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杂篇

类别:子部 作者:清·张璐 书名:伤寒缵论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痉俗作)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本寒伤寒。故发热无汗病至痉邪入深矣。而犹恶寒者。经中故也。寒伤营血。则经脉不利。故身强直。而为刚痉也。

    ○金匮又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言。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一条即是申明此条之义。而补其治法也。无汗而小便少者。以太阳阳明二经之热聚于胸中。延伤肺金清肃之气。内外不能宣通故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本风伤卫。故发热汗出不恶寒。以风伤卫气腠理疏。故汗出身柔但汗出太过。则经脉空虚。虽似稍缓。而较之刚痉尤甚。以其本虚故也盖刚痉属阳为邪。胜柔痉属阴为血虚。故治法有不同耳。○金匮又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即桂枝汤加栝蒌根二两。其证备。则发热汗出等证。不必赘矣。○伤寒方中用桂枝加葛根汤矣。此以脉之沉迟。知在表之邪。为内湿所持不解。即系湿热二邪交合。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而改用栝蒌根变。表法为利法也。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脉沉细者。湿胜而致痉也。病发热脉当浮数。而反沉细知邪。风为湿气所着。所以身虽发热而脉不能浮数。是阳证见阴脉。故金匮指为难治也。治此者。急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祛湿。勿以沉细为湿证之本脉而忽之也。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发汗太多。则经虚风袭虽曰属风而实经虚邪盛之候。非真武汤必难救疗也。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忽恶寒。时头热无汗。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身热足寒者。伤湿而中风也。其下病证皆风虚湿搏之候。盖风主动摇。湿主拘急风主阳。本乎天者亲上。是以独头面摇。湿主阴本乎地者亲下。是以足胫。寒逆也。金匮此条下。又多若发汗者。寒湿由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六句。发汗反恶寒者。以但用表药而不加术故也。汗后其脉如蛇者。汗出之时。阳气发外。其脉必洪盛。汗后气门乃闭。阳气退潜。寒湿之邪。得汗药引之于外。所以其脉复见浮素。而指下。迟滞不。前有似蛇行之状耳。○按金匮此后复有五条。其一云。夫风病下之则痉。发汗必拘急盖风病。而热者其邪已应于筋脉。若更下之则伤其营血。筋无养而成痉。汗之则伤其卫气。脉无养而拘急矣。其一云。暴腹胀大为欲愈。脉如故反伏弦者。痉盖脾。土得木火而为暴胀。知火之郁于肝者。已出之脾木火气行则脉当浮大。今不浮大而如故。知风犹郁在肝。则筋病而成痉矣。然此必暴胀之先已见欲解之证。故云其一云。夫痉脉紧如弦直上下行。盖紧直如弦肝脉也。而直上下行。则又属督脉为病。所以皆强而厥也。与脉经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同义。其一云。痉病有灸疮者难治。盖痉病风热燥急不当。复灸以火。深入助阳风热。得之愈固而不散也。其一云。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有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盖热传阳明风。热极深所以有如上诸证。非苦寒大下。不足以除其热救其阴也。夫伤寒病螈以。热生风而搐。尚为难治。况此甚于搐者。

    至若齿足挛。而无内实下证。大便自行者必不可治。灵枢云。热而痉者死。腰折螈齿也。

    以上痉病例。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关节疼痛而烦者。言湿气留着筋骨。绊结之间。而发热烦疼也。脉沉而细明系湿证。虽疼处烦热。必非风寒。是当利水为要也。○大抵此证。当利小便以通阳气。今为湿气内胜。故小便不利。利之则阳气行。虽在关节之湿。亦得宣泄矣。设小便利已而关节之痹不去。又当从表治之。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以熏黄。

    湿证发黄。须分寒热表里。湿热在里茵陈蒿汤。在表栀子柏皮汤。寒湿在里。白术附子汤。在表麻黄加术汤。此寒湿在表而发黄也。金匮有云。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盖湿与寒合。故令身疼。

    以湿着在表。表间阳气不盛。故不可大发其汗。是以用麻黄汤。必加白术以助脾。祛湿也。麻黄得术。则汗不致于骤发。

    术得麻黄。而湿滞得以宣通。然湿邪在表。惟可汗之。不可火攻。火攻则增其热。必有发黄之变。故戒之。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此寒湿相搏也。太阳寒气在经。故令人欲得被覆向火。皆强头汗。若认作里有实热。上蒸头汗。而误下之。必致于哕。而胸满小便不利也。下后阳气下陷。故丹田有热。而胸中反有寒饮结聚。妨碍津液。是以口燥烦渴不能饮也。何以见其胸中有寒。以舌上如苔白滑故知之。治宜黄连汤。和其上下寒热之邪。则诸证逸然分解矣。

