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类别:史部 作者:(南朝*宋)范晔 书名:后汉书

    原文:

    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

    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

    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

    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损上林池篽之官,废

    骋望弋猎之事。其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勤约之风,行于上

    下。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自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若杜诗守南阳,号为“杜母”,任延、锡光移变边俗,

    斯其绩用之最章章者也。又第五伦、宋均之徒,亦足有可称谈。然建武、永平之

    间,吏事刻深,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故朱浮数上谏书,箴切峻政,钟离意

    等亦规讽殷勤,以长者为言,而不能得也。所以中兴之美,盖未尽焉。自章、和

    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祐、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

    使人不欺;王堂、陈宠委任贤良,而职事自理:斯皆可以感物而行化也。边凤、

    延笃先后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又王涣、任峻之为洛阳令,明发奸伏,

    吏端禁止,然导德齐礼,有所未充,亦一时之良能也。今缀集殊闻显迹,以为

    《循吏篇》云。

    卫飒字子产,河内脩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

    仕郡历州宰。

    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

    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

    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

    先是,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

    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

    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

    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

    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

    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

    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

    家,须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南阳茨充代飒为桂阳。亦善其政,教民种殖桑柘麻纻之属,劝令养蚕织履,

    民得利益焉。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

    《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值仓卒,避兵之陇西。时隗嚣已据

    四郡,遣使请延,延不应。

    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及到,

    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

    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

    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

    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

    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

    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

    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

    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

    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谢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

    各因淫好,无適对匹,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

    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其贫无礼娉,令长吏以下各省奉禄以

    赈助之。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

    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于是徼外蛮夷夜郎等慕义

    保塞,延遂止罢侦候戍卒。

    初,平帝时,汉中锡光为交阯太守,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王

    莽末,闭境拒守。建武初,遣使贡献,封盐水侯。领南华风,始于二守焉。

    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

    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

    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

    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

    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

    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

    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

    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休屠黄石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恒多残伤,

    遂绝不敢出。

    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史

    子孙,皆令诣学受业,复其徭役。章句既通。悉显拔荣进之。郡遂有儒雅之士。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显宗即位,拜颍川太守。永平二年,征会

    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少子恺,官至太常。

    王景字仲通,乐浪讲邯人也。八世祖仲,本琅邪不其人。好道术,明天文。

    诸吕作乱,齐哀王襄谋发兵,而数问于仲。及济北王兴居反,欲委兵师仲,仲惧

    祸及,乃浮海东奔乐浪山中,因而家焉。父闳,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

    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

    东,闳与郡决曹史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征之,道

    病座。

    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辟司空伏恭

    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流法,

    水乃不复为害。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

    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

    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逡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

    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

    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

    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

    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

    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

    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

    《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

    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

    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

    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

    制。景由是知名。王吴及诸从事掾史皆增秩一等。景三迁为侍御史。十五年,从

    驾车巡狩,至无盐,帝美其功绩,拜河堤谒者,赐车马缣钱。

    建初七年,迁徐州刺史。先是杜陵杜笃奏上《论都赋》,欲令车驾迁还长安。

    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伫立西望。景以宫庙已立,恐人情疑惑,会

    时有神雀诸瑞,乃作《金人论》,颂洛邑之美,天人之符,文有可采。

    明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

    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

    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

    江传其文辞。卒于官。

    初,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

    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集为

    《大衍玄基》云。

    秦袁字伯平,扶风茂陵人也。自汉兴之后,世位相承。六世祖袭,为颍川太

    守,与群从同时为二千石者五人,故三辅号曰“万石秦氏”。彭同产女弟,显宗

    时入掖庭为贵人,有宠。永平七年,以彭贵人兄,随四姓小侯擢为开阳城门候。

    十五年,拜骑都尉,副驸马都尉耿秉北征匈奴。

    建初元年,迁山阳太守。以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敦明庠序。每春

    秋飨射,辄修升降揖让之仪。乃为人设四诫,以定六亲长幼之礼。有遵奉教化者,

    擢为乡三老,常以八月致酒肉以劝勉之。吏有过咎,罢遣而已,不加耻辱。百姓

    怀爱,莫有欺犯。兴起稻田数千顷,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

    品,各立文簿,藏之乡县。于是奸吏跼蹐,无所容诈。彭乃上言,宜令天下齐同

    其制。诏书以其所立条式,班令三府,并下州郡。

    在职六年,转颍川太守,仍有凤皇、麒麟、嘉禾、甘露之瑞,集其郡境。肃

    宗巡行,再幸颍川,辄赏赐钱谷,恩宠甚异。章和二年卒。鼓弟忄享、褒,并为

    射声校尉。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

    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

    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

    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

    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

    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

    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桉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

    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永初二年,邓太后诏曰:“夫忠良之吏,国家所以为理也。求之甚勤,得之

    至寡。故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莫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政迹茂异,

    令名显闻,孝宣皇帝嘉叹悯惜,而以黄金百斤策赐其子。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

    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百姓追思,为

    之立祠。自非忠爱之至,孰能若斯者乎!今以涣子石为郎中,以劝劳勤。”延熹

    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

    焉。

    镡显后亦知名,安帝时为豫州刺史。时,天下肌荒,竞为盗贼,州界收捕且

    万余人。显愍其困穷,自陷刑辟,辄擅赦之,因自劾奏。有诏勿理。后位至长乐

    卫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

    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许荆字少张,会稽阳羡人也。祖父武,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武以二弟晏、

    普未显,欲令成名,乃请之曰:“礼有分异之义,家有别居之道。”于是共割财

    产以为三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乡人皆称弟克让而

    鄙武贪婪,晏等以此并得选举,武乃会宗亲,泣曰:“吾为兄不肖,盗声窃位,

    二弟长年,未豫荣禄,所以求得分财,自取大讥。今理产所增,三倍于前,悉以

    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郡中翕然,远近称之。位至长乐少府。

    荆少为郡吏,兄子世尝报仇杀人,怨者操兵攻之。荆闻,乃出门逆怨者,跪

    而言曰:“世前无状相犯,咎皆在荆不能训导。兄既早没,一子为嗣,如令死者

    伤其灭绝,愿杀身代之。”怨家扶荆起,曰:“许掾郡中称贤,吾何敢相侵?”

