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曰: 耳又曰耳湿,常出黄脓。(《准绳》)
又曰: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
冯鲁瞻曰:实热者,即肾气有余,积热上冲,津液壅结,故成 耳。 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 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谓之囊耳。其名虽异,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若不速治,久则成聋。治宜清火养血,或去湿化毒,其患自愈。(《锦囊》)
耳(图缺)
卷十三 正面耳颏部 耳门主论类别:子部
作者:清·顾世澄 书名:疡医大全
| |
(快捷键:←) 上一页   回书目(快捷键: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