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治积聚方第一

类别:子部 作者:日·丹波康赖 书名:医心方

    《病源论》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腑者阳 穷也 在左 名曰 在 上下无时,令人喘逆,骨痿少气。

    《医门方》云∶辨曰∶肥气者,肥盛也,言肥气如覆杯,突出如肥盛之状;伏梁者,言其大 奔 积 《华佗方》云∶二车丸,常在尊者后一车,故名二车丸,主心腹众病,膈上积聚,寒热,食饮不消,或从忧恚喜怒,或从劳倦气结,或有故疾气浮,有上饮食衰少,不生肌肉,若辟在胁,吞一丸即消;若惊恐不安,吞一丸,日三;独卧不恐,病剧,昼日六七,夜三吞。微者,昼日四五、夜再吞。寒辟随利去,令人善矢气。又治∶女子绝产,少腹苦痛,得阳亦痛,痛引胸中,积寒所致,风入子道,或月经未绝而合阴阳,或急欲尿而合阴阳,或衣未掺而合阴阳,或急便着之,湿从下上;久作长病,吞药如上,百日有子。二车丸方∶蜀椒(成择一斤) 干姜(大小相称二十枚) 粳米(一升) 朗陵乌头(大小相称二 十枚) 锻灶 凡五物,以水一斗半,渍灰,练囊中盛半绞结,纳灰中一宿,暴干之,皆末诸药下筛,和以 《范汪方》五通丸,主积聚、留饮、宿食、寒热、烦结,长肥肤,补不足方∶椒目(一两,汗) 附子(一两,炮) 厚朴(一两) 杏仁子(三两,熬) 半夏(一两,洗) 葶凡八物,别捣葶苈、杏仁,使熟,合和诸药末,使调和,以蜜捣五千杵,吞如梧子二丸。

    又云∶三台丸,主五脏寒热,积聚胪胀,腹大空鸣而噫食,不生肌肤,剧者咳逆,若伤寒病 方∶ 大黄〔十二两(一方二两),捶碎,熬令变色〕 葶苈(一升,熬令变色) 附子(一两, 令 ) 杏仁(一升,熬令变色) 硝石(一升) 芘胡(二两,洗) 厚朴(一两,炙) 茯苓(半两 凡十物,皆捣筛,和以蜜捣三万杵,丸如梧子,从五丸起,不知稍增,取大便调利为度。

    又云∶治久寒积聚方∶ 虎杖根一升许。捣之,以酒渍,日三,饮一升。

    《短剧方》云∶七气丸治七气。七气为病,有寒气、怒气、喜气、忧气、恚气、愁气、热气 时,气则 疾行 足浮 大黄(十分,炮) 人参(三分) 椒(二分,熬) 半夏(三分,炮) 乌头(五分,炮) 桔梗( 苓(三分) 芎 (分)

    仁(三分)

    凡十七物,冶合下筛,和以蜜,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至十丸为度。

    (今 坚如 《千金方》七气汤,治忧气、劳气、寒气、愁气、或饮食为气、高气,或虚劳内伤,五脏不调,阳气衰少逆上下方∶甘草(二两) 栝蒌(二两) 夕药(二两) 椒(三两) 半夏(二两) 人参(一 两) 干地黄(二 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云∶神明度命丸,治久病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胸,腹中胀满,逆苦饮食,服之 大黄(一两) 夕药(一两)

    二味,蜜丸如梧子,服四丸,日二,不知,可增至六七丸,以知为度。

    又云∶胁下邪气积聚、往来寒热如温疟方∶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

    《葛氏方》云∶露宿丸,治大寒冷积聚方∶石 干姜 桂 桔梗 附子 皂荚(各三两)

    捣筛,蜜丸,服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增至十五丸。

    《僧深方》治心下支满痛,破积聚,咳逆不受食,寒热喜噎方∶蜀椒(五分) 干姜(五分) 桂心(五分) 乌头(五分)

    上四物,冶合下筛,蜜和丸如小豆;先辅食以米汁,服一丸,日三夜一;不知,稍增一丸,《新录方》治积聚方∶ 马苋捣汁为煎,令可丸,酒服如枣,日三。

    《德贞常方》积聚方∶ 灸第十三椎节下间,相去三寸。

    又方∶灸上脘穴,在鸠尾下二寸。

    又方∶灸胃脘穴,在上脘下一寸。

    又方∶灸水分穴,在脐上一寸。

    《新罗法师》方∶续随子(一名耐冬花),去上皮,以酒一合,和而服之二七粒,量人老少 《崔禹锡食经》∶取蔓菁子一升捣研,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浓服之,为妙药也,亦治症瘕


如果你对医心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医心方》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