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穆王第三

类别:子部 作者:列子 书名:列子

    【原文】

    周穆王时①,西极之国有化人来②,入水火,贯金石③,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④

    ,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⑤。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⑥

    ,引三牲以进之⑦,选女乐以娱之⑧。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⑨,王

    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⑩。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11),无遗巧焉。五府为虚(12),

    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13),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14),施芳泽,

    正娥眉(15),设笄珥(16),衣阿锡(17),曳齐纨(18),粉白黛黑(19),佩玉环,杂芷若以满

    之(20),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21),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

    人犹不舍然(22),不得已而临之。居亡几何,谒王同游(23)。王执化人之祛(24),腾而上者,中

    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25),望之若屯

    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26),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27)。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

    ,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

    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28),王若殒虚焉(29)。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

    犹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30)。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31)。”由此穆

    王自失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

    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32),疑蹔亡。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33)?”王大悦。不

    恤国事(34),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 骝而左绿耳(35),右骖赤骥而左白      

    (36)。主车则造父为御(37),    为右(38)。次车之乘,

    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39),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40)。弛驱千里

    ,至于巨蒐氏之国(41)。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42),及二乘之人。

    已饮而行,遂宿于崑 之阿(43),赤水之阳(44)。别日升于崑 之丘,以观黄帝之宫(45),而封之

    以治后世(46)。遂宾于西王母(47),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48),其辞哀焉。迺

    观日之所入(49),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放乎(50)!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51),后世其

    追数吾过乎(52)!”穆王几神人哉(53)?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54),世以为登假焉(55)。

    【注释】

    ①周穆王——西周天子。《释文》:“周穆王名满,昭王子也。”②西极之国——最西方之国。化

    人——张湛注:“化幻人也。”

    ③贯——《释文》:“贯音官,穿也。”

    ④硋——音 ài(碍),同“碍”。

    ⑤易人之虑——张湛注:“能使人暂忘其宿所知识。”

    ⑥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⑦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

    ⑧女乐——古代女子乐队,犹歌妓。

    ⑨厨馔腥蝼——馔,音 zhuàn(撰),食物。蝼,指像蝼站一样的臭味。 蝼蛄,俗称土狗子。朱骏

    声《说文通训定声》:“蝼,《列子·周穆王》‘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饷’,谓蝼蛄臭也。”飨——通

    “享”,享受。

    ⑩膻——俞樾:“膻当作羶,言臭恶而不可亲也。《广雅·释器》:‘羶,臭也。’”

    (11)垩——音 è(饿),白色土。

    (12)五府——指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释文》引《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

    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

    (13)终南——指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14)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简,通“柬”,选择。处子,处女。媌,音 miáo(苗)。张湛

    注:“娥媌,妖好也。靡曼,柔弱也。”娥媌,美好貌。《方言》第一:“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

    ,自关至东、河济之间谓之媌。”

    (15)娥眉——娥,吉府本作“娥”,它本作“蛾”。王重民:“娥,正字。蛾,俗字也。《方言

    》:‘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蛾眉本字。形若蚕娥之说始于颜师古《汉书注》,盖

    以《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螓蛾相对,既误以螓为蜻蜻,因以蛾为蚕娥;而不知螓当为 ,蛾当

    为蛾也。”娥眉,指长而好的眉毛。

    (16)笄珥——音 j(鸡)er(耳)。笄,簪子,古代用来插住挽起的头

    ì发。珥,女子的珠玉耳饰。(17)阿锡——锡,通“緆”,细布。阿,胡怀琛:“阿谓齐东阿县,

    见《李斯传》徐广注。阿锡与齐纨对文,阿确谓东阿。”

    (18)曳齐纨——曳,拖,纨,细绢。齐,指齐国。张湛注:“齐,名纨所出也。”

    (19)黛黑——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0)芷若——香草名。芷,即白芷,也叫辟芷。若,即杜若。

    (21)承云、六莹、九韶、晨露——张湛注:“《承云》,黄帝乐。《六莹》,帝礐乐。《九韶》

    ,舜乐。《晨露》,汤乐。”

