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 痉湿病脉证第二

类别:子部 作者:清·周扬俊 书名:金匮玉函经二注

    (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补注〕此论痉病也。非伤寒也。非寒而何得以太阳目之。以其头痛腰脊痛。与太阳伤营不异。故以太阳定之。然既曰太阳。又何以名痉。其角弓反张。正内经之所谓痉也。痉亦为寒因。故寒郁而热。气闭皮毛。汗无由出。全是伤营本证。所异者。止是不恶热而反恶寒尔。其所以反恶寒者。何也。因其人先伤于湿。后复感寒。两阴相合则寒。虽发热。终为湿气挟持。经络筋节之间。闭而不宣。一身之阳。郁抑而不外越。故身即热。而情则恶寒也。又湿在筋节。则寒为所持。遂流连而不得去。正气阻滞。邪气独留。又安望其屈伸如故。转运无碍乎。角弓反张。有由来也。名曰刚者。寒气坚劲。性使然也。后诸名家。惟王海藏得之。以扩仲景之意。谓三阳太阴皆病痉。项背反张属太阳。若低头视小。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痉也。若一目或左右斜视。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若发热腹痛脉沉细者。太阴也。此论固善矣。惜其不及少阴厥阴。以全三阴之痉。岂二脏之经。不为内外之强,有类于太阴者乎。且灵枢曰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挟脊上至项。与足太阳筋合。其病在此。为主痫螈及痉。在外阳病者。不能俯。在内阴病者。不能仰。此非少阴之病痉者乎。况厥阴肝脏主筋。又岂有风寒过甚。犹不自伤其筋。以致其筋 短者耶。是可触而悟矣。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衍义〕是症亦出伤寒论中。注谓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症。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即上条所引内经为表里兼湿内攻。大筋 短。小筋弛长之痉也。所谓柔痉者。非不强也。但刚痉强而有力。柔痉强而无力为异尔。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衍义〕此条尝出伤寒论痉病篇。彼不言难治。于是成无己止注其重感于湿。意殆以沉而细。系寒湿之本脉。故不言其难治。设不因寒湿之邪。而沉细见于太阳发热之表病。则是阳病见阴脉。诚为难矣。若朱奉议以痉病脉尽沉迟弦细者非也。如脉经云。脉沉细。名曰阳中之阴。少气。阴气不通为痉。病发热者。殆与此无少异尔。

    〔补注〕太阳、阳经也。发热、阳证也。何以知为痉。以有或刚或柔之证见也。脉沉与细阴脉也。沉为少阴本脉。而复不能鼓之使显。乃有如丝者来去其间。则是无阳中又属阴虚矣。何也。惟无阳令沉。无阴因细也。阳症阴脉。岂易治乎。嘉言为难治。初非不治。比类而观。则仲景少阴例中。原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法。余以为不可也。盖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以脉沉是本。而发热为标。是少阴兼太阳之表。犹易为力也。若夫太阳显少阴之脉。有不难为功者乎。况较少阴更多一细乎。虽然。后条太阳病。脉亦沉细。何以不云难治。以有湿也。湿不但细宜。即沉并宜矣。然则又何以知其病之非湿乎。湿必流于关节。今关节无疼痛。故知之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衍义〕成无己注伤寒论。谓发汗太多则亡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则筋脉紧急而成痉。虽然。发汗之阳。阳亡寒起。致紧急而为痉。固也。然发汗复为痉者。难以紧急概言。发汗必用辛热之剂。汗虽出。热不为汗解。反得辛热之剂以助之。热愈甚而拘挛其筋脉亦有之。又如伤寒论中有云。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不可发汗。发汗则成痉。身强难以屈伸。注云。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若发汗则虚其表。热归经络。热甚风生。故身强直为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补注〕筋者肝之合。脉者心之合。风内应于肝。外应于筋。热内应于心。外应于脉。是故风病而成热者。其邪气即以应筋脉。若更下之。则虚其阴。复汗之。则虚其阳。阴虚则荣血微。筋无养而成痉。阳虚则卫气衰。脉无养而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衍义〕此条亦见伤寒注。谓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愈虚。热愈甚。虚热生风。故变痉也。虽然疮已。以其热从腠理开。汗出而散之可也。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沧沧)

