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证治类 惊跃

类别:子部 作者:清 · 周学海 书名:读医随笔

    常于欲寐未寐之际,霎然举手振跃者,世皆谓为血不养筋,而实非也,乃津不濡脉之候也。

    人身气脉一动,周身百脉涌应,其中必有津以濡之,故能自然无碍也。若有一脉竟塞不通,则气亦竟不至其处,亦遂寂然不动矣。无如脉终不能不通,气终不能不至也。脉中津汁耗燥,一有不濡之处,或略有痰丝以格之,则气之既动而窒,窒而复动,一控送之间,而百脉为之撼跃矣。其动之所发无定处,或起四肢,或起胸中,随其气之所触而起也。此象偶然一见,不足为病。若欲治之,惟甘凉生津而已。凡小儿寐中,多作此象,俗谓骨气撑长之兆,实即痰格其气也。若大人逐日方寐,即见惊掣,是为痰盛,是津虚之燥痰也。生津为主,而祛痰佐之,津盛则痰有所载,而滑利易出也。若血液亏虚,不能养筋者,当见肢节拘急不便,或举身振振欲擗然。此风热所伤,与发汗太过之所致,所谓筋惕肉 也。是故心津虚燥之人,往往神明散越,欲寐之际,心中无故惊惕,四肢微有螈 ,甚至累累不已,令人不能成寐者,其势虽微,病根反深。若骤因风热与过汗者,宜甘酸以养之,经谓: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若久病与无病而然者,更宜大剂甘寒酸温之药,生津补血以溉之,所谓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地;又有水饮冲心而发者,必辛散淡渗,兼滑润之剂,载痰上下分出以涤之,此又所谓心中 大动,恐如人将捕之者,是心阳为水邪遏抑,而神不自安也。


如果你对读医随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读医随笔》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