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无劳用力也”,见《灵枢》卷八第四十八《禁服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上篇。自“雷公曰:病之益甚”至“伤于食饮”,见《灵枢》卷八第四十九《五色篇》,《甲乙》同上。自“一日一夜五十营”至“乍数乍疏也”,见《灵枢》卷二第五《根结篇》,《甲乙》同上。自“黄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至“治之无功矣”,见《素问》卷三第十一《五脏别论篇》,又见《甲乙》卷二《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篇。自“凡刺之道”至“取之其经”,见《灵枢》卷二第九《终始篇》,又见《甲乙》卷五第五《针道终始篇》。自“人迎一盛”至“命曰关格”,又见《素问》卷三第九《六节藏象论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病胃管”至“故胃管为痈。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卷十一第八《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篇》。自“安卧”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四《论疾诊尺篇》,又见《甲乙》卷十一第六《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篇》。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之受业,通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
南方来者,九针之道有六十篇,其简之书,远年者编有断绝,其近年者简生尘垢,言其深妙,学久日勤,未能达其意也。
平按:“远者”《灵枢》作“久者”二字。“近”、“远”二字,据注宜互易。
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其所谓也。
揣,初委反,度也。浑,户昆反,合也。束,总要也。五脏六腑吉凶善恶,其气在内,循手大阴脉总合为一,见于寸口外部之中,可以手按度量,令人得知者,未通其意也。
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
经脉之气,合天地之数,与道通洞,苞裹六合,故大无外也。气贯毫微,则小无内也。然则无形不可以大小极,不可以高下测,欲以总为一者,殊不可知也。
平按:注“与道通洞”四字,袁刻脱。
士之才力,或有厚薄,知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未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也,敢问约之奈何?
褊,鞭缅反。人之所学,未若细子,惟恐其至道绝于后代,无及子孙,故问其要,传之不朽也。细子者,雷公自谦之辞也。
平按:“若”上,《灵枢》无“未”字。
黄帝答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为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齐乎![平按:“歃”,原作“”,恐传写之伪,谨依《灵枢》作“歃”。“为盟”《灵枢》作“之盟”;“齐”作“斋”,下同。]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矣。于是乃齐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齐室,割臂歃血。黄帝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
上古贷季传至岐伯,岐伯授之黄帝,故贷季为先师也。非其人不可授道,故须禁之坐私传也。方,要道。以盟誓授人。
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
吾方愈病,各为其要,圣人杂合行之,以针为轻小,能愈大疾,故先言之。人之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络于身,营卫阴阳气之经坠,生之夭寿,莫不由之,故为始也。
平按:注“坠”字,恐系“隧”字传写之误。
营其所行,知其度量,
刺之理者,必须经营循十二经诸络脉等所行之气,并知脉之长短度量也。
平按:注“脉之长短”,“脉”字袁刻误作“肺”。
内次五脏,别其六腑,
从于脏腑,流出经脉行身外,故脏腑称内,知内之道,先次五脏内中之阴,次别六腑内中之阳也。
平按:注“知内”,袁刻误作“知道”。
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络尽而不殆。
次知卫气为阳行外,受诸邪气以为百病,次欲知经络虚实,实者乃止而泻之,先泻大小血络,血邪尽已,得无危殆也。
平按:“虚实”下,《灵枢》重“虚实”二字。“血络尽而不殆”《灵枢》作“血尽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也,未知其所约也。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不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弗与俱。
约,节量也。方,法也。方以诊气,囊以盛气,故得比之。囊满不为节约,必泄其气;诊法成已,不为节约,以泄神气。神气去矣,不与周运,故曰不俱也。
