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云:小儿疮疹审得其证,速疏利脏腑,然亦须详审。若大便已利,疮已出者,皆不可疏,亦不可汗。若发其表,则疮空开泄,更增斑斓。仓公、扁鹊常用油剂、草剂,其法最妙。大率汤剂之用,所以透肌和里,开通中外,使疹毒通快,不致壅瘀,去其邪毒,乃得痊差。然食乳婴孩与童子疮疹,治法不同。婴孩之病,唯宜调节乳母,令气血清和,乳汁通利,最为要法。若初断乳儿,则以汤剂和其阴阳,调其荣卫。既差之后,尤宜利其脏腑,以去其余毒。此治疮疹大法。
紫草汤方
治断乳儿并童儿患疹痘候,初觉多似伤寒,面与四肢俱赤,壮热头痛,腰脊疼,足厥冷,眼黄赤,脉浮洪,至数数大不定,小便赤少,大便多秘,才觉四肢、色候及脉俱是疹痘疾,未攻皮毛穴出者,便可以服饵和匀脏腑,疏泄逐下药。按仓公论云:可服油剂,不可用燥药并冷药。若疹已结在皮毛穴处,微微出,即不可疏泄。
或疹出太盛,窦穴脓水者,却可疏利也。或未与疏转,即急服紫草汤。
紫草二两,以百沸浸草,用物盖,勿令泄气。凡二月至百日孩服半药注子,五七月儿服一药注子,一二岁儿服半合,三四岁儿服一合。疹虽出,其势亦轻,常服无妨。
生油汤剂
治儿脏腑伏热,未成疹子,四肢微觉有热,食物似减,头发干直,额上微热用此方。
生麻油一钟,令如人体温,以热水一小钟放入油内,不住手搅,令水尽如蜜。夜卧时,二三岁服二蚬壳,五七岁三蚬壳,十岁以上儿三大蚬壳,大人服三合。食良久与服,服了卧时。如三五服后,大小便利,肌热退,则疹痘不复发也。
霖按:近世所传,治痧疹发不透而气喘者,急用芝麻五合,滚水泡之,乘热熏头面,即复出,谓有起死回生之功。盖一由脏腑利毒下行,一由皮毛发毒外出,用法不同,其义则一。
万密斋曰:痘疹皆胎毒所发,毒者火也,故痘子大而 肿者,少阳三焦火也。阳道常饶,故大而肿。疹子小而碎密者,少阴心火也,阴道常乏,故小而密。三焦水谷之道路,脾胃主纳水谷,治痘专以脾胃为主。心肺属阳而位乎上,心火旺则肺受之,治疹专以肺为主,观其咳嗽者,火炎则肺叶焦举也。鼻流清涕者,鼻为肺之窍,以火铄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泪出者,肺热则移于肝,肝之窍在目也。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肺热证也。
疮疹之证,其初发热,与伤寒相似,但疹子则面颊赤,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目中泪出,呵欠喜睡,或吐泻,或手掐眉目鼻面。宜用升麻葛根汤,不可作伤寒妄用汗下也。汗之则增其热,为衄血,为咳血,为口疮咽痛,为目赤痛,为烦躁,为大小便不通;下之则虚其里,为滑泄,为滞下。经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言不可妄汗下也。如手足梢微冷,恶寒而无汗,面色青惨而不舒,左额有青纹者,伤寒之热也;手足梢微温,发热有汗,面赤而光者,伤风之热也,并宜惺惺散发散之。目胞肿而右颊有青筋,发热而头额腹肚最甚,或兼呕吐腹疼者,伤食之热也,备急丸下之。面色青红,额正中有纹,手掌心有汗,时作惊惕,手络脉微动而发热者,此惊热也,泻青丸、牛黄清心丸主之。身热而倍能食,唇红颊赤,大小便秘,胁下汗者,此风热也,宣风散主之。已上诸热,久而不去,内外感发,则所蕴疮疹之毒,亦能乘间而出矣。
升麻葛根汤 解发痘疹之良方。
葛根 升麻 甘草 白芍药(各等分)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惺惺散 解发痘疹良方。
人参 桔梗 甘草(炙) 白茯苓 栝蒌根 白术(各等分) 细辛(少许)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薄荷叶五片,煎七分,温服,不拘时候。(一方有防风、川芎。)
