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类别:集部 作者:姚雪垠 书名:李自成

    第五十四章

    从五月初二日李自成的部队到达开封城外,开封被围困已经快满四个半月了。

    连阴雨下了十来天,今天是九月十三日,天气开始放晴。街上满地泥泞,坑洼

    的地方都积满了臭水。街上很少行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简直不似人间。原来

    一些荒凉的地方堆满白骨,黄昏以后有磷火在空气里飘荡,现在白骨也被水淹没了。

    过去开封房子很多,如今人死房空,空房又被拆毁当做柴烧,空旷的地方也更多了。

    借大一座东京汴梁城,连一声狗叫也听不见。猫也没有了。甚至飞鸟都已经绝迹了。

    每一次飞鸟来到,总是被人们设法捕获,或用弹弓打死;又因为城中没有粮食,也

    没有青草和虫子可做食物,所以久而久之,鸟再也不飞来了。

    这天下午,开封府推官黄澍在惨淡的斜阳中,骑着一匹瘦骨磷峋的枣红马,从

    巡抚衙门出来,回他的理刑厅衙门去,前后跟着二十几个兵了和街役。在平常日子,

    一个府的推官本来用不着带这么多人护卫,但目前情形不同,老百姓恨兵,兵和百

    姓又都恨官,所以他必须多带几个人出来,以防在街上被乱兵和百姓杀死。至于他

    骑的这匹马,如今在开封也成了稀罕东西,只有总兵陈永福还有一些战马未被杀掉,

    其余那些大衙门,每个衙门至多也只剩一匹二匹马了,黄澍的这匹枣红马现在看去

    毛色毫无光泽,两个助窝深深地陷了下去。一般瘦马都是先从屁股和肋窝瘦起,而

    这匹马竟连头部都显得瘦骨棱棱。它驮着黄澍,艰难地走在泥泞的街道上,走走停

    停。其实已经走不动了,但后面有鞭子在赶着它,只得勉强再往前走。黄澍也并不

    愿意骑它,无奈街中的轿夫们已经饿得一点劲儿也没有。今天黄澍是先去周王府,

    又去巡抚衙门,如果步行出来,太失体统,路也太远,所以非骑马不行。何况他自

    己的身体也十分衰弱,如不骑马也不能走两个地方。

    从巡抚衙门出来后,他的心情非常沉重,甚至近乎灰心绝望。原来他希望这一

    次开封能够固守,“贼”退之后,他可以叙功受赏,得到升迁。现在这一个希望破

    灭了。经过差不多四个半月的围困,城内人死了很多,不管是军民还是官绅都受了

    很大的苦。如今已经山穷水尽,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今天北城和东城外的义军开始

    搬运大炮,修筑炮台,看来只要连晴几天,就会发动攻城。黄澍明白,城是万万守

    不住的,如果不赶紧采取对策,城破之后,周王殿下和各个封疆大吏一起同归于尽,

    他黄澍也万难逃脱。实际上,他今天已是最后一次去周王府和巡抚衙门,以后大概

    不会再去了。

    回到理刑厅衙门院中,他被人扶着下马,直接往后边的签押房走去。可是走了

    几步,他回头看见那匹枣红马正在被马夫牵往西偏院马房中去。那马不小心碰着一

    块石头,打个前栽,几乎要倒下去。他忽然想到,整个理刑厅衙门中的兵了、衙役、

    官吏近来都十分饥饿,而他以后很难再骑这匹马了,于是他心一狠,吩咐管事的说:

    “把这匹马宰了吧,每个人分一斤马肉。剩下的留到明天晚上再分。”

    他没有说明为什么明天晚上要分马肉。仆人们更不管他明天不明天,一听说要

    杀老爷这匹心爱的坐骑,都高兴地往西偏院走去。

    黄澍走进签押房,文案师爷刘子彬已经在那里等他。刘子彬如今也饿瘦了,脸

    孔已经瘦得走了相,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的胡须忽然增添了不少花白成分,

    鬓边也增添了白发。他挥手使仆人们退出,小声向黄澍问道:

    “老爷去朝见周王殿下,殿下有何钧谕?”

