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篇内首三节。论邪气入于脏腑。第四节论病形。故名篇。
邪气之中人高也
志云。邪气者。风雨寒暑。天之邪也。故中人也高。湿乃水土之气。故中于身半以下。此天地之邪。中于人身。而有上下之分。
溜于腑
甲乙溜作留。马云溜当作流。下文溜于经亦同。
异名同类
张云。经脉相贯合一。本同类也。然上下左右部位。各有所属。则阴阳之名异矣。
诸阳之会
(止)
则下少阳
张云。此言邪之中于阳经也。手足六阳。俱会于头面。故为诸阳之会。凡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中于面。则自胸、腹、下行于阳明经也。中于项。则自脊、背、下行于太阳经也。中于颊。则自胁、肋、下行于少阳经也。脉遍周身者。惟足六经耳。故但言足也。
若饮食
甲乙作热饮食足。
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史云。一作其中于肩、背两胁。亦下其经。张云。膺在前。阳明经也。背在后。太阳经也。两胁在侧。少阳经也。中此三阳经。与上同。
其阴
张云。臂内廉曰阴。手足三阴之所行也。
淖泽
史云。淖、泽也。泽液非。张云。柔润也。
不能客
史云。客一本作容。简案、甲乙作容。俱通。
邪之中人脏奈何
甲乙作邪之中脏者奈何。
愁忧恐惧
(止)
而上行
张云。此下言邪之中于五脏也。然必其内有所伤。而后外邪得以入之。
心藏神。忧愁恐惧则神怯。故伤心也。肺合皮毛。其脏畏寒。形寒饮冷。故伤肺也。若内有所伤。而外复有感。
则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在表则为寒热疼痛。在里则为喘咳呕哕等病。汪云。形寒伤外。饮寒伤内。素问咳论云。其寒饮食入胃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与此文义正同。今人惟知形寒为外伤寒。而不知饮冷为内伤寒。讹为阴证非也。凡饮冷者。虽无房事。而亦每患伤寒也。若房事饮冷而患伤寒。亦有在三阳经者。当从阳症论治。不得便指为阴症也。世医不明。妄以热剂投之。杀人多矣。特揭出以告人。气逆上行。故有发热头痛诸证。简案、气逆。甲乙作气迎。非。
伤肝
张云。肝藏血。其志为怒。其经行胁下也。
有所击仆
(止)
则伤肾
百病始生篇。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张云。脾主肌肉。饮食击仆者。
伤其肌肉。醉后入房。汗出当风者。因于酒食。故所伤皆在脾。肾主精与骨。用力举重则伤骨。入房过度则伤精。汗出浴水。则水邪犯其本脏。故所伤在肾。简案、击仆与下文所谓异。
得往
张云。往、进也。
卒寒
张云。卒、猝同。
空窍
张云。空、孔同。
精阳气上走于目
张云。精阳气者。阳气之精华也。故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其别气
张云。别气者。旁行之气也。气自两侧上行于耳。气达则窍聪。所以能听。
其宗气
张云。宗气。大气也。宗气积于胸中。上通于鼻而行呼吸。所以能臭。
为臭
简案、臭、同。许救切。说文以鼻就臭也。亦作嗅。
其浊气
张云。浊气、谷气也。谷入于胃。气达于唇舌。所以知味。
皆上熏于面
张云。凡诸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如脉度篇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此五脏之气。皆上通于七窍。不独诸阳经络。乃得上头也。
天气甚寒
简案、诸本及甲乙作大热甚寒。但张本与此同。上文曰天寒。而不曰天热。则作天气甚寒为是。四十七难云。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张揭数证驳难经。今不繁引。
虚邪之中身也
八正神明论云。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又管能篇文。与本篇略同。
命曰明
(止)
命曰工
张云。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
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盖本诸此。
与尺之相应也