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天下师焉。
摄生之道,材有上下。诊法成已,节约合理,得长生久视,材德之上,可为天下之师;诊法未能善成,故曰未满而能节而行,得为国师,是按脉而知病生所由,称之为工,材之不下也。
平按:《灵枢》“天下”上,有“为”字。
雷公曰:愿闻为工。
为工是持脉之道,故问也。
黄帝曰:寸口主中,
按此《九卷》、《素问》肺脏手太阴脉动于两手寸口中、两手尺中。夫言口者,通气者也。寸口通于手太阴气,故曰寸口。气行之处,亦曰气口。寸口、气口更无异也。中,谓五脏,脏为阴也。五脏之气,循手大阴脉见于寸口,故寸口脉主于中也。
人迎主外,
结喉两箱,足阳明脉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下经》曰:“人迎,胃脉也。”又云:“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名曰人迎。”《明堂经》曰:“颈之大动脉,动应于手,侠结喉,以候五脏之气。人迎胃脉,六腑之长,动在于外,候之知内,故曰主外。寸口居下,在于两手,以为阴也;人迎在上,居喉两旁,以为阳也。”《九卷•终始篇》曰:“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应四时者,上下相应,俱往俱来也。”脉口,谓是手太阴脉行气寸口,故寸口、脉口亦无异也。既上下俱往俱来,岂以二手为上下也。又《九卷•终始篇》云:“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即知手太阴无人迎也。又《素问》第五卷云:“胃管痈诊,岐伯曰:当得胃脉沉细,胃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此经所言人迎、寸口之处数十有余,竟无左手寸口以为人迎,右手关上以为寸口,而旧来相承,与人诊脉,纵有小知,得之别注,人多以此致信,竟无依据,不可行也。
平按:注两“胃管”,“管”字袁刻均误作“营”。
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
寸口、人迎两者,上下阴阳虽异,同为一气,出则二脉俱往,入则二脉俱来,是二人共引一绳,彼牵而去,其绳并去,此引而来,其绳并来,寸口人迎,因呼吸牵脉往来,其动是同,故曰齐等也。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譬彼引绳之动,大小齐等,细寻其动,非无小异,故此,牵此动之端为大,彼端微小;彼动之端为大,此端微小。脉亦如之,上下虽一,因呼吸而动,以春夏之阳,秋冬之阴,故微有大小。春夏阳气盛实,故脉顺之,微大为平;秋冬阴气盛实,故脉顺之,微大为平。平者,和气无病者也。
平按:注“故微有大小”,袁刻脱“微”字。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大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
计春夏人迎大于寸口少半已去,少阳即已有病,其病犹微,故未言之。成倍方言,以病成可名,故曰病在少阳,言一倍等。按不病之人,寸口、人迎脉动大小一种,春夏之时,人迎之动微大寸口,以为平好。人迎之脉渐大小半、大半,至于一倍,即知少阳有病。少阳盛气未大,故得过阴一倍,名曰少阳之病,致使人迎之脉大于寸口。少阳病气渐盛,过于阴气二倍,名曰大阳之病,则人迎之脉二倍大于寸口。大阳病气渐盛,过于阴气三倍,名曰阳明之病,则人迎之脉三倍大于寸口也。
平按:《灵枢》“病在少阳”作“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病在太阳”作“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病在阳明”作“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甲乙》“二倍”作“再倍”。
盛则为热,
阳气内盛为热,故人迎脉虚也。
虚则为寒,
阳气内虚,阴乘为寒,故人迎脉虚也。
紧则为痛痹,
其气动紧似急也。此肌肉之间有寒温气,故为痛痹也。
平按:注“寒温”,“温”字,依下注“寒湿气居”,恐系“湿”字传写之讹。
代则乍甚乍间。
代,止也。脉绝不来,故曰代也。代者,邪气客于血络之中,随饮食而变,故病乍甚乍间也。
盛则泻之,
人迎一盛者泻于少阳,二盛泻于大阳,三盛泻于阳明也。
虚则补之,
人迎虚者,人迎小于寸口也。小于寸口一倍补于少阳,二倍补于大阳,三倍补于阳明也。
紧痛则取之分肉,
分肉之间,寒湿气居。
代则取血络且饮药,
邪在血络,致令脉代,可刺去邪血,饮汤实之。
陷下则灸之,
谓其诸脉血气不满,陷下不见,是中寒,故须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不盛不虚,正经自病也。假令心痛,中风得之,肝来乘心,从后而来,名为虚邪。饮食劳倦,脾来乘心,从前来者,名为实邪。伤寒得之,肺来乘心,从所不胜来者,名曰微邪。中湿得之,肾来乘心,从所胜来者,名曰贼邪。以上四病,皆是他邪为之,须视心之虚实,补泻他经。伤暑得病,起于自脏,以为正邪,宜疗自经,故曰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也。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外格,死不治。
人迎三倍,各病一阳,至四倍,其阳独盛,外拒于阴,阴气不行,故曰格阳。格,拒也。阳气独盛,故大而且数。以无阴气,独盛必衰,故死不疗。
平按:《灵枢》“名曰”下有“溢阳,溢阳为”五字。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必须审按人迎寸口,内外本末,察其脉中寒暑,然后验知脏腑中之病也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