    (22)舍然——舍,通“释”。舍然,即释然,怡悦貌。

    (23)谒——请。

    (24)祛——音 qū(区),衣服的袖口。

    (25)而不知下之据——王叔岷:“《北山录》一《圣人生篇》引‘据’上有‘所’字,文意较完

    ,当从之。”

    (26)清都、紫微、钧天、广乐——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帝所居住的地方。

    (27)宫榭若累块积苏——宫榭,宫殿。累块,累积起来的土块。积苏,堆积起来的茅草。

    (28)移——张湛注:“移犹推也。”

    (29)殒虚——殒,坠落。虚,虚空。

    (30)肴未昲——肴,荤菜。昲,音 fèi(费),晒干。

    (31)默存——默默地待着。

    (32)闲——通“娴”,熟习。

    (33)模——指模写,模画,描绘。

    (34)恤——忧虑。

    (35)服——服马。古代四马驾一车,居中的两匹叫服。 ——古“骅”字。骅骝、绿耳都为骏马名。

    (36)骖——音 cān(参),一车四马中两旁的两匹马叫骖。 ——古“羲”字。“羲”,世德堂本

    作牺。赤骥、白牺骏马名。

    (37)主车——穆王乘坐之车。造父——人名,穆王时的善御者。

    (38) 右—— ,即“泰丙”二字,人名。《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

    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

    (39)次车——跟随的车子。渠黄、踰轮、盗骊、山子——均为骏马名。

    (40)柏夭主车——柏夭,人名。主车,居车左之人。参百、奔戎——均为人名。

    (41)巨蒐氏之国——《释文》:“巨蒐,音渠搜,西戎国名。”汪中:“巨蒐即《禹贡》之渠搜

    也。”

    (42)湩——音 dàng(冻),乳汁。

    (43)阿——曲隅。

    (44)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均称阳。

    (45)黄帝之宫——《释文》引陆贾《新语》:“黄帝巡游四海,登崑山;起宫,望于其上。”

    (46)封——与“丰”通,扩大、修缮。《说文通训定声》:“封,假借为丰。”《广雅·释诂一

    》:“封,大也。”

    (47)宾于西王母——成为西王母的宾客。《释文》引《河图玉版》:“西王母居崑 山。”又引《

    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王母,宾于昭宫。”张湛注:“西王母,人类也。虎齿蓬发,戴胜善

    啸也。出《山海经》。”

    (48)谣——张湛注:“徒歌曰谣。诗名《白云》。”王和之——张湛注:“和,答也。诗名《东

    归》。”

    (49)廼——“乃”的异体字。王重民:“‘廼’本作‘西’,字之误也。‘焉’字仍当属上为句

    ,张注引《穆天子传》云‘西登弇山’,按郭璞《穆天子传注》曰:弇兹山,日所人也。弇山在瑶池之

    西,为日所入处,张氏引之正以释西观之义,《御览》三引作‘西观日所入处’,文虽小异,‘西’字

    尚不误。吉府本正作‘西’。”

    (50)於乎——《释文》“於”作“于”,云:於乎音呜呼,又作乎。

    (51)谐——张湛注:“谐,辨。”

    (52)数——音 shǔ(暑),列举罪状。

    (53)穆王几神人哉——张湛注:“言非神也。”吴闿生:“几当读为岂,观下文‘几虚语哉’可

    证。”《释文》:“几音岂。”

    (54)徂——音 cù,通“殂”,死亡。

    (55)登假——登,上。假,音 xiá(霞),当作“遐”,远去。《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

    子登假。”孔颖达疏:“登,上也;假,己也。言天子上升己矣,若仙去然也。”登假,犹言升天。后

    来成为帝王去世的讳称。

    【译文】

    周穆王时,最西方的国家有个能幻化的人来到中国,他能进入水火之中,穿过金属岩石,能翻倒山

    河,移动城市,悬在空中不会坠落,碰到实物不被阻碍,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既能改变事物的形状,

