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斋一则云。赵大周在内阁日。如杨虞坡冢宰、王南岷都宪。大周皆直呼其名。或以为言。大周曰。昔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事栖栖者欤。无乃为佞乎。当时人亦称孔子之名。则我岂得为薄待二人哉。尝观双槐岁抄云。王忠肃自总督两广。入为太宰。马恭襄昂代公总督。后恭襄入为大司马。忠肃犹呼其名。恭襄未尝不敬诺也。乃知此事。前辈常有之。不以为异。
杨虞坡为兵部尚书。赵大周方以南吏部郎中升南光禄少卿。嘉靖四十五年十月。虞坡改吏部尚书。此时大周以侍郎家居。其年穆庙登极。次年吏部题请录用诸臣。大周与焉。起礼部侍郎。寻掌国子监事。则虞坡已一品。九年考满矣。此时相见。恐无呼名之体。三年九月大周以尚书入阁。十二月虞坡致仕。相去仅三月。若大周即恃阁臣体貌。公然呼名。勿论虞坡不受。而大周乃狂诞俗人。何以为大周。明年。大周致仕。与虞坡再不相值矣。何元朗与大周相善。极意推尊。不知此语从何处得来。录之登刻。夫听言当以理观。著书立言。何可草草。王盐山呼名之说。亦未必真。一说曰。马家、崔家者。近是。
朋友间直呼其名。见于微生高。此亦前辈施之后辈。若等夷尔我之间。恐无此体。故曰。君前臣名。父前子名。非君父之前。自不得概施。乡党中直以名呼。闻北方若江右与近地新安有之。然对人而言。取其简便易明。非坐次彼我直致如此。故称谓间。老翁之类。诚厌人听。必欲称名。非君父不可。或以行。或以字。古之人已行之矣。惟文字必称名。庶后人观者易晓。故曰。临文不讳。
大周起自谪所。改南吏部郎。时周简肃延为南吏部尚书。谒见。周置席于左。赵拂衣径出。大言曰。我不知吏部尊如是。杜门不出。闻之当路。改南光禄少卿。始来谒周。周辞不见。赵亦不再往。堂属自有体。安得有所挟。一切紊乱。夫是非曲直可以抗论。即天子不避。而行坐随侍之间。即布衣亦有定分。何况堂官。大周此举。吾未敢以为是也。
南小九卿。除国学外。凡遇大九卿。皆先下轿俟之。至。亦下轿。街次对揖。俟大九卿上轿乃上。大周既转南光禄少卿。相遇不下。对举手而已。至今独光禄用此例。余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