秋冬寸口大于人迎少半已去,厥阴即已有病,其病犹微,故未言之。以病成可名,故曰病在厥阴,言一倍等。按不病人,寸口、人迎脉动大小一等,秋冬之时,寸口之动微大人迎,以为平好。寸口之脉至于一倍,即知厥阴有病。厥阴之气衰少,故得过阳一倍,名曰厥阴之病,致使寸口之脉一倍大于人迎。阴气虽少,得过阳气二倍,名曰少阴之病,则寸口之脉二倍大于人迎。太阴最大,过于阳气三倍,名曰太阴之病,则寸口之脉三倍大于人迎也。
平按:《灵枢》“病在厥阴”作“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病在少阴”作“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病在太阴”作“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甲乙》“二倍”作“再倍”。又《甲乙》无“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八字。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
寸口阴气大于人迎三倍,病在太阴,太阴之病自有虚实,是以寸口阴盛,则腹中寒气胀满,有寒中食不化也。
平按:“寒中食不化”《甲乙》作“寒则食不消化”。
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
阴虚阳气来乘,肠胃中热,故大便出强如黄糜。少阴气虚,故少气溺色黄也。
平按:注“出强如黄糜”,袁刻作“出糜如黄疽”。
紧则为痹,
风寒湿气,留于分肉间为痹,故令寸口脉紧实也。
代则乍痛乍止。
寸口脉动而中止不还曰代。邪客分肉,致令卫气之行乍行乍止,故令其痛乍有乍止也。
平按:《甲乙》作“代则乍寒乍热,下热上寒”,注云:“《太素》作代则乍痛乍止。”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下言疗方,盛泻之法,唯人迎可知也。
紧则先刺而后灸之,
紧有痹痛,先以痛为输荥,针刺已,然后于其刺处灸之。
平按:注“荥”,袁刻作“营”;“刺处”,袁刻作“刺后”。
代则取血络而泄之,
代则乍痛乍止,故刺去邪血之络也。
平按:“而泄之”《灵枢》作“而后调之”,《甲乙》同,注云:“《太素》作泄。”注“乍痛”,袁刻误作“乍病”。
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
徒,空也。诸脉陷下不见,是脉中寒,血结聚,宜空灸之,不假先刺也。
平按:“徒灸”《甲乙》作“从灸”。注“血结”,袁刻作“血倍”;“不假”误作“不复”。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准人迎可知也。
寸口四倍,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阴气三倍大于阳气,病在三阴,至于四倍,阴气独盛,内皆闭塞,阳不得入,故为内关。关,闭也。寸口大而又数,即阴气将绝,故死不疗也。
平按:“内关”,袁刻误作“内闲”,注同,依原本更正。
必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必察寸口人迎大小终始寒温,则知内外脏腑之病也。
平按:“之寒温”《甲乙》作“察其寒热”。
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日盛则徒泻,虚则徒补,
候知五脏六腑病之所在,先须针药通其荥输,然后传于灸刺大数,谓空补泻之数也。
平按:《甲乙》“大数日盛”作“大曰盛”;“虚”上有“小曰”二字;两“徒”字,均作“从”。
紧则灸刺且饮药,
脉之紧者,三疗俱行。紧,谓动而中止。小数中有还者,曰结也。
陷下则徒灸之,
准前人迎。
平按:《甲乙》“徒”作“从”。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
不盛不虚,经疗之法,亦三疗俱行之。
平按:“亦曰”《甲乙》作“亦用”。
脉急则引,
引,挽也。寸口脉急,可以针导引令和也。
脉代以弱则欲安静,无劳用力也。
脉衰代绝,至复微弱,不欲烦动者,宜安静恬逸,不得自劳也。
平按:《灵枢》“代”作“大”。《甲乙》无“以弱”二字。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
问其切脉知病衰甚。
黄帝曰:外内皆在焉。
外腑内脏,并有甚衰,故曰皆在。
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其病益甚,在中;
脉口,阴位也。滑为阳也。小、紧、沉者,皆为阴也。按于脉口,得一阳三阴,则阴乘阳,故病益甚。病在五脏,故曰在中也。
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人迎,阳位也。紧为阴也。大浮,阳也。二阳一阴,则阳乘阴,故病益甚。病在六腑,故曰在外也。
其脉口滑而浮者,病日损;
滑、浮皆阳,在于阴位而得二阳,其气以和,故病日日瘳损也。
平按:“滑而浮”《灵枢》作“浮滑”。
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一阴一阳在于阳位,其气易和,故病损。
其脉口滑以沉者,其病日进,在内;
一阴一阳在于阴位,故病日渐进,在五脏。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
滑、盛、浮等,俱为阳也。又在阳位,名曰太过,病增,在于六腑也。
脉之浮沉及人迎寸口气小大等者,其病难已。
诸有候脉浮沉及人迎寸口中气大小齐等者,是阴阳不得相倾,故病难已也。
平按:注“相倾”,袁刻作“相顾”。
