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父母在,不许友以死。
抱朴子
《交际篇》:杀身犹以许友,岂名位之足竞乎。
列士传
羊角哀,左伯桃,二人为死友,欲仁于楚,道过雪饥,寒不得行自度不俱生,伯桃谓角哀曰:俱死之后,骸骨莫收,我不如死,我乐在树中。角哀听之,伯桃入树中而死。楚平王爱角哀之贤。以上卿礼葬伯桃。后角哀梦伯桃曰:正苦荆将军冢相近,今月十五日当大战。角哀至期,陈兵马诣其冢,作三铜人,自杀下从子。
史记
青并艹豫让之友也。为赵襄子参乘,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肯进。襄子曰:进视梁下,前类有人,类,象。青并艹进视梁下,豫让却寝,佯为死人,叱青并艹:去,长者且有事。言时杀赵襄子。青并艹曰:少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失相与交友之道,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失为人臣之道。如我者,唯死为可,适可得死也。退而自杀。
东汉书
《范式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病笃,同郡郅君章、商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垂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尔。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曰:吾以某日死,当以时葬,子未可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悟然叹,泣下。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空,而柩不肯进,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两汉蒙求
范式尝至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同在学,与式示相见。而平子被病,曰:山阳范式,烈士也。可托死,吾殁,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式行适还,有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为死友,乃营护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
魏书
《阎温传》:后汉孙宾硕,当桓帝时,常侍唐衡等权侔人主,以赵息常忤其事,遂捕赵氏儿以上皆杀之。有藏者与同罪,时息从父歧闻之,变姓名走诣北海,着絮巾布衤夸,于市中贩胡饼。宾硕见之,疑是非常人,问曰:“君不有重怨,则当亡命,我北海孙宾硕也。阖门百口,又有百岁老母在堂,势能相度,必语我以实。歧具告之,宾硕遂与歧共载,先入白母,言今日出得死友,乃延歧入稚牛锺酒,快相娱乐一二日,于别田舍藏复壁中。后衡及其弟死。歧乃出仕至刺史,而宾硕从此显名东国,仕亦为刺史云。
互见仁友。
马明叟实宾录
魏初有白,谤毁太祖,太祖怒甚,待中和洽陈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罢朝。太祖令曰:今言事者白,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此损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不可忍也。
东汉书
马字伯骞,勤结英雄,所欲友接,负笈荷担不远万里。山阳王畅未仁时,慕高名,往存之,留畅门投刺。畅欲不肯见,使从者拒之云:行历未旋,留连日日往伺之,谓从者曰:夫孝子事亲,行不逾日而至,今不归,非孝子也。欲待与相见,如凶于路,往而不反,哭之以为死交。畅闻其言,欢息壮志,因执其手,揖引与入,美谈毕,请入见母,饮宴定好而别。临退,执畅手诀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幸俱生盛明之世,免博丸之姿,托为丈夫,当建名后载,不可为空生徒死之物,秽天壤之间。
册府元龟
宋游道与顿丘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奖曰:我年位已高,会用第为佐史,今弟北面于我足矣。游道曰:不能。既而奖河南尹,辟游道为中正,使者相属以衣巾合待之,握手欢谑,元颢入洛,奖受其命出,使徐州,都督元孚与城人赵绍兵杀之。游道为奖讼冤,得雪。又表,为请赠过已考一阶以益之。又与刘广钦结交,托广钦弟粹于徐州杀赵绍,后败,枭粹道于邺市,孙腾使客告市司,得五百匹后听收,游道时为司州从事,令家人作刘粹所亲于州陈诉,于律判许而奏之。来力至,市司犹不许,游道杖市司,勒使速付之。时李奖二子构训居贫,游道后令其求三富人死事判免之,凡得钱百五十万,尽以入构训。其所气党侠如此。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四年,王世充降,秦王世民遂收世充之党,单雄信等,斩于洛水之上。初李世责力与单雄信友善,誓同生死,及洛阳平,世责力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已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责力固请不能得,涕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办事。世责力曰: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视兄之妻子乎?乃割股内以口舀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不负昔誓也。
新唐书
《王叔文传》:王叔文,越州山阴人,以棋待诏,颇读书,班言治道。德宗诏直东宫,太子引以待读,宫中事,咸与参订。叔文浅中浮表,遂肆言不疑。曰:某可为相,某可为将,他日幸用之,阴结天下有名士,而士之欲速进者,率谐附之。若韦执谊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为死友。而凌准,程异又因其党进,出入诡秘,外莫得其端。疆藩剧帅,或阴相赂遗以自结。互见十九友。
