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兴宗孝康皇帝孝康皇后吕太后睿宗献皇帝献皇后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又命中书省择官辅行。凡所过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过太平访迪家,赐白金五十两。至泗、濠告祭诸祖墓。是冬从太祖观郊坛,令左右导之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荆楚曰:“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谕之曰:“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二公之言,其并识之。”是年,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因厚赐之。未几,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
先是,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帝时时赐宴赋诗,商搉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命诸儒作《钟山龙蟠赋》。置酒欢甚,自作《时雪赋》,赐东宫官。令三师、谕德朝贺东宫,东宫答拜。又命东宫及王府官编缉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训谕太子诸王。四年春,制《大本堂玉图记》,赐太子。
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曰:“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凡此皆心为权度。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惟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时令儒臣为太子讲《大学衍义》。二十二年,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氵霸、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太子元妃常氏,继妃吕氏。生子五:长雄英,次建文皇帝,次允熥,次允熞,次允熙。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复称懿文皇太子。孝康皇后常氏,开平王遇春女。洪武四年四月册为皇太子妃。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敬懿。太祖为辍朝三日。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永乐元年复称敬懿皇太子妃。
皇太后吕氏,寿州人。父本,累官太常卿。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燕兵至金川门,迓太后至军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还,未至,宫中已火。既而随其子允熙居懿文陵。永乐元年复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而其时秦王樉亦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皆前代故事所无也。
睿宗兴献皇帝祐杬,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陆。七年之籓,舟次龙江,有慈乌数万绕舟,至黄州复然,人以为瑞。谢疏陈五事。孝宗嘉之,赐予异诸弟。
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楚俗尚巫觋而轻医药,乃选布良方,设药饵以济病者。长史张景明献所著《六益》于王,赐之金帛,曰:“吾以此悬宫门矣。”邸旁有台曰阳春,数与群臣宾从登临赋诗。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