甲乙作与尺之皮肤相应也。据下文皮肤二字正系缺文。甲乙为是。
桴鼓
简案、桴、同。音浮。击鼓槌也。汉李寻传。犹鼓之相应是也。
本末根叶之出候也
志云。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乃五脏五行之神气而见于色也。脉者荣血之所循行也。尺者谓脉外之气血。循手阳明之络。而变见于尺肤。脉内之血气。从手太阴之经。而变见于尺寸。
此皆胃腑五脏所生之气血。本末根叶之出候也。
形肉
志云。谓尺肤也。知色脉与尺之三者。则神且明矣。
见其色
(止)
则已矣
张云。不得其脉。言不得其合色之正脉也。相胜之脉。如青色得毛脉。以金克木之类是也。相生之脉。如青色得石脉。以水生木之类是也。
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
张云。缓、急、以至数言。小、大、滑、涩、以形体言。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涩、不滑也。虚细而迟。往来觉难。如雨沾沙。如刀刮竹。六者相为对待。调此六者。则病变可以定矣。调、察也。
贲而起
甲乙作大字。更有脉沉者。尺之皮肤亦沉一句。据上文举六者则为剩文。张云。贲、忿奔二音。大也。沸起也。论疾诊尺篇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义与此同。简案、十三难云。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
亦此义也。
故善调尺者
(止)
十全六
张云。此正本末根叶之义也以尺寸言则尺为根本寸为枝叶。以脉色言。
则脉为根本。色为枝叶。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也。然必能参合三者而兼行之。更为本末皆得。而万无一失。简案、十三难云。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周礼天官医师职云。岁终稽其医事。则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心脉急
楼氏纲目云。谓色赤脉钩而急也。张云。急者弦之类。
张云。急主风寒。心主血脉。故心脉急甚。则为。筋脉引急曰。弛长曰。、炽寄系三音。音纵。
缓甚为狂笑
张云。心气热则脉纵缓。故神散而为狂笑。心在声为笑也。
微缓为伏梁
(止)
唾血
志云。伏梁乃心下有余之积。故微主邪薄于心下也。心主血。热则上溢而时唾血也。简案、经筋篇云。手少阴之筋病。内急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大甚为喉
甲乙作喉。、脉经作喉介。马云。心火充溢。喉中然有声。简案、字书无义。下文云。喉中然唾出。素咳论云。喉中如梗状。介、芥古通。乃芥之芥。喉间有物。有防碍之谓。唯是介字从口者。必非有声之义。
心痹
见五脏生成篇及痹论。
善泪出
张云。以手少阴之脉。挟咽喉。连目系也。
小甚为善哕
张云。阳张虚而胃土寒。故善哕。
微小为消瘅
马云。血液枯燥。病为消瘅。志云。消瘅者。三消之证。简案、张为肌肤消瘦之义。非。
心疝
见脉要精微论。四时刺逆从篇大奇论。
喑
张云。心脉涩甚。则血气滞于上。声由阳发。滞则为喑。
血溢
张云。涩当伤血也。简案。吐衄血之属。
维厥
史云。经络有阳维、阴维。故有维厥。马同。张云。四维厥逆也。以四肢为诸阳之本。而血衰气滞也。
耳鸣颠疾
志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心气虚。故耳鸣颠疾。简案、甲乙颠作癫。
颠、癫、、三字并通。
肺脉急甚
楼氏云。谓色白脉毛而急也。
癫疾
张云。风邪胜也。木反乘金。故生癫疾。
微急
(止)
息肉不通
马云。皆肺气不足。风邪有余所致也。
多汗
张云。皮毛不固。故表虚而多汗。志云。缓则热甚。故多汗。
痿
志云。肺热叶焦。则为痿也。鼠。寒热病也。其本在脏。其末在脉。肺主百脉。是以微缓之有热。微涩之有寒。皆为鼠。在颈腋之间。简案、脉经无字。
偏风
志云。本经曰。偏枯身偏不用。病在分腠之间。盖病在皮肤。则为寒热。病在血脉。为寒热鼠。在分腠。则为偏风。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也。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头以下者。颈、项、胸、背之间。脉之外部也。