    又能改变人的思虑。穆王对他像天神一样的尊敬,像国君一样的侍奉,把自己的寝宫让出来让他居住,

    用祭把神灵的膳食给他吃喝,选择美丽的女子乐队供他娱乐。可是这个幻化人却认为穆王的宫殿太低太

    差不可以居住,穆王的膳食又腥又臭不可以享用,穆王的嫔妃又羶又丑不可以亲近。于是穆王便为他另

    筑宫殿,土木建 筑、雕梁画栋,以至于到了不能再巧妙的程度。穆王把府库的钱财全部耗尽,才把楼台

    建成。楼台高达八千尺,比终南山还要高,称作中天之台,挑选郑国和卫国美丽而苗条的女子,体洒香

    水,修饰娥眉,戴上首饰耳环,穿上东阿的细布,拖上齐国的绢绸,涂脂抹粉,描眉画唇,佩珠玉,戴

    手镯,再带上各种香草去充满这座楼台,演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等动听的音乐

    使他快乐,每月送去最美的衣服,每天送上最美的膳食。可是那位幻化人还不高兴,不得已才进去。没

    住多久,他邀请穆王一同出去游玩。穆王拉着他的衣袖,便腾云而上,到天的中央才停下来。接着便到

    了幻化人的宫殿。幻化人的宫殿用金银建筑,以珠玉装饰,在白云与雷雨之上,不知道它下面以什么为

    依托,看上去好像是屯留在白云之中。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口舌尝到的,都是人间

    所没有的东西。穆王真以为到了清都、紫微、钧天、广乐这些天帝所居住的地方。穆王低下头往地面上

    看去,见自己的宫殿楼台简直像累起来的上块和堆起来的茅草。穆王自己觉得即使在这里住上几十年也

    不会想念自己的国家的。幻化人又请穆王一同游玩。所到之处,抬头看不见太阳月亮,低头看不见江河

    海洋。光影照来,穆王眼花缭乱看不清楚;音响传来,穆王耳鸣声乱听不明白。百骸六脏,全都颤抖而

    不能平静。意志昏迷,精神丧失,于是请求幻化人带他回去。幻化人推了一把,穆王好像跌落到了虚空

    之中。醒来以后,还是坐在原来的地方,左右还是原来侍候他的人。看看眼前的东西,那水酒是刚倒出

    来的,菜肴是刚烧好的。穆王问左右:“我刚才是从哪里来的?”左右的人说:“大王不过是默默地待

    了一会儿。”从此穆王精神恍愧了三个月才恢复正常。再问幻化人。幻化人说:“我与大王的精神出去

    游玩罢了,形体何尝移动过呢?而且您在天上居住的宫殿,与大王的宫殿有什么不同呢?您在天上游玩

    的花园,与大王的花园有什么不同呢?大王习惯了经常看到的东西,对暂时的变化感到怀疑。其实即使

    是最大的变化,无论是慢一点的变化还是快一点的变化,哪能都如实地描绘出来呢?”穆王十分高兴,

    从此不过问国家大事,不亲近大臣与嫔妃,毫无顾忌地到遥远的地方去游玩,他下令用天下最好的八种

    骏马来驾车,右边的服马叫骅骝,左边的服马叫绿耳,右边的骏马叫赤骥,左边的骖马叫白牺。穆王的

    马车由造父驾驭,泰丙为车右。随从的马车,右边的服马叫渠黄,左边的服马叫踰轮,左边的骖马叫盗

    骊,右边的骏马叫山子,由柏夭主车,参百驾驭,奔戎为车右。驰驱了一千里,到了巨蒐氏的国家。巨

    蒐氏于是献上白鹄的血液供穆王饮用,准备牛马的乳汁给穆王洗脚,并供奉所有乘车与驾车的人。吃喝

    以后继续前进,又歇宿在崑 山的弯曲处,赤水的北面。第二天便登上了崑 山巅,观览了黄帝的宫殿,

    并修缮整新,以传于后世。随后又成西王母的贵宾,在瑶池上宴饮。西王母为穆王朗诵歌谣,穆王也跟

    着唱和,歌辞都很悲哀。后来又观赏了太阳入山的情景,一天走了一万里。穆王于是叹道:“哎呀!我

    不修养道德而只知道享乐,后世的人恐怕要谴责我的罪过了吧!”穆王难道是神人吗?在一生中享尽了

    快乐,仍然活了一百岁才死,当时的人们还以为他升天了呢。

    【原文】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

    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①,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