    因遂委去。荆名誉益著。太守黄兢举孝廉。

    和帝时,稍迁桂阳太守。郡滨南州,风俗脆薄,不识学义。荆为设丧纪婚姻

    制度,使知礼禁。尝行春到耒阳县,人有蒋均者,兄弟争财,互相言讼。荆对之

    叹曰:“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顾使吏上书陈状,乞诣廷尉。

    均兄弟感悔,各求受罪。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以病自上,征拜谏议大夫,卒

    于官。桂阳人为立庙树碑。

    荆孙<有彧>,灵帝时为太尉。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上也。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

    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

    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

    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

    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

    “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

    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

    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留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

    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

    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

    称为神明。

    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

    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

    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

    已。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

    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

    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实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而沉沦草莽,

    好爵莫及,廊庙之宝,弃于沟渠。且年岁有讫,桑榆行尽,而忠贞之节,永谢圣

    时。臣诚伤心,私用流涕。夫物以远至为珍,士以稀见为贵。槃木朽珠,为万乘

    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

    思立微节,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

    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司空伦之族孙也。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

    有闲暇,则以学文。仕郡为功曹,察孝廉,补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间,邻

    县归之,户口十倍。

    迁张掖太守。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更惧谴,争欲上言。

    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顺帝玺书

    嘉之。由是一郡得全。岁余,官民并丰,界无奸盗。

    迁南阳太守,去官。拜护羌校尉,边境服其威信。卒于官。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

    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

    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

    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

    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

    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矩性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

    失大将军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

    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岁余,冀意少悟,乃止。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

    令,迁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暠同心辅政,号为

    贤相。时,连有灾异,司隶校尉以劾三公。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以言殷

    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帝不省,竟以蛮夷反叛免。后复拜太中大夫。

    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

    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家。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

    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陈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

    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

    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

    六老叟,尨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

    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

    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

    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

    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

    作大匠,得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

    策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

    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

    者,以老病卒于家。

    弟方,官至山阳太守。方有二子:贷字公山,繇字正礼。兄弟齐名称。

    董卓入洛阳,岱从侍中出为兖州刺史。虚己爱物,为士人所附。初平三年,

    青州黄巾贼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岱击之,战死。

    兴平中,繇为杨州牧、振威将军。时袁术据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国丧

    乱,士友多南奔,繇携接收养,与同优剧,甚得名称。袁术遣孙策攻破繇,因奔

    豫章,病卒。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除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

    县召补史,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

    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

    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

    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

    及至耻。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

    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节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

    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鸤枭哺所生。”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

    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

    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

    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

    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常,守之何因?”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

    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刺

    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

    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

    遇疾而卒。

    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玄,最知名。

    童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也。父仲玉,遭玉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

    者以百数。仲玉早卒。

    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之。乃赐被劾当免,掾属悉

    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乃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

    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

    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

    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

    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

    杀人者伤,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

    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

    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

    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

    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弃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

    于家。

    赞曰:“政界张急,理善亨鲜。推忠以及,众瘼自蠲。一夫得情,千室鸣统。

    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译文:

    起初,光武生于民间,非常了解世间的真伪,目睹耕作艰难和百姓的疾患,所以天下平定似后,务求安静,除王莽时期繁杂之法,恢复汉代的宽大之法。

    光武身穿粗陋的衣服,衣服没有第二种颜色。

    光武耳不听靡靡之音,手不拿珠玉一类的器玩,后宫里没有偏爱,近臣没有两样的待遇。

    建武十三年,外国献来名马,一日跑千里,又进献宝剑,其价值可抵得上百斤黄金。

    诏命以马驾拉鼓的车,将宝剑赐给骑士。

    又裁减上林禁苑的官员,废除游览打猎之类的事情。

    皇帝赐给地方和诸侯国的手书,全部一简十行,用小字。

    勤俭节约的风气,盛行于朝廷上下。

    皇帝多次让公卿大臣和左右郎将,坐在御座上。

    广泛访求百姓疾苦,采集民谲。

    所以朝廷内外谁也不敢懈怠,百姓得到了休息。

    地方长官,竞相努力。

    像杜诗任南阳太守,被称为“杜母”,任延、锡光改变边境地区的习俗,这些是其中政绩最为显着的人。

    又有第五伦、宋均等人,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然而在建武、永平年问,政事过于严峻苛细,多次凭传闻和一面之辞,就撤换地方长官。

    所以朱浮多次上书就提出一针见血的意见,锺离意等人也反复规谏,他们以忠诚宽厚的长者身份说话,但不被采纳。

    所以中兴时期的美盛,也还有不足之处。

    自章帝、和帝以后,一些突出政绩的官员,不断出现。

    如鲁恭、昊佑、刘宽和颖川的四位县长,都是以仁爱信义忠厚诫实而使人们不相欺诈;王堂、陈宠任用有德有才的人而政事自然得到治理:这些都能够使万物受到感动而教化得以推行。

