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上·除痰门 二陈汤

类别:子部 作者:清·吴仪洛 书名:成方切用

    (局方。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少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壮热头痛,类外感表证。久则潮咳夜重,又类阴火内伤。走注肢节疼痛,又类风证,但肌色如故,脉滑不匀为异。)半夏(姜制二钱) 陈皮(去白)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煎。(姜能制半夏之毒。)黛,湿痰加苍术加香附枳壳。胁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庞安常曰∶善治痰者,不故以茯苓渗湿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栝蒌贝母。吴鹤皋曰∶渴而喜饮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饮水者,虽渴犹宜半夏也。此湿为本,热为标,湿极而兼胜已之化,非真象也,按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虽俱化痰,而寒湿燥润各异。脱或误施,贻害匪浅,用者宜审之。有血不足,阴火上逆,肺受火伤,整肃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混浊,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当用润剂。如地黄门冬枸杞之类,滋阴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陈,立见危殆。有头风眉梢骨痛,投以风药不效,投以痰药见功。又有眼赤羞明,与之凉药不瘳,异以痰剂获愈。有人坐处吐痰满地,不甚稠粘,只是沫多,此气虚不能摄涎,不可用利药,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钱以摄之。)去茯苓甘草,名陈皮半夏汤。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汤。去陈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汤,治水姜汤,加胆星墙倒壁香片子痰结胸名加味名温中化丸。治痰单用半夏奈者。


如果你对成方切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成方切用》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