    黄澍苦笑,摇摇头,接着小声谈了他去周王府的经过。

    原来,当他去到王府时,周王正在奉先殿祈祷,管事的刘承奉出来接见了他。

    他把目前的危急情形向刘承奉说明后,便问周王有何谕示。刘承奉说,周王这两天

    常在宫中哭泣,宫中也已经绝粮了,可是各家郡王、奉国将军,更其绝粮得可怜,

    纷纷前来哀求周王。周王没法周济他们,惟有相对流泪。黄澍随即说道:

    “承奉大人,目前开封危在旦夕,无力再守。下官今日进宫,是为着拯救一城

    生灵。从前曾有壬癸之计,看来势在必行。但此事十分重大,地方疆吏不敢擅自决

    定,特命下官进宫来面恳王爷殿下做主。”

    刘承奉吃了一惊,随即恢复镇静,低声说道:

    “这计策王爷知道,可是到底能行不能行,王爷也说不准。王爷怕的是大水一

    来,开封全城不保。”

    黄澍说:“开封城外有一道羊马墙,大水碰着羊马墙,水势已经缓和了,加上

    开封城基有五丈厚,不要说大水在几天内会流过去,纵然长久泡也泡不塌。反之,

    流贼在城外受了大水一淹,必遭漂没,不漂没的必会退走。流贼退走,北岸官兵就

    可以用粮食接济城中。”

    刘承奉又说:“凡事都要多从坏处着想。万一黄水来得很猛,漫过城墙,岂不

    全城生灵同归于尽?”

    黄澍说:“大水来时,北城地势较高,决不会漫过城墙。”

    刘承泰说:“王爷怕的是全城军民死于洪水之中。”

    黄澍说:“如今天气放晴,流贼即将攻城,而城中军民绝粮,人心不同。万一

    三两天内城中瓦解,不战自溃,流贼进城,不但军民百姓没法逃命,连王爷殿下和

    宫眷也难逃出流贼之手。”

    刘承奉因为知道周王对壬癸之计不敢做主,因此听了黄澍这番话,虽然心动,

    仍然沉吟不语。黄澍又问了几次,刘承奉只是沉吟、叹气,既不说可行,也不说不

    可行。

    正在这时,周王已离开奉先殿,知道黄澍前来求见,他无心接见,便命一个太

    监出来向黄澍传谕。黄澍立刻跪下恭听,只听那太监说道:

    “王爷殿下有口谕:寡人阖宫数百口,粮食已尽,不知如何是好。巡抚与黄推

    官有何妙计,只管斟酌去行,但要从速。”

    黄澍马上磕头,说声“领旨”,便辞别刘承奉,出了王府。他认为,虽然周王

    没有指明要行壬癸之计,但有了上面这段旨意,将来万一皇上追究,便可敷衍过去。

    现在他把经过情形告诉刘子彬后,刘子彬也很高兴,接着问道:

    “老爷去见抚台大人,他可有什么吩咐?”

    黄澍又摇了摇头,苦笑说:“抚台大人说他已经智穷力竭,万不得已只好以一

    死上报皇恩。”

    刘子彬问:“壬癸之计,他如何决断?”

    黄澍说:“他不置可否。我问得急了,他竞叹口长气,落下眼泪,我就不好再

    问了。”

    刘子彬说:“当然啦,这是最后一着棋,关系重大,连周王殿下都只说了一句

    话,像抚台大人这样宦海浮沉多年,如何敢轻易说出可否。这担子他担不起来,但

    他心中难道就不想想除了壬癸之计,目前已别无良策?”

    黄澍说:“我看他心中也未尝不想行壬癸之计,只是怕担负责任罢了。”

    刘子彬问:“老爷去巡抚衙门时,可有别人在座?”