    边凤、延笃相继担任京兆尹,人们将他们比作赵广漠和张敞。

    另外,王涣、任峻担任洛阳令,公开惩办坏人坏事,吏治有所好转,所要禁的自然禁止了,虽然在道德和礼仪方面,有不够完备的地方,但也不失为当时的好官。

    现在将显著业绩的良吏汇集到一起,作为《循吏篇》。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

    卫飒家境贫寒但喜欢学问,他跟着老师学习而没有粮食,经常靠做工来维持生存。

    王莽时,做过州刺史。

    建武二年,他到大司徒邓禹府中任职。

    以举荐贤才处理繁重公务而被任侍御史、襄城令。

    他治政有声誉和政绩,升为桂阳太守。

    桂阳与交州交界,受交州影响很大,百姓不懂得礼法。

    卫飒上任以后,兴建学校,整治教化,制定婚姻的礼规。

    一年时间,风气大变。

    原先含涯、演阳、曲江三县属于越地,武帝平定越地后,纔收归桂阳。

    百姓住在深山,靠着溪水,沿袭过去的风俗习惯,不交田租。

    离郡远的地方,有的将近千里。

    官吏往来办事,总是调发百姓驾船接送,称之为“传役”。

    每一位官吏外出,徭役摊派到好几家,百姓为其所苦。

    卫飒于是凿通五百多里的山道,修驿站,设邮馆。

    这样减少了劳役,也杜绝了官吏的奸猾。

    外流的百姓慢慢回来,渐渐聚成乡镇,这纔要他们像平民一样交纳赋税。

    另钋,耒阳县出产铁矿石,其它郡的百姓经常聚在一起,私下炼铁,结果招来亡命之徒,导致很多奸盗的事情r,卫飒于是上书请设立负责铸铁的官员,不允许私人铸铁,每年增加的收入达五百多万。

    卫飒善于处理民事,体恤民情。

    他做官好比治理自己家一样,他所施行的政策,无一不合乎事理。

    他任职十年,郡治太平。

    二十五年,卫飒被朝廷征还。

    光武想任命他为少府,正赶上他生病,役法授职管事,光武命他以桂阳太守身份回家休养,等候诏书。

    过了两年,卫飒带病到朝廷,说自己病重,皇帝逭纔收回他的印绶,赐给他十万钱。

    后来他在家中去世。

    南阳茨充接替卫飒担任桂阳太守,他也擅长治理。

    他教导百姓种植桑柘麻纡之类的东西,鼓励百姓养蚕织鞋,百姓得到不少益处。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县人。

    十二岁时,他就成了太学的学生,在长安学习。

    他通晓《诗经》、《易经》和《春秋》,在太学中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

    赶上兵荒马乱,他到陇西避难。

    当时隗嚣已经占领陇西四郡,派人去请任延,任延置之不理。

    更始元年,任命任延为大司马部属,授予他会稽都尉一职。

    当时他十九岁,来接他的官员见他年轻很吃惊。

    他到郡以后,恬淡无为,只是先派人拿了祭品去祭祀延陵季札。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不通,来江南避难的人都汝有回中原,所以会稽一带有才能的人很多。

    任延上任以后,对品行高洁之士像董子仪、严子陵等人一概聘请,并以师友之礼相待。

    部属有贫难,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他们。

    他裁减士兵,要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

    他每次到各县巡行,总是派人慰问孝子,并招待他们吃饭。

    昊地有个叫龙丘苌的人,在太末隐居,立志不变。

    王莽时期,四辅和三公连续召他做官,他都不去。

    掾史禀告任延,请求将他召来。

    任延说:“龙丘先生躬行德义,具有原宪、伯夷的节操。

    我上门洒水扫地,还担心使饱受到羞辱,召见他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派功曹拿了礼品拜见他,给他写信,送去医药,使者一个接一个。

    一年后,龙丘苌纔坐车来到郡府,表示愿意在临死以前在郡供职。

    任延再三推辞,最后要他暂任议曹祭酒。

    龙丘苌不久病逝,任延亲自为他治丧,三天没有处理政务。

    所以郡内有才能的士大夫争着到他这里任职。

    建武初年,任延上书辞职,回去拜见天子。

    诏书召任延,任命他为九真太守。

    光武召见他,赐给他马匹和各种丝织品,让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

    九真以打猎为业,不知道耕地种粮,老百姓经常到交趾去买粮,往往弄得穷困不足。

    于是任延要他们造农具,教他们垦荒种地。

    这样耕地年年增多,百姓自给富足。

    又骆越的百姓汝有婚姻礼法,各自凭着情欲喜好,没有固定的妻子,也不了解父子间的天性和夫妇间的道理。

    任延于是发文书给所属各县,要求男子年龄在二十到五十岁之间,女子年龄在十五到四十之间,都按照年龄大小结合。

    有贫穷而出不起聘礼的,就要长吏以下的官员各自从俸禄中拿出一部分救助他们。

    结果同时娶妻的有二干多人。

    这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这些人生下孩子,纔知道宗族姓氏。

    他们都说:“使我有孩子的,是任君啊!”许多人给孩子取名为“任”。

    于是边境外的蛮夷夜郎等部落仰慕德义,愿意守保边关,因此任延撤掉了侦察候望的人和把守边关的士卒。

    起初,在平帝时候,漠中人锡光担任交肚太守,他引导夷民,慢慢用礼义影响他们。

    他使蛮夷开化的名声和任延差不多。

    王莽末年,锡光封锁边境,派兵拒守。

    建武初年,他派使者进贡,被封为盐水侯。

    岭南有华夏风气,从这两位太守开始。

    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皇帝召他去洛阳,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

    九真的官员和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了祠堂。

    到京后他被任俞为武威太守。

    皇帝亲自召见他,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不要坏了名声。”任延回答说:“臣听说忠臣无私,有私则不忠。

    一心为国,这是臣子的本分。

    上下雷同,不是陛下的福气。

    好好侍奉上级官员,臣不敢接受您的指示。”皇帝叹息,说:“您说得对。”到了武威以后,当时统率军队的长史田甜是郡内的望族,他的子侄及宾客为害百姓,任延将田甜拘捕,他父子和宾客有五六人被处死。