    ,谓之生,谓之死。 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

    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②。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

    哉?”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③,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

    走者飞。终身不著其术,故世莫传焉。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④,其功同人⑤。五帝之德⑥

    ,三王之功⑦,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注释】

    ①徂——音 cú,往,到。

    ②与——以。

    ③憣校——憣,音 fān(翻),变乱。校,音 jiǎo(绞),通“绞”。《释文》:“顾野王读作翻

    交四时。”

    ④密庸——隐秘而平常。

    ⑤同人——与一般人相同。张湛注:“取济世安物而已,故其功潜著而人莫知。”

    ⑥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其说不一。(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太皞(伏

    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3)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

    ⑦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指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和武王。

    【译文】

    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学习幻化之术,尹文先生三年都没有告诉他。老成子请问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

    退学。尹文先生向他作揖,引他进入室内,叫左右的人离开房间后对他说:“过去老聃往西边去,回头

    告诉我说:一切有生命的气,一切有形状的物,都是虚幻的。创造万物的开始,阴阳之气的变化,叫做

    生,叫做死。懂得这个规律而顺应这种变化,根据具体情形而推移变易的,叫做化,叫做幻。创造万物

    的技巧微妙,功夫高深,本来就难以全部了解,难以完全把握。根据具体情形变易的技巧明显,功夫低

    浅,所以随时发生,又随时消灭。懂得了幻化与生死没有什么不同,才可以学习幻化之术。我和你也在

    幻化着,为什么一定要再学呢?”老成子回去后,根据尹先生的话深思了三个月,于是能自由自在地时

    隐时现,又能翻交四季,使冬天打雷,夏天结冰,使飞鸟在地上走,走兽在天上飞。但终生没有把这些

    法术写成书,因而后世没有传下来。列子先生说:“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术隐秘而平常,他的功绩与

    一般人相同。五帝的德行,三王的功绩,不一定都是由智慧和勇力而来,也许是由幻化来完成的,谁能

    推测到呢?”

    【原文】

    觉有八征①,梦有六候②。奚谓八征?一曰故③,二曰为④,三曰得,四曰丧⑤,五曰哀,六曰乐

    ,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⑥。奚谓六候?一日正梦⑦,二曰蘁梦⑧,三曰思梦⑨,四曰

    寤梦⑩,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11)。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

    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12)。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

    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13);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14);阴阳俱壮,则梦生

    杀(15)。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

    则梦蛇(16),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儛者哭。子列子曰:“神遇为梦

    ,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

    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17)?”

    【注释】

    ①征——征兆,某种迹象所显示的原因与未来。

    ②候——占验,依据某种迹象预测其原因与未来。

    ③故——指过去的事情。

    ④为——指现在的事情。

    ⑤丧——失,丧失,损失。

    ⑥此者八征,形所接也——俞樾:“当作‘此八者,形所接也’,与下文‘此六者,神所交也’相

    对。”王叔岷:“疑本作‘此八征者,形所接也’,与下文‘此六候者,神所交也’相对。今本下文‘

    六’下既捝‘候’字,此文亦错乱不可读矣。”

    ⑦正梦——张湛注:“平居自梦。”

    ⑧蘁梦——张湛注:“《周官》注云:“蘁当为惊愕之愕,谓惊愕而梦。”

    ⑨思梦——张湛注:“因思念而梦。”

    ⑩寤梦——张湛注:“觉时道之而梦。”

    (11)此六者,神所交也——王叔岷:“宋徽宗《义解》:“故曰,此六候者,神所交也。’是所

    见本‘六’下有‘候’字,与上文‘此八征者,形所接也’相对。当据补。”