    黄澍说:“陈军门也在那里。”

    刘子彬问:“他的意思如何?”

    黄澍说:“他多年带兵,很有阅历。如今城中情况,他也最为清楚。他说今日

    城中人心已经不稳,从搜粮那时起,百姓已经不恨贼而恨兵、恨官,如今更说保开

    封保的是王府和大官,不是保的百姓,甚至公然说李自成的人马如何仁义,只要投

    降,百姓可以平安无事。他又说守门兵了将士也是怨言甚多,埋怨他们拼命也好,

    饿死也好,都是为周王和大官们卖命,而自己的家眷却在忍饥受饿,天天有人饿死。”

    刘子彬说:“镇台大人知道这种情形就好,他也可以拿出主张。”

    黄澍摇摇头说:“他是武将,他怎么好拿出主张?”

    刘子彬说:“他难道不知道开封不能再守么?”

    黄澍说:“陈大人对开封目前危险局势了若指掌,他也亲眼看见义军在向城边

    搬运大炮,准备攻城。不过他说他料就流贼未必真的攻城,因为流贼现在帅老兵疲,

    土气十分不振,加上城壕由于下雨多天,水已灌满,流贼想接近城墙十分困难,所

    以他们不会认真攻城。如今怕的是流贼只要向城上打几炮,呐喊几声,守城军民就

    会树起白旗,开门迎贼,或一哄而散,各自逃生,到那时想弹压也弹压不住。”

    刘子彬说:“陈镇台不愧是有阅历的大将,这话说得很透。”

    黄澍说:“可是我一提到壬癸之计,他就不置可否。问得急了,他只回答说:

    ‘我是武将,智谋非我所长。我能战则战,不能战也惟有自尽以报皇恩。’”

    刘子彬说:“他们都不肯明白说出自己的主张,看来只有老爷来作出决断了。”

    黄澍叹一口气说:“是啊,我本来还想去见见我们的知府老爷,可是又想,见

    了他也无济于事。况且听说前天他太太在吃东西的时候,看见仆人端来的一碗东西

    里头有一节人的手指,她立刻就吓昏了,已经吃进肚里的东西又都吐出来,从那时

    起就一病不起,弄得我们知府也心绪不宁。我去见他也没有用,如今事不得已,这

    壬癸之计就由我们决定了吧。”

    刘子彬问:“老爷看日子定在哪天?”

    黄澍正要回答,忽然姨太太惊慌地进来,将他们的秘密谈话打断了。

    却说姨太太脸色煞白,哭声嚷道:“天呀,你们还在这里商量事情!咱们衙门

    中已经乱起来了,马上就要你杀我,我杀你,你们还不快去看看。”

    黄澍大惊,面无人色,连声询问:“什么事?什么事?你快说!什么事呀?”

    姨太太说:“你不是叫他们把那匹马杀死么?大家都只分一斤肉,衙役兵丁全

    是一样。可是张新贵这东西倚仗着老爷一向对他好,他就非要两斤不可。分肉的人

    说不行,旁边的人也说不行。他马上就拔出刀子,对分肉的人说:‘你说不行,我

    连你的心肝一起吃掉!’那分肉的人一看他要动手,就赔笑说:‘好兄弟,何必这

    么生气?’赶快割下两斤肉,往他手中一扔,故意使肉落到地上。张新贵弯下身去

    拾肉,这分肉的奴才跳起来一刀将他砍死了。张新贵刚死,一群奴才都围上来,要

    分他的死尸,也有说不行,不同意分吃张新贵的肉。两下里越吵越凶,就要动武。

    老爷,你赶快去吧,马上就互相砍杀起来了!”