    田绁的小儿子田尚于是聚集了几百放荡轻薄的人,自称将军,夜间攻打郡府。

    任延随即发兵打败了田尚。

    自此,他的威信大震,官吏和百姓都小心翼翼。

    武威北对匈奴,南接羌人,老百姓害怕匈奴和羌人的入侵和抄掠,许多人荒废了耕种。

    任延到后,挑选了一千懂得用兵的人,申明赏罚,要他们率领种族庞杂的胡人休屠黄石的骑兵占据要害地方,一旦有紧急情况,就可以迎战和追击敌人。

    每战敌人伤亡必多,自此,不敢再来。

    河西过去缺雨,任延于是设立主管水利的官员,负责修建水沟渠道,百姓都得到益处。

    他又兴建学校,派官员管理,自掾史以下官员的子孙都让他们到学校接受教育,免去他们的徭役。

    通晓经义的一概任用,使其荣显。

    武威自此有了博学多才的人。

    后来任延因擅自杀害羌人被降职为召陵令。

    显宗即位,授予他颖川太守。

    永平二年,皇帝召他到学校,接着任命他为河内太守。

    任职九年,病逝。

    他的小儿子任恺,官做到太常。

    玉景,字仲通,乐浪说邯人。

    他的八世祖王仲,原是琅邪不其人。

    王仲喜欢道术,懂得天象。

    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刘襄策划发兵,多次向王仲请教。

    济北王刘兴居反叛时,想要他担任军师。

    王仲害怕遭祸,就乘船东渡大海,逃到乐浪山中,就此在那里安了家。

    王景的父亲王闳,做过郡的三老。

    更始失败后,当地人王调杀了郡守刘宪,自称为大将军、乐浪太守。

    建武六年,光武派太守王遵率军攻打王调。

    王遵到辽东,王闳与郡府决曹史杨邑等人一起杀了王调,迎接王遵。

    天子将他们都封为列侯,惟独王闳辞让官爵。

    皇带很感惊奇,召他进京,谁知他在路上病逝了。

    王景从小学习《周易》,接着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他又喜欢天文敷衍一类的事,所以性格深沉,擅长的技艺很多。

    司空伏恭召他到府中任职。

    当时有人荐举王景能治水,显宗下诏书要他与将作谒者王昊一道修建浚仪渠。

    王昊采用王景提出的低坝挡水的办法,纔不再有水害。

    起初,在平帝时候,黄河、汴水决口,冲坏河堤,没来得及治理。

    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书说:“黄河决口很长时间了,天天为害,济渠淹了几十个县。

    花些钱治水,取得成功并不困难。

    最好改建河堤,使百姓安定。”奏章送上去,光武立刻派去士卒。

    正筹划治理黄河的事,浚仪令乐俊又上书说:“从前在武帝年间,人口众多,都沿着河堤开垦种植,而瓠子河决口,尚且有二十多年,不会立刻就阻塞的。

    现在人口稀少,田地广阔,虽然没有治理,灾患还可以承受。

    而且刚刚经过战争,现在又兴动劳役,劳苦和怨恨一旦多了,百姓无法承受。

    最好等稳定的时候,再讨论这件事。”光武看到这个意见就取消了治水的事。

    后来汴渠束流,越来越大,而水闸原先所在的地方,都已经到了黄河中间。

    充州、豫州的百姓埋怨,认为朝廷经常兴动其它劳役,而不先考虑百姓最急的事情。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势和便利条件。

    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

    又由于他曾经治理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

    夏天,朝廷终于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昊修筑渠道和河堤,从荣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

    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篥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

    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

    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

    皇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

    王景由此知名。

    王昊和从事掾史们都增加一级官爵俸禄。

    王景经三次升迁而担任侍御史。

    十五年,他跟随天子到束部巡视,到达无盐时,皇帝称赞他的功绩,授予他河堤谒者一职,赐给他车马、细绢和钱币。

    建初七年,王景调任徐州刺史。

    在这以前杜陵人杜笃向皇帝进献《论都赋》,想使都城迁往长安。

    上了年纪的人听说以后,都萌动怀念故土的想法,一个个深情地长时间地向西遥望。

    王景认为宫室宗庙已经建成,担心人心疑惑,正好当时出现神雀等各种祥瑞,就写了《金人论入赞颂洛邑的华美和天人相应的祥瑞,文章有可取之处。

    第二年,王景调任庐江太守。

    在这以前,庐江的百姓不知道用牛耕地,造成土地肥力有余而粮食经常不够的现象。

    郡的边界上有楚国相孙叔敖所修的芍陂稻田。

    王景于是率领督促官吏和百姓,重新开垦荒芜的土地,教百姓用犁耕地,这样开垦的田地比原有土地增加了一倍多,郡内的粮食丰盛充足。

    于是将诫命刻在石头上,使百姓知道一般的禁令。

    另外,他引导百姓养蚕织布,给他们制订法规,将法规全部刻在乡间亭子上。

    庐江还流传他制订的条文。

    王景在官任上去世。

    起初,王景认为《六经》所记载的,都有卜筮,做事情都蓍龟求卜,然而群书所说的吉凶不一致,于是整理各家数术方面的书籍,及建墓造宅的禁忌、阴阳风水、占星之类适用的部分,编成《大衍玄基》。