    〔衍义〕伤寒注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身热足寒者。寒湿伤下。时头热面赤目赤。风伤于上也。头摇者。风主动也。独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风伤阳也。若纯伤风者。则一身尽动摇。手足搐搦。此皆内挟寒湿。故头摇也。口噤者。寒主急也。卒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时而缓。若风寒相搏。则口噤而不时开。此皆加之风湿。故卒口噤也。风寒客于足太阳。故筋脉拘急。头项强背反张也。此症出伤寒论中。其衍文者。无发其汗以后二十五字。

    愚按金匮有此。则所重者。正在此二十五字矣。岂可无以注之乎。故谓痉病之发其汗者。误也。误则阳气徒虚。而邪不复出。且反以动其湿而湿不去。两相搏聚。蒂固根深。遂使卫气更虚。较之未汗前之恶寒。为尤甚矣。试言其脉。则因误汗。逼令真阳脱入湿中。所以形容其如蛇也。言脱出之阳。本疾急亲上。轻矫若龙。为湿气所纽。则迟滞如蛇之象。尽力奔迸。究竟不能奋飞矣。此脉之至变。义之至精者也。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衍义〕肝在五行为木。在六气为风。所胜之者燥金。不胜之者为湿土。若金旺则木受制而郁矣。木郁必发。发则从火。过其所不胜之中土。故脾土得木火而腹为暴胀大。如内经所谓厥阴在泉者腹胀。与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同类也。是故以腹之暴胀。因知木之郁于脾者也。已出之脾而木气行矣。火与俱而燥金之气退矣。金退木行。故曰欲解。解则其脉行。应脉大。今不浮大而如故。反伏弦者。则是风犹郁在肝而自病。其所合之筋脉已成痉矣。此条暴胀之先。不见叙症。遽曰欲解。必有所解之病在也。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

    〔衍义〕痉病由风寒互为之。重感于邪。寒脉则紧。风脉则弦。是本脉也。脉经谓直上下行者。督脉也。见之则大人癫。小儿痫。二者尽为背反张。由督脉与太阳合。行于脊里相引而急。故显出督脉之象也。今痉强无异于癫痫之背反张者。是亦相干于督脉。而见其上下行之象矣。

    痉病有灸疮。难治。

    〔衍义〕痉病有风热。燥急其筋骨。不当复灸以火。且助火深入。风热得之。愈固而不散。所以难治。

    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衍义〕内经谓脉沉而坚。病在中。今所伏非沉者欤。坚非如肾之弹石者欤。此两条出脉不出症。殆为前条明其表。此见其病在内外。如内经之柔痉骨强之类也。