    (12)怛——音 dá(达),畏惧。

    (13)阴气壮,梦涉大水而恐惧——古代阴阳理论认为水为阴,火为阳,故对梦的原因有此种解释。

    (14)燔焫——燔,焚烧。焫,音 ruò,烧。

    (15)阴阳俱壮,则梦生杀——张湛注:“阴阳,以和为用者也。抗则自相利害,故或生或杀也。”

    (16)藉——以物衬垫。

    (17)几——读为岂。《释文》:“几音岂。”

    【译文】

    醒有八种征兆,梦有六种原因。什么是八种征兆?一是在重复过去的事情,二是在做新的事情,三

    是有所收获,四是有所丧失,五是有所悲哀,六是有所喜悦,七是即将新生,八是即将死亡。这八种征

    兆,都是形体所接触的事情。什么是六种原因?一是平时自然而然的梦,二是因惊愕而致梦,三是因思

    虑而致梦,四是因醒悟而致梦,五是因高兴而致梦,六是因畏惧而致梦。这六种原因,都是精神所交接

    的事情。不懂得神感事变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事情发生了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懂得神感事变所引起的

    原因的人,事情一发生便明白是怎么回事。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无所畏惧。一个人体魄的充实、空虚、

    亏损、增强,都与天地相通,与外物相应。所以阴气过于旺盛,就会梦见过大河而恐惧;阳气过于旺盛

    ,就会梦见过大火而被烧的;阴阳二气都过于旺盛,就会梦见生死残杀。吃是太饱会梦见给别人财物,

    没有吃饱会梦见夺取别人财物。所以以元气浮虚为病症的,就会梦见身体飞扬;以元气沉实力病症的就

    会梦见身体被淹埋。枕着带子睡觉会梦见蛇,飞鸟衔住头发会梦见飞升。天气将阴会梦见大火,身体将

    病会梦见吃饭。喝了酒以后会 在梦中忧愁,唱歌跳舞以后会在梦中哭泣。列子说:“精神与事物相遇便

    成为梦,形体与事物接触便成为事。所以白天思虑与夜间做梦,都是精神与形体遇到某些事物的缘故。

    因此精神凝结在一点上的人,白天不会思虑,夜间也不会做梦。真正清醒的人不用语言,真在做梦的人

    并不通达,只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往来。古代的真人,醒着的时候连自己也忘记了,睡眠的时候不

    会做梦,难道是虚假的话吗?”

    【原文】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①;日月之光所

    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 92 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四海之齐

    谓中央之国②,跨河南北③,越岱东西④,万有余里。其阴阳之审度⑤,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⑥,

    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

    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东极之北隅有国日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⑦,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⑧,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

    ,常觉而不眠。

    【注释】

    ①亡辨——亡,无。辨,分别。

    ②齐——按周克昌说,齐通脐,引申为中央、中心之义。

    ③河——黄河。

    ④岱——泰山的别名。

    ⑤审度——俞樾:“‘审度’二字传写误倒,本作‘阴阳之度审’。下句云‘其昏明之分察,故一

    昼一夜’,度与分对,审与察对,以是明之。”度,程度,本文指阴阳二气的比例。审,明悉。

    ⑥分察——分,音 fèn(份),职分。察,明显。

    ⑦燠——音 yù(郁),暖。观下文“日月余光之照”,当指太阳光线很弱的寒冷地区,故“燠”字

    恐有误,当为“寒”字之误。

    ⑧藉——践踏。欺凌。

    【译文】

    最西方的南角有个国家,不知道与哪些国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国。阴气和阳气不相交接,因而冬天

    与夏天没有分别;太阳与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与黑夜没有分别。那里的百姓不吃饭、不穿衣

    ,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梦中的所作所 93 为为真实,以醒时的所见所闻力虚妄。四海的中央叫中

    国,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东西,有一万余里见方。这里的阴阳二气的比例分明,因而一个时期寒冷

    ,一个时期炎热;昏暗与明亮的职分明确,因而一段时间是白天,一段时间是黑夜。这里的百姓有的聪

    明,有的愚昧。万物滋养繁殖,才艺多种多样。有君主与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礼仪与法律来共同维持,

