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太阴经症 寒实结胸

类别:子部 作者:清·沈金鳌 书名:伤寒论纲目

    【纲】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目】张元素曰。太阴本症。惟腹满自利而已。若邪迫于上。则吐而食不下也。邪迫于下。则利甚而腹满也。上下相迫。必上下交乱。胃中空虚。法只可行温散之剂。其病自痊。若误下之。必在下之邪去。而在上之邪陷。有不至于胸下结硬者哉。

    魏荔彤曰。邪自外感。太阳先中之。邪自内传。太阴先受之。少阳之邪。既不能由半表而达表。

    必由半里而入里。而里三阴之太阴。又为三阴之表。内经云。太阴主开是也。所以少阳之邪。传经必先及太阴。亦不离内外表里之义而已矣。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纯为太阴湿土。失镇奠之令。故症全见于肠胃肚腹之间。本为三阳之邪。陷入阴经为患。法当升散其邪。复还阳分。若以满痛为实邪而下之。则阳愈陷而下沉。阴愈凝而不散。胸下结硬。有似太阳之结胸而在下。有似太阳之心下痞而又在上。胸下结硬。所以为太阴误下独见之症者如此。伤寒传经之邪。无论在太阳为风因寒因。及遍历三阳。皆成热邪。复由阳而入阴。或误下误汗。又能变虚生寒。此病之变易莫测也。惟其为热邪。所以作满而能吐。若寒邪。但胀满不食。必不能上逆为呕吐矣。自利而时腹痛。

    利为挟热。时痛亦热邪。若寒邪。则痛隐隐无已时矣。所以知其确为热邪也。况凡病初得为寒。久痛多热。亦理之常。太阳风寒之邪。传阳明时已变热矣。未有无所因而忽又变寒入三阴者。如谓入三阴即为寒。何以有系在太阴之发黄也。发黄亦为寒邪耶。又何以三阴篇中用苦寒之剂。仲师立法。

    不一而足。岂智不足耶。总由传经与直中之邪。分路不明。故见仲师立一温散之法。便谓传经为寒邪。及见一恣用苦寒之法。便自己亦说不周全。遂含糊了事便罢。余不得不于三阴之首条力争之。曰。直中有寒。传经悉热。(八字铁案)此二语确乎不易。再太阳结胸痞。

    皆经误下而成。亦属风寒在表之邪。日久变热。遂成结聚。特风邪阳。聚于高分。寒邪阴。聚于低分。然风因寒因。俱为已变热之邪无异也。所以陷胸泻心内。俱有苦寒之味。今此胸下结硬。又岂能外陷胸泻心别求门路乎。或问。仲师意在温散。子言陷胸泻心。何也。曰。仲师温散。为太阴未误下言。非为已下成胸下结硬者言也。亦如太阳未误下。用辛温。已误下。用苦寒也。三阳为表。

    三阴为里。固矣。三阳有三阳之表里。三阴有三阴之表里。岂可一阳而尽表之理。一阴而尽阴之道乎。此乃伤寒中之大关键也。

    【纲】仲景曰。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与三白小陷胸汤。为散亦可服。

    【目】柯琴曰。太阳表热未除而反下之。热邪与寒水相结。成热实结胸。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也。无热症者。不四肢烦疼也。


如果你对伤寒论纲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伤寒论纲目》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