    黄澍没有听完,立刻就往西偏院奔去。刘子彬怕他处理不当,紧紧地跟在他的

    后边。黄澍到了西偏院分肉的地方,那些人正在争吵,都把刀剑拔了出来,没有刀

    剑的就找根棍子拿在手里,眼看马上就要互相厮杀。黄澍大怒,冲上去就要破口大

    骂。刘子彬急忙在背后将他的衣襟拉了一下。黄澍猛地省悟,明白此刻决不是怒骂

    仆人和衙役的时候。他略一思索,就走前两步,双膝跪到地上,叫道:

    “你们赶快杀了我吧,杀了我吧,你们既然想吃肉,就把我的肉分给你们吃了

    吧,你们不要吃别的人。”

    那些人一看老爷跪在地上,都害怕起来,有的赶紧去搀他,有的慌忙跪下,也

    有的偷偷溜走。黄澍看大家不再争吵,才站了起来,吩咐说:

    “我们受苦也只这两天了,你们每人有一斤肉,可以暂时填填肚。分不完的肉,

    我黄某决不私自吃掉,留到明天再给大家分一次。这张新贵跟我多年,也出过力气,

    我不忍看他被众人吃掉,我也不忍看我的仆人互相残杀,你吃我,我吃你。我现在

    只求你们将张新贵埋到后花园中,让他安心地归天去吧。”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落下眼泪。众人忙说:“请老爷放心,我们马上就去埋他。”

    立刻就有人去抬张新贵的死尸。

    黄澎又嘱咐管家亲自去后花园照料,这才同刘子彬重新回到签押房来。坐下以

    后,他们相对无言,只是叹气。这时姨太太也走进房来,坐在旁边。平时黄澍和刘

    子彬有重要密仪,姨太太照例是要回避的,可是现在已到了生死关头,商量的是如

    何走最后一步棋了,所以她不愿回避,黄澍也没有叫她离开。她听了一会儿,实在

    不懂,只是知道这计策十分重要,而且不可耽误。她忍不住问道:

    “你们说的‘人鬼之计’是什么计策?”

    黄澍瞪她一眼,说:“现在不用你打听,以后自然知道。你对谁都不能提‘壬

    癸之计’这四个字,千万!千万!”

    姨太太不敢再问。黄澎也不理她,对刘子彬慨然说道:“我黄某官职不高,担

    子却重。我决不能坐等开封瓦解,死于流贼之手!”

    刘子彬问:“马上差人往河北去么?”

    黄澍说:“趁近来围城的流贼疲劳万分,士气衰落,防守十分松懈,今晚就差

    人绕道下游,赴黄河北岸面见严大人,请他于明日或后日夜间,依照前计行事。”

    刘子彬问道:“这两天秋月极明,容易被堤上贼兵看见,能成功么?”

    黄澍说:“敌兵松懈,必无防备。”停一停,他又用严重的口气对这位亲信幕

    僚说,“子彬,倘若你我都能平安活下去,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刘子彬赶快说:“请老爷放心,我宁死也不会泄漏一字。”

    黄澍说:“请你快去安排出城的人,我要去休息一下,头晕得厉害。”

    刘子彬起身告辞走了。

    黄澍由姨太太搀扶着,往内宅走去,边走边低声嘱咐:“你赶快带一个可靠的

    丫头,将值钱的东西打成包袱。”

    “又不能出城,这值钱的东西还用得着么?”

