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刻 素问经文(补遗) 玉机真藏论

类别:子部 作者:清·李学川 书名:针灸逢源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 (软同)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端正也)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外病多有余。内病多不足)太过则令人善怒。(旧本忘。从吴氏改怒。)忽忽眩(目转)冒(昏昧)而癫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满。(吴注作痛)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钩义如木之垂枝。即洪脉也)反此者病。

    其气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脉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谓之来。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谓之去)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热不得泄越)为浸淫(浸渍而淫。蒸热不已也)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心虚不能自安。故烦。虚阳乘肺则咳乘脾则唾。下陷则为后阴气失也)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未至沉下故来急去散。即毛也)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悲伤不乐之貌)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及闻病音(喘息则喉下有声也○旧本下闻病音。今从吴氏改及)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搏言伏鼓也沉伏而鼓。是营守乎中之意故曰营○扁鹊曰。

    盛冬水凝如石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者。(坚强之象)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类于数。疾)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 (四体懈怠)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肾之精气伤)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肾水不能济心火) 中清(冷也)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脾居中央。贯通肝心肺肾)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脾无病。则灌溉周而四藏安故善者不可见恶者即病脉也)其来如水之流者(散而无踪)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坚锐而不和○喙音海 也)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湿胜)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藏气皆不和顺)脉从四时。谓之可治(从顺也)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合于时令)形气相失。谓之难治(偏胜则生克贼)色夭不泽谓之难已(气血皆坏)脉实以坚。谓之益甚(邪盛)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悬。脉来悬异绝阴阳偏绝。无复冲和之气。但见真藏脉来也。沉为绝阳涩之时脉反沉涩。秋冬收藏之时脉反浮大与四时相失。亦名曰逆四时)病热脉静(阳症阴脉)泄而脉大(真气衰。邪益进)病在中脉实坚(宜不及而反实坚。是真藏形也)病在外脉不坚者(宜太过而反不实坚是真阳不足以鼓也)皆难治。

    脉盛(心实)皮热(肺)腹胀(脾)前后不通(肾)闷瞀(肝)此谓五实(邪气实也○瞀音务。又音茂)脉细(心虚)皮寒(肺)气少(肝)泄利前后(肾)饮食不入(脾)此谓五虚酱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土气犹存。虚可回也)身汗(表邪解)得后利(里邪去)则实者活。


如果你对针灸逢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针灸逢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