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火门 卷之四 补门 诸虚

类别:子部 作者:明·吴正伦 书名:脉症治方

    【脉】

    形大力薄。为虚损。浮大无力为阳虚。细数无力为阴虚。寸脉浮软而弱为上虚。尺短涩而微为下虚。左尺短涩不均。为血虚。右寸沉微为气虚。六脉细微者盗汗。六脉细数者。潮热。右关脉弦大。为脾虚。又男子右尺脉细微如丝者。为阳衰精竭。女人左尺细微如丝者。为阴衰经闭。皆不治也。

    【症】

    按集成云:虚损之症。皆由色欲过度。喜怒不节。起居不时。饮食失宜有所劳伤。皆损其气血。盖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而胃气散解。不能滋营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故虚损之症生焉。病则百脉烦疼。腰痛脚软。胸满短气。心烦不安。耳鸣目眩。咳嗽。寒热交作。自汗盗汗。遗精白浊。飧泄食少。食亦无味。不长肌肤。或睡中惊悸。午后发热。倦怠无力。女子则崩漏带下。经闭不行。咳嗽。吐血。发热。皆虚损之候也

    【治】

    经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又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参术茸附之类。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鹿角胶地黄之类。气虚则补气。普用四君子汤。血虚则补血。兼用四物汤。气血俱虚。十全大补汤。痰嗽者清肺。麦门冬黄芩贝母之类。阴虚发热者。滋阴降火。黄柏知母地骨皮之类。用者详之。

    【方】

    十全大补汤 治气血虚损。随症轻重加减。

    人参(二钱五分) 白术(三钱) 黄 (一钱五分蜜炙) 甘草(四分) 白茯苓(一钱二分)川芎(七分) 当归(一钱五分) 熟地黄(一钱) 白芍药(一钱二分) 桂(三分) 如虚甚者。加熟附(一钱) 以行参 之功。

    上用姜枣煎。食远服。

    老人但觉小水短少。即是病进。本方。去黄 、熟地、甘草,加牛膝、陈皮、春。倍川芎、夏。加麦门冬(一钱)、黄芩(八分)、秋冬。加炒黑干姜(五分)、倍当归(此丹溪先生养母之法也)

    男妇大病后。气血虚损。脾胃不足。本方去芎桂,加山药、陈皮、麦门冬(各等分)。

    男子真阴虚损。加黄柏、知母、麦门冬、地骨皮(各等分)。

    妇人胎产虚损。本方去桂,加香附(一钱五分) 煎调鹿角胶服。

    大吐血后虚损。加麦门冬、侧柏叶(各一钱)、去黄 、川芎、桂。

    男子遗精白浊。或梦遗精滑。加黄柏、知母(俱童便浸炒各一钱)、山药、芡实。鹿角霜(各一钱五分)、龙骨(五分)。

    妇人赤白带下。日久。或湛浊黄瘦潮热。加升麻、柴胡(各五分)。

    男妇心虚手振。加麦门冬、酸枣仁、天麻(各一钱)、白芷(五分)、去桂。

    心脾血虚。昼则怠堕嗜卧。夜不能寐加麦门冬、酸枣仁、山药(各等分)、远志(减半)、圆眼肉(五个)、去芎、桂。

    健忘、怔忡。加麦门冬、陈皮、竹茹(各等分)、去芎、桂、脚软无力。加牛膝、黄柏、木瓜、防己、去川芎(各等分)