    黄澎没有回答,用很有深意的眼神望她一眼,不再说话。

    新任的河南巡按御史严云京在北京陛辞以后,于五月上旬到了封丘。那时开封

    情况已经不妙,李自成的大军到了开封近郊,围困开封之战马上就要开始,所以严

    云京不敢渡过黄河,逗留在北岸的封丘城中。

    五月二十日,黄澍趁李自成的人马还没有合围,开封北城与黄河之间还可以畅

    通无阻,带着少数亲随来到黄河南岸的柳园渡。李光壂也陪着他一起前来,将他送

    上船后,返回城中。

    黄澍渡过黄河,在封丘住了三天,同严云京详细研究了开封形势。他们都认为,

    闯、曹大军有几十万,单是能战的精兵就有十万上下,朝廷想要救援开封,也是力

    不从心,眼看开封被围之势已经定了。而开封人口众多,号称百万,粮食都靠外边

    运来,一旦被围日久,很难固守。他们商量了一条计策:从开封西北的黄河南岸掘

    开河堤,用黄水去淹死闯、曹大军,至少使闯、曹大军不能顺利围城。为着不张扬

    出去,他们称这个办法为“壬癸之计”,像现代军事上所谓代号。

    这计策商定之后,六月十四日就由黄河北岸派兵坐船过河在朱家口掘开了河堤。

    使他们遗憾的是,当时天早日久,黄河水枯,虽然掘开了河堤,水势仍然十分平缓,

    水流也小,仅仅能把城壕灌满,对闯、曹人马毫无伤害。七、八月间,黄澍同严云

    京又有过一次密书往还,重新研究水淹义军的事,但什么时候再行此计,第一要等

    待黄河秋汛到来,第二要等待黄澍从开封城送来消息。

    那时八府巡按严云京常常站在黄河岸上观看水势。水一直未涨,河槽中许多处

    露出沙洲。他是河南封疆大吏,守土有责,却长期驻节北岸,坐视开封被围,军民

    绝粮,一筹莫展。他担心拖延日久,城中有变,开封失守,所以常望着黄河焦急。

    七、八两个月,就在焦急中过去了。

    进人九月以来,秋雨连绵,河水暴涨,不仅原来河心沙洲全然不见,而且滔滔

    洪水,一望浩渺,奔流冲刷堤岸,汹涌澎湃。这正是决口“淹”贼的好时机,可是

    开封城内偏偏没有消息。严云京天天等候着开封来人,总是等不到,他想,难道现

    在开封竟被围困得完全没有人能够出城了么?他对别人不敢露出心事,只能私下焦

    急和叹气。

    九月十四日黎明,严云京被仆人从床上叫醒。仆人告他说,从开封城中来了一

    个下书的人,说是带有开封府推官黄澍的蜡丸书,要当面递给巡按大人。严云京一

    听,赶快披衣下床,来到外间,问道:“下书人在哪里?”

    仆人立即将下书人带进屋来,向他跪下磕头,并将一个蜡丸双手呈上。仆人去

    接蜡丸,严云京等不及,伸手抓了过来。立刻对着烛光,破了蜡丸,看上面写的什

    么。

    那是黄澍的笔迹,写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虽然也有上下款,但严云京无暇去

    看,一眼就望到那主要的语句,写的是:

    全城绝粮,溃在旦夕。壬癸之计,速赐斟酌。澍已力竭,死在旦夕;北望云天,

    跪呈绝笔。

    严云京把这几句话反复看了三遍,纳人袖中,又向来人问了开封城中的情形,

    深深地叹了口气,随即命仆人将来人带下去吃饭、休息。那下书人跪在地下问道:

    “大人,要不要小的带回书返回城中?”

    严云京本想让这个人带封回书给黄澍,安定城中军民之心,但这念头只在脑海

    中一闪,马上就觉得不妥:万一此人被“流贼”抓到,岂不泄露机密?于是他对下

    书人说:

    “你就留在我这里吧,不用回开封去了。”

    在仆人的服侍下,严云京梳洗完毕,匆匆地吃过早饭,便去找总兵官卜从善商

    议此事。按照明朝中叶以来重文轻武的官场习俗,严云京是不必去拜访卜从善的,

    只要派人把他请来就行了。但目前时势不同,武将手中有兵,表面上是重文轻武,

    实际上文臣不得不迁就武将,缓急之间还得靠武将救命。所以严云京穿好衣服后,

    就乘轿子去封丘城外拜访卜从善。

    卜从善一听说严云京亲自来访,觉得诧异,赶快走出营门恭迎。进入军帐,坐

    下以后,严云京说道:

    “卜大人,今日学生有密事相商,所以亲自前来,以免误事。”

    卜从善听了以后,赶快挥手让左右亲信退出,又出去吩咐不许任何人走近大帐,

    然后回来坐下,欠身问道:

    “不知按台大人有何吩咐?”

