万物各遂其愿的伟大志向。由此看来,仁的本质如天、如海、如雨露,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所不滋养。

    纵观中国历史,体恤仁民的确是中国为政者的好传统,是为政者管理好国家必须遵循的法则。因为体恤仁民可以使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尊重,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所以体恤仁民的政策是顺应民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以汉朝为例,汉高祖刘邦出身农民,对人民的力量是有所认识的。他打败项羽当了皇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养民惠民政策:一是让一部分士兵解甲归田,按功劳大小、从军时间长短分给土地和住宅,并免除徭役;二是号召因战乱流亡他乡的百姓回归故乡,恢复过去的爵位和田宅;三是减轻地租和徭役,将秦朝实行的"以十税一"旧税制,改为"十五税一",农民在轻税下,可以按人力多少开垦荒地,还规定26岁至56岁的男子只服兵役两年;四是释放奴婢,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一律恢复平民身份;五是对商人采取抑制政策;六是减轻刑罚。刘邦这些养民、利民、惠民政策,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对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这些政策为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继承和发展,如轻徭薄赋,进一步减轻人民负担,还减轻刑罚,废除残害人体的肉刑,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汉朝初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而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繁荣兴盛时期。

    体恤仁民的为政措施,今天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了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使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行事。"为了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切合时宜,而且必须符合一定的思想标准,把这一含义称为"义"。如果说"仁"是指人与人的亲爱关系,那么"义"则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办事要公正,突出表现在赏功罚过上。

    关于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像"桃园三结义"、"水浒聚义",在现代也有所谓的"哥们义气"之说,然而,这种江湖之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无原则的"忠义",并不就是古代先哲们所言及和赞美的义,或者说它离义的真蕴还相去甚远,义的真正内涵是天下为公。

    以儒家为主体的天下为公的正义理想,它自身所涵有的威严性和庄严感,必会构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鼓舞力量。反映在个体意识上,就有效地阻抑了个人利己心的膨胀,使人确立起人之作为人所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反映在民族意识上,则会积淀为维护民族利益、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品格,表现为坚贞的民族气节,陶冶出代代相继的仁人义士。这在历史上屡屡可见,天下有道时,他们就出来建功立业,造福于民,如管仲、孙武、王安石、张居正等;天下无道时,他们或能不平则鸣,捍卫正义,刚正不阿,如孟子、屈原、寇准、海瑞、包拯等;或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如王充、司马迁、诸葛亮等;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他们胸怀大义,挺身而出,以身殉道,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不仅如此,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正义之魂,也对中国近现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砥硼着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英勇献身。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在取得统治天下权力之前与之后,都必须创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把这一含义称为"礼"。礼就是规范全社会的道德行为的规仪和准则,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涉及到它,大到国家、社团的集体活动,小到个人的饮食起居,都是必须按照礼仪规范去做,这样,社会生活才能井然有序,人际关系才能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礼制建设,叔孙通就是开创汉朝礼制的大儒。叔孙通本为秦始皇从山东征召的文学博士,后来投奔了汉王刘邦。公元前201年,也就是刘邦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刘邦大封功臣二十余人,其余人整日争功不休。刘邦对此事很头痛,便向张良询问,张良建议刘邦封与他向来有仇的将领雍齿为侯,群臣相聚谋反的念头就会打消了。刘邦照办后,群臣的情绪这才平静下来。论功封赏的事虽然解决了,但是大臣们议事时没有秩序,没有规矩,乱七八糟,喝醉酒后还乱喊乱叫,有的甚至拔刀动剑,揎拳裸臂。刘邦为此很担忧,叔孙通主动求见刘邦,建议制定君臣相见的礼法。刘邦立即答应下来,教他去操办。叔孙通找来三十几名懂得古礼的儒生,在郊外辟出一块场地,有纵有横地拉起了许多绳,又在不同的位置上插上了树枝作标志,表明每一个大臣在上朝、退朝时的进出路线,在朝堂上站立的位置,以及朝拜皇帝时的各种礼节。演习了一个多月后,叔孙通请刘邦前来观看,刘邦很满意,便令群臣都来学习。不久,刘邦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当他在新建成的长乐宫召见大臣时,便要他们按叔孙通教的礼仪行事。天刚刚亮,群臣便聚集到皇宫外面,由宫中官员引导他们按顺序人殿。大殿外面,道路两旁,早已肃立着一列列手执刀枪斧钺的卫士,一直排列到大殿的台阶下面,他们身后的旗杆上还悬挂着各色旗帜。群臣从这些卫士的行列中穿过,进入大殿后,武将站在西边,文臣站在东边,肃立不动。传令官高呼皇帝临朝号令,刘邦坐在肩舆之上,在宫廷官员的簇拥下,登上了御座。群臣这才肃穆恭敬地按官阶的高低,依次向他叩拜,然后还要向他敬酒祝寿。整套仪式下来后,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都严格遵照礼法执行。刘邦事后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算知道当皇帝的尊贵了。"高兴之下,当即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赐黄金五百两。汉惠帝即位后,鉴于大臣们对如何祭祀祖宗陵寝和祠庙都不了解,仍让叔孙通担任太常,负责建立有关典章制度。后代关于宗庙、殡葬、祭祀等各种礼仪制度,也都出自叔孙通之手。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封建礼制,经历代沿革,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实行了近两千年。


如果你对素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素书》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