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人迎寸口之中候之,知病在于内五脏中,其脉且沉且大,是为阴阳气和,虽病易已;其脉沉而小者,纯阴,故逆而难已也。
病之在腑,浮而大者,病易已。
候之知病在外六腑中,其脉浮而且大,得其时易已。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
人迎盛为阳也,紧则为阴也,谓冬因蛰寒气入腠,名曰伤寒,春为温病也。
平按:“盛紧”《灵枢》作“盛坚”,下同。
脉口盛紧者,伤于饮食。
盛为阴也。脉口盛而紧者,是因饥多食,伤脏为病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饮”字。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也。
营气一日一夜,周身五十,营于身者也,经营五脏精气,以奉生身。若其不至五十营者,五脏无精,虽生不久,故曰狂生。
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矣;
脉口,寸口,亦曰气口。五十动者,肾脏第一,肝脏第二,脾脏第三,心脏第四,肺脏第五,五脏各为十动,故曰从脉十动,以下次第至肾,满五十动,即五脏皆受于气也。持脉数法,先将不病人之脉口以取定数,然后按于病人脉口,勘知病人脉数多少,谓从平旦,阴气未散,阳气未行,按于脉口,以取定数也。
四十动而一代者,一脏无气矣;
其脉得四十动已,至四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五十数少,故第一肾脏无气也。
三十动而一代者,二脏无气矣;
其脉得三十动已,至三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四十数少,故第二肝脏无气。
二十动而一代者,三脏无气矣;
其脉得二十动已,至二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三十数少,故第三脾脏无气。
十动而一代者,四脏无气矣;
其脉得十动已,至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二十数少,故第四心脏无气。
不满十动而一代者,五脏无气矣,
其脉不满十数,有一代者,即十数少,故第五肺脏无气。
予之短期。
肺主五脏之气,肺气既无,所以五脏气皆不至,故与之短期也。
平按:“予”《甲乙》作“与”,下同,袁刻误作“子”。
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盖是五脏终始,常道之要也。
以知五脏之期也。予知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与短期者,谓五脏脉乍疏乍数,不合五十之数,故可与之死期也。
黄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
谓九候各候五脏之气,何因气口独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气也。
平按:《素问》、《甲乙》“主”下无“气”字。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也,六腑之大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长,出五味以养脏腑。血气、卫气行手太阴脉至于气口,五脏六腑善恶,皆是卫气所将而来,会手太阴,见于气口,故曰变见也。
平按:《素问》、《甲乙》“大”下有“源”字;“五气”作“五脏气”。
故五脏气入于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谷入于胃,以养五脏,上薰入鼻,藏于心肺,鼻中出入,鼻为肺官,故心肺有病,鼻气不利也。
故曰:凡治病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治。
疗病之要,必须上察人迎,下诊寸口,适于脉候。又观志意有无,无志意者,不可为至。及说疗疾,复观其人病态,能可疗以否。若人风寒暑湿为病,乃情系鬼神,斯亦不可与言也。
平按:《素问》“察其上下”作“察其下”三字;“脉”下无“候”字;“病”下无“能”字。袁刻“能”误作“熊”。《素问》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与此正合。
恶于鑱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治病不许治者,病不必治也,治之无功矣。
鑱,仕监反,铍也。其病非针石不为而恶之者,纵岐、黄无所施其功。其病可疗而不许疗者,纵仓、扁不可为其功也。
平按:“鑱”,原抄作“镜”,据注应作“鑱”,《素问》作“针”。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凡刺之道,其要须穷阴阳气之终始。人之阴阳气终始者,必本五脏以为纲纪,以五脏藏神居身,故为阴阳气之纲纪,即阴阳定矣。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
阴气主于五脏,在内;阳气主于六腑,在外也。
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清阳实于四肢,浊阴者走于六腑,故阳受气于四末也。清阴起于五脏,浊阳者营于四肢,故阴受气于五脏也。
平按:《甲乙》“末”作“肢”。
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故补泻之道,阴阳之气,实而来者,迎而泻之,虚而去者,随而补之,人能知此随、迎、补、泻之要,则阴阳气和,有疾可愈也。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代,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敬其传方,令守道去私也。