    严云京从袖中掏出黄澍的密书,说道:“请将军过目之后,再商议此事。”

    卜从善虽是武将,却粗通文墨,在官场中日子较久,对于文官那一套遇事互相

    推倭,不敢承担责任的习气,十分清楚,所以他拿起黄澍的书子,仔细推敲了一番,

    猜到他们的密计十分狠毒,故意装作不解,抬起头来说道:

    “大人,这黄推官的书子里并没有说明要我们采用什么办法啊。”

    严云京笑一笑说:“将军没有看明白这书子里说的‘壬癸之计’,就是请我派

    人偷决河堤,水淹闯贼之计。按五行,北方壬癸水,所以壬癸就是指水,而且黄河

    在开封之北,用壬癸更为恰切。这是五月间我同黄推官约定的暗语,以免计议泄漏。”

    卜从善又欠身说道:“虽然他说的是水,可是他也只是请按台大人赶快斟酌斟

    酌,并没有要求我们派人决河。”

    严云京到此时才知道卜从善并不简单,便笑着说:“官场行文,大抵如此,不

    肯把话说死。其实他的意思完全明白,你看这‘全城绝粮,溃在旦夕’,岂不是望

    救心切?而他也知道现在除决河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救开封,所以接着就说‘壬

    癸之计,速赐斟酌’,这不是很清楚了么?而且后边又说‘澍已力竭,死在旦夕;

    北望云天,跪呈绝笔’,就是说他已没有别的办法,这是他死以前的绝笔,请我斟

    酌一下,赶快采用‘壬癸之计’。”

    卜从善装着才看明白,“啊”了一声,连连点头,说:“大人说得很是。只是

    像这样大事,岂可瞒着督师大人?”

    严云京说:“当然要禀明督师大人。我现在只是先同你私下商量,等我们商定

    了,再去面禀督师大人。督师大人也要听我们说出办法,他才能表示可否。”

    卜从善说:“上有督师、按院,又有监军御史,只要你们列位大人说出主张,

    我一定按照上峰钧谕去做,决不会耽误大事。但此事关系重大,督师大人他肯点头

    么?”

    严云京对此事也没有十分把握,说道:“他如今不决断也没有办法了,看来只

    有同意采用‘壬癸之计’,别无善策。”

    卜从善说:“不一定吧?”

    严云京心中暗惊,问道:“卜大人以为督师大人不肯采用此计?”

    卜从善说:“敝镇也不是说他不肯采纳此计,只是说他不一定同意此计。”

    “何以见得?”

    “如今黄水正涨,十分凶猛。倘若决口,流贼固然被淹,开封也不一定能够保

    住。督师大人是河南人,在开封城中必有很多亲戚、门生、故旧,怎肯让他们同归

    于尽?这是其一。其二,大水淹没开封之后,必向东南流去,归德府将有数州县蒙

    受重灾,田园房屋冲毁,人畜漂没,祖宗坟墓不保。督师大人世居商丘,归德府各

    州县名门大族多是他侯府亲故,百姓也多是侯府亲故、伯户。所以我担心他不肯同

    意。其三,他是朝廷大臣,下狱多年,特旨放出,命他督师,来救河南。两个月来,

    侯大人对解救开封之国,一筹莫展,已经使他害怕皇上震怒,将他重新下狱,他怎

    敢再担当这样大的担子?我想,他必然要密奏朝廷,请准圣旨,才敢决定。”

    严云京笑着说:“将军想得很细,可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其二怎么说?”