    脾胃虚弱。畏寒易泄。加陈皮(一钱)、干姜(五分)、倍白术,去川芎、当归、地黄。

    肝虚眼目昏暗。加黄连、扁豆、甘菊花(各等分)、去 桂。

    男子左尺既虚。右尺亦微。命门火衰。阳事不举。加熟附子(一钱)、沉香(五分)。

    气血两虚。眩运。加半夏、天麻(各一钱)。

    自汗盗汗。加麻黄根(一钱五分)、去桂、妇人胎产有汗。加同上。

    疮疡溃后。或平后气血俱虚。用本方。加防风(八分)、去桂、妇人产后诸疾。加黑干姜、(八分)、去芍药。

    产后恶露不行。腹疼。加牡丹皮、红花、干姜(炒各八分)、去参、 。

    产后恶露不止。加赤石脂、续断、地榆(各等分)。

    妇人胎动。或痛或漏。加黄芩、枳壳、阿胶、艾叶、砂仁(各等分)、去桂。

    妇人经水涩少。或行。或作痛。气血虚也。用本方。

    小儿诸疳。加胡黄连、使君肉、山楂、芦会(各等分)、去黄 、桂、川芎、或丸或散皆可。(此十全大补汤加减法也)。

    又方 加减人参固本丸 养心补脾。清肺滋肾。

    天门冬(去心二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生地黄(二两) 山药(一两五钱) 枸杞子(一两去梗) 五味子 (去梗五钱) 熟地黄(二两四钱另用酒煮) 人参(一两去芦上五味正方) 黄柏(四制一两五钱) 知母(同上制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丸。空心白汤送下。兼有他症。根据后加减。

    有汗。加黄 、知母(各一两)。

    有痰火。加贝母、黄芩(各一两二钱)。

    遗精。白浊。梦遗。加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各一两)、山茱萸(一两五钱)、龙骨、(五钱)。

    上热下寒。加附子(制一两)、干姜(五钱炮)、沉香(三钱)。

    阴虚火动。加知母、龟板(各一两五钱)、虎胫骨、牛膝(各一两)。

    咳嗽。加知母、贝母、当归(各一两五钱)、阿胶、杏仁(各一两俱妙)。

    吐血。加牡丹皮、紫菀、薏苡仁(各一两)。

    腰痛。加杜仲、破故纸、肉苁蓉(各一两)。

    下元虚冷。阴痿。加熟附子(一两)、桂(五钱)。

    脚膝无力。加牛膝。木瓜、虎胫骨(各一钱)。

    眼暗。或翳膜失明。加白芍药、当归、甘菊花(各一两五钱)、川芎、黄连(各一两)、生甘草(四钱)。一方加犀角。羚羊角(各八钱)、决明子、青葙子、菟丝子、石斛、枳壳(各一两)名固本还睛丸。治肝肾虚损眼疾有效。

    命门火衰。阳事不举。精气虚竭。加熟附(一两五钱)、鹿茸(一两)、沉香(五钱)

    男妇上盛下虚。久无孕育。加熟附、鹿茸、巴戟、牛膝(各一两)、海狗肾(一副)、妇人。再加当归、蕲艾、香附(各一两五钱)。

    又方 六味地黄丸 治男妇肾虚。寝汗潮热。烦蒸骨痿。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

    山药(二两) 山茱萸(去核二两)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去木) 泽泻(各一两五钱) 淮庆熟地黄(四两酒煮捣烂)

    上为末。蜜丸梧了大。每服九十丸。空心清米汤送下。下焦虚寒。加熟附(一两)、桂心、(一钱)名八味丸。

    上焦热。加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五味(八钱)。

    下部湿热。加木瓜、黄柏、苍术(各一两五钱)。

    又方 大造丸 治男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此身衰以类补之义也。夫紫河车者。即胎衣也。一名混沌皮。盖儿在胞中。脐系于胞。受胞之养。胞系母腰。受母之阴。丹经云:父精母血。相合而成。乃受造化生成之物。真元气也。人从此生。用以补人。固非草木金石所可比也。

    古方治虚劳。甚者用之。良有以也。但非常得之物。或者有所嫌忌。故世人不知用耳。一族兄其虚弱仅存形迹面色痿黄。以此味配诸药为方。名大造丸。服之不二料。而体貌 异。后连生四子。一妇人年仅六十。时以衰惫因病。合此丸。加血药服之而强健。自此每自制服紫河车。殆有百余料。寿至九十。胜中年人物。且以其药散诸亲属。取济甚众。一人大病愈后。久不作呼声。服此药不久。而呼声出矣。一人足不能履地。服此药半年。而能行矣。大抵此药用于女人尤妙。岂紫河车本自出。而各从其类焉者耶。若女人月事不调。兼小产难产。及多生女。少生男者。夫妇服之。而生子者历历可数。制方又另有法。又有只用紫河车一味为丸。治失心风膈症。无不应验。临危将绝气者。紫河车首经二味为丸。一服可更活二三日。盖此补益之功。极其至妙。用之百法百中。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久服耳聪目明。鬓乌发黑。延年益寿。有夺造化之功。岂但小补已哉。故曰大造丸。合诸药。亦有至理。详注于后。

