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之三十三  所谓善人

类别:子部 作者:佚名 书名:太上感应篇

    所谓善人。

    【解释】

    把前面所说的众善,都能够奉行的,才叫做善人。

    【分析】

    从这里‘所谓善人’,一直到‘神仙可冀’,是讲善人的福报盛大,而且绝不会不灵验;要知道名副其实的善人,开始就能够是非分明,不会弄错,而且智勇双全,最后到达了‘人我两忘’的境界,待人处世既慈悲又宽恕;况且他的立心用意,待己待人,丝毫都不会违背了天性和人情,就算是尧舜周公孔子复生,也是和这个道理一样的啊!而所谓的善人,就是以天心的好善而远恶;而人心要怎样才能做到有善而无恶呢?因为人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习气和毛病,以致于失掉了最初的天心;所以人应当要有善则精进,有恶则改悔,这样或才可以做到了有善无恶的境界啊!

    故事一:

    宋朝的李文正公名昉,年老退休之后,因为元宵节皇宫里面举办灯会,宋太宗就派了轿子来迎接他入宫,并且安排他坐在太宗的旁边;太宗还亲自为他斟酒,亲手挑选好的果实赏赐他,并且对他说:‘你真正是一位善人君子啊!两次担任宰相的职位,从来都没有伤人害物之心,这就是朕想念你的原因啊!’文正公回家之后,就训勉他的儿子说:‘我这一生虽然没有建立什么奇功伟绩,可以惊世骇俗;然而我从来没有遮蔽别人的善行善事,阻挠别人的升迁,纵然在没有旁人看到的地方,也不会欺骗自己;为人处世,谨守著道德的标准和自己的本分;这四件事情,我还有把握算是自己没有违反;今天承蒙圣上在许多大臣的面前,称赞我为善人君子;要知道所谓的善人君子,连孔子尚且都说还没有见到过啊!我是什么人呢?怎么敢承当这个善人君子的称呼呢?你们应当记著圣上对我过誉奖励的话,努力实践我刚才所说的四件事情;这样对于君王来说,就是尽忠;对于父母来说,就是尽孝;以此来修身齐家,处世待人,或许就可以做到了无忝所生啊!’他的儿子宗谔,恪守著他的教训,为当时天下颇有名望的闻人。

    【再析】

    要知道所谓的善人,简单的说,就是止恶行善;若是讲到极处,可以证得圣人的果位,或是修成神仙,也都是这个善念的扩充而已!

    故事二:

    明朝江西邹子尹,是一位非常崇敬信仰三宝的佛教徒,他辛勤的从事各种的善事;凡是救济别人患难,或是成就人家的好事,虽然是天寒地冻,或是大热的太阳,他都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因此大家都称他为大善人。邹子尹病死之后,来到阎王面前,心里很不服气;阎王就命令判官,将他的善恶册子打开来给他看,册子一打开,就有名利两个大字。凡是邹子尹一生当中所做的善事,不是记在‘名’字下面,就是记在‘利’字下面,邹子尹这时候才觉得惭愧服气。他死后复苏,告诉别人说:‘请你们帮助我□告世间做善事的人,一定要用真诚心,切切实实的做善事;而且要把自己的心地扫除的干干净净,绝对不要像我一样,带著名利心去做善事啊!’说完之后,再过了五天,邹子尹就死了。他的好朋友,唐时说道:‘我对子尹非常的了解,他为人或许免不了好名;至于利,子尹则是一个轻财仗义的人,怎么到了最后,却变成了好利呢?一定是他居间请托众人帮助行善;起初的念头,也都是为了要做善事而发的愿,等到钱财到手之后,他就犯了偶然挪用善款的弊端;开始的时候说:“我只是暂时的借用一下而已。”后来日子久了,竟然就变成假借不还了!这就是邹子尹辛勤劳苦一生的行善,仅博得了名利两个字的结果。由此可见,阴间往往会揭发人们隐蔽曲折的罪恶,道理就是在此。我能够体会子尹他的意思,所以才为他解释说明。因此□告世上做善事的人,行善要无为而为而无所不为,随著机缘而利益苍生,这样才是最上等的善。没有求回报的心,去救拔苦难的众生,劝人广行善事,这是第二等的善。广积阴德,求自己死后不要堕入三恶道中受苦,这样就是第三等的善了。行善若是有一丝毫为名的念头,便是错了路头啊!若是更有一丝毫的贪念,把善款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中,那么将来堕入地狱,就会像箭一样的快速,能不害怕吗?’这里特别记载这个故事,就是希望以后愿意做善事的人,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要认真的照做啊!


如果你对太上感应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太上感应篇》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