备急丸
木香(二钱五分) 大黄 牵牛末(各五钱)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山楂煎汤下。
泻青丸 治肝热作搐良方。
羌活 大黄(煨) 川芎 当归 防风 山栀仁 龙胆草(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和丸,鸡头子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竹叶汤同沙糖水化下。
牛黄清心丸 治心热神昏。
牛黄(二分半) 辰砂(一钱五分) 黄连(五钱,生) 郁金(二钱) 黄芩(三钱) 山栀仁(三钱)
共研细末,腊雪水调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灯芯汤送下。
宣风散 治黑陷里实,以代百祥丸、牛李膏。
槟榔(二个) 陈皮(五钱) 甘草(五钱) 牵牛(四两,用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
上为末,三二岁蜜汤调下半钱,以上一钱,食前服。
疹喜清凉,痘喜温暖,此法人皆知之。然疹子初出,亦须和暖则易出。所以发苗之初,只要发出得尽,则毒便解。非若痘必苗而秀,秀而实,而后毒解也。痘子成实之时,若大温热,则反溃烂不收,是痘之后亦喜清凉也。故治痘疹者,无过热,无过寒,温凉适宜,阴阳自和,是为得之。
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尽则便毒解。故治疹子者,发热之时,当察时令寒暄,以药发之如时。大寒以桂枝葛根汤发之;大热以升麻葛根汤(方见前)。合人参白虎汤发之;不寒不热,以荆防败毒散发之。如兼疫疠之气,以人参败毒散发之。如尽一剂不出,再作本汤发之。外用胡荽洒,以苎麻蘸酒遍身戛之,务令亟出。如三四作更不出,加腹中胀痛,气上喘促,昏闷谵妄者,必死证也。
桂枝葛根汤
桂枝 葛根 升麻 防风 赤芍药 甘草(各一钱)
上锉细,加生姜三片,淡豆豉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无时。
人参白虎汤(又名化斑汤) 解斑疹良方。
人参(一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石膏(五钱) 糯米(一合)
上锉细,水二盏,煎待米熟去渣,温服无时。
荆防败毒散 疹痘之发散药也。
荆芥穗 柴胡 甘草 人参 桔梗 川芎 青防风 茯苓 枳壳 前胡 羌活 独活上锉细,加薄荷五叶,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
人参败毒散 解疫疠、发痘疹之良方,又主腰痛,四时通用。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茯苓 桔梗 人参(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细,加生姜三叶,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一方加薄荷少许)
胡荽酒 治倒陷。
胡荽四两切,以好酒二盏,煎一两沸,入胡荽,用物盖定再煎,勿令泄气。放冷,每吸一两口微喷,从背至足遍,勿喷头面。病患常令闻荽气。
发热六七日以后,明是疹子,却不见出,此皮肤坚浓,腠理闭密。又或为风寒袭之,曾有吐利,乃伏也。急用托里发表之剂,麻黄汤去杏仁,加蝉蜕、升麻。外用胡荽酒(方见前),散麻刮之。如一向未更衣者,毒甚于里,伏而不出,河间凉膈散加牛蒡子主之,发之解之。再不出者,死证也。
麻黄汤
麻黄 杏仁 甘草(各等分) 石膏(倍用)
上锉细,加腊茶叶一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不拘时服。(一方无石膏,有桑白皮。)
