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人谋上 主有道德篇 第四

类别:子部 作者:李荃(唐) 书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经曰:古者,三皇得道之统,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天下无所归其功;五帝则天法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相让其功。道德废,王者出,而尚仁义;仁义废,伯者出,而尚智力;智力废,战国出,而尚谲诈;圣人知道不足以理,则用法;法不足以理,则用术;术不足以理,则用权;权不足以理,则用势;势用,则大兼小、强吞弱?

    周建一千八百诸侯,其并为六国,六国连兵结难,战争方起。六国之君,非疏道德而亲权势。权势用,不得不亲;道德废,不得不疏其理然也。唯圣人能反始复本,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理天下正者,名法也。奇者,权术也。以名法理国,则万物不能乱;以权术用兵,则天下不能敌;以无事理天下,则万物不能挠。不挠,则神清。神清者,智之原。智者,心之府。神清、智平,乃能形物之情。人主知万物之情,裁而用之,则君子小人,不失其位。夫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於君子,无失於小人。过於君子,则人阙其理;失於小人,则物罹其殃。故曰:「人不监於流水,而监於止水。」以其清且平也。人主之道清平,则任人不失其才,六官各守其职。四封之内,百姓之事,任之於相;四封之外,敌国之事,任之於将。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頖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

    【 译文】

    经书说:古代时三皇继承了道统,立国于中央之地,遂使精神与教化融为一体,并以此安抚四方,功劳之大,天下无法包容。五帝时依天地之道进行统治,有言有令,天下太平,君臣相互推让其功。其后道德废弛,于是霸者出现而推崇智谋勇力。智力废弛,于是又出现了各国混战局面而推崇诡诈。圣人知道用道不足以治理天下,于是就采用了法,法不足以治理,于是就采用了术,术不足以治理,于是就采用了权,权不足以治理,于是就采用了势。权势的采用,带来了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的情况。

    周朝分封的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后来逐渐合并为六国。六国兵连祸结,战争接连不断。战争刚起之时,六国的君主并不想疏远道德而亲近权势。但权势一被运用,就不得不被亲近,道德一被废弛,就不得不被疏远,这是规律所造成的。只有圣人才能作到恢复原本返回开始,用正道治理国家,用奇谋进行战争,用清静无为的政策治理天下。所谓正道,指的是名分法制。所谓奇谋,指的是计谋和权术。用名分和法制治国,则万物不会混乱;用计谋和权术用兵,则天下之人无法对抗;用无为的政策治理天下,则万物不能阻挠。不能阻挠则神清。神清则是智慧的源泉。智平者是心之府,神清智平就能掌握事物的内在。君主了解了万物的内在,再加以节制的运用,那么君子、小人就会不失其位。如果让德性仁厚的人职位卑微,这就是过错;让无德之人职位尊贵,这就是失误。宁肯在对君子的任用上有误,不能在对小人的使用上有误。对君子有过,于理有损,错误地使用了小人,就要遭受灾难。因此说:“人不以流动的水为镜,而以静止的水为镜”。这是因为静止的水清澈平稳。君主的统治清平,那么用人就不会浪费他的才能,各级官吏就会悟尽职守。国土之内,关系到百姓的事,由宰相负责。疆土以外,关系到敌国的事情,由武将负责。常言道:“将相职权分明,国家不会有战端。”舜用武力而使苗人臣服,鲁国因重视教育而使淮夷朝贡。凭借道义取胜的,可成帝业;凭借仁德取胜的,可成王业;凭借智谋取胜的,可成霸业;凭借勇力取胜的,能成为强国。强霸之兵可以被消灭,帝、王之兵却不可战胜。君主之道,确实如此。


如果你对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