简案、脉经注云。一作漏风。据汗出不可止。作漏风近是。
胫肿
张云。心火烁肺。真阴必涸。故为胫肿。
肺痹
见痹论及五脏生成篇。喻氏法律云。肺痹心膈窒塞。上气不下。盖肺为相传之官。治节行焉。管领周身之气。无微不入。是肺痹即为气痹明矣。
起恶日光
张云。以气分火盛而阴精衰也。志云。日光太阳之火。阴血少故恶日光。金畏火也。
脉经作起腰内三字。
为泄
论疾诊尺篇云。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张云。阳气虚而腑不固。病当为泄。志云。肺与大肠为表里也。
消瘅
张云。金衰则水弱。故为消瘅。志云。肺主津。水之生原也。
息贲
张云。气血皆实热。故为息贲上气。息贲、喘急也。贲、音奔。
上下出血
张云。上言口鼻。下言二阴也。
涩甚
(止)
善酸矣
张云。涩脉因于伤血。肺在上焦。故涩甚当为呕血。若其微涩。气当有滞。
故为鼠。在颈腋间。气滞则阳病。血伤则阴虚。故下不胜其上。而足膝当酸软也。酸、音酸。
肝脉急甚
楼氏云。谓色青脉弦而急也。
恶言
甲乙注。一作妄言。志云。肝主语。在志为怒。张云。言多嗔恶也。
肥气
张云。以木邪伤土。故为肥气在胁下。胁下者肝之经也。五十六难杨注云。肥气者肥盛也。
言肥气聚于左胁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小儿多有此病。
善呕
志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缓主多热。热则肝气逆。故善呕。简案、马张以缓为脾脉。恐误。
水瘕痹也
甲腋无也字。是。志云。水瘕痹者。亦食饮之所积也。简案、盖水癖癖饮之类。痹、闭也。
大甚为内痈
(止)
为消瘅
志云。本经曰。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荣气不行。
乃发为痈。大主肝气盛。盛则郁怒而不得疏达。故为内痈。呕、衄、肝气逆于上也。阴缩、肝气逆于下也。肝脉抵少腹。上注肺。咳引小腹者。经气逆于上下也。小者血气皆少。少则木火盛。故多饮及为消瘅也。简案、肝痹见痹论及五脏生成篇。
疝
张云。热壅于经。故为疝。
遗溺
张云。以肝火在下。而疏泄不禁也。
溢饮
志云。饮留于四肢。则经脉阻滞。故脉涩。脉经作淡饮。
挛筋痹
甲乙作挛筋。张云。皆血不足以养筋也。
脾脉急甚为
张云。木乘土也。脾主肢体。而风气客之。故为。
膈中
马云。木邪侮土。其在上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脾气不上通也。本经上膈篇云。气为上膈。
食饮入而复出。
后沃沫
志云。不能游溢津液。上归于肺。四布于皮毛。故涎沫之从口出也。简案、马云。在下为去后沃沫。脾气不下疏也。误。
缓甚
(止)
若无病
张云。脾脉宜缓。而缓甚则热。脾主肌肉四肢。故脾热则为肉痿。及为厥逆。
若微缓而为风痿。四肢不用者。以土弱则生风也。痿弱在经。而脏无恙。故心慧然若无病。
击仆
张云。脾主中气。脾脉大甚为阳极。阳极则阴脱。故如击而仆地。楼氏云。凡病偏枯。必先仆倒。故内经连名称为击仆偏枯也。
疝气
张云。以湿热在经。而前阴为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简案、他四脏举积名。而此独云疝气可疑。脉经作痞气。是。五十六难云。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
饮食不为肌肤。杨注。痞、否也。言否结成积也。
腹里大脓血
张云。腹里大者。以脓血在肠胃之外。亦脾气壅滞所致。简案、脉经无腹字。里、作裹。素腹中论云。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此则痞气而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也。
寒热
张云。中焦之阳气不足也。志云。血气虚也。
消瘅
志云。脾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为消瘅。
癃
张云。脾脉滑甚。太阴实热也。太阴合宗筋。故为癃疝。
蝎
张云。其微滑湿热在脾。湿热薰蒸。故生诸虫。及为腹热。简案、、、蛔、并音回。
说文。、腹中长虫。尔雅注。蝎、木中蠹虫。刘勰新论云。身之有欲。如树之有蝎。
涩甚