    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 KT (音如)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三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衍义〕谓太阳病。其症备。是何症之备也。大抵太阳经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项。此是其所过之部。而为之状者。皆是其症也。考之伤寒论。有谓太阳病。项背强KTKT 然。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亦是其一也。正与此同。而少异者。彼以汗出恶风。其脉必浮。此言脉沉迟。必汗不出。不出则亦不恶风。故不加葛根而加栝蒌根。俱是益津和血养筋之剂。彼之KT KT 然。项背强。虽未至于痉。然经脉已拘急。不利于运动。故用葛根之甘行阳。从表分卫中以生津液。和其经脉。沉迟。汗必不出。不出则亦不恶风。则是病在表之荣血分。荣血阴也。其体沉。其行迟。所以脉应其象。外息于寸口。内不养于筋经。故痉强之病作焉。所以栝蒌根味苦入阴。用以生荣血。益阴分津液。养其筋经者为君。桂枝之辛以散。芍药之酸以收。一阴一阳。在里在表者为臣。甘草、姜、枣合辛甘之味。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为使。立方之旨。其在斯欤。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衍义〕按伤寒论中有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注曰。轻可去实。以中寒表实。故加麻黄葛根以祛风。桂枝汤以和表也。今以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者。亦用之何也。盖太阳欲入传阳明。然阳明不受邪。故气逆上冲胸。而阳明筋脉内结胃口。外行胸中。过人迎。环唇口。以其经多气多血。胸中肺部也。上焦主分布津液。行水道今太阳与阳明热并胸中。故水道不行则小便少。津液不布则无汗。人迎在结喉两旁。近会厌发声机关之处。由阳明所过筋脉。遇所并之热。遂挛急牵引。以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胸中近表。论其在上。则属太阳。论其居前。则属阳明。宜乎是方治其两经之病也。何以言之。盖葛根本阳明经药。能生津出汗。行小便。解肌。易老云。太阳初病。未入阳明。不可便服葛根。是引贼破家也。又云。用此以断太阳之路。即是开发阳明经气。以却太阳传入之邪也。故仲景治太阳、阳明合病。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也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衍义〕此传阳明风热之深者也。无己谓伤寒症。以阳明入腑。腹满者下之。而胸满者未深入。犹带表邪。所郁阳气不宣故尔。非汗即吐。然而未论及此痉病之胸满也。胸满岂可一概而言带表乎。有表则属表。有里则属里。若此背不着席。齿与项肩强口噤之属表者不同。由热入甚深之所致。故此言胸满。亦热之极也。况风热燥烁津液。阴血消亡。至于下焦属阴之筋脉皆挛急矣。然其热入深者。非苦寒咸下之。不足以除其热。救其阴。夫伤寒病螈 者。以热生风而搐。尚为难治。况此甚于搐者。非下之不能疗也。然亦有不治者。若灵枢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 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一作缓)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衍义〕此症出伤寒论注云。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疼痛而烦者。湿气内流也。湿同水也。脉沉而细者。水性趋下也。痹痛也。因其关节烦疼而名曰湿痹。非脚气之痹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湿气内郁胜也。但当利其小便。以宣泄腹中湿气。故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虽然。大抵此为小便通阳气。行水道。今为湿气内胜。阳气被郁。故小便不利。利之则阳气行。虽在关节之湿。亦得宣泄矣。设小便利已。而关节之痹不去。必又自表治之。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衍义〕此症见伤寒注曰。色黄如橘子色者。阳明瘀热也。此身色似熏黄。即非阳明瘀热者。栀子柏皮主之。为表里有热。则身不疼痛。此一身尽痛。非伤寒客热也。知湿邪在经而使之。脾恶湿。湿伤。则脾病而色见。是以身发黄者。为色黄如烟熏。非正黄色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

    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衍义〕按伤寒论成无己注曰。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头汗出也。背、阳也。腹、阴也。太阳之脉。挟脊抵腰。太阳客寒湿。表气不利而背强也。里有邪者。外不恶寒。表有邪者。则恶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湿在表而恶寒也。若下之早。则伤动胃气。损其津液。故致哕而胸满小便不利。下后里虚。上焦阳气因虚而陷于下焦。为丹田有热。表中寒乘。而入于胸中。胸中有寒。故使舌上生白苔滑。藏燥则欲饮水。以胸中客寒湿故不能饮。而但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衍义〕伤寒论注曰。本是后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四两发其汗。妄下之。因致此逆。盖逆则真阳自上越。阴自下脱。其额上汗出微喘者。阳之越。小便利与下利不止者。阴之脱也。阴阳离决。必死之兆也。自此而推之。下之虽额上汗出微喘。若大小便不利者。是阴气不退。而阳之根犹在也。下之虽大小便利。若额上无汗出与喘。是阳气不越。而阴之根犹在也。则非离决。可以随其虚而救之。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衍义〕按伤寒论注是条。曰。值天阴雨不止。明其湿胜也。内经曰。阳受风寒。阴受湿气。又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风湿相搏。则风在外而湿在内。汗大出者。其气暴。暴则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故风去而湿在。汗微微而出者。其气缓。缓则内外之邪皆出。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患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衍义〕按伤寒论是条。注曰。病有浅深。症有内外。此则湿气浅者也。何以言之。湿家不云关节烦疼。而云身上疼痛。是湿气不流关节。而外客肌表也。不云发热身似熏黄。复云发热面黄而喘。是湿不干于脾。而薄于上焦也。阴受湿气。则湿邪为深。今头痛鼻塞而烦。是湿邪客于阳而不客于阴也。湿家之脉沉细。为湿内流。今脉大者。是湿不内流而在表也。又以自能饮食。胸腹别无满痞。为腹中和无病。知其湿气微。但内药鼻中。以宣通头中寒湿。是注其理明且尽矣。若夫脉经之无身上疼痛十三字。岂无其说乎。头痛鼻塞。其痛在头。身上疼痛发热。其病在经脉。内药鼻中者。为去头中寒湿。故减十三字尔。然则三阳经皆上于头。太阳与阳明。俱到鼻 。今头上寒湿。而鼻为之塞也。则二经脉皆不通。郁而发热。身无疼痛。内药鼻中。头上之湿散。则二阳之经脉行。而病可尽愈矣。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衍义〕此为气湿之邪。盖邪者湿与寒合。故令人身疼。大法。表实成热。则可发汗。无热是阳气尚微。汗之恐虚其表。今是症虽不云发热。而烦已生。烦由热也。所以服药不敢大发其汗。且湿亦非暴汗可散。故用麻黄汤治寒。加术去湿。使其微汗尔。然湿邪在表者。惟可汗之。不可火攻。火攻则增其热。必有发痉之变。所以戒人慎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水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衍义〕按伤寒论注曰。身尽疼痛。湿也。发热日晡所剧者。风也。若汗出当风而得之者。则先客热而后感风。若久伤取冷得之者。则先伤风而后中湿。注文若是。其谓日晡所剧为风者。则义未了。予按内经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内尽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属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是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所剧也。方用麻黄治寒湿取汗为主。杏仁利气。薏苡仁除风热湿痹为臣。甘草和脾胃解肌肉为使。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

