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养部 ○道途行乐之法

类别:子部 作者:明·李渔 书名:闲情偶寄

    【原文】

    “逆旅”二字,足概远行,旅境皆逆境也。然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乐,此等况味,正须一一尝之。予游绝塞而归,乡人讯曰:“边陲之游乐乎?”曰:“乐。”有经其地而惮焉者曰:“地则不毛,人皆异类,睹沙场而气索,闻钲鼓而魂摇,何乐之有?”予曰:“向未离家,谬谓四方一致,其饮馔服饰皆同于我,及历四方,知有大谬不然者。然止游通邑大都,未至穷边极塞,又谓远近一理,不过稍变其制而已矣。及抵边陲,始知地狱即在人间,罗刹原非异物,而今而后,方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而近地之民,其去绝塞之民者,反有霄壤幽明之大异也。不入其地,不睹其情,乌知生于东南,游于都会,衣轻席暧,饭稻羹鱼之足乐哉!”

    此言出路之人,视居家之乐为乐也;然未至还家,则终觉其苦。又有视家为苦,借道途行乐之法,可以暂娱目前,不为风霜车马所困者,又一方便法门也。向平①欲俟婚嫁既毕,遨游五岳;李固②与弟书,谓周观天下,独未见益州,似有遗憾;太史公因游名山大川,得以史笔妙千古。是游也者,男子生而欲得,不得即以为恨者也。有道之士,尚欲挟资裹粮,专行其志。而我以糊口资生之便,为益闻广见之资,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而且食所未食,尝所欲尝,蓄所余者而归遗细君,似得五侯之鲭③,以果一家之腹,是人生最乐之事也。奚事哭泣阮途,而为乘槎驭骏者所窃笑哉?

    【注释】

    ①向平:向子平,名长。《后汉书•逸民列传》中记载向子平在儿女的婚事完毕后就与朋友禽庆遨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②李固:东汉时人。字子坚,博学耿直,冲帝时任太尉,后来受诬陷被害。

    ③王侯之鲭:西汉成帝时,娄护曾把王氏五侯所馈赠的珍贵膳食合制为鲭,世称“五侯鲭”。鲭:肉和鱼同烧的杂烩。

    【译文】

    “逆旅”两个字,完全可以概括远行,旅途的环境都是逆境。但不经受行路的苦,就不知道在家的快乐,这种境况和情味,实在应该一一尝过。我游历塞北回来,同乡问我:“边疆之行快乐吗?”我说:“快乐!”有人曾到过塞北,听到这很畏惧,说:“土地是草都不长的土地,人都跟我们的民族不同,看见沙漠就让人丧气,听到战鼓就觉得心惊,有什么快乐?”我说:“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人,错误地以为四方都是一样的,他们的饮食衣饰都跟我们相同,等到游历四方,才知道大错特错了。但我只是游历繁华的大城市,没有到过边疆塞外的人,又会以为远近是同一个道理,不过是稍微变换了些形式而已。到达边陲,才知道地狱就在人间,罗刹原来不是什么奇特见不到的东西,从今以后,才知道人跟禽兽的差别并不大。然而内地的人们,同边塞的人民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到他们的土地上,不看见他们的情形,又怎么能知道生在东南,生活在大都市,穿着轻便的衣服,睡着温暖的被褥,可以随手拿米做饭随手拿鱼做汤的乐趣呢?”

    这是说远行的人,把家里的快乐当作快乐。但在没回到家之前,终究觉得辛苦。还有在家嫌苦,借旅游行乐的方法,可以暂时取乐,没有被风霜车马困住,又是一个方便的办法。向平要等待儿女婚嫁的事完毕后,就遨游五岳;李固写信给弟弟说,遍游天下,却单单没到过益州,似乎有遗憾;太史公因为游历名山大川,让史笔可以妙绝千古。这样看来,游历是男子生来便想做的事,不能做就会觉得遗憾。有道义的人,还希望带上钱财干粮,专心实现这个志向,而我因为糊口谋生的便利,可以增长见闻。路过一个地方,就考察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经过一个地方,就亲眼看到一个地方的名胜,而且吃到没吃过的东西,尝到想品尝的食物,将剩下的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就像得到西汉时王侯所赠的佳肴一样,让一家人吃饱,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为什么要像阮籍那样在道路上痛哭,而且被那些富贵的人耻笑呢?


如果你对闲情偶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闲情偶寄》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