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篇 阳明正治法第一 调胃承气汤证四条

类别:子部 作者:清·尤在泾 书名:伤寒贯珠集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发汗不解。邪不外散,而欲内传,为太阳而之阳明之候也。蒸蒸发热者,热聚于内,而气蒸于外,与太阳邪郁于外,而热盛于表者不同,故彼宜外解,此宜清里也。然无燥实等证,则所以治之者,宜缓而不宜急矣。调胃者,调其胃气。返于中和。不使热盛气实,而劫夺津气也。

    调胃承气汤 方见太阳权变法。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此亦邪气去太阳而之阳明之证。过经者,邪气去此而之彼之谓,非必十三日不解,而后谓之过经也。观少阳篇第二十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又本篇第六十一条云: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则是太阳病罢而入阳明,或传少阳者,即谓之过经,其未罢者,即谓之并病耳。谵语。胃有热也,则热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渗,其大便必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医知宜下,而不达宜汤之旨,故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脉微厥。脉乍不至也。言自下利者,里气不守。脉当微厥。今反和者,以其内实。虽下利而胃有燥屎。本属可下之候也,故当以调胃承气汤下其内热,此条太阳篇移入。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病在阳明,既不上涌。又不下泄,而心烦者,邪气在中土。郁而成热也。经曰:土郁则夺之。调胃承气盖以通土气,非以下燥屎也。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腹胀满者,邪气不从吐而外散。反因吐而内陷也。然胀形已具。自必攻之使去,而吐后气伤。又不可以大下,故亦宜大黄、甘草、芒硝调之。俾反于利而已。设遇庸工。见其胀满,必以枳、朴为急矣。  


如果你对伤寒贯珠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伤寒贯珠集》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