(止)
下脓血
张云。脾脉涩甚而为肠。微涩而为内。及多下脓血者。以涩为气滞血伤。
而足太阴之别入络肠胃也。肠、内。远近之分耳。一曰下肿病。盖即疝漏之属。简案、脉经肠作肠颓。
内作内溃。(甲乙同颓作注云一作溃)盖二证各别。肠四种病之一。见千金方内则。马亦以溃字释之。然不详其为何证。张云。疝漏之属。姑仍之。
肾脉急甚
楼氏云。谓色黑脉石而急也。
骨癫疾
见癫狂篇。甲乙作骨痿癫疾。
沉厥
马云。盖风邪入肾则为厥。而肾气不足。则当沉滞而无知也。
奔豚
志云。虚气反逆。故为奔豚。阴寒在下。故足不收。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张云。按五十六难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其义本此。简案、骨空论云。督脉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又史仓公传云。涌疝、令人不得前后溲。
盖皆奔豚也。
折脊
志云。督脉属肾。贯脊。缓则督脉懈弛。故脊折也。简案、楼氏纲目脊痛门。引本经文。
知是脊痛之谓。犹折髀折腰之折。
洞
甲乙作洞泄。脉经作洞下。简案、根结篇。仓廪无所输膈洞。此谓洞泄与膈证也。张则见下嗌还出之文。以为上出之义。则似为膈证不可从。盖洞即史所谓风。仓公云。风者。饮嗌下仓而辄出不留。
又云。风之状。饮食下嗌辄后之。又云。即数十出。还出即后之之谓。其为洞泄、洞下、明矣。
阴痿
马云。火盛水衰。当为阴痿也。
石水
(止)
不治
张云。若其微大。肾阴亦虚。阴虚则不化。不化则气停水积而为石水。若至胃脘。
则水邪盛极。反乘土藏。泛滥无制。故死不治。石水义见素阴阳别论大奇论。、音垂。重坠也。腕、当作脘。
诸本并讹。
洞泄
消瘅。马云。肾气甚衰。无以主下焦。而为洞泄。亦水不配火。当为消瘅之证也。
癃
骨痿。志云。肾有热。则为小便闭癃。为睾丸肿。骨痿。坐不能起。热伤肾气也。
目无所见
志云。热伤骨精也。甲乙见下有见黑丸三字。脉经视见黑花四字。
大痈
志云。血气皆始于肾。涩则血气阻滞。故为大痈。
不月沉痔
志云。气血不行。故为女子不月。为沉痔。简案、沉痔盖谓痔之沉滞不已者。
诸急
张云。急者弦紧之谓。仲景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紧则为寒。成无己曰。紧则阴气胜。故凡紧急之脉多风寒。而气化从乎肝也。简案、气化从乎肝。不可信据。下仿此。
缓者
张云。缓者纵缓之状。非后世迟缓之谓。仲景曰。缓则阳气长。又曰。缓者胃气有余。故凡纵缓之脉多中热。而气化从乎脾胃也。
大者
张云。大为阳有余。阳盛则阴衰。故多气少血。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故脉之大者多浮阳。而气化从乎心也。
小者
张云。近于微细。在阳为阳虚。在阴为阴弱。脉体属阴。而气化从乎肾也。
滑者
张云。滑脉为阳。气血实也。故为阳气盛而微有热。仲景曰。滑者胃气实。玉机真藏论曰。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故滑脉从乎胃也。
涩者
张云。涩为气滞。为血少。气血俱虚。则阳气不足。故微有寒也。仲景曰。涩者荣气不足。
亦血少之谓。而此曰多血。似乎有误。观下文刺涩者。无令其血出少可知矣。涩脉近毛。故气化从乎肺也。
刺涩者
(止)
以和其脉
张云。脉涩者。气涩俱少。难于得气。故宜必中其脉。而察其逆顺。久留疾按。而无出其血。较之诸刺。更宜详慎者。以脉涩本虚。而恐伤其真气耳。循、音巡。摩按也。、委、伟二音。刺瘢也。
调以甘药也
张云。愚按此节。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甘之一字。圣人用意深矣。盖药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后五脏得禀其气。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胃属土而喜甘。伟中气不足者。非甘温不可。土强则金王。金王则水充。此所以土为万物之母。而阴阳俱虚者。必调以甘药也。
入安连过
张云。五脏六腑。皆有五。五之所入为合。即各经之合穴也。然手之三阳。复有连属上下气脉相通者。亦谓之合。故此以入安连过为问。甲乙作入安从道。
属于腑者也
张云。此下言六阳之经。内属于腑。因以明手之三阳。下合在足也。