    他们的言论与作为不可以数字统计。一段时间醒着,一段时间睡着,认为醒时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梦

    中的所见所闻为虚妄。最东方的北角有个国家叫阜落之国。那里的土地之气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点太

    阳与月亮的余光。那里的土地不长庄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与树木的果实,并且不知道用火烧了以后再

    吃,性情刚强凶悍,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胜利而不崇尚礼仪,跑步与走路的时间多,休息的时间少

    ,经常醒着而不睡眠。

    【原文】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①。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

    ,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②,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③,恣意所欲,

    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④。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

    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⑤,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

    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⑥,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昔位足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夜梦 94 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

    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⑦。

    【注释】

    ①趣——行动。趣役,服役。

    ②昔昔——昔,通“夕”。昔昔,夜夜。

    ③燕——通“宴”,宴饮。

    ④分——张湛注:“分,半也。”

    ⑤钟——专注。

    ⑥啽呓——音 ány,说梦话。

    ì

    ⑦少间——《释文》:“少间,病差也。”

    【译文】

    周朝有个姓尹的人大力添置家产,在他手下服役的人从清晨到黄昏都不得休息。有个老役夫的筋力

    已经消耗干净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唤,白天呻吟呼喊着干活,黑夜昏沉疲惫地熟睡。由于精神恍惚散漫

    ,每天夜里都梦见自己当了国君,地位在百姓之上,总揽一国大事,在宫殿花园中游玩饮宴,想干什么

    就干什么,快乐无比。醒来后继续服役。有人安慰他过于勤苦,老役夫说:“人一生活一百年,白天与

    黑夜各有一半。我白天做奴仆,苦是苦了,但黑夜做国君,则快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姓尹的

    一心经营世间俗事,思虑集中在家业上,心灵与形体都很疲劳,黑夜也昏沉疲惫而睡,每天夜里梦见自

    己当了奴仆,奔走服役,什么活都干,挨骂挨打,什么罪都受。睡眠中呻吟呼喊,一直到天亮才停止。

    姓尹的以此为苦,便去询问他的朋友。朋友说:“你的地位足以使你荣耀,你的财产用也用不完,超过

    别人很多很多了。黑夜梦见做了奴仆,这一苦一乐的循环往复,是一般的自然规律。你想在醒时与梦中

    都很快乐,怎么能得到呢?”姓尹的听了他朋友的话,便放宽了役夫所做的工程的期限,减少了自己苦

    心思虑的事情,他和役夫的苦也就都减轻了。

    【原文】

    郑人有薪于野者①,遇骇鹿,御而击之②,斃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③,覆之以蕉④,不

    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詠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

    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

    讵有薪者邪⑤?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

    厌失鹿⑥。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 之主。爽旦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⑧。

    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若与争鹿⑨。室人又谓梦仞

    人鹿⑩,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

    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11)。今亡黄帝、孔丘,孰

    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12)。”

    【注释】

    ①薪——砍柴。

    ②御——张湛注:“御,迎。”

    ③遽——急促。隍——《释文》:“隍音黄,无水池也。”

    ④蕉——《集释》引黄生:“蕉、樵,古字通用。取薪曰樵,谓覆之以薪也。《庄子·人世间》‘

    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字与此同,谓死人骨如积薪也。”

    ⑤讵——音 jù(巨),岂,难道。

    ⑥厌——音 yan(烟),通 ,安貌。

    ⑦爽旦——爽,明。爽旦,天亮。

    ⑧士师——官名,掌管禁令、狱讼、刑罚。古代为法官之通称。

    ⑨而与若争鹿——陶鸿庆:“‘而与若争鹿’,当作‘而若与争鹿’。此云争鹿,指失鹿者言;下

    云今据有此鹿,指取鹿者言,故请二分之也。”此说可供参考。

    ⑩仞——通“认”。

    (11)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俞正燮:“《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

    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寐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

    岂有姓风名者后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

    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其圆梦之法径情直遂而竟得之,可谓象罔得珠矣。《灵枢》有《淫邪发梦篇》。《占梦经》,《艺文

