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灵兰秘典篇

类别:子部 作者:明 · 孙文胤 书名:丹台玉案

    (藏象论附脏腑图形并各经补泻。温凉引经)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

    其数入。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声为呼。其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酸胜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其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西方白色入通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于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其声为笑。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

    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帝曰愿闻十二脏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传之官。

    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而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

    脏腑正面图(图缺)

    脏腑背面图(图缺)

    心脏形图(图缺)

    心形如未敷莲花重十二两。中看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附脊第五椎。

    补 枣仁 麦门冬 远志 山药 当归 天竺黄

    泻 贝母 玄胡索 黄连 木香

    温 藿香 石菖蒲

    凉 竹叶 牛黄 朱砂 连翘 犀角

    引经 独活 细辛

    肝藏形图(图缺)

    用重四斤四两。左三右四。凡七叶。附脊第九椎。

    补 木瓜 阿胶 薏苡仁 枣仁

    泻 青皮 芍药 柴胡 青黛

    温 木香 肉桂 吴茱萸

    凉 甘菊 车前子 胡黄连 龙胆草

    引经 柴胡(本经) 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脾脏形图(图缺)

    脾重二斤二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补 人参 白术 黄 莲子 芡实 陈皮 扁豆 甘草 山药 苍术

    泻 枳实 青皮 石膏

    温 丁香 藿香 胡椒 良姜 附子 官桂 吴茱萸

    凉 滑石 玄明粉

    引经 升麻 白芍药

    肺脏形图(图缺)

    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入叶。附脊第三椎。

    补 人参 黄 五味子 山药 紫菀 百部 茯苓 麦门冬 阿胶

    泻 防风 葶苈 桑白皮 枳壳 泽泻 苏子

    温 干姜 生姜 款冬花 木香 白豆蔻

    凉 沙参 玄参 天门冬 贝母 桔梗 栝蒌仁 枯芩 马兜铃 山栀 人溺

    引经 葱白 升麻 白芷

    肾脏形图(图缺)

    肾有两枚。形如豇豆。重一斤一两。附脊第十四椎。当胃下两傍。前后与脐平直。

    补 芡实 地黄 龙骨 虎骨 牡蛎 桑螵蛸 龟板 山药 锁阳 五味子 牛膝 枸杞 杜

    仲山茱萸 泻泽泻 知母

    温 附子 肉桂 破故纸 鹿茸 沉香 腽肭脐

    凉 黄柏 知母 牡丹皮 地骨皮

    引经 独活 肉桂

    胆腑形图(图缺)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藏精汁三合。状如瓶。

    补 龙胆草 木通

    泻 青皮 柴胡

    温 半夏 生姜 陈皮 川芎

    凉 黄连 竹茹

    引经 川芎(上行) 柴胡(本经) 青皮(下行)

    胃腑形图(图缺)

    食脘。胃重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容谷二斗。水一斗五升。胃下口。即小肠上口。

    补 白术 莲子 芡实 陈皮 扁豆 黄 山药 半夏 百合 苍术

    泻 枳实 朴硝 大黄

    温 藿香 浓朴 益智 丁香 吴茱萸 草豆蔻 白豆蔻 肉豆蔻 良姜 干姜 生姜

    木香 香附 胡椒

    凉 滑石 石膏 石斛 玄明粉 黄连 黄芩 天花粉 山栀 升麻 连翘 葛根 竹茹 知母

    引经 升麻 白芷 葛根(上行) 石膏 (行下)

    大肠腑形图(图缺)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下接直肠。为肛门谷道即后阴是也。

    补 牡蛎 肉豆蔻 诃黎勒 五倍子 龙骨 莲子 粟壳

    泻 枳壳 桃仁 麻仁 芒硝 大黄 槟榔 石斛

    温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凉 槐花 条芩

    引经 葛根 白芷 升麻(上升) 石膏(下行)

    小肠腑形图(图缺)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

    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补 牡蛎 石斛

    泻 荔枝子 葱白 紫苏 木通

    温 小茴香 大茴香 乌药

    凉 天花粉 黄芩

    引经 本 羌活(行上) 黄柏(行下)

    膀胱腑形图(图缺)

    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广二寸半。

    补 橘核 菖蒲 龙骨 续断 益智仁

    泻 芒硝 滑石 泽泻 车前子

    温 茴香 乌药

    凉 生地 甘草梢 黄柏

    引经 本 羌活(行上) 黄柏(行下)

    十二经络中。惟三焦独无图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沥。下焦如渎。有象无质。即上中下。三部脏腑空处是也。

    补 黄 甘草 益智仁

    泻 泽泻

    温 附子

    凉 石膏 地骨皮

    引经 柴胡 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八风宜避(风者发屋折木扬砂起石开发腠里体虚弱病后宜当避之)

    从正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夏至为实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弱。(立秋为实风立春为虚风)

    从正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主气为燥。(秋分为实风春分为虚风)。

    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立冬为实风立夏为虚风)

    从西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冬至为实风夏至为虚风)

    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立春为实风立秋为虚风)

    从正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主为身湿。(春分为实风秋分为虚风)

    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内舍于胃。外藏于肌肉。其气主体重。(夏至为实风冬至为虚风)。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所袭。乃能病患。故圣人云。风如避矢石焉。


如果你对丹台玉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丹台玉案》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