共命友
新唐书
《吐蕃传》:其君臣自为友五六人,曰共命。君死,皆自杀以殉。
刎颈友
史记
蔺相如为赵上卿,位在廉颇右。颇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之,于是舍人请辞去,相如止之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念强秦所以不加兵于赵者,以吾二人在。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相如谢罪。卒相与交欢,为刎颈之交。
齐春秋
檀超字悦祖,高平金乡人也,少而负气。始为南徐州西曹书佐,与别驾萧惠开抗礼,惠开自以地位居前,稍相凌驾,而超啸傲。不以地势推之。谓惠开曰:我与卿并有何等官阀,俱国家徵时外戚耳?何以一爵高人?惠开欣然。更为刎颈之交。杜伏盛,齐州章丘人也。少为盗,与乡人辅公礻石为刎颈之交。公礻石姑家公牧羊为业,公礻石数攘羊以喂之。
三十国春秋
敦煌太安李,名老切表于段业,称尽忠不贰。横为李嗣所谗。请业杀嗣。自归司败,业乃杀嗣。遣使谢,初嗣与结刎颈之交。嗣常以宗族托,曰:我身犹子身,勿为疑也。及是反为嗣所构,乃恨之。
册府元龟
汉陈余年少,父事张耳,相与为刎颈交剔。刎,断也,“刎颈”,文春吉托契深重、虽断颈绝头,无所顾也。后封代王相赵。
东汉书
《廉范传》: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鸿慷慨有义节。位至琅邪,会稽二郡太守,所在有异迹。
太平御览
《孙楚牵招碑》:初,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有横波截流,拊翼横飞之志。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乎季孟之间。
隋书
李密,长安人也,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密开皇中袭父爵。年始弱冠,尚书令杨素见而奇之。谓其子玄感曰:李密智计不穷,尔所不及,可与为友。玄感倾心礼遇,定为刎颈之交。
刺血友
辽史
《列传》:耶律马,六字扬隐。孟父楚国王之后。性宽和,善谐谑,亲朋会遇,一坐尽倾。恬于荣利,与耶律弘古为刺血友。弘古。为扬隐荐,补宿直官。
布衣友
史记
《范睢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睢报仇,乃佯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秦,且以为然,而入秦。昭王曰: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来,吾不出君于关。
西汉书
《孙宝传》:宝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刚直不苟合,常称疾不肯仕。宝以恩请文,欲为布衣友。日设酒食,妻子相对。文求受署为据。进见如宾礼。
魏书
夏侯尚,字伯仁。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为布衣之交。夏侯称,字义权,年十六,与文帝为布衣之交。每宴气凌一座,辩士不能答,代之高者多从之游。
晋书
王爽与司马太传饮酒,太传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帝为布衣之交,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肃祖之在东宫,与温峤庾亮并布衣之好。
齐书
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顾悛曰:此况卿也,今日与卿尽布衣之交。适悛起拜谢。
梁书
高祖性不好声色,颇慕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交。
陈书
陆景文,字叔辩,少有瞻略武勇,与陈武帝有布衣之旧。
隋书
《文学传》:虞绰,会稽余饶人也,恃才任气,无所降下,帝尝问绰于著作郎诸葛颖。颖曰:虞绰粗人也,帝颔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称为贵倨。虚襟礼之。与结布衣之友。绰数从游,其族人虞世南诫之曰:上性猜忌,而君过厚玄感,若与绝交者,帝知君改悔,庶可以无咎。不然,终当见祸。绰不从,及玄感败,籍没其家,妓妾并入宫,帝因问之,玄感平常时与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绰对帝。令大理卿郑善果穷治其事。绰曰:羁旅薄游与玄感文酒谈矣欠,实无他谋。帝怒不解。徙绰且末,绰至长安而亡。
册府元龟
陆贽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母卒持丧于河南丰乐佛寺日。四方以赙赠为词,厚致金帛贽丝,毫无所受。唯与剑南节度使韦皋布衣友善,皋以事奏闻。每有所致,辄称诏以受之。及贽罢相贬忠州,而韦皋屡表请以贽代巳代己。竟卒于忠州。年五十二。萧昕为左拾遗。与布衣张镐友善。
荀氏家传
荀羡与沛国刘真长。太原王促祖,陈郡商洪源,并著情契。太宗时居阿衡之任。虚中诱纳宾友,贤哲与羡等。数人为布衣之好。
太平广记
陇西李舟与齐映友善,映为将相。李舟为布衣。而舟致书于映,以交不以贵也。时映左迁于夔舟书曰:三十三官足下。近年以来,宰臣当国,多与故人礼绝。仆以礼处足下,则足下长者。仆心未忍,欲以故人处足下,则虑悠悠之人。以仆为讠舀,几欲修书。逡巡至今,忽承足下出守夔国,于苍生之望。则为不幸,为足下谋之,则名遂身退。斯又为准,仆昧时者,谨以为贺。但鄱阳云安道阻且长,音尘寂篾。永望增叹,仆所疾,沉痼,方率子弟力农,与世疏矣。足下亦焉能不疏仆耶。足下素仆,所知之,其于得丧固恬如也。然朝臣如足下者寡矣。明主岂当不察之耶?惟强饭自爱,珍重珍重。出摭言
言行龟鉴
张忠定公咏号垂崖,与寇莱公,为布衣交,莱公兄事之。忠定面责不少恕,虽贵不改也。公守蜀。闻莱公大拜。曰:寇准宰相才也,又曰:苍生无福,门人李畋怪而问之,曰:人千言而不尽者,准一言而尽。然太早,用太速,不及学耳。莱公在岐。忠定自蜀还,访之不留既别,顾莱公曰:曾读霍光传否?曰:未也。更无他语。莱公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曰:此张公谓我矣。
