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下 脉法类(此卷是发《脉简补义》未尽之余义也) 浮脉反不宜发散说

类别:子部 作者:清 · 周学海 书名:读医随笔

    凡脉空大无根,按之即散,此阴虚而元气将溃也。用酸甘之剂,敛气归根,脉渐坚敛而实,即为转关,可望生机;若敛而不实,愈硬愈空又去生远矣。尝见湿温,夹伤生冷,先妄发汗,继过清渗,三焦气怯,膀胱气陷,咳而气上冲击,遍身大汗,大便微溏,小便短涩,舌淡白无苔,小腹胀硬如石,两胫 肿,脉来空大,稍按即指下如窟,动于两边,应指即回,一息十动以上。急用酸温,枣仁、龙骨、山萸、南烛、首乌、牛膝,入附子、木香、远志、桃仁化积剂中。先两尺敛实,继两关坚实,舌苔渐见白浓转黄,而诸证见瘳。此误汗、误渗,表里俱伤,真阳离根,大气外越,若专用辛热,大汗而脱矣。若用酸温之后,脉愈空愈硬,而应指犹能有力者,不得即委不治。又当减酸,俾将微汗。虚甚者,以甘温佐之。其汗必先战也,汗后,脉必转沉弱,转用酸温调之补之。大凡浮而无根之脉,俱宜兼用酸敛,其真阳离根,脉见芤弦者,每数至一息十动以上,是元阳不安其宅也,宜以酸入辛热剂中。其真阴离根,虚势游弋,脉见 浮散者,宜以酸入甘温剂中。至于温暑,热伤气分,脉浮而洪数且散者,喘促汗出,宜以酸入甘寒剂中,如生脉散之类。得酸而脉敛者,正气有权也;不敛而加数者,真气败也。此皆内虚脉浮者之治法也,皆无与于表邪发散之例。


如果你对读医随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读医随笔》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