河间凉膈散 解痘疹表里俱热,纯阳无阴之豆。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五分) 连翘(一分) 栀子 黄芩 薄荷(各一分半) 淡竹叶(五片)
上锉细,作一服。水一盏,煎八分,去滓,入蜜一匙,和匀服。
疹子初发热时,未见出现,咳嗽百十声不已,上气喘气,面浮目胞肿,时卧时起,此毒火内蒸,肺叶焦举,宜甘桔汤合人参白虎汤(方见前)去人参加牛蒡子、薄荷叶主之。
甘桔汤 解咽喉之良方。
甘草(二钱) 桔梗(一钱)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食后温服。
疹子发热,或自汗出,或鼻衄者,不须止之,亦发散之义。故汗者,毒从汗散;衄者,毒从衄解。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人参白虎汤(方见前)合黄连解毒汤主之;衄太多,玄参地黄汤主之。
黄连解毒汤 此解火毒痘疹通用方。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
上锉细,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玄参地黄汤 治痘疹衄血。
玄参 生地黄 牡丹皮 栀子仁(各一钱半) 甘草 升麻(各五分) 白芍药(一钱)
上锉细,加炒蒲黄半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
疹子发热吐利,纯是热证,不可作寒论,乃火邪内迫。上焦多吐,下焦多利,中焦吐利并多。自利宜黄芩汤。吐利宜黄芩加半夏汤。自利里急后重者,宜黄连解毒汤(方见前)合天水散主之。
黄芩汤 治协热而利。
黄芩(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白芍药(六钱)
上锉细,加大枣二枚,水一盏,煎七分,食前温服。
黄芩加半夏汤
即前黄芩汤加半夏二钱,生姜一钱。
天水散 治痘干燥而痛。
白滑石(四两) 甘草(一两)
共为细末,白汤调服。或用涂痘子甚佳,以蜜水调刷之。
痘疹咽痛,亦是常候,乃毒火上熏而痛也,勿作喉痹同论,妄用针刺。喉痹内作痈肿,故宜针决去恶血。
痘疹只是咽干作痛,宜甘桔汤(方见前),加牛蒡子,或射干鼠粘子汤,细细咽之。
射干鼠粘子汤 治咽喉痛。
射干(一两) 鼠粘子(四两,炒香) 甘草 升麻(各一两)
上锉细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
疹子渴喜饮水,纯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内亢故也。初发热渴者,升麻葛根汤(方见前)加天花粉、麦门冬。渴甚者人参白虎汤(方见前)合黄连解毒汤(方见前)主之。
痘疮贵三四次出,谓出匀。 疹贵一齐涌出,谓出尽。疹子只要得出便轻减。以火照之,遍身如涂朱之状,此将出之兆。出形细密与痘疮密者相似,但疹子随出随没,非若痘子之以渐长大也。出形鲜红与伤寒发斑相似,但疹子粒粒成疮,非若斑子皮红成片如蚊蚤之迹也。
痘疹之色不可同论。大抵痘子怕太红,皮嫩易破,必生瘙痒;疹子喜通红,疹发于心,红者火之正色也。
若疹色淡白者,心血不足,养血化斑汤主之。色太红焰,或微紫者,血热也;或出太甚者,并宜大青汤主之。
黑者死证也。
养血化斑汤 治白疹。
当归身 生地黄 红花 蝉蜕 人参(各等分)
共锉细,水一盏,姜一片,煎六分,去渣,温服无时。
大青汤 治斑疹火毒良方。
大青 生地黄 玄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木通 地骨皮 荆芥穗(各等分)