平按:《灵枢》“后代”作“后世”。《甲乙》无“传之后代”以下六句。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言其奉诫,因请五脏终始之纪也。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五脏终始纪者,谓经脉也。欲知经脉为终始者,可持脉口、人迎动脉,则知十二经脉终始阴阳之气有余不足也。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春夏人迎微大寸口,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即应四时也。
平按:注两“微”字,原作“后”,依前经文应作“微”。
上下相应而俱往俱来也,
人迎在结喉两傍,故为上也。寸口在两手关上,故为下也。上下虽别,皆因呼吸而动,故俱往来也。“往”谓阳出,“来”谓阴入也,往来虽别异,同时而动,故曰俱也。
平按:《灵枢》《甲乙》“来”上无“俱”字。
六经之脉不结动也,
阴阳之脉俱往来者,即三阴三阳经脉动而不结。
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
春夏是阳用事,时温,人迎为本也。秋冬是阴用事,时寒,脉口为本也。其二脉不来相乘,复共保守其位,故曰相守司也。
平按:《灵枢》“温”下有“之”字。《甲乙》作“本末相过”,无“之”字。
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形,谓骨肉色状者也。肉,谓肌肤及血气者也。衰劳减等好即为相称也。如前五种皆为善者,为平人。
平按:注“血气”下原缺一字,上半作“四”。“衰劳”,“劳”字原校作“荣”。
文字衔接无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则阴阳俱不足。
脉口,寸口也。寸部有九分之动,尺部有一寸之动。今秋冬寸口反小于人迎,即寸口不称尺寸也。春夏人迎反小于寸口,即人迎不称尺寸也。如此勘检,则知脏腑阴阳二气俱少也。
平按:注“勘”,袁刻误作“甚”。
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齐。
夫阳实阴虚,可泻阳补阴;阴实阳虚,可泻阴补阳。今阴阳俱虚,补阳,其阴益以竭;泻阴之虚,阳无所依故阳脱。所以不可得于针石,可以甘善汤液将扶补之,若不已,可至于齐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愈”字;“齐”作“剂”。注“甘善”,袁刻作“甘药”。
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如此二皆是虚,可以汤液补者,日渐方愈,故曰不久不已。若不如此,即用针泻,必坏五脏之气也。为“不灸”于义不顺,“灸”当为“久”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
病在足少阳。足少阳病,大于足厥阴一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一倍。一盛而躁,病在于手少阳经也。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大阳;
躁,手道反,扰也。阳气渐大,在足大阳。足大阳病,大于足少阴二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二倍也。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
阳气更盛,在足阳明。足阳明病,大于足大阴三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三倍也。
平按:注“足大阴”,“阴”字原钞作“阳”,据上注拟作“阴”。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人迎盛至四倍,大而动数,阳气盈溢在外,格拒阴气不得出外,故曰外格也。
平按:《素问》作“四盛以上为格阳”。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足厥阴盛病大于足少阳一倍,故脉口盛于人迎一倍也。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足少阴盛病大于足大阳二倍,故脉口盛于人迎二倍也。
脉口三盛,病在足大阴,三盛而躁,在手少阴;
足太阴盛病大于足阳明三倍,故脉口盛于人迎三倍也。
平按:“手少阴”《灵枢》、《甲乙》均作“手太阴”,依经文亦应作“太”,当系传写之误。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命曰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阴气四盛于阳,脉口大而且数,阴气盈溢在内,关闭阳气不得复入,名曰内关,不可疗也。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者,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脉口,寸口也。阳盛四倍,格而不关;阴盛四倍,关而不格。皆与死期。脉口、人迎俱四倍以上,称曰关格,死之将近,故与短期。此云人迎与太阴脉口,即知手大阴脉无人迎也。
平按:“关”字,袁刻均误作“开”。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