    紫河车一具 须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产甚妙。其次壮盛妇人亦可用。米泔水洗净。新瓦上焙干。

    败龟板 用大的。年久自死者佳。以童便浸三七。将酥炙黄色。净用板二两。此药大有补阴之功。又能补心。

    黄柏 用盐酒炒褐色。净用一两五钱。盖邪火止能动物。不能生物。欲用阳药滋补。非徒无益。而为害匪轻。此药能滋肾水。配前药。滋阴补肾之最者也。用为紫河车之佐。不亦宜乎牛膝 去芦。酒浸晒干。净用一两三钱。此下部药引诸药下行为使者也。合前四味足少阴肾经药也。古方加陈皮。名滋肾丸。加紫河车。名补天丸。是也。

    地黄 用肥大沉水。怀庆出者佳。蒸熟焙干净。用二两五钱。入砂仁末六钱。白茯苓二两。

    作一块。用稀绢包入银罐内。用好酒煮七次。去砂仁茯苓。只用地黄。盖地黄得砂仁茯苓及黄柏。则入少阴肾。此四味。名天一生水丸。秘而不传。如无银罐。瓦罐代之。

    天门冬 去心。一两二钱。

    麦门冬 去心。一两二钱。(夏加)。

    五味子 去梗七钱

    人参 去芦一两。前四味入手太阴。肺经药也。二门冬。保肺气不令火邪侵。降肺下行。

    生肾源。其性有降无升。得人参则补而降。本草云多主生子此也。古方加生地黄名固本丸。又麦门冬五味子三味名生脉散。

    此方配合之道。专以补元气为主。要得首经二盏。最为生化之源。用补肺肾二经。得人参补气。地黄补血。紫河车以成大造也。凡药须择新鲜真正道地者。而制药又须如法。不则无效。

    上药除地黄。另用木臼捣之。各药共为细末。酒打米糊为丸。共捣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及卧时。用清米汤。或姜汤。白汤。盐酒。送下。妇人服之。加当归二两。去龟板。若男女患怯症者。去人参。如有遗精白浊。并妇人赤白带下。加牡砺 粉一两五钱。

    又方 斑龙丸 治真阴虚损。老人虚弱。尤宜常服。

    鹿角胶(十两) 鹿角霜(十两) 白茯苓(去皮五两) 柏子仁(去壳净炒十两) 菟丝子(酒浸蒸捣为饼晒干净用十两) 熟地黄(十两怀庆肥大者酒煮捣膏) 补骨脂(炒五两)

    上为末。以鹿角胶用好酒二大碗。洋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渐加至九十丸。

    空心清米汤送下。盐汤亦可。

    熬鹿角胶霜法

    用新鹿角三对。重十斤。将角锯二寸长一段。于长流水内浸三日。刷去尘垢。如无长流水。以大钵头浸。日三次换水亦可。每角十斤。用黄蜡五两。桑白皮十两。楮实子二十两。新汲水四十碗。共入瓦坛内。用桑柴一百二十斤。熬炼三昼夜。水干旋添熟水。勿令露角。三日后取出。将细布绞净。其角汁用文火收之。滴水成珠。即成胶。其枯角晒干磨为末。即成霜也。大病后。极虚之人。用人参一两。鹿角胶五钱。煎服。亦大补益。产后加当归同煎亦妙。老人加白茯苓亦效。一法每角十斤。制如前。装入铅坛内。放入釜中。着水浸过坛口下五六寸。封盖令密。用桑柴煮七昼夜。每日添熟水一次。待七日满。取出滤去渣。将清汁另放一处。再用人参十两。甘州枸杞二十两。另用水二十碗。同熬。约干。将药渣绞净。复将渣舂碎。再用水十五碗。又熬干滤净。将二汁和前鹿角汁一处。以白炭火缓缓熬。至滴水成珠不散。用瓷罐收贮。每服一二钱。空心白汤点服。治虚劳损极效。


如果你对脉症治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脉症治方》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