共锉细,水一盏,淡竹叶十二片,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疹子出没常以六时为准。假如子后出,午时即收;午时出者,子时即收。乃阳生阴成,阴生阳成,造化自然之数也。凡此旋出旋收者轻。若一出连绵三四日不收者,乃阳毒太甚,宜大青汤(方见前)解之。逡巡不出者,乃风寒外束,皮肤闭密也,宜荆防败毒散(方见前)主之。
疮疹非热不出。疹子欲出,则遍身发热,或烦躁,或头眩,或身拘急。及既出,则身便凉,诸病悉解,此一层疹子随收矣。如疹子即出,热甚不减,此毒壅遏,宜大青汤(方见前)解其表。便涩者,以黄连解毒汤(方见前)
合人参白虎汤(方见前),或大连翘汤解其里。大便不通者,河间凉膈散(方见前)加牛蒡子。
大连翘汤 此解里热之良方,痘疹通用。
连翘 防风 瞿麦 荆芥穗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蝉蜕 赤芍药 白滑石 木通 黄芩 甘草 山栀子(各五分)
上锉细,加紫草五分,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食前温服。(《博爱心鉴》有牛蒡子,名大连翘饮。)
凡疹子只要出得尽,则毒邪解散,正气和平。如拂拂发热,烦闷不宁,如蛇在灰,如蚓在尘之状,或呕吐,或注泄,此毒邪壅遏,尚未出尽。烦热者,宜黄连解毒汤(方见前);呕泄者,柴胡橘皮汤。并外用胡荽酒(方见前),以苎麻蘸酒遍身戛之。待疹子出尽,则烦热自去,呕泄自止矣。
柴胡橘皮汤
柴胡 橘皮 黄芩 半夏 人参 白茯苓(各等分)
上锉细,加竹茹一团,生姜一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疹子欲出未出之时,宜早发散,以解其毒,则无余灾。若不预解,使之尽出,以致毒蓄于中,或为壮热,日久枯瘁,或成惊痫,或为泄利,或咳血喘促,或作疳 而死。此虽一时戾气之染,未有不由于人事之未尽者也。
疹子收后,身有微热者,此虚热也。不须施治,待气血和畅,自然退去。若热太甚,或日久不减,以柴胡麦门冬散。甚则以黄连解毒汤(方见前)合人参白虎汤(方见前),与前方相间服之。如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渐羸瘦者,柴胡四物汤主之。
柴胡麦门冬散
柴胡(五分) 甘草(二分) 麦门冬(八分) 龙胆草(三分) 人参(半钱) 玄参(半钱)
上锉细,水煎服。
柴胡四物汤 治疹后余热。
柴胡 麦门冬 淡竹叶 当归身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地骨皮 人参 黄芩 知母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疹后热不除,忽作搐者,不可与急惊风同论,用导赤散加人参、麦门冬送服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宜服抱龙丸。
导赤散 治心热发搐。
生地黄 木通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细,加淡竹叶七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一方加人参、麦门冬)
安神丸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苓 黄芩 甘草(各半两) 朱砂(一两) 龙脑(二分半)
上为末,汤浸蒸饼和 猪心血捣匀,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灯芯汤下。
抱龙丸(又名琥珀抱龙丸) 治痘惊。
真琥珀 天竺黄 白檀香 白茯苓 人参(各一两半) 粉草(去节,三钱) 枳壳(麸炒,一两) 枳实(麸炒,一两) 辰砂(水飞,五两) 金箔(一百片,筛) 山药(炒熟,一两) 胆星(一两)