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礼臣毛澄等援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考孝宗,改称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王妃为“皇叔母”。帝命廷臣集议,未决。进士张璁上书请考兴献王,帝大悦。会母妃至自安陆,止通州不入。帝启张太后,欲避天子位,奉母妃归籓。群臣惶惧。太后命进王为兴献帝,妃为兴献后。璁更为《大礼或问》以进,而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议与璁合。帝因谕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帝、后加称“皇”。廷和等合廷臣争之,未决。嘉靖元年,禁中火,廷和及给事中邓继曾、硃鸣阳引五行五事,为废礼之证。乃辍称“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园曰陵,黄屋监卫如制,设祠署安陆,岁时享祀,用十二笾豆,乐用八佾。帝心终未慊。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国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奉先殿西,曰观德殿,祭如太庙。七月,谕去本生号。九月,诏称孝宗皇伯考,称献皇帝曰皇考。
璁、萼等既骤贵,干进者争以言礼希上意。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言献皇帝宜迁葬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议:“高皇帝不迁祖陵,太宗不迁孝陵,盖其慎也。小臣妄议山陵,宜罪。”工部尚书赵璜亦言不可。乃止。尊陵名曰显陵。
明年,修《献皇帝实录》,建世庙于太庙左。六年,以观德殿狭隘,改建崇先殿。七年,命璁等集《明伦大典》,成,加上尊谥曰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亲制《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从祀方泽,次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祔太庙,位次武宗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作玉芝官祀焉。穆宗立,乃罢明堂配享。
初,杨廷和等议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炫为兴王,奉献帝祀。不允。兴国封除。献帝有长子厚熙,生五日而殇。嘉靖四年赠岳王,谥曰怀献。
皇后蒋氏,世宗母也。父斅,大兴人,追封玉田伯。弘治五年册为兴王妃。世宗入承大统,即位三日,遣使诣安陆奉迎,而令廷臣议推尊礼。咸谓宜考孝宗,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议三上,未决。会妃将至,礼臣上入宫仪,由崇文门入东安门,皇帝迎于东华门。不许。再议由正阳门入大明、承天、端门,从王门入宫。又不许。王门,诸王所出入门也。敕曰:“圣母至,御太后车服,从御道入,朝太庙。”故事:后妃无谒庙礼。礼臣难之。时妃至通州,闻考孝宗,恚曰:“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留不进。帝涕泣愿避位。群臣以慈寿太后命,改称兴献后,乃入。以太后仪谒奉先、奉慈二殿,不庙见。元年改称兴国太后。三年乃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是年秋,用张璁等言,尊为圣母章圣皇太后。五年,献帝世庙成,奉太后入谒。七年,上尊号曰慈仁。九年,颁太后所制《女训》于天下。十五年,奉太后谒天寿山陵,命诸臣进贺行殿。是年加上尊号曰康静贞寿。
十七年十二月崩,谕礼、工二部将改葬献皇帝于大峪山,以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为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瓚为礼仪护行使,指挥赵俊为吉凶仪仗官,翊国公郭勋知圣母山陵事。已,帝亲幸大峪相视,令议奉太后南诣合葬。而礼部尚书严嵩等言:“灵驾北来,慈宫南诣,共一举耳。大峪可朝发夕至,显陵远在承天,恐陛下春秋念之。臣谓如初议便。”帝曰:“成祖岂不思皇祖耶,何以南孝陵?”因止崔元等毋行,而令赵俊往,且启视幽宫。是年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明年,俊归,谓显陵不吉,遂议南巡。九卿大臣许赞等谏。不听。左都御史王廷相又谏。帝曰:“朕岂空行哉,为吾母耳!”已而侍御吕柟、给事中曾烶、御史刘贤、郎中岳伦等复相继疏谏。不听。三月,帝至承天,谒显陵,作新宫焉,曰:“待合葬也。”归过庆都,御史谢少南言:“庆都有尧母墓,佚于祀典,请祀之。”帝曰:“帝尧父母异陵,可知合葬非古。”即拜少南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定议葬大峪山。四月,帝谒长陵,谕严嵩曰:“大峪不如纯德。”仍命崔元护梓宫南祔。闰七月,合葬显陵,主祔睿宗庙。
赞曰: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著焉矣。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译文】
兴宗孝康皇帝朱标,是太祖的长子。
母亲是高皇后。
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