    “正如将军所云,督师奉旨援汴,却是一筹莫展。倘若长此徘徊黄河北岸,坐

    视城中自溃,将来必受朝廷严谴。他是刚从狱中释放出来的,岂肯重对刀笔吏乎?

    所以他对开封局势比我们还要焦急。当然,如果开封失陷,你我都有罪责,但责任

    最大的还是督师大人,这事情难道你不明白?”

    卜从善点头不语,等待严说下去。

    严云京继续说:“昨日皇上又来了一道手诏,对督师大人严加督责,命他迅速

    带兵过河,解救开封之围,不许规避逗留,贻误戎机。皇上住在深宫,对外边情况

    不完全明了,不晓得我们现在根本无力过河。可是既是皇上圣旨,又有谁敢违抗?

    所以接旨以后,督师大人一直绕屋彷徨,坐卧不安,苦无救汴之策,也苦无自救之

    术,这情形难道将军没有看见?”他看见卜从善仍然点头不语,接着说道:“所以

    学生刚才说卜大人虑事虽细,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目前依学生看来……”

    他的话还未说完,忽然卜从善的中军进来禀报说:“启禀二位大人:督师立请

    二位大人前去议事。看来督师大人定有十分紧急事情,请大人与按台大人即刻动身

    吧。”

    侯询驻节封丘城中,已经两个月挂零了。他对于解救开封之围,原没有多少信

    心,也没有神策妙计。这一点,连崇须也心中清楚。仅仅因为他是提拔左良玉的恩

    人,皇上放他出狱,界以督师重任。侯询明白左良玉新败之后,一时元气难以恢复,

    断不会再次来河南作战。但是为着侥幸出狱,也为着侥幸有所成功,他离开北京,

    迅速驰来封丘。临离京时,亲戚故旧们向他推荐了不少在京城候缺和谋差使的人员,

    随他前来效力。这些人都没有实际本领,大部分只能在行辕中吃闲饭,做清客。

    侯恂多年不带兵了。突然受命督师,身边需要大批可以信赖的人,一则便于使

    唤,二则组成一支亲军,保护他的安全。当他离京时候,先派人奔回商丘,一则报

    喜,二则将此意告知二子侯方夏和管家。他到封丘不久,就从商丘和归德府属来了

    很多人,最后共来到几百人。其中一百多人是来督师行辕要官做的,并无实际用处。

    这一大批人都依仗是侯府的族人、旧人,瓜葛之亲、通家之谊,或仅仅是归德同乡,

    经过家乡中头面人物写信举荐,他们在督师行辕中抢美差,捞外快,比外路人更有

    门路。归德侯府本来是豫东望族,奴仆众多,除养有一班戏子之外,还有歌妓。这

    班歌妓实际是从丫环挑选出来,请人教会她们丝竹清唱。在今年四月间义军围攻商

    丘时候,侯府的女眷、奴仆、戏子和歌妓都在前三天由家丁和悍奴保护,逃往别处。

    最后逃出商丘城的是侯方域的弟弟方夏。当时城门已闭,严禁出人。侯方夏根本不

    管府、县衙门的禁令,率家丁数十人夺东门而出,无人敢阻。此事使商丘很多人十

    分痛愤,哄传是侯方夏打开城门,李自成的人马乘机破城。实际是侯方夏离开商丘

    的第二天,闯、曹大军才到达商丘城外。由于侯府的奴仆和家丁完整无损,这时由

    管家的儿子率领一半前来,加上从商丘来的佃户青年和别家的失散家丁,编成了五

    百人的督师亲军。那一班会扮演昆曲的戏子也被送来。

    侯方域也被他的父亲从南京叫来,参与谋划,兼掌重要文墨。他是位青年公子,

    颇有文名,为复社重要成员,一向住在南京,过着诗酒清狂的宦家公子生活,与桐

    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如皋冒襄齐名,过从也密,当时人称为“四公子”。他实