    秦彭,字伯平,扶风茂陵人。

    自汉朝以后,秦氏世代继承官位。

    秦彭的六世祖秦袭,担任颖川太守,他与同族兄弟同时担任二干石的有五个人,所以三辅地区称他们为“万石秦氏”。

    秦彭的妹妹在显宗时入宫为贵人,很受宠幸。

    永平七年,作为彭贵人的哥哥,秦彭跟着四姓外戚小侯一道被提拔为开阳城门候。

    十五年,他被授予骑都尉一职,帮助驸马都尉耿秉北征匈奴。

    建初元年,秦彭升为山阳太守。

    他以袒义教育百姓,不用刑罚。

    他推崇儒学,提倡教育。

    每到春秋飨食习射的时候,他总是整顿上升下降及宾主揖让的礼仪。

    他为百姓制订了四条训诫,用来确定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间的礼仪。

    谁遵守奉行教化,就提拔他为乡三老,经常在八月份送去酒肉作为勉励。

    官员犯了罪和过错,免去其官职并打发走而已,不使其受辱。

    结果百姓都心怀仁爱,没人互相欺骗或侵犯。

    他开垦了几千顷稻田,每到农事季节,秦彭亲自测量土地的亩数,划分出土地的肥沃和贫瘠,列为三等,分别记在公文簿上,将其收藏在乡里和县府。

    这样,奸猾的官吏不敢妄为,没法藏奸。

    秦彭于是上书给朝廷,说最好让全国都实行这种制度。

    诏书将他所列的条文,分发给三府,并且向州郡下达。

    秦彭任职六年,调任颖川太守。

    经常有凤凰、麒麟、待别茁壮的稻禾、甘美的雨露等祥瑞,在郡内到处出现。

    肃宗外出视察,再次到颖川,总是赏给他钱粮,对他的优遇宠爱特别突出。

    他在章和二年去世。

    秦彭的弟弟秦惇、秦褒,一道担任射声校尉。

    玉涣,字稚子,广汉邮县人。

    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

    王涣从小喜欢行侠,崇尚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

    后来他改变操行,留意儒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

    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敢于决断,不颅豪强。

    陈宠治政的名声广泛流传,到京师担任大司农。

    和帝问他:“你在郡用什么方法治理的?”陈宠叩头辞让说:“臣任用功曹王涣来选用贤明有才能的人,任用主簿坛显来纠正过失补充遗漏。

    臣不过捧读诏书罢了。”和帝听了大为高兴。

    王涣由此出了名。

    州府荐举他为茂才,朝廷任命他为温县令。

    县内奸恶狡猾的人很多,长期给老百姓造成灾难。

    王涣想方设法攻打坏人,将他们全部消灭。

    境内自此太平,商人可以在路边过夜。

    那些放牛的人,经常说将牛交给王涣了,始终没发生互相侵犯的事。

    王涣在温县三年,升为兖州刺史,他以法律治理兖州各郡,德化和声威得到广泛推行。

    后来他因为考问妖妄言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判罪。

    几年后,又被朝廷征召,授予侍御史职位。

    永元十五年。

    王涣跟随皇上到南方巡枧,回来后担任洛阳令。

    王涣处世正直,施政时能做到宽严合宜。

    那些长期诉讼的冤案疑案,历经几任县令都没有断决的,有根据法律情理都难以评判的,王涣都能够巧妙地弄清案情真假,消除大家的疑惑。

    他还能用奇谋异术发现潜藏的坏人坏事。

    京师的百姓都称赞惊叹,认为王涣有神机妙算。

    元兴元年,王涣病逝。

    无论是城市中的居民还是行旅之人没有不叹息的。

    男女老少相互凄集钱粮,上千人为他举行祭奠。

    至涣的灵柩西归,中途经过弘农,老百姓都在路边摆起了盘子桌子,放上祭品。

    官吏向他们询问原因,他们都说平时带粮食去洛阳,被士乓和官吏掠夺,经常损失一半。

    自从王涣当了县令,再役被侵夺,所以前来报答他的恩德。

    王涣施政使百姓感化到如此地步。

    百姓想念他的恩德,在安阳亭西面为他建造祠堂,每到吃饭时就和弦而歌并祭奠王涣。

    永初二年,邓太后下诏书说:“有了忠心耿耿而有才德的官吏,国家纔得以治理。

    朝廷访求这样的官吏很勤勉,但得到的非常少。

    所以孔子说:‘有才很难,难道不是这样吗?’过去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政绩优异,美名到处传颂,孝宣皇帝夸奖,并且下诏书赏赐他们的儿子百斤黄金。

    原洛阳令王涣,守持清廉的节操,遵循《诗,羔羊》阐述的含义,尽心为公,一心使百姓得到好处,功业没有成功,就不幸遇早逝世,百姓对他追忆怀念,为他修建祠堂。

    要不是他忠心仁爱到了极点,谁能够达到这样的境地!现在任命王涣的儿子王石为郎中,以奖励为国为民辛勤操劳的人。”延熹年问,桓帝事奉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惟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

    坛显后来也知名,他在安帝时担任豫州刺史。

    当时天下饥荒,人们争着做盗贼,豫州境内被逮捕的差不多有一万多人。

    坛显同情这些人的穷困,宁愿自己触犯法律,经常擅自赦免罪犯,因此自我弹劾。

    皇帝下诏书叫木要受理坛显的自劾。

    坛显后来做到长乐卫尉。

    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

    永和年问,朝廷任命剧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令。

    任峻选拔文武官员,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

    这些人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所以一年中要判的案件,不过几十个。

    任峻在威猛方面超过王涣,但在文德治理方面比不上王涣。

    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

    许荆,字少张,会稽阳羡人。

    他的祖父许武,被太守第五伦举荐为孝廉。

    许武因为两个弟弟许晏、许普尚未有名,想让他们出名,就把他们叫来说:“根据礼有分开的原则,家产也有分开的道理。”于是将财产分为三份,许武自己拿田地肥美住宅宽敞奴婢能干的一份,两个弟弟得到的都是又差又少的一份。