微贱友
东汉书
宋弘曰:贫贱之交不可忘。吴,字季英,陈留长垣人。郡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越坛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交友而别,功曹以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时公以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必变服客亻庸,为赁舂,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以光禄四行迁胶东侯相。时济北戴宏,父为县丞,宏年十六从在丞舍,每行园,常闻讽读之音,奇而厚之。亦与为友,卒成儒宗,知名东夏,官至酒泉太守。
续后汉书
《周浚传》:史曜素微贱,众所未知,浚独为友,以妹妻之,曜竟显名于世。
三国志
《顾邵传》:顾邵为豫章太守。初钱唐丁讠胥出于役伍,阳羡张秉生于庶民,乌程具粲,云阳殷礼,起乎微贱,邵皆拔之友之。秉遭大丧,亲为制服结,邵当之豫章,发在近路,值秉疾病,时送者百数。邵辞宾客曰:张仲节秉之字也。有疾苦不能来别,恨不见之。暂还与诀,诸君少时相待。
五典毓蒙
晋陶侃至洛阳,时郎中令杨日卓,侃州里也。侃诣之,日卓与同乘,吏部郎温雅谓日卓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日卓曰:此人非凡器也。
册府元龟
王尼字孝孙,本兵家子,寓居洛阳,卓荦不羁。初为护军府军士,胡母辅之与琅邪王澄母,北地传畅,中山刘舆,颖川荀邃,河东裴遐,迭属河南功曹甄述,及洛阳令曹摅请解之。摅等以制旨所及,不敢。辅之等赍羊酒诣护军门,门吏疏名呈护军,护军叹曰:诸名士持羊酒来,将有以也。尼时己给府养马,辅之等人,遂坐马厩下,与尼炙羊饮酒,醉饱而去。竟不见,护军大惊,即与尼长假,因免为兵,东瀛公腾辟为车骑舍人,不就。
殷氏世传
殷褒字元祚。渤海府君之子。河南郑廉始出寒贱,又未知名,见而友之。廉父常居肆,乃就拜其父于肆中,众皆惊,廉由是显名,位至司徒。
续世说
裴轧先为御史大夫,出为外郡刺史,虽强直有器干,而昵于小人。既典外郡,与令史结反,书疏往反,令伺朝廷事,俄为友生所发,坐流爱州。
诗 友
章贡志
廖融字元素,宁都县人。与逸民任鹄为诗友。隐居南岳,湘守杨微之代归,枉驾访之,留宿山斋。
三国吴志
郑曹有文学操行,与陆云善,与云诗相往反。
辛文房唐才子传
齐巳至宜春,投诗郑都官云:自封修药院,别下着僧床。谷曰:善则善矣,一字未安。经数日来曰:别扫如何?谷嘉赏,结为诗友。
陆游南唐书
《刘洞传》:洞隐居庐山二十年,能诗。同时有夏宝松者,亦隐居庐山,相与为诗友。
云溪友议
雍陶为简州牧,自比之谢宣城,柳吴兴也。宾至则折挫之阍者,亦怠投贽者,稀得见。忽有冯道明下第请谒,云与员外故旧,阍者以道,明言启之。及引进,陶呵曰:与公昧平生,何方相识?道明曰:诵员外诗,仰员外德,诗集中日得见,何隔平生也。遂吟曰: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曰: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又曰:闲门客到常疑病,满院花开不似贫。陶闻吟欣狎,待道明如曩昔之友。君子以雍君矜夸而好媚,冯子匪艺而求知。其两违之。
西清诗话
高英秀与替宁为诗友,口给好骂,滑稽见眉睫有异,日必尊短于后,人号恶喙薄徒。尝讥人诗,李山甫《汉史诗》: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沉。定是破船诗。李群玉方穿,诘屈崎岖路。又听钩车舟格磔声,是梵语诗。杜荀鹤今日偶题题似此,不知题后更谁题。此卫子诗也。不然安有四蹄。宁笑。
太平广记
吴郡陆龟蒙字鲁望,父宾虞,进士甲科,浙东从事,家于苏台,龟蒙幼精六籍,长而攻文,与颜荛、皮日休、罗隐、吴融为益友,性高洁,家贫思养亲之禄。与张博为庐江吴兴二郡亻卒。丞相李蔚卢携景重之,罗隐寄龟蒙诗云:龙村李丞相,昔岁仰高文。黄阁今无主,青山竟不焚。盖尝有微聘之意。唐末以左拾遗授之,诏下之日,疾终于家,与皮日休为诗友。
宋史
《梅尧臣传》:尧臣工为诗,以深远古谈为意。间出奇巧,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苦学,由是知名于时。
辽史
《列传》:肖朴父劳古,以善属文为圣宗诗友。耶律谷欲傅,与宗命为诗友。数问治要,多所匡建。
文词友
南史
除徐伯阳为侯安都司空参军。太建初,与中记室李爽,张正见、尚书郎贺彻,学士阮卓,黄门郎萧诠,三公郎王由礼,处士马枢,记室祖孙登,比部贺循,长史刘删等。为文会之友。后有蔡凝。刘助、陈暄、孔范、亦预焉。游宴赋诗,勒成卷轴,伯阳为其集序,盛传于世。
旧唐书
于休烈,河南人也。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心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与曾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
唐书
元稹与白居易最善,为文友。
唐
权皋字士繇,父与席豫苏源明以文艺相友。
史子朴语
人之于学,岂特务求师哉,亦不可不择友也。师道尊,其说也略,友道亲,其讲也详。欧阳永叔友文于尹师鲁,友诗于梅圣俞,卒为一代辞宗,友其可废乎?
吕东莱师友杂志
予年十八岁,从荣阳公至京师,始与从叔知止聚学,相期甚远,明年至河朔,外弟赵构才仲,从伯姑华阳君来归宁。才当时巳文词成就,曾肇子开称于荣阳公,以为能为古人文,予见之,因大激发,相与友善。
风疋友
蜀杌
昶赐诗僧可朋钱十万,帛五千匹,可朋与卢延让为风疋之友。诗五千篇,号玉垒集。自号醉癖,言其好饮,负无以偿酒债,故赐之。
酒 友
王性之默记
石曼卿与刘潜李冠为酒友。曼卿赴海州通判,将别,语潜曰:到官可即来相见,寻约痛饮也。既半载往见,到亻卒厅门,其阍迎谓曰:自此入客位,勿高声也。既见谒者,问知无官,请衣礻阑革郭。潜曰:吾酒友也。典客者曰:公勿怒,既至此无复去之理,我为借以衣,不得已衣之,坐凡两时,胸中不胜愤,典谒者言通判歇息,未敢传。坐几三时,馁甚,忽报通判请,替者请循廊,曼卿道服仙巾以就坐,不交一谈。徐曰:何来?又久曰:何处安下,有阙示及。一典客从旁替曰:通判尊重,不请久坐,潜大怒索去,云献汤。汤毕,又唱请临廊,潜益愤趋出,曼卿曳其腰带后曰:刘十,我做得通判过否:扯了衣裳酒去来。遂仍旧狂饮数日而罢。