    志》有之,曰:《黄帝长柳占梦》。孔子两楹之梦见《檀弓》。辨梦言黄帝、孔丘,此其义也。”

    (12)恂——相信。《释文》:“恂音荀,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一只受了惊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他怕别人看见,便急急忙忙

    把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盖好,高兴得不得了。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

    以为刚才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路旁有个人听说此事,便按照他的话把鹿取走了。回去以后

    ,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砍柴人梦见得到了鹿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得到了,他做的梦简直和

    真的一样。”妻子说:“是 97 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难道真有那个砍柴人吗?现在你真的得

    到了鹿,是你的梦成了真吗?”丈夫说:“我真的得到了鹿,哪里用得着搞清楚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砍柴人回去后,不甘心丢失了鹿。夜里真的梦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梦见了得到鹿的人。天一亮,

    他就按照梦中的线索找到了取鹿的人的家里。于是两人为争这只鹿而吵起来,告到了法官那里。法官说

    :“你最初真的得到了鹿,却胡说是梦;明明是在梦中得到了鹿,又胡说是真实的。他是真的取走了你

    的鹿,你要和他争这只鹿。他妻子又说他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 人的,并没有什么人得到过这只鹿。现在

    只有这只鹿,请你们平分了吧!”这事被郑国的国君知道了。国君说:“唉!这法官也是在梦中让他们

    分鹿的吧?”为此他询问宰相。宰相说:“是梦不是梦,这是我无法分辨的事情。如果要分辨是醒还是

    梦,只有黄帝和孔丘才行。现在没有黄帝与孔丘,谁还能分辨呢?姑且听信法官的裁决算了。”

    【原文】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涂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

    ①。阖室毒之②。谒史而卜之,弗占③;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华子之妻子以后产之半请其方④。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

    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廖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

    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98 不以告人。试屏左右⑤,独与居室七日。”从之。莫知其所

    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⑥。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

    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

    起矣。吾恐将来之存忘、得夫、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

    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⑦之。

    【注释】

    ①今不识先,后不识今——王重民:“‘今不识先,后不识今’二句有误。《御览》七三八引作‘

    不识先后,不识今古’,近是。”

    ②阖室毒之——阖,全。毒,《释文》:“毒,苦也。”

    ③占——验。杨伯峻:“《荀子·赋篇》‘请占以五泰’,杨倞注:‘占,验也。”

    ④居——陶鸿庆:“居犹蓄也,谓其素所蓄积也。《天瑞篇》‘没其先居之财’,义与此同。”

    ⑤屏——音 bng(饼),退避。

    ì

    ⑥戈——古代主要兵器。横刃,装有木 长柄。

    ⑦纪——通“记”,记载。

    【译文】

    宋国阳里的华子中年时得了健忘症,早晨拿的东西到晚上就忘了,晚上放下的东西到早晨就忘了;

    在路上忘记走路,在家里忘记坐下;不知道先后,不知道今古。全家都为他苦恼。请史官来占卜,不能

    灵验;请巫师来祈祷,没有效果;请医生来诊治,也不见好转。鲁国有个儒生自我推荐说能治好他的病

    ,华子的妻子和儿女以家产的一半作为报酬,请他开药方。儒生 99 说:“这种病本来就不是算卦龟卜

    所能占验,不是祈祷请求所能生效,不是药物针灸所能诊治的。我试试变化他的心灵,改换他的思虑,

    也许能够治好。”于是试着脱掉他的衣服,他便去寻找衣服;不给他吃饭,他便去寻找食物;把他关在

    黑暗处,他便去寻找光明。儒生高兴地告诉他的儿子说:“病可以治好了。但我的方法秘密,只传子孙

    不告诉旁人。请其他人回避一下,让我单独和他在室内待七天。”大家按他的要求办了。没有人知道儒

    生干了些什么,而华子多年积累起来的病突然全都除去了。华子清醒以后,便大发雷霆,废黜妻子,惩

    罚儿子,并拿起戈矛驱逐儒生。宋国人把他捉住并问他为什么 这样做。华子说:“过去我健忘,脑子里

    空空荡荡不知道天地是有还是无。现在突然明白了过去的一切,数十年来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