    同乡的人都称赞许武的弟弟能够谦让而鄙视许武的贪婪,许晏和许普因此一并得到推举。

    许武适纔会集宗族亲戚,流着泪说:“我作为哥哥行为不贤,窃取名声地位,两个弟弟已经成人,役得到富贵俸禄,所以要求分财产,情愿自己遭到很大讥讽。

    现在治理的财产比以前增加了三倍,我将其全部让给两个弟弟,一件都不留下。”于是郡内舆论一致称赞许武。

    许武做到长乐少府。

    许荆年轻时做郡吏,他哥哥的儿子许世曾经为了报仇杀人,怨恨许世的人拿了武器来找他算账。

    许剂得知后,就出门迎着那些仇家,跪下来说:“许世以前无礼,冒犯了你们,责任都因为我役能加以训导。

    兄长很早就已过世,就一个儿子延续血统,假使让死去的人为血统的灭绝伤痛,我情愿以死相代。”仇家将许荆扶起来,说:“您在郡中被称赞为有贤德,我们怎么敢对您无礼?”因而就此作罢。

    许剂的名声更加显著。

    太守黄兢将他举荐为孝廉。

    和帝时,许剂逐岁升为桂阳太守。

    桂阳靠近南州,风气习俗很轻薄,不懂得学识道义。

    许剂为他们制订婚丧制度,让百姓知道礼义法禁。

    他曾经在春季到耒阳县巡视,有个叫蒋均的人,兄弟之间因争夺财物而互相控告。

    许荆面对兄弟俩感叹说:“我担负国家的重任,但教化没有得到推行,责任在我太守。”于是转过头来要身边小吏向朝廷上书说明情况,请求到廷尉那里接受刑罚。

    蒋均兄弟感悟后悔,各自要求接受处罚。

    许剂在太守任上十二年,百姓们对他赞扬歌颂。

    由于生病,他上书朝廷,结果被征召,任命为谏议大夫,在任上去世。

    桂阳人为他建庙立碑。

    许剂的孙子许馘,灵帝时担任太尉。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

    他的祖先三代担任郡吏,都在祸乱中守节而兀。

    孟尝从小修养操行,在郡府出任卢曹史。

    上虞有位寡妇奉养婆婆极为孝顺,婆婆年老去世,小姑子原先就心怀忌恨,就诬陷寡妇对供养婆婆感到厌烦,毒死了她的母亲,向县投诉。

    郡府没有加以考察,就给寡妇结案定罪。

    孟尝原先知道寡妇的冤情,就将详情告诉太守,但太守没去审理。

    孟尝在郡府门外哀哭,因而借口有病辞去官职。

    寡妇最终含冤而死。

    自此郡中连续两年干旱,怎么祷告都不起作用。

    后来太守殷丹上任,询问干旱的原因,孟尝到郡府详细陈述寡妇被冤死的事情,顺便说:“从前束海有位孝妇,感动上天而造成干旱,于公一句话,上天立刻降下甘雨。

    应当将投诉的人杀掉,以向冤死的魂灵道歉,希望能使冥间的冤屈得到伸张,应时之雨可以指望。”殷丹听从他的意见,立刻将投诉的女子治罪并且祭祀寡妇的坟墓,结果上天感应降下大雨,庄稼因此丰收。

    孟尝后来被策封为孝廉,又被推荐焉秀才。

    朝廷任命他为徐县县令。

    州府和郡府上书举荐他的才能,所以升为合浦太守。

    合浦不生产粮食,但海中出产珍宝。

    合浦与交阻接壤,经常有商贩往来,买卖粮食。

    从前的太守大都贪婪,要求人们采集,不知限度,珍珠就逐渐跑到交阢郡内去了。

    结果行旅不再来了,人和牲畜都没有吃的,穷苦的人饿死在道边。

    孟当上任后,革除过去的弊端,访求百姓的疾苦和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流失的珠子又回到合浦,老百姓都恢复他们的本业,商人开始来往,货物开始流通,孟尝被称赞为明智如神。

