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臨病制方

類別︰子部 作者︰金•李杲 書名︰內外傷辨

    《至真要大論》雲︰“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以淡泄之”。得其法者,分輕重而制方。《金匱要略》雲︰“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腰以下腫者,當利小便”。由是“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又雲︰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制五苓散以利之。孫真人療膚革腫,以五皮散,乃述類象形之故也。《水熱穴論》雲︰上為喘呼,下為腫滿,不得臥者,標本俱病,制神秘湯以去之。《活人書》雲︰“均是水氣,干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湯加芫花主之。身體涼,表證罷,咳而脅下痛,為里有水,十棗湯主之。”亦是仲景方也。易水張先生雲,仲景藥為萬世法,號群方之祖,治雜病若神,後之醫家,宗《內經》法,學仲景心,可以為師矣。


如果你對內外傷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內外傷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