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俗名之为檀公岘,盖大别之异名也。其水历山委注而络其县矣。
北过其县东,县故吴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
备而还,是也。《晋书•地道记》云:在安丰县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决水出雩娄。
又北过安丰县东。决水自雩娄县北,迳鸡备亭。《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者也。安丰县故城,今边城郡治也。王莽之美丰也。世祖建武八年,封大将军、凉州牧窦融为侯国,晋立安丰郡。决水自县西北流,迳蓼县故城东,又迳其北,汉高帝六年,封孔藂为侯国也。世谓之史水。决水又西北,灌水注之,其水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即淮水也。许慎曰:出雩娄县。俗谓之浍水。褚先生所谓神龟出于江、灌之间,嘉林之中,盖谓此水也。灌水东北迳蓼县故城西,而北注决水,故《地理志》曰:决水北至蓼入准,灌水亦至蓼入决。《春秋•宣公八年》冬,楚公子灭舒蓼。臧文仲闻之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逮,民之无援,哀哉!决水又北,右会阳泉水,水受氵夫水,东北流迳阳泉县故城东,故阳泉乡也。汉献帝中,封太尉黄琬为侯国。又西北流,左入决水,谓之阳泉口也。
又北入于淮。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车所屈,次于决水,访其民宰,与古名全违。脉水寻经,方知决口。盖灌、浍声相伦,习俗害真耳。
【译文】
决水发源于庐江郡零娄县南方的大别山,大别山俗称檀公岘,是大别山的异名。决水经大别山流出,在雩娄县兜了一个大弯。往北流过县东,雩娄县古时是吴国地方。《 春秋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前547 ) ,楚子、秦人入侵吴国,到了雩娄,听说吴已作好准备,就退了回去。《 晋书• 地道记》 说:零娄在安丰县西南,与安丰接境。所以《 地理志》 说:决水发源于零娄。
又往北流过安丰县东边,决水从零娄县往北流经鸡备亭。《 春秋》 :昭公二十三年(前519 ) ,吴在鸡父打败诸侯军队,指的就是鸡备亭。安丰县老城,现在是边城郡的治所,就是王莽的美丰。世祖建武八年(32 ) ,把安丰封给大将军凉州牧窦融,立为侯国;晋时设立安丰郡。决水从该县往西北流,经过寥县老城东边,又流经老城北边。汉高帝六年(前201 ) ,把寥县封给孔蒙,立为侯国,人们称为史水县。决水又往西北流,汇合了灌水。灌水发源于庐江金兰县西北的东陵乡大苏山,也就是淮水。许慎说:灌水发源于零娄县,俗称浍水。褚先生所谓神龟出产于江、灌之间,嘉林之中,就是指这条水。灌水往东北流经寥县老城西边,然后北流注入决水。所以《 地理志》 说:决水北流,到寥县注入淮水。灌水也是到寥县注入决水的。《 春秋》 :宣公八年(601 )冬,楚公子灭舒寥。减文仲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对皋陶、庭坚不去祭祀,完全加以忽视,恩惠没有施及于百姓,使他们无援无助,这多么可悲呀!决水又往北流,在右边汇合了阳泉水。阳泉水上流承接决水,往东北流经阳泉县老城东边。阳泉县就是旧时的阳泉乡,汉献帝时,封给太尉黄碗,立为侯国。又往西北流,在左边注入决水,汇流处叫阳泉口。
又往北注人淮水。决水入淮处,俗称绘口;这不对,这是决水、灌水的入口。从前我曾因公到过淮水,舟车到后,就在决水边歇宿。我走访老百姓和地方官,地名与古名全不一致;探究水脉,查考《 水经》 ,才知道这是决口。只因灌、浍读音相同,民间沿用惯了,反而把真名埋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