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胸痛论

类别:子部 作者:元·朱丹溪 书名:症因脉治

    秦子曰:胸与膈,肺之分野,膈痛胸痛两症也。但胸痛止在中间,膈痛则连两腋,故歧骨之上作痛,乃为胸痛;若痛在胸之下,即名胃痛;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若胸中满塞,水谷全不能下,又名胸痹,皆非胸痛也。或痛久不散,每夜寒热,按之愈痛,视之有形,此又是内痈之症,而非胸痛矣。

    外感胸痛

    【外感胸痛之症】初起表邪未散,下早闷痛,此伤寒门结胸症也。胸痛胀满,咳嗽气逆,不能仰卧,此六淫之邪,伤于肺经,方书所谓肺胀胸痛也。若胸痛寒热,咳吐腥秽,又是肺

    【外感胸痛之因】伤寒表邪未散,下之太早,内陷胸中,盖胸主半表半里,外邪内陷,与

    【外感胸痛之脉】沉紧而劲,下后作痛,结胸之症。脉来浮大,胸痛身热,支结之别。寸口浮大,风热肺逆。寸口脉实,脉痈之疾。

    【外感胸痛之治】伤寒误下已成结胸者,宜大、小陷胸汤出入加减;若未成结胸者,壳汤治之;若肺痈风热者,加味泻白散;肺气壅寒,枳桔二母汤;肺痈作痛,桔梗汤、栝蒌

    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小陷胸汤

    黄连 半夏 栝蒌

    加味泻白散 治风热伤肺。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防风 荆芥

    热甚,加石膏、知母。

    枳桔二母汤 清理肺气,兼消痰水。

    枳壳 知母 川贝母 栝蒌仁 苏子 桔梗

    桔梗汤 治肺痈肺 。

    川贝母 薏苡仁 桑白皮 地骨皮 葶苈子 枳壳 桔梗 杏仁 甘草

    栝蒌汤 通治肺胃之痈。

    栝蒌仁一个,去皮,炒黑,研,甘草同煎服。

    内伤胸痛

    【内伤胸痛之症】不因外感,胸中隐隐作痛,其痛缓,其来渐,久久不愈,饮食渐少,此内伤胸痛也。若见咳嗽寒热,吐痰腥秽,则是肺痈之症,而非胸痛也。

    【内伤胸痛之因】七情六欲,动其心火,刑及肺金,或怫郁气逆,伤其肺道,则痰凝气结;或过饮辛热,伤其上焦,则血积于内,而闷闭胸痛矣。

    【内伤胸痛之脉】滑大主痰;洪数主火。左寸洪数,心火刑金;左关弦数,肝胆有热。右寸沉结,气滞上焦;寸脉芤涩,上部蓄血。

    【内伤胸痛之治】痰气不清,栝蒌仁汤,加青黛、海石;兼火者,栀连二陈汤;心火乘者,红花当归汤加桃仁、牡丹皮,有热,加炒山栀、郁金。

    栝蒌仁汤 见前。

    栀连二陈汤

    山栀 黄连 熟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泻心汤

    川黄连 甘草

    清肺饮

    地骨皮 桑白皮 桔梗 知母 黄芩 玄参 薄荷 甘草

    热甚,加石膏。

    加味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山栀

    四七汤

    半夏 浓朴 茯苓 紫苏

    加姜、枣。

    红花当归汤

    红花 当归 红曲 赤芍药 牡丹皮 青皮 桃仁 郁金 楂肉 泽兰叶 黑山栀胸痛上焦气分病,当理肺气,要分肺管、胃管。若胃气有伤,胃脘气逆,亦多胸痛,其中分别:若饮食自如,而见气逆咳喘作痛,病不在胃而在于肺,当和肺气;若无喘咳气逆,而见饮食阻滞,病不在肺而在于胃,当调胃气;若二经皆病,当审其何经先起,如先见喘咳气逆满作痛,后见妨碍饮食者,此肺病遗祸于胃也,当治其肺,兼治其胃;若先见饮食妨碍,后见喘咳气逆,此胃病遗祸于肺也,当平其胃,兼治其肺。此从方广肿胀门,辨脾肺相传法中,化出辨肺胃二经之胸痛。又有语言即痛,饮食不痛者,病在于肺;饮食即痛,语言不痛者,病在于胃。此从辨喉痛症中,化出辨肺胃之胸痛也。


如果你对症因脉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症因脉治》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