太祖作昊王,立为王世子,跟从宋濂学习经书。
昊元年,时年十二岁了,太祖命令他到临濠祭扫祖墓,告诉他说:“商高宗原先就辛劳于外,周成王早年就听到《无逸》的训诫,都懂得人民的疾苦,所以在君位勤劳节俭,成为保持帝业的英明君主。
你生长于富贵的环境,习惯于安乐的生活。
现在出京到附近郡县,游览山川,经过田野,可以根据道路的崎岖平坦得知鞍马的勤苦辛劳,观察民间生业得知衣食的艰辛困难,考察民情的喜好憎恶得知风俗的好壤。
到祖宗所居之地,访问父老乡亲,询问我起兵渡江之时的事情,记在心中,得知我创业的不容易。”又命令中书省选择官吏辅佐同行。
凡是经过的郡县城隍山川之神,都用少牢之礼祭祀。
经过太平造访陈迪之家,赐给白银五十两。
到泗、濠告祭众祖宗之墓。
这年冬跟从太祖观看郊坛之祀,命令左右之人引导到农家,全面观看衣着服饰饮食器具,文指着路旁的荆棘说:“古代用此作扑击的刑具,因它能去风,虽然伤人但不杀害人。
古人用心如此二厚,你要记住。”洪武元年正月,立焉皇太子。
带舍人周宗上书请求教太子。
皇帝嘉赏采纳。
中书省都督府请仿照元朝制度,以太子为中书令。
皇帝认为元朝制度不足取法,命令詹同考察历代束宫官制,选拔有功勋德行的忠厚旧臣和新提升的贤臣,兼任束宫之官。
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任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任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瑞、廖永忠、李伯升兼任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趟庸、王溥兼任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任詹事丞,傅珊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任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颅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愈大都督府事昊桢、耿炳文兼任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任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任太子宾客。
告谕他们说:“朕在柬宫不另设府僚,而以你们兼领的原因,是因为战争还没有停息,朕如果有事在外,必定要太子代理国政。
若设置府僚,你们在朝内,政事应当报告,太子有时处理决断不明,与你们意见不合,你们必定要认为是僚属诱导,容易产生矛盾。
又特别设置宾客、谕德等官出原因,是想辅佐形成太子的道德品性,并且选拔著名儒士担任这些职务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古代周公教导成王能够整治军队,召公教导康王壮大六军,这些便是居安思危,不忘记军备。
大抵继位的君主,生长在富贵环境,沉溺于安乐之中,不熟悉战争之事,一旦有紧急情况,便不知所措。
二公之言,你们都要记住。”这一年,命令选拔国子生员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多人,在宫禁中陪侍太子读书。
国琦等入宫在谨身殿对答皇帝,仪表状貌鲜明清秀,应答详细博雅。
皇帝心喜,于是对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人说:“诸生对于文章学术熟悉了,但是与太子相处,应当端正他的心术,不流于浮华轻靡,希望储君之德也获得帮助。”于是给予厚厚的赏赐。
不久,授梁贞、王仪任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任太子谕德。
在此之前,建筑大本堂,取古今图书放置其中,征召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轮番在晚上值班,选拔贤才豪俊之士担任伴读。
皇帝时时赐宴赋诗,商讨古今,评论文字没有虚空一天。
命令诸儒作《钟山龙蟠赋》。
摆酒宴十分欢喜,亲自作《时雪诗》,赐给东宫之官。
命令三师、谕德朝贺太子,太子答拜。
又命令束宫以及王府之官编辑古人事迹中可以作为鉴戒的,用来教导太子诸王。
四年春,作《大本堂玉图记》,赐给太子。
洪武十年,下令从此之后政事一并上报太子处理,然后呈奏。
告谕太子说:“自古创业的国君,历经辛劳,通达人情,周详事理,所以处事都恰当。
继位之君,生长于富贵之中,如果不是往常熟练通晓,便很少有不悖谬的。
所以我特意命令你每天萑临群臣,处理裁断诸司启呈的政事,以此来练习国政。
只有仁德纔不失于粗暴,只有圣明纔不惑于奸佞,只有勤奋纔不沉溺于安乐,只有善断纔不牵率于文法。
所有这些都是用心来权衡测度。
我自从拥有天下以来,不曾闲暇安乐,对于各项事情务求恰当,惟恐丝毫失误,以辜负上天托付之意。
顶着星光土朝,半夜睡觉,这是你亲眼见到的。
你能够体察施行,便是天下人的福祉。”时时命令儒臣给太子讲授《大学衍义》。