荥输
(止)
治内腑
张云。荥气轻浮浅。故可治外经之病。合则气脉深入。故可治内腑之病。
巨虚上廉
马云。此本足阳明胃经之穴。其实为大肠之合。前本输篇有云。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大肠属上廉。小肠属下廉。张云。大肠手阳明也。本经之合。在曲池也。其下则合于足阳明之巨虚上廉也。
巨虚下廉
张云。小肠手太阳也。本经之合在小海。其下则合于足阳明之巨虚下廉。
委阳
张云。三焦手少阳也。本经之合在天井。其下则合于足太阳之委阳穴。按、大肠、小肠、三焦、皆手三阳之经。然大小肠为下焦之腑。连属于胃。其经虽在上。而气脉不离于下。故合于足阳明之巨虚上下廉。三焦为孤独之腑。其于三部九候。无所不统。故经之在上者属手。之在下者居足。所以十二经中。惟此手之三阳乃有下。
故本输篇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三焦下。在于足小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中外廉。名曰委阳。即此谓也。
屈伸而索之
马云。屈其体以觅承扶之阴纹。伸其体以度委阳之分寸。(委阳在趺下一寸六分承扶在尻臀下陷纹中)
正竖膝予之齐
张云。谓正身蹲坐。使两膝齐也。
委阳之阳
马云。古人谓外为表。又名之曰阳。张云。当作委中之阳。盖委中之外廉。即阳陵泉之穴也。
揄申而从之
马云。必揄扬以申其手足善取之耳。张云。揄、引也。申、明也。取外经者在荥输。
然亦必引正详明。方可从而治也。揄音余。简案、揄、引也。见说文。张注骨空论。折使揄臂亦同。今从之。
志云。揄、音于。引也。抒也。伸舒其四体。使经脉之流通也。
鱼络血
张云。手阳明之脉。行于手鱼之表。简案、血络论云。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箸。则而泻之万全也。
竖陷者
甲乙作坚若陷者是。志。竖作坚。张云。两跗之上。脉即冲阳也。竖者坚而实。陷者弱而虚。皆足阳明胃脉之病。
切痛而鸣濯濯
马云。切痛者痛之紧也。濯濯者肠中有水。而往来气冲。则有声也。
冬日重感
张本日作曰。注云当作月。
支两胁
支、甲乙作。
控睾而痛时窘之后
马云。睾音皋。阴丸。小肠近小肠之内。后附腰脊。下连睾丸。故小腹痛。
腰脊控引睾丸而痛。痛时窘甚。而欲往去后也。张云。不得大小便。而时窘之后。盖即疝之属也。
当耳前
(止)
此其候也
张云。皆手太阳之经。故其病如此。
腹气满
甲乙腹下有张字。
亦见于脉
马云。脉必下陷。当取此穴以刺之。志云。其脉亦见于皮部。当取之委阳。
小便偏肿
诸本作小腹是。但张与此同。
肩上热
甲乙肩作眉。注云一作肩。
皆热若脉陷
甲乙无若脉陷三字。简案、此系剩文。当删。
善太息
志云。胆气不升。故太息以伸出之。
口苦呕宿汁
简案、即呕胆。见奇病论。
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
甲乙恐上有善字。恐下有如字。千金恐下有如字。张云。澹澹、失意貌。简案、澹、同。、集韵动也。经脉篇。心主之脉。是动则心中大动。又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
寒淫所胜。则心澹澹大动。并是跳动貌。张注非。
然数唾
、千金作介介。唾上甲乙有咳字。简案、马张并云。然有声也。非。义见上文喉注。
在足少阳之本末
甲乙在上有候字。张云。在腑为本。在经为末也。志云。足少阳经脉之本在下。其末在颈嗌之间。
陷下者灸之
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张云。陷下者为不足。故宜灸。
其寒热者
志云。少阳之枢证也。当以经取之。少阳之经气。外内出入者也。
必中气穴
志云。气穴者。腑气所注之经穴。故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即气穴论之所谓游针之居。
肉节
张云。肉有节界。其谓肉节。
针染
(一作游)
于巷
马云。气脉相通。即素问气穴论游针之居也。(如名气冲穴为气街而卫气篇有胸气腹头气胫气皆有街则巷即街之义)张云。染、着也。巷、道也。中其气穴。则针着脉道而经络通。
简案、染作游为是。
反还内着
马云。与真气相搏而乱。邪反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