    防己黄 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五分) 黄 (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衍义〕此症风湿。皆从表受之。其病在外。故脉浮汗出。凡身重有肌肉痿而重者。有骨痿而重者。此之身重。乃风湿在表。故不作疼。虚其卫气而湿着为身重。由是以黄 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术佐之。然则风湿二邪。独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若其有喘者。湿中兼寒也。则加麻黄以散之。若风内应肝木。伤其胃中不和者。则加芍药以泻之。芍药味酸。能自土中泻木。若气上冲者。则加桂枝以散其逆。若下有陈寒者。谓下焦肝肾之分。则加细辛以温之。细辛散里之表药也。服后云云者。方中令作一段。然考之当在下有陈寒加细辛之后。连为一段。何则细辛佐防己去寒湿。黄 实表。表尚全实。则湿不退。所以皮中如虫行。表实未全。则阳气未周。于是从腰以下。其陈寒者犹得如冰。必以被令温。助接其阳。使之微汗。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 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尔。

    〔衍义〕按是症亦出伤寒论。其注曰。伤寒与中风。至八九日。邪气多在里。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脉浮虚为风。涩为寒湿也。不渴不呕。里无邪也。风湿俱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桂枝散表之风。附子逐经中之湿。小便利。大便坚。为津液之不足。桂枝发汗。走津液。故去之而加白术。虽然。自病而察药。自药而察病。因知身之不能自转侧者。非惟湿邪所致也。亦为阳气不充。筋脉无养。故动之不能也。欲去阳气不充之湿者。必以辛热气味之药。则可补其阳而逐其湿。与治伤寒同法。是症之用附子者殆此欤。于是虽大便坚而不为微结者亦用之。如后条身疼不能屈伸。用附子甘草汤治者。亦此意。不然身疼脉浮。为病在经。又不言其有汗。必取汗而解。乃云其服药如 者。得非阳虚不胜夫邪药之相逐而然欤。

    〔补注〕伤寒至八九日。亦云久矣。既不传经。复不入腑者。因风湿持之也。所显外症烦疼者。风也。不能转侧者。湿也。不呕不渴者。无里症也。其脉浮虚而涩。正与相应。然后知风湿之邪在肌肉。而不在筋节。故以桂枝表之。不发热为阳气素虚。故以附子逐湿。两相绾合。自不能留矣。然在经曰。伤于湿者。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今其人与此相反者。知膀胱之气化无伤。而胃腑之津液已耗也。又安取于桂枝之散布乎。加白术者。所以安胃也。然白术性燥。仲景何以复燥其结耶。殊不知内已结者。邪入必易。况外无热症。必湿多风少可知矣。设湿气内入。将有初硬后溏之虑。故用术草以和中气。仍姜附以驱外邪。略转易间。便是因人而施之大道也。然则人病何常。精神不等。仲景又何能逐一以相告耶。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衍义〕此亦出伤寒论。其注曰。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而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薄也。此汤散湿温经固卫。观夫此方与前意同。但此不用姜枣。为汗出更不发之。白术以去湿取汗。益短气也。