上各取细末,再筛和匀,每药一两,取新汲水一两,重入乳钵内杵匀,丸如弹子大,阴干,勿用日晒,(晒)
则燥裂矣。每服一丸,薄荷叶煎汤化下。
凡疹后牙根黑烂,肉腐血出,臭息冲人者,曰走马疳,马鸣散主之。若面颊浮肿,环口青黑,颊漏齿脱,唇崩鼻坏者,死证也。如唇口多疮,其声嗄哑者,曰狐惑,以化 丸主之。更烦躁昏闷失声者,死证也。
马鸣散 治走马疳良方。
人中白(即溺桶底白垢也,以物刮取,用新瓦盛之,火 过如白盐乃佳,半两) 马鸣退(即蚕蜕纸也,火烧过,二分半) 五倍子(生,一分。另用一分,同矾 枯) 白矾(二分,捶碎。另取五倍子一分,入矾干内,以火 枯)
共为细末,用浓米泔浸,洗净拭干,以此药敷之。
化 丸
蜀椒(取开口者,炒去汗,二分) 黄连(半两) 苦楝根白皮(阴干,二分)
共为末,用乌梅肥者七个,艾汤浸,去核,捣烂和丸,艾汤下。
疹后泄利日久不已者,曰休息痢。不可妄施涩剂,以成霸功。宜黄芩汤(方见前)合天水散(方见前),与香橘丸相间治之。若呕吐不能食者,名噤口。更肠滑不止,或下鲜血,或如尘水者,皆死证也。
香橘丸
木香(半两) 黄连(一两,以吴茱萸五钱同炒,去吴茱萸不用) 石莲子(取肉二钱半) 陈皮(半两)
上为末,醋调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陈仓米汤送下。
疹子收后微咳者,此肺气未平也,不须调治。若咳转甚,喘气逆气,发则连绵不已者,此肺中伏火,金虚叶焦,故咳也,宜人参清膈散主之。身热者,麦冬清肺汤主之。若咳久不止,面浮目胞肿,胸高而喘,息则耸肩,血自口鼻出,面色青或赤,鼻燥昏闷,摇头摆手者,皆死证也。
人参清膈散 治肺热鼻干,涕唾稠粘。
人参 柴胡 当归 白芍药 知母 白术 黄 (炙) 地骨皮 紫菀 茯苓 甘草 桑白皮 桔梗(各五分)黄芩(二分半) 滑石(七分半) 石膏(七分)
上锉细,加姜如钱大三片,水一盏,煎七八分,去渣,食后温服。
麦冬清肺汤 治疹后咳嗽不止。
天门冬 麦门冬(各去心) 知母 贝母 杏仁(去皮尖,炒,研) 地骨皮(各等分)
共锉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疹家通禁鸡、鱼、炙、 、盐、醋之类。直过七七之后,方可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纵口,致生他疾也。
曾见痘疹收后,动止出入,饮食如常,忽然心腹绞痛而死者,还是元气怯弱,乘以疫疠之气,正不能胜邪,邪伏于中,外若无病,内已亏损,故一中而死,谓之中恶。
凡小儿初生未盈月者,遍身红点,俗呼奶疹者是也。此由胎中受热,故生下发见于皮肤,不可作时行疹子论,妄用汤剂。盖脏腑娇脆,气血怯弱,不能胜汤丸也,宜用溯源解毒汤与乳母服之。
溯源解毒汤 解胎毒之良方。
当归身 川芎 连翘 人参 白芍药 生地黄 黄连 甘草(生) 陈皮 木通(各等分)
上锉细,加淡竹叶十片,水一盏,煎半盏,去渣,温服无时。
凡天行,若病大便硬结,热留胃中,故发斑,不可以疹子同治,妄用发表之剂,反增危剧。宜用人参白虎汤(方见前)去人参,加大青、玄参、生地黄主之。大便秘者,以三黄丸微利之。
三黄丸 解毒,里实者可用。
黄芩(五钱) 黄连 大黄(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雪水捣丸,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七丸,食前灯芯汤下。
张景岳曰:万氏治疹,发表之法极尽随时制宜之善。然发表之义,亦最不易。如营卫不足而疹有不能出者,其证甚多,若徒知发之,而不知滋之,非惟不能发,且恐穷其源矣。如伤寒三表之法,实亦有关于此。