    湿家病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此本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之例。因误下之致有此逆额上汗出微喘者。阳之越也。小便利与下利不止者。阴之脱也。阴阳离决必死之兆自此而推之虽额上汗出微喘。若大小便不利者是阴气未脱而阳之根犹在也。下之虽大小便利。若额上无汗不喘。是阳气不越。而阴之根犹在也。则非离火可以随其虚实而救之。至于下利不止。虽无头汗喘逆阳气上脱之候亦死。又有下利不止小便反秘而额上汗出者。谓之关经云关格不通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风湿相搏法当汗出而解合用桂枝加术。使微微蒸发表里。气和风湿俱去。正如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同义。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日晡所剧者。阳明之气旺于申酉也。金匮云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盖麻黄加术汤是主寒湿。防己黄汤。是主风湿。此则寒湿风湿合病也。所以此条之后。金匮则继之以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汤主之一条。盖风湿皆从阳受其病在外。故脉浮。汗出身重。由是以黄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术佐之。然治风湿二邪。独无去风之药。

    以汗多知风已不留。表虚任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惟客其卫。正气旺则风自退也。至服后当如虫行皮中腰下如水。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等语。皆有精义。不可忽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湿家必脉沉细。饮食减小。今脉大能食。但头痛鼻塞。正内经所谓因于湿。首如裹是也。与瓜蒂散内鼻中。取下黄水则愈。

    以上中湿例。

    太阳中热者。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成注谓汗出恶风。身热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而渴者。中也。然未明其至理。盖此证为时火之气。烁其肺金。

    肺伤则卫气虚。由是汗出身热恶寒。即内经所谓膈消。皆相火伤肺之所致。金匮主以白虎加人参汤救肺为主也。

    太阳中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合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

    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太阳中表证也。表证脉当浮。今不能浮。而反弦细芤迟者。明系元气不足。不能鼓动。其脉于外。盖弦细者。阳虚也。芤迟者阴虚也。阴阳俱虚。故不胜劳。小便已洒然毛耸者。太阳经火气内伏也。手足逆冷。

    太阴气弱。不胜时火也。口开前板齿燥者。阳明中之本证。亦津液内伤之确微。所以发汗复虚其卫。则恶寒甚。温针复损其营。则发热甚。下之复伤其胃则淋甚。以夏月阴气在内故也。灵机所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亡。

    惟宜甘药补正以解其热。东垣制清暑益气汤。深得其旨。然仲景俱言太阳。而不言脾肺者。以热邪炽甚。则寒水必致受困耳。

    太阳中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成注谓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然脉微者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月暑热以水灌洗而致病一物瓜蒂汤主之。观仲景论惟出三证。岂偶然哉。举其端。将为后世准绳。一者明其中。表热。一者言其表里俱虚。此则外邪郁时火而成中。

    若是邪郁时火。比类而推其因殆有不可胜言。如取凉风者。感雾露者。食生冷者。素有积热者。阴血素虚不胜。大热者。

    宿邪感动者。处阴湿地者。凡是之类。皆足以郁其时火。为中之病。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虚或实。随证发见。若论其治邪退热。较量权衡。岂一言而尽哉。○按仲景论三条。首言动而得之之病谓中。属外因。次言静而得之之病。

    虽曰中。实暑病也。属内因。未言因热伤冷之病。乃中之变证。属不内外因。不得以三者混称也。

    以上中例。

    病加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痰饮内动身必有汗加以发热恶寒。全似中风。但头不痛项不强。此非外入之风邪。乃内蕴之寒痰窒塞胸间。宜用瓜蒂散之苦寒。合小豆之利水。香豉之散邪。以快涌膈上之实痰。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也。诸失血虚家禁用者。亡血而复用吐。则气亦虚。虚家而复用吐。则损其阴。所以为禁也。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厥冷。与厥阴之厥深热深相似。其脉乍紧则有时不紧。殊不似矣。可见痰结在胸中。随气上下。故脉时紧时缓。

    而烦满不能食也。○此条旧在厥阴。而辨不可吐下。复有一条云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与此无异。但此云脉乍紧。彼云脉乍结。紧则寒。饮结聚。结则痰饮伏匿之脉。皆属瓜蒂散证。不必两存也。然此手足厥逆。亦属寒饮宿病与厥阴病证何预哉。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传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痛不得食按之反有涎唾者。知有寒痰在胸中也。下利脉迟寸口微滑者。为膈上实。故吐之则利自止也。○合三条但见痰证可吐不可汗。合食积虚烦香港脚四证论之。勿指为类伤寒。但指为不可发汗。则其理甚精。盖食积已是胸中阳气不布更发汗则阳外越不团。阴气用事。愈成危候。虚烦则胃中津液已竭。更发汗则津液尽耗矣。香港脚即地气之湿。邪从足先受。正湿家不可发汗之义耳。

