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类别:子部 作者:清·尤在泾 书名:金匮要略心典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 胁而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 疼痛。然其寒不从外入而从下上。则病自内生。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 故不当散而当温。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按之不痛者。无形之气。散而不收。其满为虚。按之而痛者。有形之邪。结而不行。其满为实。实者可下。虚者不可下也。舌黄者热之征。下之实去。则黄亦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腹满不减者。实也。时减复如故者。腹中寒气得阳而暂开。得阴而复合也。此亦寒从内生。故曰当与温药。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痿黄、脾虚而色败也。气不至故燥。中无阳故不渴。气竭阳衰。中土已败。而复寒结于上。脏脱于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寸口脉弦。亦阴邪加阳之象。故胁下拘急而痛。而寒从外得。与趺阳脉弦之两 疼痛有别。故彼 兼便难。而此有恶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阳欲上而阴引之则欠。阴欲入而阳拒之则嚏。中寒者阳气被抑。故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则邪不能留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而下利者。里气素虚。无为捍蔽。邪得直侵中脏也。欲嚏不能者。正为邪逼。既不能却。又不甘受。于是阳欲动而复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脏虚气弱。风冷易入。入则谷气留滞不行。绕脐疼痛。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犯上无等。否亦窃据中原也。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

    腹满、里有实也。发热脉浮数。表有邪也。而饮食如故。则当乘其胃气未病而攻之。枳、朴、大 黄。所以攻里。

    桂枝、生姜。所以攻表。甘草、大枣。则以其内外并攻。故以之安脏气。抑以和药气也。

    浓朴七物汤方

    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浓。而使敛阴气也。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浓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浓朴。

    浓朴三物汤方

    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按之而满痛者。为有形之实邪。实则可下。而心下满痛。则结处尚高。与腹中满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气而宜大柴胡。承气独主里实。柴胡兼通阳痹也。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升) 枳实(四枚)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已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则一。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大承气汤方\x(见痉病)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满。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

    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者。阴寒气盛。而中土无权也。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阴凝成象。腹中虫物乘之而动也。是宜大建中脏之阳。以胜上逆之阴。故以蜀椒、干姜温胃下虫。人参、 饴糖安中益气也。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 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程氏曰。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气厥逆。下焦阴寒之气。厥而上逆也。茯苓、半夏降其逆。乌头、细辛散其寒。真朱体重色正。 内之以破阴去逆也。

    赤丸方

    乌头(二两炮) 茯苓(四两) 细辛(一两) 半夏(四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先食饮。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腹满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 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而恶寒者。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

    紧则不欲食者。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卫阳与胃阳并衰。而外寒与内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

    阳反不治而下伏。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者也。绕脐痛。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皆寒疝之的证。白津、汗之淡而不咸者。为虚汗也。一作自汗。亦通。大乌头煎大辛大热。为复阳散阴之峻剂。故云不可一日更服。

    大乌头煎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不瘥。 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益血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 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腹中痛。逆冷。阳绝于里也。手足不仁。或身疼痛。阳痹于外也。此为寒邪兼伤表里。故当表里并治。乌头温里。桂枝解外也。徐氏曰。灸刺诸药不能治者。是或攻其内。或攻其外。邪气牵制不服也。如醉状则营卫得温而气胜。故曰知。得吐则阴邪不为阳所容而上出。故为中病。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

    上一味。以水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脉数为阳。紧弦为阴。阴阳参见。是寒热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则数反从弦。故其数为阴凝于阳之数。非阳气生热之数矣。如就风疟言。则弦反从数。故其弦为风从热发之弦。而非阴气生寒之弦者。 与此适相发明也。故曰脉数弦者。当下其寒。紧而迟。大而紧亦然。大虽阳脉。不得为热。正以形其 阴之实也。故曰阳中有阴。可下之。

    附方

    外台乌头汤 治塞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令人阴缩。手 足厥逆。(即大乌头煎)

    外台柴胡桂枝汤 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一合半) 大枣(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外台走马汤 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捶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

    大承气汤主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脉浮大者。谷气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按之脉反涩者。脾伤而滞。血气为之不利也。

    尺中亦微而涩者。中气阻滞。而水谷之精气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为病。则宜大承气下其宿食。脉数而滑与浮大同。盖皆有余之象。为谷气之实也。实则可下。故亦宜大承气。谷多则伤脾。而水谷不分。 谷停则伤胃。而恶闻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当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气。不可或止者也。谷止则化绝。气止则机息。化绝机息。人事不其顿乎。故必大承气速去其停谷。谷去则气行。气行则化续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将宿食未去而生气已消。岂徒无益而已哉。

    大承气汤方(见痉病)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食在下脘者当下。食在上脘者。则不当下而当吐。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也。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三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宿食也。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紧中兼有滑象。不似风寒外感之紧为紧而带弦也。故寒气所束者。紧而不移。 食气所发者。乍紧乍滑。如以指转索之状。故曰无常。脉紧头痛风寒者。非既有宿食。而又感风寒也。 谓宿食不化。郁滞之气。上为头痛。有如风寒之状。而实为食积类伤寒也。仲景恐人误以为外感而发其汗。故举以示人曰。腹中有宿食不化。意亦远矣。


如果你对金匮要略心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金匮要略心典》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