又曰:治疹诸条,皆极详妥。其中惟泻喘二证则最多疑似,盖二证之由疹毒,固当如其治矣。然有不因疹毒,或以脾气本弱,而过用寒药,或以误食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虽曰由疹而发,然实非疹毒之病。但察其别无热证热脉,而兼色白气馁者,便须速救脾气。若执谓疹毒,则无不危矣。又如气喘一证,大有虚实。盖十喘九虚,若察其本,非火证,又非外邪,或以大泻,或以大汗而致喘者,必皆气脱之候。凡此二者,不可不加细察也。
霖按:痧疹一证,宋元以来,杂入痘门。所谓气血不分,阴阳淆混。万氏独辟蚕丛,别开蹊迳,指后学之津梁,拯婴儿于衽席,厥功甚伟。其论治之精,已无异议。惟相隔几及四百年,天运转移,风气日薄,因时制变,未可拘牵。当师其法,勿泥其方,斯深得其心者矣。
朱济川曰:夫疹亦胎毒也,比痘稍轻。然中有脏腑之分,发因时气之击。(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此四时之正气也。冬宜寒而反温,则阳气发泄太早,至春必发疹也。故经曰:冬居温暖,春必痘疹。又曰:少阳客脏,则丹疹外发。)证分虚实之异,治有补泻之殊。然其证之发也,类于伤寒,寒热头疼,目泪汪汪,鼻流清涕,呕吐泄泻,喘嗽喷嚏,谵妄溺涩,饮食不进,烦躁闷乱,睡卧不宁。此因阳火攻击,以致毒乘于脾,热流于心,而干于肺。盖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疹之出赖二脏以行其毒,惟利于发得透彻,则毒尽出皮肤,内热自清,则无患矣。所以疹之出,必咳嚏衄血,呕吐泄泻也。若其初发,自头面先见,而至足为齐。头面淡红,愈多为佳,其形若芥子细密,其色若桃花红活,隐见二三番,三四日渐没。人事安宁,饮食如常,二便清调,此其顺也。若亢热喘急,发不能出,或一出即没,或冒风没早,或虽出而紫黑无神,或淡白干枯,或身肢虽见而头面不出,及加喘胀胸高肩息,狂言谵语,或口鼻出血,搦手摇头,寻衣摸床,饮食不进,哕恶便秘,口出尸气,此皆不治。若喘嗽烦闷,睡卧不安,二便坚闭,饮食不进,疹虽出而紫滞,乃毒火炽盛,治宜清解为主。若疹虽透而色淡白,干咳不续,减食便溏,精神疲倦,乃中气不足,宜固中气而兼清肺为主。一有正气不足,不能逐邪外出,致毒伏于内,喘胀而死,俗名闷疹也。间有风寒外袭,闭其腠理,或饮食停滞而气道窒塞,以致疹不易出。治宜疏利为主。
论曰:微汗而邪无蓄,便清而毒无壅。且如肠胃结而疏利弗缓,腠理窒而发散毋迟。衄血而邪从衄解,利下而毒以利松。咽喉肿痛,降火为急;烦渴不已,解毒为先。饮食减常须救胃,语言谵妄必清心。
时令冷兮投辛热,时令凉兮用辛温。时令既温,辛凉无阻;时方炎热,辛寒可施。故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治疹之要,先宜解散为主。解散则皮肤通畅,腠理开豁,则毒尽透解,则无余邪之为后灾。若不知解散,或药误温寒,或坐视犯禁,使邪不尽泄,留蓄于中,变证百出。或烦躁闷乱,泻利失血,目赤口疳,不食便秘,喉痛声哑,喘嗽痰涎,疔痈疮肿等证见矣。古人曰:治别虚实,法宜变通。所谓活泼泼地,是神术也。
今人以疹为轻,不能调护,乃为风寒外束,及为生冷内伤,郁遏毒气而不得外达,欲出不出,或一出即没,反毒内攻,噬脐何及。医者亦以为易治,孟浪用药而不知禁,往往误人,不为已咎也,可痛可惜。
疹之出有中腑之正疹,有风寒发疹,有厉毒发疹,有内伤发疹,不可不辨。然中腑之正疹者,辛凉而发之。
风寒发疹者,辛温而汗之。厉毒发疹者,辛寒而清之。内伤发疹者,苦平而利之也。
凡疹之出,虽先以发散为贵,若表实不易透,或风寒壅遏者,发解可也;若表虚自汗,疹毒易出而妄投之,岂免虚虚之祸乎?临疹当辨虚实,不同一治。
凡出疹首尾,慎不可用燥悍之药者,盖疹从肺始,肺属金而西兑胜燥之方,性勇悍而少柔,喜清润而畏燥烈,故曰疹要清凉。投清凉则升,用燥烈则HT (HT 音吉,气急也)。倘不得已,而用麻黄、桑皮等性燥之药,必蜜炒,再加性润之药佐之,以折其悍气则可矣。若误用之,则金愈燥烈,譬犹滔天之焰,复添以油,岂有不毙之理哉?