    盂尝因病自己上书辞职,朝廷征召他将要返回京师,官吏百姓抓住孟尝的车子恳求他留下。

    孟尝既然没法走,就坐了乡间百姓的船连夜离去。

    孟尝在荒僻的沼泽地隐居,自己动手耕种。

    邻县的士人百姓仰慕孟尝的德行,搬来和他住在一起的有一百多家。

    桓帝时期,尚书同郡人杨乔上书推荐孟尝说:“臣先后七次上书推荐原合浦太守孟尝,但人微言轻,始终汝得到考虑。

    臣剖心相示,但什么作用也不起。

    孟尝安乐于仁爱,弘扬道义,特别醉心于道德,行为高洁脱俗,才干出类拔萃。

    以前做太守时,移风易俗,改革政治,失去的珍珠又重新回来,饥饿的百姓赖他得以存活。

    而且南海珍宝很多,财产容易积蓄,他手中掌管的珍宝,价值超过兼金,但孟尝只身一人因病引退,亲自在田间耕作,隐藏起自己的踪迹和风采,不显露自己的华采。

    他实在是作为羽翼用的大才,而不是腹下背上的细毛。

    然而他埋没在荒野之中,好的官爵没他的份,致使国家宝器,被抛弃在沟渠中。

    再说年岁有限,他已近暮年,而他忠贞的节操,却在圣明的时代长期凋零。

    臣心里实在伤痛,私下为此流泪。

    从很远地方弄来的韧品被视为珍奇,士人不同一般被当作宝贵。

    盘曲腐朽的树不能够为天子所用,是由于手下人的雕刻修饰。

    天子任用士人,应当选拔大家都推重的人。

    臣以才识短浅的资质,在天子身边奔走驱使,想着建树微不足道的节操,并不敢与同乡暗徇私情,私下受禽息行为的感动,不顾性命推举有才德的人。”孟尝最终也没被起用。

    七十岁时,他在家中去世。

    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司空第五伦的同族孙子。

    第五访小时候失去父亲,家贫为供养兄嫂他经常为人耕种。

    一有空闲,就学习道艺。

    他出任郡府功曹,被选拔为孝廉,并补任新都令。

    他施政平允,推行教化,三年之内,邻鲧的百姓来投奔他,户口比过去增加了十倍。

    他升任张掖太守。

    年成饥荒,一石粮食的价格涨到几千钱。

    第五访就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度遇难关。

    官员们害怕被迫究,争着上报朝廷。

    第五访说:“若是上书再等到答复,就是丢下老百姓不管。

    我情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救百姓!”于是拿出粮食分给百姓。

    顺帝下诏书褒奖第五访。

    全郡的百姓由此得到了保全。

    一年多后,官员百姓一并丰足,郡内没有发生奸邪盗贼的事情。

    后调任南阳太守。

    离任后被授予护羌校尉一职,边境地区的人都信服他的威信。

    第五访在任去世。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县人。

    刘矩的叔父刘光,顺帝时担任司徒。

    刘矩从小就有很高的气节,由于父规刘叔辽没有做官,就拒绝州郡的任命。

    太尉朱宠、太傅桓焉称赞刘矩的志愿和道义,所以刘叔辽为此被三公征召,朝廷授予他议郎一职,刘矩这纔接受推荐为孝廉。

    不久刘矩升为雍丘令。

    他教育百姓谦让,那些不孝不义的人,都受到感悟而自己改正了。

    百姓发生争执诉讼,刘矩经常把他们叫到跟前,恳切教导,认为忿怒可以克制,不要到县衙去打官司,要他们回去仔细想想。

    诉讼的人受到感动,总是各自作罢离去。

    那些在路上拾到东西的人,都想方设法寻找失主。

    刘矩当了四年县令,因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

    后来太尉胡广推荐刘矩为贤良方正,经过四次升迁,刘矩担任尚书令。

    刘矩天性诚实正直,不能依附权贵,由此不为大将军梁冀喜欢,让他出京担任常山相,他因病辞职。

    这时梁冀妻子的哥哥孙祉担任沛国相,刘矩害怕为孙祉所害,不敢回到家乡,就投奔在彭城的朋友家。

    一年多后,梁冀心中稍有感悟,纔停止对他的迫害。

    刘矩补任从事中郎,又担任尚书令,升为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他代替黄琼担任太尉。

    黄琼再次出任司空,刘矩与黄琼、司徒种嵩同心辅佐天子,被称为贤明的宰相。

    当时连续发生灾异,司隶校尉因此弹劾三公。

    尚书朱穆呈上奏章,称赞刘矩等人是很好的宰相,并且说殷朝的成汤、高宗不怪罪巨下的道理。

    但天子不能省察,竟然以蛮夷反叛为理由罢免了刘矩。

    后来又任命他为太中大夫。

    玺帝初期,刘矩接替周景担任太尉。

    刘矩再次当上地位很高的三公,他所召用的都是著名的儒者以及名望素来很高的人。

    他不与州官郡守来往。

    他规谏含蓄,大多得到天子的采纳。

    后又因日食被免职。

    趁此机会刘矩请求退职,后来在家中去世。

    刘宠字祖荣.束莱牟平人,齐悼惠王的后代。

    悼惠王的儿子是孝王将阎,将闾的小儿子被封为牟平侯,子孙就在这里安家。

    刘宠的父亲刘丕,学识广博,被称为通儒。

    刘宠从小接受父亲的学业,由于通晓经典被举荐焉孝廉,朝廷任命他为柬平陵令,因为他仁爱慈惠而被官吏百姓爱戴。

    母亲生病,他放弃官位离去。

    前来送行的百姓填满了道路,车子役法前进,刘宠就换上便服悄悄返回。

    后来经四次变动担任豫章太守,又经过三次调动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山里的百姓朴实敦厚,竟然有活到老年而没有进遇城邑的。

    他们多受官吏的烦扰。

    刘宠简化废除繁琐苛刻的律令,监察不法行为,郡内大为开化。

    朝廷召他担任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位老翁,眉毛头发花白,从若邪的山谷里出来,每人拿了一百文钱送给刘宠。

    刘宠向他们说:“老前辈为什么这样苦了自己?”他们回答说:“在山谷间生活的人鄙陋,不曾见过郡守。

    其它太守官吏向民间征发索取,到夜间也不停,有时狗叫一整夜,百姓不得安宁。

    自您到任以来,夜里狗没有叫过,百姓看不到官吏。

    我们这些老年人遇到贤明的太守,现在听说您将要抛下我们离去,所以来给您送行。”刘宠说:“我施政哪里达到你们说的地步,让老人家这么辛苦!”从每人手中选一个较大的钱收下。

    后调住宗正、大鸿胪。

    延熹四年,刘宠代替黄琼担任司空,但由于天阴大雾、阳气过盛被免去官职。

    不久,又被授予将作大匠,并再次出任宗正。

    建宁元年,他接替王畅担任司空,经常调任司徒、太尉。

    二年,由于日食被皇帝策免,他回到家乡。

    刘宠先后当遇两个郡的太守,多次出任公卿宰相,但他廉正朴实,家中没什么财物和积余。

    他曾经离开京师,想在驿亭的客舍休息,负责驿亭的官吏拦住他,说:“正收拾打扫,准备接待刘公,您不能在这儿休息。”刘宠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当时的人称赞刘宠是忠厚长者。

