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面病

类别:子部 作者:清·俞震 书名:古今医案按

    罗谦甫治杨郎中之内。年五十余。体肥盛。春患头目昏闷。面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罗诊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三两行。撤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风热上行。则标本之病俱退矣。方以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七分。甘草、炙白芍各五分。连、芩酒制各四分。川芎、生犀末各三分。荆芥穗、薄荷叶各二分。水半盏。先浸川芎、荆芥穗、薄荷。另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入先浸三味同煎。至一盏。食后温服。日三服。忌湿面五辛之物。

    真定府维摩院僧。年六十余。体瘠弱。初冬。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法不效罗诊其脉。弦细而微。且年高常食素茶果。此阳明之经本虚。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又加诵经文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达头面。故大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数服。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行其经络。方以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黄各七分。炙甘草、草豆蔻仁、人参各五分。黑附炮七分。益智三分。连须葱白同煎。数服良愈。或曰。升麻汤加黄连治面热。加附子治面寒。有何根据。答曰。出自仲景。盖诊杨氏脉阳明标本俱实。宜先攻其里。后泻经络中风热。故升麻汤加黄连。以寒治热也。尼僧阳明标本俱虚寒。宜先实其里。次行经络。故升麻汤加附子。以热治寒也。仲景群方之祖。信哉。

    震按此二条罗公自注甚明。由其熟读内经。故能切实发挥。下二条讲面黑之理。亦极有精义。

    又治一妇三十余岁。忧思不已。饮食失节。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悬如饥。饥不欲食。气短而促。罗曰。人身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色宜显而不藏。肾肝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色当隐而不见。又必赖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灌四旁。冲和而不息。若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今忧思不已。脾胃气结而不行。饮食失节。脾胃气耗而不足。故使阴气上溢于阳中。而黑色见于面。又经云。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今水反侮土故黑色见于唇。此阴阳相反。病之逆也。上古天真论云。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可知阳明之气不足。乃用冲和顺气汤。以葛根一钱五分。升麻、防风各一钱。白芷、黄 各八分。人参七分。甘草四分。白芍、苍术各三分。以姜、枣煎。已午前服。取天气上升之时。使人之阴气易达也。数服而愈。此阴出乘阳治法也。

    有人因灸三里而满面黑气。医皆以为肾气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肾经有湿气上蒸于心心火得湿成烟气。形于面。面属心。心肾之气常相通。如坎之外体即离。离之外体即坎。心肾未尝相离也。耳属水。其中虚。则有离之象。目属火。其中满。则有坎之象。抑可见矣以去湿药治之。如五苓散、黄 、防己之类皆可用。

    〔附〕兴国初有任氏。色甚美。聘进士王公甫。谓甫不遂寸禄。愁郁不乐。面色渐黑。自惭而归母家求治。一道人曰。是可疗也。以女真散酒下二钱。日两服。数日间面变微白。一月如旧。赂得其方。乃黄丹、紫菀。等分为末耳。

    震按此因愁郁而致面黑。此方恐未必效。又有触受秽臭面色忽黑者。宜焚沉、檀。却能着效。

    余杭人和 。将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开甑而仆甑面上。为热气所熏。面即浮肿。口眼皆为之闭。更数医不能治。一医云。古无此证。以意疗之。乃取僧寺久用炊布烧灰存性随敷而消。未半月愈。盖以炊布受汤上气多。反用以出汤毒。犹以盐水取盐味耳。此心法之巧也。

    震按釜盖气水以治烧酒毒。即同此义。


如果你对古今医案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古今医案按》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