孙东宿曰:痧疹咳嗽喘急,每用痘门中大、小无比散,每服五七分,大者一钱,即刻喘定,而睡醒后神安气和而愈。屡用屡验。乃引热毒从小便出也。
大无比散 治热毒大甚,惊狂谵语引饮,豆疮红紫黑陷。
桂府滑石(飞过,六两) 粉草(一两) 辰砂(飞,三钱) 雄黄(飞,一钱)
上末,每三五岁服一钱,十岁服二钱。发热之初用败毒散调下亦能稀豆。若报豆后,用灯芯汤下。
小无比散 治痘壮热口渴,小水涩,大便秘,口气热,烦躁不宁,或焦紫或红斑。自发热至起壮时有热者,皆可用。痘后余热亦可用。
桂府滑石(飞过,六两) 石膏(飞过,一两) 粉草 寒水石(各五钱) 郁金(蝉肚小者,甘草汤煮,干为末,七钱)
上俱制净末和匀,每五岁者服二钱,大人再加。冬月灯芯汤下。夏月井水调下。热甚不解者,井水磨犀角汁调下。若红紫顶陷不起,加穿山甲末一分,麝香半分,紫草煎汤,加酒一二匙调下即起。
王肯堂曰:万氏云,疹属少阴心火,心火旺则刑肺金,治疹专以肺为主。按:既是心火刑肺金,即是贼邪,其证当重,何反轻于痘?余每治痧疹,但据见证,以泻白散加减,大剂投之即至,危困之证无不愈者。其他时师用苦寒降火,辛温发表,而频于危亡者,不可胜数,安在其为心火刑肺也。
泻白消毒散
桔梗 甘草(各一钱) 浮萍(晒干,二钱) 牛蒡子(炒研) 荆芥穗(各一钱半) 桑白皮 地骨皮(二味自采鲜者,各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六分,滤清服。
霖按:疹因伏气热邪干肺者,此方有散泻肺热,保定肺气之功。若疹因外感风寒所闭,诚有如吴鞠通所论恋定邪气之祸,临证之士不可不慎也。
聂久吾曰:痧疹形如沙,痘疹形如豆,皆象其形而名之也。
沙痘俱胎毒,而痘出五脏,脏属阴,阴主闭藏,其毒深而难皆;痧出六腑,腑属阳,阳主发散,其毒浅而易散。
脏阴多虚寒,故痘可温补;腑阳多实热,故痧宜解散。然痧虽属腑,而其热毒之气上蒸于肺,肺主皮毛,实受其毒,是以发热之初虽似伤寒,而肺家见证独多: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肿,眼泪汪汪,面肿腮赤是也。治之之法,惟在宣发其毒,以尽出之于外。虽红肿之甚,状如漆疮,亦不足虑,以其既发于外,即可免内攻,不若痘家之必顾其收结也。此证若调治得法,十可十全;而调治失宜,则杀人亦如反掌。
痧疹初发热,欲出未出时,宜用宣毒发表汤。
宣毒发表汤
升麻(八分) 葛根(八分) 桔梗 防风(去芦。各五分) 荆芥 薄荷 甘草(各三分) 牛蒡子(炒香研细) 前胡 枳壳(炒) 木通 连翘(去心蒂,研碎) 淡竹叶(各六分)
天气大热加炒黄芩八分,大寒加蜜炙麻黄八分。