二十二年,设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救命太子巡抚陕西。
在此之前,皇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
御史胡子祺上书说:“天下形胜之地可以建立都城的有四处。
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曾经建都于此,然而其地苦于寒冷。
汴梁控制黄河、淮河,宋朝曾经建都于此,然而其地势平坦旷远,没有险隘可守。
洛阳,周公卜择其地,束周、束汉迁都于此,然而嵩山、邙山没有觳山函谷关、终南山那样的险阻,涧、渥、伊、洛没有泾、渭、灞、渡那样的雄壮。
据有百二河山的形胜,可以使诸侯敬服向往,全天下没有何处比得上关中。”皇帝称善。
到这时,告谕太子说:“天下山川形势只有秦地号称险峻牢固,你前去考察风俗,慰劳秦地的父老子弟。”于是选择文武众臣跟随太子出行。
已经出行,又派人谕告说:“你昨天渡江,震雷忽然发起于东南方,引导你前行,这是威震的预兆。
然而十天长久阴雨,占卦有阴谋,应该谨慎举动,严加宿卫,施行仁德广布惠政,以挽回天意。”并且申布告谕随行诸臣把住宿之地上报。
等到回朝,献上陕西地图,于是生病。
病中上呈经营谋划建都之事。
第二年四月丙子日死,皇帝悲痛哭泣。
礼官议定丧期,请求以日易。
到应当除去丧服,皇帝不忍心。
礼官请求,纔脱去丧服上朝处理政事。
八月庚申,陪葬在孝陵的东面,谧号懿文。
太子为人孝友仁爱。
秦、周等王多次有过失,他总是调解回护,得以返回封国。
有人报告晋王有反叛之谋,太子为之流泪请求,皇帝纔受感动而醒悟。
皇帝当初抚育兄长之子朱文正、姐姐之子李文忠和沐英等人为子,高后如同自己亲生的一样对待。
皇帝有时因事责罚他们的过错,太子便告诉高后为他们宽缓解免,他的仁厚慈善是天性使然。
太子的元妃常氏,续娶之妃吕氏。
生儿子五人:长子朱雄英,次子建文皇帝,三子朱允魉,四子朱允烟,五子朱允熙。
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燕王即皇帝位,又改称懿文皇太子。
孝康皇后常氏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
洪武四年四月,册封为皇太子妃。
十一年十一月死,谧号敬懿。
太祖为她的死,停止上朝三天。
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
永乐元年,又改称敬懿皇太子妃。
皇太后吕氏,寿州人。
父亲吕本,积功升官至太常卿。
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燕王军队到达金川门,迎接太后到军中,叙述不得已起兵的绿故。
太后返回,还没有到,宫中已起火。
随后随同她的儿子允熙居住懿文陵。
永乐元年,又改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当初,太祖册封常妃,随后又册封吕妃。
常氏死,吕氏纔独居束宫。
而那时秦王朱棱也娶王保保之妹为妃,又以邓愈之女为配,这些都是前代旧例所没有的。
睿宗兴献皇帝朱佑杬是宪宗的第四个儿子。
母亲是邵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封焉兴王。
弘治四年,建王府于德安。
随后,又改建于安陆。
七年,到藩王所,船停在龙江,有慈乌数万只围绕船飞,到黄州又是这样,人们认为这是瑞应。
答谢上疏陈说五件事。
孝宗嘉奖,赏赐不同于别的弟弟。
王爱好诗书,拒绝珍奇玩好,不蓄养女乐,不是公宴便不设牲醴。
楚地风俗崇尚巫现迷信而轻视医药,他便选择公布好的药方,设药饵救济生病的人。
长史张景明献上所著的《六益》给王,王赐给他金银绢帛,说:“我以此悬于宫门了。”王府旁有台名叫阳春,王多次与群臣宾客随从登上高台赋诗。
正德十四年死,谧号焉献。
兴王死后二年而武宗死去,召王世子入京继承皇位,这就是世宗。
礼部毛澄等援引汉定陶、宋濮阳王的旧例,以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王妃为“皇叔母”。
皇帝命令廷臣集体商议,不能决定。
进士张璁上书请求以兴献王为皇考,皇帝非常高兴。
适逢母妃从安陆到束,留在通州不入京。
皇帝报告张太后,想要退避天子之位,侍奉母妃返归藩所。
群臣惊惶恐惧。
太后命令进升王为兴献帝,妃为兴献后。
张璁更作《大礼或问》进呈,而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议论与张璁相合。
皇帝于是告诉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在帝、后之前加称“皇”字。
杨廷和等会合廷臣争辩,不能决定。
嘉靖元年,宫禁中发生火灾,杨廷和与给事中邓继曾、朱呜阳援引五行五件事,作为废礼的证明。
便停止称“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坟园为陵,黄屋监卫如同制度规定,设祠堂于安陆,按每年的一定季节享祀,用十二篷豆,乐用八佾。
皇帝心中终究不满意。