陆游南唐书
《李贻业传》:贻业好饮酒,常折简招亲友。曰:今夕佳月,能相过乎?比客集,贻业已醉。指酒壶曰:本用相待,酒兴忽来,自倒之矣。
琴酒友
唐元结丐论
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坐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奔走友
东汉书
《何传》:少游学洛阳,乃陈蕃、李膺之败,以与蕃膺善。遂为宦官所陷。乃变名姓之亡匿汝南间。所至皆亲其豪杰,有声荆豫之域,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诗大雅曰:予曰有奔走,予曰有御侮。毛苌注曰:谕德宣誉曰奔走。
英雄记
袁绍不妄通宾客。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奔走之友,不应辟命。
北史
《齐本纪》:神武有澄清天下之志,与怀朔省事云中司马子如,及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为奔走之友。怀朔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亦相友结。
放逸友
北史
后周韦高尚不仕,与族人处玄,及安定梁旷,为放逸之友。周弘正造,谈谑尽日,恨相遇之晚也。后请至宾舒馆,未赴,弘正乃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当时所钦如此。
莫逆友
庄子
《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与友。疏:此之三人,并方外之士,冥于变化。一于死生,志行既同。故相与交友。子祀,子与,子、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目夫,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宋书
晋安帝义熙初,高宜命郎邪王弘为徐州治中从事史。不就,隐于曾稽。与鲁国孔淳之为莫逆交。
南史
何点字子哲,庐江人也。宋徵为庶子,不就。与陈郡谢藩,吴国张融,曾稽孔稚圭,为莫逆之交。
北史
《崔逞传》:逞孙瞻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友。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伏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如何闻过也。《张轨传》:执少好学,志识开朗。初在洛阳家贫,与洛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以此见称。
册府元龟
刘懋性沈雅厚重,与人交,器宇渊旷,风流甚美。时论高之,尚书李平与之结莫逆之交。眭夸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浩为司徒,奏征为中朗,辞疾不赴,州郡皆逼遣,不得已入京都,与浩相见,经留数日,唯饮酒谈笑平生,不及世利。浩每欲论屈之,竟不能发言,其见敬惮如此。浩后遂投诏书于夸怀,亦不开口。夸曰:挑兰,卿已为司徒,何足以此劳国士也!吾便于此将别。挑兰,浩小名也。浩虑夸即还,时来一骡,更无兼骑,浩乃以夸骡内之厩中,异相维絷,夸遂托卿人输租者谬,为御车,乃得出关。浩知而叹曰:眭夸独行士,本不应以小职辱之,又使其人杖策复路,吾当何辞以谢也。时朝法甚峻,夸既私还,将有私归之咎。浩仍相左右,始得无坐,经年,送夸本骡兼遗以所乘马,为书谢之。夸更不受其骡马,亦不复书,及浩之诛,为之素服,受乡人吊言,经一时乃止。叹曰:崔公既死,谁能更容眭夸,遂作朋友篇。辞义为时人所称。杜淹聪辩多才艺,弱冠,有美名于京邑。与同郡车福嗣为莫逆之交。黎景希好占玄象,颇知术数,而落魄不事生业。与范阳卢道源为莫逆之交。
后周书
柳弘字光道,河东解县人。少聪颖,工草隶,博涉群书,词彩丰瞻。与弘晨扬素为莫逆之交。
杨松谈薮
太原孙伯翳,放情物外,栖志丘壑,与王令君高范将军云为莫逆之交。
五典毓蒙事实
唐杨宁有高操,谈辩可喜,擢第调临涣主簿,弃官还夏见阳城,城为莫逆交。德宗以谏议召城,城未拜,诏宁即喻与俱来。
得意友
王智深宋纪
孔淳之隐居剡山,尝遇桑门法崇于三山,披衿领契,自以为得意之交。
晏元献公类要
吴均《行路难》: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瞻无所惜。
拜亲友
晋书
荀崧字景猷,与王济何劭为拜亲之友。
白氏六帖
荀岂页、王济、何劭,为拜亲友。
空门友
生随抄
王文正公旦,与杨文公亿为空门友。杨公谪汝州,公适当轴,每音问不及他事,唯谈论真谛而己。余尝见杨公亲笔与公云:山栗一秤,聊表村信,盖汝唯产栗,而亿与王公忘形。以一秤栗遗之。斯亦昔人鸡忝缟纟宁之意。
类说
醉吟先生与嵩山僧如满为空门友。详四友云霞友
罗泌路史发挥
仙传《拾遗》云:绮里季,东园公,角里先生,夏黄公,与张良为云霞之友。
盘山语录
凡有志节炼心地,究罪绝尘俗,逍遥方外,同志相求,遂为笃友。此等谓之云朋霞友,以其心与云霞相似,尘事碍他不得故也。
册府元龟
谢淡任达伏气,不营当世。与顺阳范泰为云霞之交。
唐孙元晏诗
《谢澹云霞友》:仗气凌人岂可亲,只将范泰是知闻。缘何唤作云霞友,却恐云霞未似君。
林泉友
旧唐书
《卢简辞传》:卢简辞,范阳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
山林友
唐
韦温少合,所善惟萧,夷澹君子也。精画及书,自钟王萧张以来皆能识其真,言敖然不以尘事自蒙,故温号山林友。
林下友
孙公谈圃
公尝与孙莘老,传师,乔希圣阎求仁,约异日为林下友,不至者以书督之。公曰:今莘老希圣相继谢世,独傅师尚显,求仁碌碌仕宦,而某谪远方,前日之约不能及矣,良可叹也。余谓林泉轩冕,虽去就不同,皆有命焉。公曰然。
人外友
册府元龟
李泌流放江南,与柳浑顾况为人外之交,吟咏自适。
世外友
册府元龟
许迈,丹阳句容人也。少恬静不务仕进,有高世之心。王义之每造之,未尝不弥日忘归,相与为世外之交。
苏颍滨集
《辩才法师塔碑》:清献赵公扌卞与辩才法师为世外友。
佛祖统纪
元净法师居上竺,清献赵公与师为世外友。
方外友
太平广记
《裴谌传》:谌与王敬伯梁芳约为方外之友。隋大业中,相与入白鹿山学道,许仙字。
唐
田游岩隐居嵩山,不交当世,惟与韩法昭宋之问为方外友。