    千头万绪纷纷扰扰全部出现了。我害怕将来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还像这样扰乱我的心,再求片刻

    的淡忘,还能得到吗?”子贡听说后感到奇怪,把这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不是你所能懂得的啊!”回头叫颜回把此事记录下来。

    【原文】

    秦人逢氏有子①,少而惠②,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③,尝甘

    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

    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④。老聃曰:“汝庸知

    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 100 迷不足倾一家

    ,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尽迷,孰倾之哉⑤?向使天

    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⑥、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

    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⑦,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⑧,不若遄归也⑨。”

    【注释】

    ①逢——音 páng(旁),“逢”的本字,姓。

    ②惠——通“慧”,聪明。

    ③飨——食用。朽——犹臭。

    ④证——通“症”,病。

    ⑤倾——王重民:“‘倾’字与上文不相应,盖‘正’字之误。此老聃与逢氏之言,谓汝子迷罔之

    病非病也,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乃真病耳。特以同病者多,反觉不病。若天下尽如汝子

    之迷,尚孰求而正之哉?”“《御览》四百九十引正作‘正’,可证。”

    ⑥臭味——臭,音 xiù(秀)。臭味,气味。

    ⑦邮——通“尤”,最。

    ⑧荣——通“赢”,负担。

    ⑨遄——音 chuán(传),迅速。

    【译文】

    秦国的逢氏有个小孩,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以后却得了迷糊的病症。听到唱歌以为是哭泣,看到白

    色以为是黑色,闻到香气以为是臭气,尝到甜昧以为是苦味,做错了事却以为是正确。意识所到的地方

    ,无论是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没有不颠倒错乱的。一个姓杨的告诉这个孩子的父亲说:“鲁国的

    君子多才多艺,可能能治好吧!你为么不去拜访呢?”孩子的父亲去了鲁国,当路过陈国时,碰到了老

    聃,便告诉他儿子的病症。老聃说:“你的愚昧哪里能知道你儿子的迷糊?现在天下的人对什么为是、

    什么为非搞不清楚,对什么是利、什么是害糊里糊涂,害这种病的人很多,本来就没有清醒的人。而且

    一个人迷糊并不能使一家倾覆,一家人迷糊并不能使一乡倾覆,一乡人迷糊并不能使一国倾覆,一国人

    迷糊并不能使天下倾覆。天下人都迷糊,谁能纠正呢?如果使天下人的心都像你儿子的话,那么你就反

    而是迷糊的人了,那哀乐、声色、气味、是非,又有谁能纠正呢?我这些话未必不是 迷糊的表现,更何

    况鲁国的君子们都是迷糊得最厉害的人,又怎么能解开别人的迷糊呢?不如担着你的粮食,赶快回去吧!”

    【原文】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

    变容①。指社曰:“此若里之杜②。”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③。指垅

    曰④:“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良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⑤,此晋国耳。”其人大

    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杜,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注释】

    ①愀然——凄惨貌。

    ②社——土地庙。

    ③涓然——细水慢流貌。

    ④垅——同“垄”,坟墓。

    ⑤绐——音 dài(怠),欺骗。

    【译文】

    燕国有个人出生在燕国,生长在楚国,到老年才回本国去。路过晋国时,同行的人欺骗他,指着城

    墙说:“这是燕国的城墙。”那人凄怆地改变了面容。同行的人指着土地庙说:“这是你那个地方的土

    地庙。”那人长叹了一声。同行的人指着房屋说:“这是你的先人的房屋。”那人流着眼泪哭了起来。

    同行的人指着坟墓说:“这是你先人的墓地。”那人禁不住大哭起来。同行的人失声大笑说:“我刚才

    是在欺骗你,这是晋国啊!”那人大为惭愧。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了燕国的城墙和土地庙,真的见到

    先人的房屋和墓地时,悲伤的心情便少了。


如果你对列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列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