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卤碱

类别:子部 作者:明·李时珍 书名:本草纲目

    (《本经》下品)

    【释名】卤盐、寒石(《吴普》)、石碱(《补遗》)。

    时珍曰∶碱音有二∶音咸者,润下之味;音减者,盐土之名,后人作碱,作碱,是矣。

    许慎《说文》云∶卤,西方碱地也。故字从西省文,象盐形。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河东谓之碱。《传》云∶兑为泽,其于地也为刚卤,亦西方之义。

    【集解】《别录》曰∶卤碱生河东池泽。

    弘景曰∶今俗不复见卤碱,疑是黑盐。又云∶是煎盐釜下凝滓。二说未详。

    恭曰∶卤碱生河东,河东盐不釜煎,明非凝滓。又疑是黑盐,皆不然。此是碱土也,今人熟皮用之,于碱地掘取。

    颂曰∶并州人刮碱煎炼,不甚佳,即卤碱也。

    机曰∶卤碱,即卤水也。

    时珍曰∶《说文》既言卤碱皆斥地之名,则谓凝滓及卤水之说皆非矣。卤盐与卤碱不同。山西诸州平野,及太谷、榆次高亢处,秋间皆生卤,望之如水,近之如积雪。土人刮而熬之为盐,微有苍黄色者,即卤盐也。《尔雅》所谓天生曰卤、人生曰盐者是矣。凡盐未经滴去苦水,则不堪食,苦水即卤水也。卤水之下,澄盐凝结如石者,即卤碱也。丹溪所谓石碱者,乃灰碱也,见土类。《吴普本草》谓卤碱一名卤盐者,指卤水之盐,非卤地之盐也,不妨同名。

    【气味】苦,寒,无毒。

    《别录》∶苦、咸,寒。

    独狐滔曰∶卤盐制四黄,作焊药。同 砂罨铁,一时即软。

    【主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下蛊毒,柔肌肤(《本经》)。

    去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呕逆喘满,明目目痛(《别录》)。

    【附方】新二。

    风热赤眼,虚肿涩痛∶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新瓶盛,密封,汤中煮一炊时。三日后取点,日三、五度。(《圣惠方》)

    齿腐龈烂,不拘大人小儿∶用上好碱土,热汤淋取汁,石器熬干刮下,入麝香少许研,掺之。(《宣明方》)


如果你对本草纲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本草纲目》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