佛祖统纪
嗣端法师居崇法寺,王荆公宰鄞,与师为方外友。
张椿龄蒲衣集
《思方外友》:我闻仙人隐尘寰,带索不整轻云寒,练气萧萧颜如丹,写诗赋咏锵琅。自言富贵无所待,一啸万古神情,嗟哉世故散淳朴,那识五体存真官。残形渗漉亏灵药,夙夕不愧精神单。仙芝混成生恍惚,道在此身端可观。离明坎充发变化,大似百渎还海湍。光辉便可揖玄上,胡用木钅赞钅赞石盘。亘古虚无阡陌阔,从君跨鹤而乘鸾。
尘外友
唐独孤及毗陵集
《一公塔铭序》:公与天台道士潘清,广陵曹评,顿丘李汤,南阳张继,安定皇甫舟,相与为尘外之友。
文外玄友
高僧傅
隋江便外假俗衣,内持法眼,更名彦琮,宣帝授以礼部等官,不就。与朝士王劭,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情同琴瑟,号为文外玄友。
道 友
道学传
薛彪之闻陶隐居委纟夭架石室,与蒋负刍艹邻居接宇。彪叹曰:彼二人者,可为道友,何为久滞东川?于是命棹来归,便相就共住,日夕讲习。
唐东拾遗集
《别冀侍御崔司议序》:挟清瑟,登高山,白云在天清江极目,可以散孤愤,可以游太清,一世之逸人。寄千里之道友。
道学传
潘洪字文盛,山阴人,幼辞家入山修禀上法,陶贞白见而悦之,遂与投分,共游诸处,寻求真书。
书斋夜话
至元间,尝为道友作玄牝之门赋,晦朔之间,如何论对,策问丹经之疑。虽文场扫地之余,聊作此丹学三场,以见穷措大畴昔灯窗刻苦之末伎尔。连江术者林复齐,抄予赋往严州呈何潜齐,潜齐终篇批点与一道者。后数年,蜀人向玉窗自湖南回吴,云潭州见一道者诵子之赋矣。问其全篇何在?乃秘固以为奇货。可笑可笑。愚曰:近在饶州时,有紫极宫道士取予此赋,予即手书以赠之,彼亦见示一赋,忘其作者姓氏,朋友间闻一好说话,得一好文字,彼此录而相与,亦是乐处。吾知潭州道者必无此乐也。或问朱晦庵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程子以为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乐。何谓以善及人?晦庵答曰:如传得师友好说话,好文字,归与朋友,亦唤做及人。如有好话说得好文字,紧紧藏在笼箧中,如何做得及人。愚谓近来有一等朋友,见人有好文字,必设计取之,乃若自己闻得些善言,则缄默而不肯语人。写得些好文字,则藏而不肯示人,鄙哉鄙哉!诚可恶也。
马丹阳词
《劝道友赠长安来元宝先生》:忆三三,舌头动,语珑珑,劝人争把修行重。宽胜窄,德胜力,暂忘修炼,恰如心摘。阿忆忆忆,思幼梦,怀真共,净清调养龙和凤。通三隔,明三碧,要成三宝,再三将息。阿得得得。《赠终南县水竹村姚三官人暨众道友炼丹砂》:早早听予言,休恋华轩,休迷园竹。长儿孙,休著人情休我相。休术家门,性命下功援。清净根源,自然乌兔两相吞。一点灵阳常晃朗,动塞乾坤。
古尊宿语
《云峰悦禅师寄道友偈》曰:散书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
玉昆金友
南史
《王份传》:份,长子铨善占吐,尚武帝女永嘉公主,拜驸马都尉,虽学业不及弟锡,而孝行齐焉。时人以为铨锡二王,可谓玉昆金友。
起死仙友
太平广记
邢和璞善方术。尝至白马坂下过友人,友人已死信宿,其母器而求之,和璞乃出亡人于床,引其衾解衣同寝,令闭户,熟眠良久,起命具汤,而反人犹死,和璞长叹曰:大人与我约而妄,何也?复令闭户又寝。俄而起曰:活矣,母入视之,其子已苏,问之,其子曰:被录在牢禁,栲讯正苦,忽闻邢仙人来唤,若人官走出迎拜,遂令从仙人归,故生。
良朋知友
盘山语录
凡有习学经教,琴书吟咏,高谈阔论,褒贬是非,此等谓之良朋知友。以其不炼心,亦不能作恶故也。
狂朋怪友
盘山语录
有一等不治心地,不看经书,不顾罪福,出语乖讹,作事狂荡,触着一毛,便起争斗,讠夸狂逞后,恃力持胜,欺压善良,相率成党。此等谓之狂朋怪友。
豪 友
开元天宝遗事
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册府元龟
范冉,冉或作丹。陈留外黄人。少为郡小吏,与王奂亲善。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齐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曰: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鬲。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尔。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
党 友
西汉书
《佞幸传》:石显与中书仆射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翟方进传》:方进劾红阳侯立,怀奸邪,乱朝政,欲倾误要主上,狡猾不道,请下狱。上曰:红阳侯朕之舅,不忍致法,遣就国。于是方进复奏立党友。曰:立素行积为不善,众人所共知。邪臣自结附托为党,庶几与政事,欲获其利,今立斥逐就国,所交结尤著者,不宜备大臣为郡守。案后将军朱博,钜鹿大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与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公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皆内有不仁之性,而外有隽材,过绝于人,勇猛果敢,得事不疑,所居皆尚残贼酷虐,苛刻惨毒以立威,而亡纤介爱利之风,天下所共知。愚者犹惑。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言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此三人皆内怀奸猾,国之所患。而深相与结信于贵戚奸臣,此国家大尤,大臣所宜没身而争也。昔季孙行父有言曰:见有善于君者爱之,若孝子之养父母也。见不善者诛之,若鹰之逐鸟爵也。翅翼虽伤,不避也。贵戚强党之众,诚难犯之,众敌并怨,善恶相月日,臣幸得备宰相,不敢不尽死,讲免博闳咸归故郡,以销奸雄之党,绝群邪之望。奏可。
面 友
杨子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势利友
