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地。水潦归焉。居其处者。多蒙湿邪之害。然闽广湿胜。江浙则湿热相兼。感之为病。内应太阴。以太阴湿土所主也。今将太阴本病传经。并列于下。病无遁形矣。
凡见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舌苔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饮。此太阴感寒本病也。当以理中汤为主治。兼外感加苏叶。胀满加厚朴。有食加青、陈、楂、曲之类。吐多加丁香、藿梗。
泻多加木香、木瓜。(太阴感寒)
邵评∶此太阴感寒之正法。
有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燥渴饮。或大便泄泻。小水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湿热内结于太阴。急宜开之。须半夏、赤苓、厚朴、草蔻、川连、通草、广皮、滑石之类。如便秘不泻。加枳实、大黄行之。此即转属阳明也。(湿热内结)
邵评∶此湿热内结之正法。
如发热不已。头重身痛。大便顺。小便涩。脘满不饥。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缓者。此湿邪内着。太阴受病也。宜二陈、茅术、厚朴、猪苓、泽泻、茵陈、米仁、姜皮之类。湿邪去。热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苏。(湿邪内着)
若发热一身尽痛。而兼四肢微肿者。此风湿流注手足也。宜二陈。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姜黄之类。足胫红肿。合二妙。(风湿流注)
凡伤寒热甚不解。但头汗出。腹满溺涩。目黄口渴。舌苔黄腻。此湿热郁于太阴。欲发黄也。急用茵陈二苓、枳实、厚朴、黄柏、栀子、茅术、秦艽、车前、泽泻等。利之清之。二便俱秘。小腹胀满者。此转属阳明也。宜茵陈蒿汤。(湿热发黄)
凡遇伤寒发热之症。已经解表清里。俱不应。但看舌苔白滑粘腻。脘闷恶心。口不渴饮。虽热不欲去衣被者。此外感风湿之邪。着于太阴肌躯之表。其病尚在气分。宜解肌法。用桂枝。秦艽、紫苏、半夏、苓皮、姜皮、厚朴、广皮之类、微微汗之。则风湿俱去矣。(肌表风湿)
邵评∶此肌表风湿之正法。若一身尽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若外感湿邪。又兼内伤生冷。以致寒热泄泻者。太无神术散加减妙。(内外寒湿)
以上诸条。皆太阴本经自病。
若邪从阳经传入太阴。则热愈深。毒愈甚。舌见纯黄纯黑。唇齿焦燥。目黄面赤。腹大热。或晡热。
手足不欲暖盖。小便赤涩。舌无芒刺者。热毒暴下也。舌起芒刺者。大便不通也。三阴无窍。俱借阳明为出路。故兼见阳明证者为轻。大便通者。只宜清里解毒。大便不通者。兼导之清之。清里解毒。如犀角、芩连、栀翘、银花、人中黄之类。
导下。如枳实、厚朴、槟榔、大黄之类。(阳邪传入太阴热症)
若由失表失清。以致毒邪凝结于里。陷于太阴。每有发为五 者。其症反脉静身凉。有似邪退正复之象。但看舌苔纯黄中见黑点。纯黑中见红点。或黑苔聚于中心。此皆生 之验也。
火重者 必红。毒深者 反白。若蓝 。则食毒俱足。胃将烂矣。紫 发于少腹章门之间。毒传于肾也。
黄发于手足唇口之上。毒归于脾也。均属危恶之症。治法亦只清解毒火。宣通气血。用犀角、连翘、赤芍、银花、川连、人中黄、栝蒌皮、牛蒡子、槟榔、楂肉、天虫、角刺之属。内外两解。若见面白目青。
则阳气下陷。已属不治。此药又不可投。若见身上汗出津津。则元气已泄。其死尤速。盖病邪传里。虽病太阴。而三阴与之同病者也。所藉者独一肺经而已。肺气开则面红。肺气闭则面白。若面黄则胆气绝矣。
身黄则脾气绝矣。病在三阴。临症者。尤宜深察焉。(阳邪内陷太阴 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