    以上痰证例。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即气口。灵枢经脉对代人迎而言也气口脉浮取之大而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此以胃中营气受伤。所以气口脉虽浮大。而不能滑实。重按反涩也尺中亦微而涩。以其腐秽已归大肠肺与大肠为表里。故其脉自应涩也。所谓亦微而涩亦字从上贯下言浮大。而按之略涩。非涩弱无力之谓见浮大。中按之略涩方可用大承气下之。设纯又当从枳实理中助胃消导之药矣岂复为大承气证乎。○此条下金匮有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数为在腑滑则流利。如珠此为实也盖宿食在腑。有诸中形之外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与大承气汤。

    不欲食非不能食乃伤食恶食之明征也。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恐为阴寒。及肠胃虚冷滑脱不止。今脉见滑实。知为热邪内结。当有所去不可止遏宜与大承气攻其实热。腐秽去而利自止耳。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三部脉皆平。其人元气本强也。且按之心下硬者。为食滞中宫无疑。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迟为阳明结滞之候。迟而不滑为结未定硬不可攻也。今迟而滑实虽自利亦须下之。下后里气得通则脉自不滑亦不迟耳。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中痛而不满者。为阴寒满。平不痛者。为虚气。此既满且痛。为实结无疑急须下之。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宿食本不当吐。以其人素多痰饮。载宿食于上脘。故宜用吐法。其高者固宜越之也。○此条金匮多宜瓜蒂散。四字其后人有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脉紧头痛有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二条者但言宿食而不言下之者。以其兼见外因之脉证。则当从外因例治矣。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也当下之。

    此条世本。尚有宜大承气汤五字。衍文也。故去之详未尽之邪。可以留伏经年而发。必系寒邪。寒邪惟可备急丸温下。不应大承筑寒下也。设属热邪必无经年久伏之理。

    以上宿食例。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在右者。气动于脐之右也发汗则动肺气。气虚则不能护卫。其血故妄行。而为衄。衄则亡津胃燥。故渴而心中苦烦若更饮水伤其肺胃。故饮即吐水也。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发汗汗不止亡阳外虚故头眩筋惕肉也。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发汗亡阳则愈损心气肾乘心虚欲上凌心。故气上冲正在心端也。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发汗则无汗者。肾水不足也。心中大烦者。肾虚不能制心火也。骨节疼目运恶寒。皆为肾病。王太仆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当补肾脏真阳为主。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下之伤胃动肺。咽燥鼻干者。津液内竭而喜引饮也。头眩心悸者。水饮伤肺心主不宁。而烦悸眩晕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下之损脾。而肝气复行于脾也。虽有身热卧则欲蜷者。表热里寒也。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下之掌握热烦言掌中虽热而握固不伸也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表寒里热也。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腹满头眩。下清谷心下痞以下之伤脾肾气则动。肾邪凌心也。

    按动气本因脾土衰弱。不能约制肾水。水饮凝结而成虽水乘上位之微邪。而仲景汗。下俱禁者。以汗下必先动脾之津液。故东垣每以验脾之盛衰凡按之牢若痛者。即动气也。动气本属脾疾。四脏中某脏之虚。即乘其部而见之。所以误汗。则伤阳。阳伤则邪并于气。故吐衄呕逆。眩晕气逆上奔。误下则伤阴阴伤则虚阳无制。故虽发热。而蜷卧。当握不伸。皆胃气虚寒困惫之候。至于病患。素有积聚连在脐旁。亦曰。动气汗下。尤不可犯。通宜理中去术加桂苓为主以茯苓利水。桂泄奔豚故宜加用。白术滞气故去之。然久病脾气衰极而无客邪者。生术以附子制用。亦无妨碍。更须参以所见之证为主盖不必拘活人书等方药也。

    以上动气例。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霍乱。

    霍乱者。三焦混乱清浊相干。阴阳乖隔寒热偏胜以致吐逆。泄利。甚则转筋厥逆。而为挥霍撩乱也。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已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本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故吐利霍乱。今吐已利止。又复发热。知内邪得泄而外感未除也。

    即当微清。便自调后。身疼痛急当救表例治之。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外感也。加以欲饮水。热邪入里。故用五苓两解表里若不用水者。知里有寒邪。故用干姜之辛。