诗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长乐刘氏曰:天子之于天下,无它职也,厚其人伦,皇建厥极,人君之所以夙夜者也。是故朋友道绝,则琢磨之义不行。吕氏曰:急则相求,缓则相弃,恩厚不知,怨小必记。皆小人之交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则莫非小之交。
广记论
素交尽,利交兴。
史记
《孟尝君传》:冯曰: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因然也。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要览
诸葛亮曰: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能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抱朴子
《交际篇》: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有利则独专而不相分,有害则苟免而不相恤、或事便则先取而不敢让,值机会则卖彼以安此。凡如是则有不如无也。
文中子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
皮日休鹿门隐书
惮势而交人,势劣而交道息,希利而友人,利薄而友道退。
阮子政论
夫交游者,俦者党结于家,威权倾其国,或以利厚而比,或以名高相求,同则誉广,异则毁深,朝有两端之议,家有不协之论,致令父子不同好,兄弟异交友,破和穆之道,长诤讼之源。
韩昌黎集
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北梦琐言
面交如携手,见利即解携而去也。
刘炎迩言
将忘其恩,必故雠之。将背其言,必故尤之。是友也。古之所谓不学,今之所谓口诗书而行市人者也。
张横浦心传
录小人之交,无非势利,势利一去,交情亦绝。
鲁连子
孟尝君逐于齐。谭子曰:富贵则就,贫贱则去,此物之必至而理固然也。愿君勿怨,请以市论,市朝则盈,夕则虚,非朝爱而夕则憎之也,势使然也。
史记
赵廉颇之免归长平也,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康颇曰:客去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何有怨乎?西汉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西汉书
《班固传》:张耳陈余始居约时,相然诺,信死生,岂顾间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卿者慕用之诚,后相背之也。势利之交,古人羞之。盖谓是夫。本赞
东汉书
窦婴为相,游士宾客争归之。及失相,而田虫分为太尉,亲幸士皆去婴而归虫分。
南史
任子四人,坠其家声旧交莫恤,刘孝标著广绝交,论以讥旧交,刘溉见其论抵于地。
晏元献公类
要后汉刘梁自曼山,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仍著《利交论》。
负义友
马明叟实宾录
晋周岂页,初王敦举兵,刘隗劝帝书除诸王氏,司空导率群从诣门卦请罪,值岂页将入,导呼岂页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岂页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敦欲诛岂页,问导,导无言。后科检中书政事,见岂页表救己殷勤矣欠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诸于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以死。幽明之中,负此良友。
悦生随抄
宋王陶,京兆万年人。征时苦贫,寓京师教小学,其友姜愚气豪乐施。一日大雪,念陶奉母寒馁,自荷一刻雪行二十里访之。陶母子冻坐,日高无炊烟,愚亟出解所衣绵裘,质钱买酒肉薪炭,求与附火饮食。又捐数百千为之娶,陶既贵尹洛,愚老而丧明,自卫州新卿往谒之,意陶必念旧哀己。陶对之邈然,但奉以尊酒而已。愚大失望,归而疾死。闻者益薄陶之为人。
善 友
法苑珠林
《述意部》: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条然易辩,报则有罪祖苦乐,显则有贤愚荣辱。爱荣憎辱,趣乐背苦,含识所必同也。今爱荣而不知慕贤,求福而不知避祸。譬犹播植米比米卑,而欲岁取精粮,马丘驾驽蹇而望腾超绝,不亦惑哉。如鸟兽虫卉之智,犹知因风假雾,托迅附高,以成其事,奚况于人而无托友以就其善乎?故所托善友,则身存而成德,所亲暗蔽,则身悴而名恶也。故玄轨之宗,出于高范,切磋之意,事存我友,又搏牛之虻,飞极百步。若附龙尾,则一翥万里。此岂非其翼工之所托,迅速亦同,凡夫弱丧极不越人天。若凭大圣之力,则高升十地,同生净域也。《引证部》:如涅经云:阿难比丘说半梵行名善知识,佛言不尔,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识。又云: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云:何名为如法而说,如法而行。自不煞生,教人不煞生,乃至自行正见。教人行正见,叵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亦能教人修行信戒布施。多闻知慧,复以是义名善知识。善知识者有善法,故何等善法,所作之事,不求自乐。常为众生而求于乐。见他有过,不讼其短,口常宣说纯善之事,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善男子如空中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渐渐增长。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令诸学人渐远恶法,增长善法。善男子若有亲近善知识者,本未有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即便有之,未具足者则得增广。又云:善友当观是人贪欲,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则应为说不净观法。恚多者,为说慈悲。思觉多者,教令数息。