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国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于奉先殿西面,题为观德殿,祭祀礼敷如同太庙。
七月告谕除去“本生”号。
九月,下诏称孝宗为皇伯考,称献皇帝为皇考。
张璁、桂萼突然富贵之后,干求进身之辈争着以说礼迎合皇上心意。
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说献皇帝应该迁葬于天寿山。
礼部尚书席书说:“高皇帝不迁葬祖陵,太宗不迁葬孝陵,说明他们的谨慎。
小臣妄议山陵,应该加以罪罚。”工部尚书赵璜也上言说不可行。
纔停止。
尊坟陵名为显陵。
第二年,修撰《献皇帝实录》,建立世庙在太庙的左边。
六年,因观德殿狭窄,改建崇先殿。
七年,命令张璁等纂集《明伦大典》完成,加上尊谧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皇帝亲自制《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配享方泽,次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求加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九月加上尊谧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为睿宗,拊祭太庙,排位次第在武宗之上。
明堂大举享祀奉主配天,罢除世庙的祭祀。
四十四年,灵芝生长于世庙的柱子上,又建玉芝官祭祀。
穆宗即位纔罢去明堂之配享。
当初,杨廷和等商议封益王的第二个儿子崇仁王朱厚炫为兴王,奉献帘的祭祀。
不同意。
兴国的封藩除去。
献帝有长子朱厚熙,生五天而夭折。
嘉靖四年追赠岳王,谧号怀献。
皇后蒋氏是世宗的母亲。
她的父亲蒋斅是大兴人,追封玉田伯。
弘治五年册立为兴王妃。
世宗入京继承帝位,即位三天,派使者到安陆奉迎蒋妃来京,而令朝臣议论推尊之礼。
都认为应当以孝宗为皇考,而称兴王焉皇叔,蒋妃为皇叔母。
朝臣所议三次上奏,仍未决断。
正当蒋妃将要到京时,礼官上奏入宫仪式,由崇文门入东安门,皇帝在束华门迎接。
皇帝不同意。
再次提议从正阳门入大明、承天、端门,从王门入宫。
皇帝又不答应。
王门是诸王出入之门。
下敕命说:“圣母到京,御用太后车马仪仗,从御道入,朝拜太庙。”按照旧例,后妃没有拜谒太庙的礼仪,礼官提出非难。
当时蒋妃到通州,听说以孝宗为皇考,愤怒地说:“怎么能把我的儿子给他作儿子。”停留不前。
皇帝哭泣希望退避君位。
群臣因慈寿太后之命,改称兴献后,纔入京。
按太后的礼仪拜谒奉先、奉慈二殿,不庙见。
嘉靖元年改称兴国太后。
三年纔上尊号称本生章圣皇太后。
这年秋天,采用张璁等人的奏言,尊为圣母章圣皇太后。
五年,献帝世庙建成,奉侍太后入庙拜谒。
七年上尊号为慈仁。
九年颁行太后所作《女训》于天下。
十五年奉侍太后拜谒天寿山陵墓,命令诸臣于行殿进贺。
这年加上尊号为康静贞寿。
十七年十二月死,皇帝训谕礼、工二部将改葬献皇帝于大峪山,以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任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瓒任礼仪护行使,指挥赵俊任吉凶仪仗官,翊国公郭勋主掌圣母山陵事务。
随后,皇帝亲自到大峪察看,命令商议奉太后到南方合葬。
而礼部尚书严嵩等人说:“献皇帝灵驾由北方而来,献皇后慈官到南方,都是一次行动。
大峪可以早晨出发晚上到达,显陵远在永天,恐陛下时时想念。
臣认为按开初之议改葬大峪为好。”皇帝说:“成祖难道不思念皇祖吗,为什么孝陵在南方?”于是留住崔元等不要出发,而命令赵俊前往,并且开启察看坟墓。
这一年上尊谧号为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
第二年,赵俊返回,说显陵不吉利,于是商议南巡。
九卿大臣许赞等劝谏。
不听从。
左都御史王廷相又劝谏。
皇帝说:“我哪里是白白出行呢,是为了我母亲啊。”随后侍御吕楠、给事中曾艇、御史刘贤、郎中岳伦等又相继上疏劝谏。
不听从。
三月,皇帝到达承天,拜谒显陵,建造新的陵墓,说:“等待合葬。”返回经过庆都,御史谢少南说:“庆都有尧母墓,佚失于祀典,请求祭祀。”皇帝说:“帝尧父母不在一个陵墓,可知合葬不是古礼。”便拜授谢少南为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决定葬大峪山。
四月,皇帝拜谒长陵,告谕严嵩说:“大峪不如纯德。”仍命令崔元护送灵柩到南方拊葬。
闰七月,合葬于颢陵,牌位拊祭睿宗庙。
赞曰:兴宗、睿宗虽然不曾亲身作皇帝,而尊号徽称典礼全部具备,其事实有不容泯灭的理由。
史书是用来记事的,记事必定要考核名与实。
称宗称帝是当时已定的名号,名号确定了事实也就显明了。
于是根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的体例,另外分出一卷如上,而各自以皇后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