    〔补注〕此条方是风行于皮毛关节之间。湿流于腠理筋骨之际。阻遏正气。不令宣通。遂致痛不可近。不得屈伸。此其征也。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邪风袭入而中卫之正气俱虚也。小便不利。身微肿者。中外为湿所持。而膀胱之化不行也。安得不以甘术和中。桂附去邪耶。然此症较前条更重。且里已受伤。曷为反减去附子耶。前条风湿尚在外。在外者利其速去。此条风湿半入里。入里者妙在缓攻。仲景正恐附子多则性猛且急。骨节之窍未必骤开。风湿之邪岂能托出。徒使汗大出而邪不尽尔。君甘草者。欲其缓也。和中之力短。恋药之用长也。此仲景所以前条用附子三枚者。分三服。此条只二枚者。初服五合。恐一升为多。宜服六七合。全是不欲尽剂之意。学人于仲景书有未解。即于本文中求之。自得矣。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衍义〕按是症亦出伤寒论。其注曰。病有在表。有在里。有表里俱病者。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者。表中 也。脉弦细芤迟者。中暑脉虚也。小便已。洒洒毛耸。手足逆冷者。太阳经气不足也。小有劳。身即热者。谓劳其阳气而 即发也。口开前板齿燥者。里有湿也。口开为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齿干燥。若发汗以去表邪。则外虚阳气。故恶寒甚。若以温针助阳。则火热内攻。故发热甚。若下之以除里热。则内虚而膀胱燥。故淋甚。注虽已解过治之失。于当救之道则未明。予尝思之。此症属阴阳俱虚。脉弦细者。阳虚也。芤迟者。阴虚也。所以温针复损其阴汗之复伤其阳。此症惟宜甘药补正。以解其热尔。即灵枢所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脱。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刚剂。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一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此症亦出伤寒论。其注云。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而渴者。中 也。然而未有明其至理者。盖此但言中风初得表症。与自汗出身热恶寒相似。独以渴不渴为辨尔。吁岂谓中风终无渴者耶。若伤寒中风。则皆有背微寒。与时时恶风而渴者矣。亦以白虎人参汤治之乎。夫此症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岂不与彼证所同者哉。盖此证为令火之气酷其金。肺主气者也。肺伤则卫气虚。然太阳膀胱。属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虚而子亦不足。卫虚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热恶寒。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膈消则渴也。皆相火伤脉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虽能除三焦火热。然仲景名白虎者。为石膏功独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是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而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为佐也。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衍义〕此证尝见伤寒注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脉微弱者。 也。身体疼痛者。水也。夏得暑热。以水灌洗而得之。一物瓜蒂散服之。尝观仲景 病。惟出三证。岂偶然哉。举其端。将为后世准绳。一者明其表里俱虚。一者言其 中表之热。而此言外邪郁令火而成中 也。若是邪郁令火。比类而推其因。殆有不可胜言者焉。如取风凉者。感雾湿者。食生冷者。素有积热者。阴血素虚不胜夫热者。宿邪感动者。处阴地者。凡是之因。皆足以郁其令火。为中 之病。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虚或实。随证发现若论其治邪退热。较量权衡。又可一言尽哉。诸集类方论。徒多其证。聚其方。未有明言其脉证属于何因。害于何经用何药为君以治之。苟不潜心于仲景书者。吾未信其泛然从方论者。果切于病情乎。瓜蒂本草谓其主胸腹邪气。皆吐下之。此以夏伤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岂非属表。何乃用是药去胸中之水乎。盖内经有形寒饮冷则伤肺。况皮乃肺之所合。内外相应。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肿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饮冷停水者。亦得散于皮中。故两者皆得而用之。嘉言合论治 。用白虎加人参汤瓜蒂汤二方。

    〔补注〕金匮治 病。只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参汤。专治其热。以夏月之热淫。必僭而犯上。伤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孙思邈之生脉散。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蒂散。专治其湿。以夏月之湿淫。上甚为热。亦先伤其肺金。故外渍之水。得以聚于皮间。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泻而出。则肺气得以不壅。而皮间之水。得以下趋也。何后人但宗仲景五苓散为例。如河间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汤。非不得导湿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汤之制。以治上焦湿热而清肺金。则绝无一方矣。抑知无形之热。伤其肺金。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救之。有形之湿。伤其肺金。则用瓜蒂汤救之。各有所主也。


如果你对金匮玉函经二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金匮玉函经二注》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