    刘宠由于年老生病在家中去世。

    弟弟刘方,官做到山阳太守。

    刘方有两个儿子:刘岱字公山,刘繇字亚礼。

    兄弟俩齐名。

    董卓进洛阳,刘岱从侍中调出担任充州刺史。

    刘岱虚心仁爱,士人愿意归附他。

    初平三年,青州的黄巾贼寇进入兖州,杀害了任城相郑遂,转而闯入东平。

    刘岱攻打黄巾军,结果战死。

    兴平中期,刘繇担任杨州牧、振威将军。

    当时袁术占据淮南,刘繇就搬到曲阿住。

    正当中原地区发生祸乱,士人朋友大都逃奔南方,刘繇将他们接收供养,与他们同甘共苦,很得好评。

    袁术派孙策打败了刘繇,刘繇因此逃奔豫章,因病去世。

    仇览,字季智,另一名叫仇香,陈留考城人。

    他自小为读书人,生性淳朴,沉默寡言,家乡役人知道他。

    四十岁时,县府召求补缺的官吏,挑选他担任蒲亭长。

    他鼓励人们从事某种产业,为他们制订法令,规定瓜果蔬菜的种植范围、鹦和猎的饲养数目。

    农事结束以后,就要孩子们集中住在一起,到学校里学习,那些剽悍放纵游手好闲的人,都让他们种田养蚕,给他们规定严厉的处罚。

    仇览亲自给有丧事的人家提供帮助,救济穷困守寡的人家。

    一年大治。

    仇览刚当亭长时,有个叫陈元的人,单独同母亲住在一起,但母亲到仇览这儿告陈元不孝顺。

    仇览惊讶说:“我最近经过你家,见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耕种按时进行。

    他不是人不好,可能是没有接受教化的结果。

    您守寡抚养儿子,担必自己走向年老,为什么为发泄一时的气愤,使儿子背上不义的罪名呢?”听完这番话,陈元的母亲后悔,流着眼泪走了。

    于是仇览亲自到陈元家中,与陈元母子一同喝酒,趁此机会为陈元讲述人伦孝顺的道理,又将祸福的道理打比方说给他听。

    陈元最终成了孝子。

    同乡里的人就这件事造出谚语说:“父母在哪儿?就在我堂前。

    使食母的恶乌受到感化,还去喂养生它的父母。”当时的考城令河内人王涣,施政严猛,得知仇览以道德使人感化.请他暂任主簿。

    王涣对仇览说:“主簿听说陈元的过错,役给他治罪而去感化他,是不是少了点鹰鹳那样威猛的志向?”仇览说:“鹰鹳,比不上像鸾乌凤凰美善。”王涣向仇览道歉并打发他走,说:“枳木和棘木不是鸾乌凤凰栖息的地方,这百里之地怎能是大贤的出路?现在太学里面拖着长长的衣袖、追逐名誉的人,都在您之下。

    给您一个月的俸禄,表示我对您的景仰之意。”仇览进了太学。

    当时做太学生的同郡人符融有很高的名声,他与仇览住处相邻,宾客满屋。

    仇览经常保持自己的操守,不同符融说话。

    符融观察仇览的行为举止,心里独自感到奇怪,就对他说:“我与先生同在一个郡,住处又挨着。

    现在英雄豪杰从四面八方到京师会集,这是有志之士结交的时代,虽然需要专心经学,但何必过于认真?”仇览严肃回答:“天子设立太学,难道只是在里面随意谈论!”两手作揖而去,不再与符融谈话。

    后来符融将情况告诉郭林宗,林宗因此与符融带了名帖到仇览的房中拜见他,接着请求留宿。

    郭林宗非常叹赏,下床向仇览行拜礼。

    仇览学习结束后回到家乡,州郡都请他任职,他都托病推辞。

    即使是在平时,他也一定按照礼要求自己。

    妻子儿女犯了过错,他总是摘掉冠责备自己。

    妻儿在堂前道歉,看到仇览戴上冠。

    纔敢登堂。

    家里人见不到他喜怒变化。

    后来他被召为方正,遇病去世。

    他的三个儿子都有文史方面的才学,小儿子仇玄,最为出名。

    童恢,字漠宗,琅邪姑幕人。

    他的父亲童仲玉,赶上灾荒年代,他将全部的家产拿出来救济灾民,亲属和同乡得以保全的以上百计。

    仲玉很早就去世了。

    童恢自小在州郡为吏,司徒杨赐听说童恢执法公平,就召用他。

    到杨赐被弹劾将要被免职,部属都送来名刺离去,惟独童恢到朝廷争辩。

    等到弄清是非之后,那些部属都回到司徒府,而童恢策马而去。

    由此评论者都赞美童恢。

    童恢再次被公府召用,授予不其令。

    官吏百姓触犯了禁令,他总是根据情况给以指正。

    假使官吏称职,谁做了好事,童恢都赏给酒肉作为鼓励。

    耕田织布及庄稼收种,都有具体规定。

    整个县内清静无事,监狱里面连续几年没有囚犯。

    邻县的流亡百姓归顺,迁来定居的有两万多户。

    老百姓曾经为老虎所害,童恢就设置机具捕捉老虎,活捉了两只虎。

    童恢后来对着老虎祝告说:“上天生下万物,只有人珍贵。

    虎狼应该吃六畜。

    然而你们对人残暴。

    国家的法律是杀人者判死罪,伤人则依法论罪。

    谁吃了人,应当垂下脑袋认罪;没吃人,就呼叫喊冤。”一只虎低下头闭上眼睛,像恐惧的样子,童恢立刻将它杀了。

    另一只虎看着童恢吼叫,跳跃奋起,童恢于是下令将它释放。

    官吏百姓都歌颂童恢。

    青州推选他政绩尤其突出,童恢调任丹阳太守,突患急病逝世。

    弟弟童翊字汉文,名气比童恢还大,官府先召用童翊,他假装哑巴不肯做官,等到童恢被任用,他纔接受孝廉,被任命为须昌长。

    他在推行教化方面有突出政绩,官吏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立了碑。

    得知被举荐,他护送灵柩放弃官职回家乡。

    后来他被推举为秀才,不肯去。

    他在家中逝世。

    赞曰:施政最怕过严,治理得当犹如煮小鱼那样容易。

    将忠恕推己及人,许多弊病自然得到消除。

    一个人把握民情,上千家弹琴和乐。

    怀念他们的仁爱,将前代的贤人永远记载。


如果你对后汉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后汉书》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