人迎一倍大于脉口,即知少阳一倍大于厥阴,故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余皆准此也。
二泻一补,
其补泻法,阳盛阴虚,二泻于阳,一补于阴。阴盛阳虚,一泻于阴,二补于阳。然则阳盛得二泻,阳虚得二补;阴盛得一泻,阴虚得一补。疗阳得多,疗阴得少,何也?阴气迟缓,故补泻在渐;阳气疾急,故补泻在顿,倍于疗阳也。余仿此也。
平按:注“放此”,“放”字原作“故”,谨拟作“放”,袁刻作“做”。
日一取之,
一取,一度补泻也。足大阳盛,足少阴虚;足少阴盛,足大阳虚。此二经者气血最少,故二日一补泻也。足少阳盛,足厥阴虚;足厥阴盛,足少阳虚。此二经者血气次多,故日一补泻也。足阳明盛,足太阴虚;足太阴盛,足阳明虚。此二经者血气最富,故日二补泻,以为例准。厥阴血气最少,少阴次多,太阴最多。此中少阴二日一取,厥阴一日一取,太阴一日二取,或经错耳。
必切而验之,
必须切诊人迎、脉口,以取验也。
躁取之上,
人迎躁而上行,皆在手脉,故曰取上。取者,取于此经所发穴也。
平按:“躁”《灵枢》、《甲乙》作“疏”,下同。
气和乃止。
泻实补虚,令阴阳气和乃止,亦为例也。
人迎二盛,泻足大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大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大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大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大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日二取。
释此二经多取所由也。
平按:“太阴主胃”《灵枢》作“阳明主胃”。《甲乙》“谷”下无“气”字。
人迎、脉口俱三倍已上,未至四倍,阴阳俱有溺溢,当尔之时,必须以针开泻通之;若不开者,气无所行;淫溢反流,内伤五脏,不可灸也。
平按:“三倍以上”《甲乙》作“四倍以上”,注:“《灵枢》作三倍。”注“当尔”,“尔”字袁刻作“诊”。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
夫泻阴为易,补阴为难;补阳为易,泻阳为难。刺法补阴泻阳,二气和者,即可停止也。
平按:注“泻阴”,“阴”字袁刻误作“阳”。
音气并章,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身中。
阴阳和者,言音清朗,吐纳和畅,故曰并章。七窍开通,所以耳目聪明;反此为逆,故血气不行也。
平按:“音气并章”《灵枢》作“音气益彰”,《甲乙》作“音声益彰”。《灵枢》、《甲乙》无“身中”二字。注“为逆”,袁刻作“者逆”。
所谓气至而有効者,
针入肤肉,转而待气,气至行补泻而得验者,谓有効也。
平按:“効”《灵枢》作“效”。
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实,所以须泻。泻者,益虚损实。其实损者,其脉大如故而脉中不坚,即为损实也。若泻已脉大如故,脉中仍坚者,去针适虽以损称快,病未除也。
平按:“快”《灵枢》作“故”。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虚,所以须补。补者,补虚益实者也。其得实者,脉大如故而脉中坚,即为得实。若补已脉大如故,脉不中坚,去针适虽快,病未愈也。
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故补则补虚令实,泻则泻实令虚。补泻未尽其工,去针适虽言差,病未除也;若补泻穷理,其痛虽不随针去,病必衰去也。
平按:“针”下,《甲乙》有“减”字。
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
十二经病所由通之者,知诸邪气得之初始,亦知万病所差之终,是以可得传于终始,贻诸后代也。
平按:“经”下,《甲乙》无“脉”字;“传”上无“得”字。
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是故,学者须知阴阳虚实不相倾移者,可取十二经脉行补泻也。
平按:“倾”,袁刻误作“颀”,注同。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黄帝曰:善。
胃管痈者,胃口有热,胃管生痈也。得胃脉者,寸口脉也。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大阴之动也,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所终始也。平人手之寸口之中,胃脉合浮与大也。今于寸口之中,诊得沉细之脉,即知胃有伤寒逆气,故寸口之脉沉细,上之人迎洪盛者也,盛则胃管热也。上人迎者,在喉两边,是足阳明胃脉者也。胃气逆者,则手之寸口沉细,喉边人迎盛大,故知热聚胃口不行为痈。纡恭反,肿也。
平按:“胃管”《素问》、《甲乙》作“胃脘”。“沉细”《甲乙》作“沉涩”,《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作沉细。”
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
安卧,小便黄赤,脉小濇,脾病,故不嗜食也。
平按:“濇”《灵枢》作“涩”。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寸口,即脉口也。人病,寸口之脉,秋浮冬沉;人迎之脉,春小夏大,纵病易已。四时大小浮沉皆同,即四时脉乱,故难已也。
平按:《灵枢》“大小”作“小大等”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