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者阳也。洁古云∶长法干。此阳明脉。故尺寸俱长。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当汗。
阳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时来又却还。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云岐曰∶阳毒在脏。何由言发汗。非在五脏之本。阳毒之气在五脏之标。何为五脏之本。
肝 为在标之深远也。急则邪不能出。发之以升麻汤。发在阳明标。一法加羌活麻黄。中治法以地骨皮散。治浑身壮热。
地骨皮 茯苓(各半两) 柴胡 黄芩 生地黄 知母(一两) 石膏(二两) 如 汗已 多。加知母。 咀。入生姜煎。徐徐发者。汗之缓也。
二。短者阴也。主四肢恶寒。腹中生气。宿食不消。短法坤。腹中有宿食当下之。短主阴成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宿食生寒气。何由通畅。谓阴中伏阳故也。使三焦之气宣行于上下。故用巴豆动药也。
外药 三。虚者阴也。主少力多惊。心中恍惚。小儿惊风。虚怯离。虚脉者离火也。中虚之象。
心 恍惚心中多悸惊。三关定息脉难成。血虚脏腑生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恍惚者。阳主动之貌。脉难成。往来之象。烦热者。血虚也。欲令气血实。故补益三焦命门 柴胡(去苗) 黄芩(各一两) 地骨皮 人参 知母 半夏(制) 茯苓(各一两) 炙 甘草(三 汤治之。
四。促者阳也。促脉象坎。主中盛满之象。遇坎而退。则是脉八九至并寸口。渐渐退则活。
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渐退人生也。若要痊除命在天。
升多而不降。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渐退者。以阳得阴则解。如散丝者、独阳脱阴。
知 五。结者阴也。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结脉。象兑金。动而有止曰结。应腹中之右旁。
故 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阵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生气。是三焦之气。旺于脾脏旁。脾受湿而反热。传至大肠。故发疼痛。乃大肠金受三焦火 六。代者阴也。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不因病羸瘦。脉有止曰代。代真死脉也。若暴损气 人参 白茯苓 熟生黄 甘草(炙) 地骨皮(各半两) 黄 白芍药 桔梗 天门 冬 半夏 食前 服。
代脉时时动若浮。再而复起似还无。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居。
浮甚阳太过。沉甚阴太过。浮甚八至九至死在外。沉甚一至二至死在内。脾脉居中土之象。
七。牢者阴也。牢脉象震。其脉不来不往曰牢。其性紧而急。前后水火相乘之象。水能克火 脉入皮肤辨息难。时时气促在胸前。只言水火相刑克。欲要痊除更问天。
牢者木也。前后有水火相乘之象。以牢为阴。助水克火。故云命在天。又云。水火并于胸。
八。动者阴也。主四体虚。崩中血痢。动脉象艮山也。不来不往曰动。山止之貌。动而不移 动脉根源气主阴。三关指下碍沉沉。血山一倒经年月。志士名医只可寻。
以卫为叶。荣为根。血去则根亡而叶凋。此脉寸有尺无。绝无根叶。此尺脉第三同断病也。
当归 白芍药 地黄(熟用) 白术(各一两) 人参 干姜(炮) 茯苓 桂(各半 两) 上 咀 九。细者阴也。主腰酸髓冷。乏力折精。肾无所养。阳不荣于下。阴不荣于上。阴阳不能相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 必自痊。
细脉象巽风也。为木。风主发。阳气内不润于皮毛。致毛发干。至秋则失。秋时气平。
故不 解肌 葛根 黄芩(各一两) 麻黄(去节半两) 赤芍药(四钱) 上 咀。一两。生姜七片。水二盏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