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集 ○成均旧规

类别:子部 作者:宋·周密 书名:癸辛杂识

    成均旧规,后来不复可见矣。谩言所知者数则于此,亦可想见当时学校文物之盛,庶异日复古或有取焉。太学私试以孟、仲、季分为三场,或司成无暇,则并在岁晚。有公试则无私试,试为监中司成命题,就差学官充考校封录之职,不复经由朝廷。至第三日即揭晓,每十人取一,孤经则二三人亦取二名。第一等常缺。第二等谓之放等,魁当三分,第二名二分半。第三等魁二分,率从第二三取起,魁二分,第二、第三一分半,第四、第五一分三厘,余并一分。太学公试遇省试年,则在省试后二月下旬,凡引试二日。 【 经赋一日,论策一日。】 非省试年分,则随铨试后引试,系朝廷差官,士子则襕幞入试。大约七人取一,第一等缺。第二等三分,入等人数视卷人多少,约四十人取其一。第三等二分,所得人数倍第二等,约二十人取一 【 这一段文字,原作「第二等约二十人取一」显有脱漏,今据明钞本补入,文意妥贴。】 。余约七人取一,第四、第五并一分。公试魁纵不该升补,他日登第,亦是部注教官。若三名前,例是教官。有外校次年公试中第二等,谓之入等升,又谓之正升。或外舍成校人前一年已中第三等,本年再中第三等,谓之本等升。或外舍成校定人前一年中第四等,本年中第三等,谓之进等升。若先在三而今在四,谓之退舍,不能成事。此外又有追补法。前一年或不成校,本年忽中公试第二等,名为入等。却用本年私试,二场并得;如中魁,亦当一场,谓之追升,可以陈乞追升内舍。或止中两场则无用。又前一年外校八分以止 【 外校八分以止 明钞本「止」作「上」,义长。】 ,或优本年公试,不同得失,得之升榜。若下就试者非内舍校定,以升补做内舍校定者,一年止有两试。一试中则又试两试,若一年两试俱失,谓之折脚,不复试第三试。以三试不中,则当退舍。每年二十一人,或于内有未升上舍而过省者,或有事故者,许二十一人之后分数少者,依资次来豁校。如正升内外舍人,亦用状射,某人已成事,缺新升内舍。一年无两升,纵当年上舍试入优,止理为内舍校定,不可升上舍。内舍一年无三色试,已试公试者,不许赴私试;已试私试者,不许赴公试。上舍试每三人取一人,优等十人, 【 赋三,书二,余经各一。】 通榜魁十分,亚鼎各九分,余七名并八分,平等六分 【 平等六分 原作「平六分」,平等与优等相对成文,且下文又有「平等六分」,今据明钞本补。】 。内舍未有校定,本年中舍平等者,理为内校。升补上舍有三等。内舍平校试舍试平等;或内舍优校,不中上舍试;或有季无校定,试入上舍试优等,亦与随榜升补下等上舍。谓之赤脚升,其升补名字依上舍试榜资次。盖舍试压公试。内舍新升及无季人虽中舍试,只作内校分数。然舍试一中优等八分,平等六分,五名以前,又有加分,尽可赶优。或前一年已有平校,本年有平等,上舍试入两中舍试平等,已上谓之俱平,或一优一否,皆为下等上舍。谓如内舍 【 谓如内舍 原下接「平校人试入上舍优等」,今据明校本补入「优校人试入上舍试平等或上舍」十三字。】 优校人试入上舍试平等,或上舍平校人试入上舍优等,当举免省到殿。元有求免人理作升甲用,已升甲者升名,谓之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谓如内舍优校人又中上舍试优等,以优中优皆是释褐,不拘名数,先赐进士出身,谓之上等上舍,法注教官。续有此附黄甲第三人恩例,注推官,自方熙孙始。当年间有内舍优校, 【 内优三人,当年积八分已上者,可成舍试。次年白分已上者 【 白分已上者 白字疑为「八」字之误。四库本、稗海本「分」上均为空格。】 ,不可成。】 偶舍试当年分人多,亦止以三人为限,第四名纵积十分,亦不理。若以优中优,则谓之两优状元。其试两年一次,率在季秋,圣旨差官命极难之题,重于省试。优校赴舍试,如不中,守三年后径到殿中,平即免省到殿 【 平即免省到殿 原无「殿」字,按「免省到殿」这种制度,文中累见,因据明校本补。】 。平校人赴舍试,中优即赴殿。自甲子年后,上舍人多陈乞解褐出身,不到殿,应当举免解,次举免省赴殿,谓之待年。若本自免解,谓之两免相充,此学法也。或本未免解,当年实请免,谓之请免相衡,并相衡免省赴殿。国子生寄理法,国子生补入者,升补内舍,谓之寄理内舍。升补上舍,谓之寄理上舍。未许行正食,止借一日食而已。升中等、下等上舍,合后到殿者,未许到殿,直待元牒主补外方,理为正行食,及许到殿。以此牒官有请一月或半月暇者,盖欲其早成事故耳。解褐舍法,下等上舍先免解,后免省,待三年后到殿。中等上舍径到殿,或特旨径行解褐。释褐恩数成而优者,谓之状元。择日于崇化堂鸣鼓集众诸生,两廊序坐,学者穿秉立堂上,状元亦襕幞立,同舍班俟揖。揖讫,诣堂下香案前,面东南望阙谢恩,跪受勑黄,再拜。次入幕换公裳,其所换下之衣,尽为斋仆持去,以利市。再至阶上,面西北再拜谢恩。毕,与学官同舍讲拜者,再次诣忠文庙。次诣直舍,通门状谢学官,亦止称其斋学生,再拜,遂归本斋团拜 【 归本斋团拜 「团」原作「圃」,今据明钞本、四库本校改。】 。次诣诸斋谢,亦称同舍生,不书斋名。礼毕,到堂上换衫帽,与学官相见交贺。监中备酒七杯,次本斋三杯。讫,临安府差到客将,备轿马、从人、差帽,迎至祥符寺状元局。凡学夫、斋仆以次,平日趋走之人,皆以大小黄旗,多至数百面,呵喝状元,与唱名一同。遂择日谒先圣。其局钱酒支用,并天府应办。次日,谢宰执台谏,然后部中送缺,初任文林郎、节察推官,视殿试第三人恩例。谢宰相,用启事,见主司,有拜礼。太学解试与舍试无相干。太学十人取三人,若参未满年,七人取一人,系不满年太学生。升补一请求免,已经特恩正免,又一请者亦免。曾于方州请举不改名者,谓之带胎入学,异时于学中请者亦免。在学三十年,公私试曾一中者,永免在学;曾一请后二十日永免。太学解试都魁,虽不升舍,将来在第,亦许升甲,部注教官。


如果你对癸辛杂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癸辛杂识》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