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因文中主要论述了五味与五脏的配属关系及五脏病的五味宜禁,故称为"五味"。
【原文】黄帝日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日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黄帝日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日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日气海,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饮食五味及进入人体后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及营气、卫气的运行。
【注释】[1]大气本文指宗气。
【白话解】 黄帝道五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食物进入人体后,五味如何分别进入五脏呢?我想了解这些情况。伯高答食物进入人体,首先到胃,五脏六腑要从胃接受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所以胃是五脏六腑所需水谷精微汇聚的地方。食物的五味同五脏的关系,是按五味、五脏的五行属性相联系,五味分别进入各自所亲合的脏。酸味的食物首先进入肝,苦昧的首先进入心,甘味的首先进入脾,辛味的首先进入肺,咸味的首先进入肾。食物所化生的精微、液津,正常地流行而布散全身。营气和卫气旺盛、通畅而周流全身。余下的部分化成糟粕,自上而下依次传化而排出体外。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是如何运行的呢?伯高回答说食物进人胃后,精微部分从胃出来而分别到达上焦和下焦,以营养五脏。水谷精微化生的精纯部分是营气,在脉中运行。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运行迅猛、滑利的部分是卫气,在脉外运行。这就是营气和卫气的运行道路。水谷精微的另一部分与吸人的清气结合而形成宗气。宗气不像营气、卫气一样周流全身,而主要是积聚在胸中,所以把胸中称为气海。宗气出自于肺,沿着咽喉上行,呼则出,吸则入,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运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物质,只有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分别形成宗气、营气和卫气、糟粕三个方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所以,半天不进饮食,人的气就要衰减,一天不进饮食,人的气就会缺少。
【原文】黄帝日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日请尽言之。五谷杭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杭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杭米Ⅲ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黄色,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提要】主要指出食物中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也分别具有五种味道,并且对于五脏疾病有宜忌的不同。
【注释】[1]杭米杭,粳的异体字,杭米即粳米。
【白话解】黄帝问你能给我讲讲食物的五味吗?伯高说请让我详细地讲述这些情况五谷中,粳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咸、麦味苦、黄米味辛。五果中,枣子味甘、李子味酸、栗子味咸、杏子味苦、桃子味辛。在五畜中,牛肉味甘、狗肉味酸、猪肉味咸、羊肉味苦、鸡肉味辛。五菜中,葵菜味甘、韭菜味酸、豆叶味咸、野蒜味苦、葱的味辛。由五色来决定五味的适应情况黄色适应甘昧、青色适应酸味、黑色适应咸昧,赤色适宜应苦味,白色适应辛味。这就是五色分别适应五昧的情况,上述五色所适应的五味;就是分别代表五脏病变所选用的适宜食物。脾脏病变,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菜等。心脏病变,宜食麦、羊肉、杏、野蒜等。肾脏病变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子、豆叶等。肝脏病变,宜食芝麻、狗肉、李子、韭等。肺脏病变,宜食黄米、鸡肉、桃子、葱。五脏病变的禁忌肝脏病变禁忌辛味,心脏病变禁忌咸味,脾脏病变禁忌酸味,肾脏病变禁忌甘味,肺脏病变禁忌苦味。肝脏病变面色青,肝病苦急,宜食甘味食物以缓急,如粳米饭、牛肉,枣、葵菜都是甘味食物。心脏病变面色赤,心病苦缓,宜食酸味食物以收敛之,如狗肉、芝麻,李子、韭都是酸味食物。脾脏病变面色黄,宜食咸味食物,如大豆、猪肉、栗子、豆叶都是咸味食物。肺脏病变面色白,苦气上逆,宜食苦味食物以泄之,如麦、羊肉、杏、野蒜都是苦味食物。肾脏病变而面色黑,肾病苦燥,宜食辛味食物以润泽之,如黄米、鸡肉、桃子、葱都是辛味食物。
【按语】本文不仅论述了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对五脏各有其相应的作用,同时论述了五味在病理方面也各有宜忌,开创了后世食疗法的先河。也为后世对药物的认识奠定了基础。有关知识在《五音五味》和《素问》的《脏气法时论》、《五运行大论》、《宣明五气》、《至真要大论》等篇中都有说明,可以相互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