著我多者,当为分析十八界等闻。已修行次北,获得四念处观身受心法,得是观已,次第复观十二因缘,如是观已。次得暖法,从得暖法,乃至渐得罗汉辟支佛果,菩萨大乘佛果等依此而生,更无疑滞。自利利他,不加水乳,是名真善知识。法师之位若不具此,非善知识。加水之法,不可依承,故佛性论引经偈云:无知无善识,恶友损正行。蜘蛛落乳中,是乳转成毒。是故要须真实利益众生,先自调伏,然后教人,无寡闻失,无退行失,无散乱失,无轻慢失,无颠倒失,无贪求失,无恚失,无邪行失,无著我失,无小行失,具此十法,名善知识。故庄严论偈云:多闻及见谛,巧说亦怜愍。不退此丈夫,菩萨胜依止。又《佛本行经》云:尔时世尊又共,长老难至于一卖香广互见彼广互上有诸香裹。见已,即告长老难作如是言,难,汝来取此广互上诸香裹物。难尔时即依佛教,于彼广互上取诸香裹,佛告难,汝于漏刻一移之顷,捉持香裹,然后放地。尔时长老难闻佛如此语已,手执此香于一刻间,还放地上。尔时佛告长老难,汝今当自嗅于手看。尔时难闻佛语已,即嗅自手。佛语难,汝嗅此手作何等气。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气,微妙无量,佛告难。如是如是,若人亲近诸善知识,恒常自居,随顺染习相亲近。故必定当得广大名闻,尔时世尊因此事故而说偈言:若有手执沉水香,及以藿得香麝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尔时世尊复说偈言,若人亲近恶知识。现世不得好名闻,必以恶友相亲近。当来亦坠阿鼻狱,若人亲近善知识。随顺彼等所业行,虽不现证世间利。未来当得尽苦因,又四分律亲友意者,要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牙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如是七法,人能行者是亲善友,应亲附之。又《大庄严论》:佛说偈云: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第一乐。又《迦罗越六向拜经》云:善知识者有四辈:一,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于人前直谏,于外说人善。三,县官若为其征讼忧,解之。四,见人贫贱,心不充捐。当念欲富之,善知识者复有四辈:一为吏所补,将归藏匿,于后解决之。二有病瘦消损,将归养视之。三知识死亡,棺敛视之。四知识已死,复念其家。又生经云:佛告诸比丘,往古久远不可计时,于他异土时有四人以为亲厚,共止一处。时有猎师,射猎得鹿,欲求入城,各共议言。吾等设计,从其猎师。当索鹿肉,知谁获多。俱即发行,一人陈词。其言鹿分犷而高自大,咄男子当惠我肉,欲得食之。第二人曰:唯兄施肉,人弟得食。第三人曰:仁者可爱以肉相与,吾思食之。第四人曰:亲厚稍肉唯见乞施,吾欲食之,俱共饥渴。时猎师观察四人言词,各随所言以偈报之。先报第一人曰:卿词甚鹿分犷,云何相与肉。其言如刺人,且以角相施。报第二人曰:此人为善哉,谓我以为兄。其词如枝体,便持一膊与。报第三人曰:可爱敬施我,而心怀慈哀。词其如腹心,便以心肝与。报第四人曰:以我为亲厚,其身得同气。此言快善哉,以肉皆相与。于时猎师随其所志,言词鹿分细,各与肉分,于是天现其身而作颂曰:一切男子词,柔软归其身。是故莫鹿分言,衰利不离身。尔时佛告诸比丘第一鹿分词,则所欣释子是。第二人者,风支和梨是。第三人者,黑优是。第四人者,今阿难是。天说偈者,则吾身是,尔时相遇,今亦如是。又《佛本行经》云:佛告诸比丘,我念往昔久远之时,波罗奈国有一乌王,其乌名曰:苏佛多罗:隋言善子而依住彼波罗奈城,与八万乌和合共住,善子乌王有妻名曰:苏弗室利。随言善女。时彼乌妻共彼乌王行,欲怀妊时,彼乌妻忽作是念,愿我得净香洁饮。现今人王之所食者,而彼乌妻思是饮食不能得,故宛转迷闷,身体憔悴羸瘦,战掉不自安。故问其妻言:汝今何乃宛转于地,身体憔悴羸瘦,战掉不能自安?彼时乌妻报乌王言:善哉圣子!我今有娠,乃作是念,愿得清净香洁肴膳如王食者,时善子乌语其妻言:异哉,贤者!如我今日何处得是香美饮食,王宫深邃,不可得到。我若入者,于彼手边必失身命。彼妻又复报乌王言:圣子今孝若不能得如是饮食,我死无疑,并其眙子亦必无活。善子乌王复告妻言:异哉贤者!汝今死日必当欲至,乃思如是难得之物,善子乌王作是语已。忧愁怅怏,思惟而住,复作是念如我意者,如是香洁清净饮食如王食者,实难得也。尔时乌王群众之内乃有一乌,见善子为心怀愁忧不乐而住,见是事已。诣乌王所白乌王言:异哉圣者!何故忧愁思惟而住,善子乌王于时广说前事因缘。彼乌复白:善子王言:善哉圣子!莫复愁忧,我能为王觅是难得香美肴膳,王所食者。是时乌王复告彼乌作如是言:善哉善友!汝若力能为我得办如此事者,我当报汝所作功德。尔时彼乌从乌王所居住之处,飞腾虚空,至梵德王宫,去厨不远,坐一树上,观梵德王食厨之内,其王食办。有一妇女备具肴膳,食时将至,专以银器盛彼饮食,欲奉与王。尔时彼乌从树飞下,在彼妇女头上而立,喙啮其鼻。时彼妇女患其鼻痛,即翻此食在于地上,尔时彼乌即取其食将与乌王,乌王得已,即将与彼善女乌妻,其妻得已。寻时饱食身体安隐如是产生。尔时彼乌别日数,往夺彼食,取将与乌王。时梵德王屡见此事,作如是念:奇哉奇异!云:何此乌数,数行来秽污我食,复以口隽爪伤我妇女,而王不能忍此事,故寻时来力唤网搏猎师而语之,言卿等急速至彼乌处生捕将来,其诸猎师闻王来力已。启白王言如王所来力,不敢违命猎师往至,以其罗网捕得此乌,生捉将来付梵德王。时梵德王语其乌言:汝比何故数,污我食,复以口隽爪伤我妇女。尔时彼乌语梵德王:善哉大王,听我向王说如此事,令王欢喜。时梵德王心生喜悦,作如是念:希有斯事,支何此乌能作人语,作是念已。告彼乌言:善哉善哉,汝必为我说斯事意,令我欢喜。尔时彼乌即以偈颂向梵德王,而说之曰:大王当知波罗奈,有一乌王恒依止。八万乌众所围辶尧,悉皆取彼王处分。彼乌王妻有所忆。我向大王说其缘。乌妻所思香美膳。如是大王所食者,是故我今数数来。抄拨大王香美食,今者为彼乌王故。致被大王之所系,善哉唯愿大圣王。慈悲怜愍放脱我,我为乌王彼妻故。数来抄拨大王食,我念从此一生来。未曾经造如此事。今为大王一来力已。于后不敢更复为。时梵德王既闻彼乌如此语已,心生喜悦,作如是言:希有此事,人尚不能,于其主边有如是等爱重之心,如此乌也。作是语已。其梵德王而说偈言:若有如是大臣者,彼应重答食封禄。须似如是猛健乌,为主求食不惜命。其梵德王说此偈已,复告乌言:善哉汝乌,于今已去,常来至此取香美食,若其有人遮断于汝,不与食者,来语我知,我自与汝已分所食,而将去耳佛告诸比丘,汝等当知彼乌王者,我身是也。彼时为主偷食乌者,即忧夷比丘是也。梵德王者,此即输头檀王是也。于时比丘忧夷令彼欢喜为我取食今亦复尔令净饣卞王心生欢喜,又复为吾而将食来。颂曰:澡身沐德,炉治心尘。冰开春日,兰败秋年。慧人成哲,愚友增缠。将升宝地,愿值善缘。圆悟语录未善友。此段本来无向背,要段坚猛力行持。金刚正眼通身是,万境来侵莫管伊。四事善友
