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自汗盗汗论

类别:子部 作者:清·叶桂 书名:叶选医衡

    经云: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此言阴阳和而雨泽降,非病也,惟无因而汗,斯为病矣。

    或谓汗出于心或出于脾,或谓心脾二脏为汗之总司,实不知五脏皆能令人汗出也。夫在内为血,在外为汗,而心实主血,此汗之主于心,西南坤土,在人为脾,人之汗,犹土气湿热蒸为雨露,此汗之出于脾。金脏主气,又主皮毛,气虚则腠理不固,而津液泄,此汗之出于肺。木脏主风,又主疏泄,故伤风必自汗,此汗之出于肝。肾主五液,又主闭脏,阴虚则阳垂之,故虚劳多盗汗,此汗之出于肾。又如经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动摇劳苦,汗出于脾;饮食饱甚,汗出于胃。由是观之,不惟五脏有汗,而六腑亦有汗矣。然约言之。自汗盗汗,无不由于心肾两虚而得之者。盖津与汗同类,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生,亦随其火扰之处而泄为汗。自汗者,不因发散,不因劳动,不分寤寐,溱溱然自然汗出,由阴蒸于阳分也。玉屏风散主之。盗汗者眠熟则出,醒则倏然而收,即《内经》之寝汗,阳蒸于阴分也,当归六黄汤主之。盖肾虚即阴虚,阴虚阳必凑,不能内营而退脏,则盗汗而发热,多属内伤也。心虚即阳虚,阳虚阴必垂。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而发热,多属外伤。又汗孔谓之鬼门,盗汗甚则令人丧魄,阴阳之道,阳密乃固,自汗甚则令人妄阳。二汗之义,大概如斯。然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似盗汗者,则非阴虚之比,又为小柴胡汤之证矣。火气上蒸,胃湿而自汗,则非阳虚之比,又为凉膈散之证矣,学人详之。


如果你对叶选医衡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叶选医衡》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