    以温中散邪参术甘草之甘以扶阳。益气甘得辛而不滞。辛得甘而不燥。辛甘合用。以理中气之虚滞。盖吐利并作当以里证为急也。

    若脐上策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

    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甚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脐筑吐逆腹满。三者俱属气病。以术性壅滞不利于气故去之。然下多虽有筑呕不妨从权。用术以助中上约制肾邪为要且下多气已滞甚。纵有筑呕在所不计也。而悸者但加茯苓。仍不去术以悸为停水。与气无预。况术得参。同有利水生津之绩。故不去也。其渴欲得水之加术。寒加干姜呕加生姜脐上筑加桂悸加茯苓。皆人所易明。若夫腹满加附。腹痛加参。非讲明有素不知也。盖人身背为阳。腹为阴。所以阳邪内陷。则结胸阴邪内结则腹满。非籍附子雄悍之力。何以破其阴邪之固结乎。而腹中痛者。尤为阴邪无疑其在太阳本邪凌上。则用小建中汤和其阴。分之阳邪况在阴经者。不温补其阳。和之气何以胜任其除邪之冲激耶。○霍乱为胃逆禁犯谷气。犯之则胃逆不复。此言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

    许是言服理中汤大法非指霍乱为言也。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外邪未解也。当消息和解。其外言当辨外邪之微甚制汤剂之大小也。盖吐下骤虚虽夏月不妨。桂枝汤以和其营。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身虚不胜谷气实也。

    霍乱吐利时内不可便与饮食。以胃气逆反故即愈后脉平小烦者。尤当节慎饮食。以仓廪未固。不可便置米谷耳。

    以上霍乱例。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劳复乃起居作劳复生余热之病方注作女劳。复大谬。女劳复者。自犯伤寒后御女之大戒。多死少生。岂有反用泻泄之理太阳下编下。后身热或汗吐下。后虚烦无奈用本汤之苦。以吐撒其邪。此非用吐法也。乃加枳实于栀子豉中。以发其微汗。而祛胸中虚热至内经火淫所胜以苦发之之义。若有宿食留结。急加大黄下夺之。不可稍延则热持不去。真阴益困矣。观方中用清浆水七升空煮至四升。然后入药同煮全是欲其水之熟而趋下不至上涌耳。所以又云覆令微似汗。精义入神。

    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瘥已后更发热。乃余热在内以热召热也。然余热要当辨其何在。不可泛然施治。以虚其虚。如在半表半里则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法如在表则仍用汗法如在里则仍用下法。即互上条汗用枳实栀子豉微汗之下用枳实栀子豉加大黄微下之。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腰以下有水气者。水渍为肿也。金匮曰。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此定法矣。乃大病后脾土告困不能摄水。以致水气泛溢。用牡蛎泽泻散峻攻。何反罔顾其虚耶。正因水分未犯。身半以上急驱其水所全甚大。设用轻剂则阴水必袭入阳界驱之无及矣。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身中津液因胃中寒气凝结而成浊唾。久而不清其人必消瘦索。泽故不用汤药。荡涤而用丸药缓图也。理中丸乃驱分阴阳温补脾胃之善药然仲景瘥后外邪已尽才用其方在太阳邪炽之日不得已合桂枝用之即更其名曰。桂枝人参汤。金匮于胸痹证则名之曰人参汤。于此见其立方命名之义矣。○伤寒瘥后体虚。每有遗热。故禁温补。即问有素禀虚寒。于中气寒者。止宜理中丸调理。未尝轻用桂附也。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身中津液。为热邪所耗。余热不清。必致虚羸。少气难于康静。若更气逆。欲吐是余热复挟津液滋扰故用竹叶石膏汤以益气。清热散逆气也。○按此汤。即人参白虎去知母而益半夏麦冬竹叶也。病后虚烦少气为余热未尽。故加麦冬竹叶于人参甘草之温中益气药中以清热生津。加半夏者。痰饮上逆欲呕故也。病后余热。与伏气发温不同。故不用知母以伐少阴也。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病后食谷。微烦谓之食郁。减食自愈。以胃气新虚。不能胜谷也。即有余热未尽。当静养以俟津回。不治而治也即不获已用药。须平淡处方不使药力胜气。则可即如草木凋瘁。必须时时微涧。助其生发。若恣意壅灌。则立槁矣。至于虚而有邪者。又须峻利急攻。稍不尽邪乘虚内入不救矣。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学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散主之。

    阴阳易之病注家不明言。乃致后人。指为女劳复。大谬若然。则妇人病新瘥。与男子交。为男劳复乎。盖病伤寒之人。热毒藏于气血中者渐从表里解散。惟热毒藏于精髓之中者。无由发泄。故瘥后与不病之体交接。男病传不病之女。

    女病传不病之男。所以名为阴阳易。即交易之义也。其证眼中生花。身重拘急少腹痛。引阴筋。暴受阴毒。又非桂附辛热所能驱。故烧裆为散。以其人平昔所出之败。浊同气相求服之小便得利。阴头微肿。阴毒仍从阴窍出耳。

    以上瘥后诸复阴阳易。


如果你对伤寒缵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伤寒缵论》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