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篇 少陽刺法第三 刺法四條

類別︰子部 作者︰清•尤在涇 書名︰傷寒貫珠集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腹滿譫語,里之實也,其脈當沉實,而反浮緊,則非里實,乃肝邪乘脾。氣窒而熱也。縱、直也。以肝木制脾土。于理為直,故曰縱。發熱惡寒。表有邪也,其病不當有渴,而反大渴,則非內熱。乃肝邪乘肺。氣郁而燥也,以里無熱,不能消水,故腹滿而汗出。小便利,則肺氣以行,故愈。橫、不直也,以木畏金而反乘金。于理為曲,故曰橫。二者俱瀉肝邪則愈,故刺期門。期門、肝之募也。設不知而攻其實熱則誤矣,此病機之變,不可不審也。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節、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少陽之脈。起目銳,上抵頭角,其內行者,由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故頭項強痛者,太陽之邪未罷,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少陽之邪方盛也。大椎在脊骨第一節上,刺之所以瀉太陽邪氣,而除頸項之強痛。肺俞在脊骨第三節下兩旁。肝俞在第九節下兩旁。刺之所以瀉少陽邪氣,而除眩冒。時如結胸。及心下之痞硬。慎不可發汗,以亡胃液。液亡胃燥,必發譫語,且恐少陽之邪得乘虛而干胃也。若脈弦。至五六日。譫語不止。是少陽勝而陽明負,亦如陽明與少陽合病之為失也,故當刺期門,以瀉少陽之邪,亦慎勿下之,以虛其胃。胃虛邪陷,必作結胸。如本論雲︰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也。


如果你對傷寒貫珠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貫珠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