海龙王经
复有四事得值善友。谓不慢无谄,常加恭敬,柔和顺言,而不自大。
恶 友
法苑珠林述意部
惟夫七圣垂化,正摄群心,善恶二门用标宗极。善类清升,恶称俯坠,良由业惑未倾,牢笼三界,情尘不静,拥翳五烧,滞入倒之沉沦。击四生之维絷,是故,随顺邪师,信受恶友,致使烦惑难摄,乱使常行,心马易驰。情猴难禁,福念善。罕自无闻,造罪造。日就增进,因此转回。生死不绝,大圣愍之。岂不痛心也。《引证部》如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云:恶知识者有四辈:一,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人恶。三,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外如亲厚内兴怨谋。恶知识有四辈:一,小侵之侵大怒。二,有倩使之便不肯行。三,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见人死亡,弃之不视。又《涅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舄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舄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怖畏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舄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舄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舄煞,不至三恶,为恶友煞必至三恶,是恶舄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当远离诸恶知识。又《增一阿含经》:世尊说偈云: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中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中行。又中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第一,不欲令怨家有好色,虽好沐浴,名香涂身,然为色故,恚覆心而作怨家。第二,不欲令怨家安隐睡眠,虽卧床枕,覆以锦绮,然故忧苦不扌舍,嗔恚覆心而作怨家。第三,不欲令怨家而得大利,虽应得利而不得利,应不得利而得其利,彼此二法,更牙相违,恚覆心而作怨家。第四,不欲令怨家有朋友,若有亲朋,扌舍离避去,因恚覆心而作怨家。第五,不欲令怨家有称誉,彼恶名丑声,周闻诸方,因覆心而作怨家。第六,不欲令怨家极大财富,彼大富人傥失财物,因覆心而作怨家。第七,不欲令怨家身坏命终,生至善处,彼身口意恶,行已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而作怨家。又佛本行经云: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我念往昔久远世时,于雪山下有二头鸟,同共一身,在于彼住,一头名曰:迦喽口荼鸟:一头名忧波迦喽口荼鸟。而彼二鸟一头若睡,一头便寤,其迦喽口荼又时睡眠,近彼寤头有一果树,名摩头迦其树花落,风吹至彼所寤头边,其头尔时作如是念。我今虽复独食此花,若入于腹,二头俱时得色得力,普除饥渴,而彼寤头遂即不令彼头睡寤,亦不告知。默令彼花其彼睡头于后寤时,腹中饱满,咳哕气出,即语彼头作如是言:汝于何处得此香美微妙饮食而啖食之,令我身体安隐饱满,令我所出音声微妙,彼寤头报言:汝睡眠时,此处去我头边不远,有摩头迦花果之树,当于彼时一花坠落在我头边,我于尔时作如是念:今我但当独食此花,若入于腹,俱得色力,并除饥渴。是故我时不令汝寤,亦不语知,即食此花。尔时彼头闻此语已,即生恚嫌恨之心,作如是念:其所得食不语我知,不唤我觉。即便自食,若如此者,我从令后所得饮食,我亦不唤彼寤语知。而彼二头至于一时游行经历,忽然值过一个毒花,便作是念:我食此花,愿令二头俱时取死。于时语彼迦喽口荼言:汝令睡眠,我当寤住,时迦喽口荼闻彼忧波迦喽口荼头如是语已。便即睡眠。其彼忧波迦喽口荼头寻食毒花,迦喽口荼头既睡寤已,咳哕气出,于是即觉有此毒气,而告彼头作如是言:汝向寤时食何恶食,令我身体不得安隐,命将欲死,又令我今语言鹿分涩,欲作音声障碍不利。于是寤头报彼头言:汝睡眠时,我食毒花,愿令二头俱时取死。于时彼头语别头言:汝所为者,一何太卒,云何乃作如是事,已即说偈言:汝于昔日睡眠时,我食妙花甘美。其花风吹在我边,汝返生此大嗔恚。几是痴人愿莫见,亦愿莫闻痴共居。与痴共居无利益,自损及以损他身。
佛告诸此丘:汝等若有心疑,彼时迦喽口荼鸟食美花者,莫作异见,即我是。彼时忧波迦喽口荼鸟食毒花者,即此提婆达多是也。我于彼时为作利益,返生嗔恚。今亦复尔,我教利益,返更用我为怨仇也。又《佛本行经》云:尔时世尊与彼难入迦毗罗婆苏都城,入已,渐至一卖鱼店,尔时世尊见彼店内茅草铺上有一百头臭烂死鱼,置彼草铺,见以告彼,长老难作如是言:难,汝来取此鱼铺一把茅草,其彼难而白佛言:如世尊教,作是语已,即于彼店鱼铺下抽取一把臭恶茅草,既执取已。佛复告言:长老难,少时捉住,还放于地。难白言:如世尊教,即把草住,尔时难捉得彼草经一时顷,便放于地,尔时佛复告难言:汝自嗅手,尔时难即嗅其手。尔时佛复告难言:汝手何气?长老难报言:世尊,唯有不净腥臭气也。尔时佛告长老难,如是如是若人亲近诸恶知识。共为朋友,交往止住,虽经少时,共相随顺。后以恶业相染习,故令其恶声名闻远至。尔时世尊因斯事,故而说偈言:犹如在于鱼铺下,以手执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鱼臭,亲近恶友亦如是。颂曰:峨峨王舍城,灵竹园。中有神化长,巧诱入幽玄。善人募授福,恶友乐仇怨。善恶升沉异,薰莸别路门。日善友至此,并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