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治病大体第一

类别:子部 作者:日·丹波康赖 书名:医心方

    《千金方》云∶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 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 沉 于兹 而彻 艺能 又云∶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疾。

    若有 等,怆,纵 有 所 又云∶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 老子 神报 之药 又云∶自古名医治病,多用生命以济交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 先死者 能不 又云∶仲景曰∶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须(余吕反,又羊汝反,善也,待也,参与也)下而不与下之者,使人心内懊恼,胀满烦乱,浮肿而死;不须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不禁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之者。令人火邪入肠,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冷结重凝 《本草经》云∶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 又云∶复应观人之虚实、补泻、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壤、风俗,并各不同。褚澄治 《太素经》云∶黄帝问于岐伯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 人 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也,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 其治宜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冻;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病,其治 南方者,天地所养长阳气之所盛之处也。其地洼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物色者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 之情 又云∶凡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于外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荣;尝富后贫,名曰失 之辱 最胜王经云∶ 病有四种别,谓风热痰 ,及以总集病,应知发动时。春中痰 动,夏内风病生,秋时黄热 服药 病。

    应变 顺时 病。

    问其 多汗及多 。聪明梦见火,斯人是热性。心定身平整,虑审头津腻。梦见水白物,是 性应知。

    无死 舌黑 生。

    慈悯 《南海传》云∶夫四大违和,生灵共有,八节交竟,发动无恒。凡是病生,即须将息。

    故《 令身 病源 二 《太素经》云∶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皆疗其本也。又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苦忘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咽喝,治之以药;形数惊恐,筋于不仁,治之按摩醪药。

    又云∶病有生于风寒、暑湿、饮食、男女,非心病者,可以针石汤药去之。喜怒忧思,伤神 不可 又云∶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 之热,无刺漉漉 兵 大 《针灸经》云∶十岁小儿,七十老人,不得针,宜灸及甘药。

    《医门方》云∶大法春夏宜发汗。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发汗,欲令手足 身体,凡大汗出复后,脉洪大,形如疟,一日再发,汗出便解,更与桂枝麻黄汤∶麻黄(四两,去节)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八十枚,去尖)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三两,沸,撩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服相去七八里,覆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凡发汗后,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心(三两) 夕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切)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小升,去滓,分温三服。服汤已须臾,啜一升热粥,以助药力。

    温覆 复服 又云∶冬可热药,不可发汗;汗退场门中疮生,吐痢。

    凡衄(女鞠反,鼻出血也)家不可发其汗。汗出即直视不得眠睡。

    凡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即便血。

    凡咽中闭塞、咽燥者不可发其汗。

    凡大下后发汗即胀满。凡发汗后恶寒者,虚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

    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致痉(久至反,恶病反)。

    凡新大吐下、衄血、鼻失血、得欧楗之后。妇人新伤产,皆不可汗。

    凡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不可发汗,汗出即呕逆厥冷。

    凡发汗后饮水多,其人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凡发汗以后,其人脐下悸(其季反,心动也)。欲作奔豚(徒昆反,豕子也)气,茯苓桂心甘草 凡发汗以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又云∶大法春宜吐。

    凡诸病在胸中者,宜吐之。

    凡服汤吐,中病便止,不必尽剂。须吐者虚及伤寒胸中满,及积痰干呕。又胸膈痰热转嗽( 凡宿食在胃管,当吐下之。

    又云∶诸四逆者,不可吐之。凡诸虚羸者,不可吐之。凡新产者,不可吐之。

    凡脚气上冲心者,不宜吐之。

    凡病者恶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又云∶大法秋宜下。

    凡服汤下,中病便止,不可尽剂。

    凡病发作汗多,急下之。

    凡病五日六日,腹满不大便,急下之。

    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痛而满,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宜承气汤 凡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沸冒不能卧,此有燥屎故也,宜下之。

    凡可下者,汤胜丸。胁下偏痛发热,此寒也。当以温药下。其寒胀须下。

    凡诸病大便涩,诸伤寒腹满,疟,腹满鼓胀,水胀,大便不通,须利小便者;黄病、水病、凡病腹中满痛者,为寒,当下之。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常下之。脉数而滑者,有宿食,下 凡可下者,以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别渍一宿) 厚朴(二两,炙)

    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下大黄,更一二沸,去滓,分二服。当利二三行愈。

    又云∶夏月不可下。凡病喘而胸满,不可下之。凡病心下坚,颈项强而眩,勿下之。凡厥逆 凡病欲吐者,不可下。凡病有外证,外证未解,不可下之。凡病腹满吐食,下之益甚。

    凡大 者不


如果你对医心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医心方》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