    际对军事完全不懂,在封丘只住了一个多月,代他的父亲起草了两封重要奏疏,那

    封向皇上建议舍弃开封和河南的荒唐奏疏就是他帮助出的主意和代父亲起的稿子①。

    由于这封奏疏被崇祯置之不理,侯们认为他在军中不适宜,他自己也贪恋江南生活,

    在八月下旬便离开封丘了。

    ①稿子——即《代司徒公论流贼形势奏》,收人《壮悔堂文集》卷四。

    侯恂在封丘虽然有四个总兵官,但人马不到两万,并无一员名将。卜从善只是

    因为是河南援剿总兵,长期在河南作战,五月间先到封丘,防守黄河,所以获得他

    的倚信,实际也是一个庸才。有用的谋士也没有一个。每天他都在愁闷中打发时光,

    或者同清客下棋,看戏,听曲而已。昨天接到皇上催战的严厉手谕之后,他真是彷

    徨无计,想着随时都有被逮人狱的可能。今天又接到兵部十万火急檄文,说是“据

    探报,流贼趁开封绝粮,兵民无力据守,将于日内大举攻城。”檄文也是催侯恂火

    速派兵渡河,运粮食接济城中。侯询明白渡河不能,不运粮接济开封也不行。倘若

    开封在不久失陷,他不仅要重新人狱,八成连性命也保不住了。

    等严云京和卜从善坐下之后,他屏退左右,将兵部的十万火急檄文交他们看过,

    忧心如焚地问道:

    “目前开封情势紧迫,朝廷一再督催接济。你们二位有何善策?”

    严云京先说道:“北岸兵力单薄,实在无力渡河。况且秋汛正涨,纵然兵力充

    足,船只不够,如何渡法?纵然兵多船多,也不能渡河:未近南岸,就会被流贼的

    炮火击中,船沉人亡。”

    侯恂转望卜从善,问道:“卜将军有何良策?”

    卜从善站起身说:“请督师大人吩咐。敝镇只能遵令而行,实无良策。”

    侯恂示意卜从善坐下,深深叹一口气,说:“为爱惜将士性命,老夫只好等待

    重人诏狱。河南是我的桑梓之邦,岂肯坐视沦亡?实在没有解救良策啊!”

    严云京说:“眼下只有一个办法,也许可以破流贼数十万之众,救开封一城生

    灵。”

    侯恂赶快问道:“有何办法?”

    严云京从袖中取出黄澍的书信交给侯恂,说道:“我刚才已同卜将军作了商量,

    认为此计可行,请大人斟酌决定。”

    侯恂一看就明白严云京与黄澍早有密议,要将黄河掘口,放水淹“贼”。他将

    书子交还严云京,轻轻摇头,小声说:

    “此系险着!”

    严云京说:“请大人不必担忧。据黄推官说,黄水断不会漫过城墙。”

    侯们说:“我是河南人,比黄推官清楚。黄河在开封这一段,倘若河水平槽,

    高出开封三丈。一旦溃决,开封城很难保全。”

    严云京说:“黄水决堤之后,水势必将分散,下游必然受灾,然而请大人放心,

    断不会漫过城墙。只要开封保全,藩封与全城军民无恙,其他不足论矣。”

    侯恂沉默片刻,不敢有所主张。倘若他不同意,数日内“流贼”破城,严云京

    会攻击他畏怯游移,阻挠淹“贼”之计,他必将再次入狱,不免死于西市。如他同

    意,开封淹没怎好?他何以上对朝廷下对桑梓父老?他知道严云京已经决意决堤,

    只好叹息说:

    “老夫心中无主,实乏善策,惟凭严大人与卜将军斟酌行事。”

    严云京说:“此事极关重要,请大人万勿向他人泄露。”

    侯询微微冷笑说:“老夫尚不至此!”严云京向卜从善使个眼色,一同辞出,

    重新密议去了。


如果你对李自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李自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