霖按:前论天气大寒,只宜置之燠室,谨避风寒,且天气虽寒,而人身之热毒未必减云云。此因天气大寒,即加麻黄,何矛盾之甚耶?愚意审因寒闭,麻黄不可不加。若体质素弱,不能送毒外达,非独麻黄不可误用,即升散太过,肺气大泄,而烦喘危殆者,余见多矣。宜于升散剂中重加玄参,滋水解毒,以启发肾气,庶免虚虚之祸。斯临证之工,最当详察者也。
痧已出而红肿大甚;宜用化毒清表汤。
化毒清表汤
连翘 黄连 地骨皮 葛根 牛蒡(炒香,研细) 黄芩 知母 天花粉 山栀(炒) 玄参(各八分)桔梗 前胡 木通(各六分) 甘草 薄荷 防风(各三分)
口渴加麦门冬(去心一钱),白石膏( 研三钱),大便涩加酒炒大黄一钱(二分)。
有毒气流注而成痢者,宜用清热导滞汤。
清热导滞汤
黄连 条芩 白芍 枳壳(炒) 山楂肉(各一钱) 浓朴(去皮,姜汁炒) 青皮 槟榔(各六分)牛蒡子 当归 甘草 连翘(各五分)
红多者加红花三分、地榆五分,秘涩甚者加酒炒大黄一钱二分。
孟介石曰:痧疹属肺属火,系禀胎毒蕴积本经,亦因感岁气而出,发热五七日方得见形。初时咳嗽涕泪,目如含水之状,身体微汗潮润,则出最轻,若气喘鼻干作呕惊狂者最重。初见如芥子如米尖,再后成片,红色者轻,紫色者险,黑色者逆,不可视为泛常。死生虽由天命,岂可用药失序,致令夭亡。务宜辨寒虚实,察毒气浅深,庶人事始尽也。大抵初发热时,必当微表,见形即宜清凉。一种初起眼白赤红,声哑唇肿作渴,腰痛腹胀,人事不清,口鼻出血,烦乱狂叫不安,闭塞不出,即大凶候也。服大剂清凉解毒药后,若能现出者,或可得生。鼻内流血者重,口内流血者毒尤重。又一种初时失于清解,过于发热,以致后来元气虚弱,毒气停内,口鼻出血腥臭,骨瘦不堪,或生牙疳,身热不退,终成坏证,不可不慎。此证日出三次,三日九次为顺。总宜出透,毒气得净,即无他患。一种奶痧风疹,此类感风热而出,乃皮肤小疾,服疏风清热之药即愈,不在此痧疹中论也。
痧疹与痘疮不同,未见形并初见形时微表或可,如太过则胃气受伤,反令停毒攻肺,生痰作喘,以致闭塞难现。若服发表药而不出者,此热结在内,速宜清凉行利,则肺窍清而毛孔易开,痧疹乃现。今之愚夫愚妇,表痧痘多用樱桃、荔枝核、葱头等物。不知此数种性热,大不相宜。轻者服之转重,重者变逆。惟发表时只宜羌活、荆芥少加一二味,兼佐以连翘、牛蒡子、观音柳、紫草、石膏。此种实为专司发痧之药,其性虽凉,而能通肺达表,故不可少。
一种痧疹初起,四肢逆冷,乃火极似水之故,不可妄投热药。宜当利下清凉,痧现自然渐和也。
痧疹吐虫解虫,皆系热盛。大约吐者重,而解者轻。用药以清热为主,如黄芩、栀子、丹皮。若吐虫解虫在出痧之后者,可加乌梅一二,痧前则忌。
痧疹前后泻利,不宜用药速止。如泻黄红色,乃内有伏热,加黄连、黄芩、车前子可也。
痧疹后眼目赤红者,当用生地、菊花、决明子、蒺藜、归尾、柴胡、红花等味。一种痧后面色青白,骨瘦不堪,元气损伤,肝脾血少成痞,眼懒睁畏明,似害非害,宜服健脾肥儿丸,或服六味地黄丸,庶可渐愈。一切疏风治眼之药,万不可妄投。不但痧后当如此,凡小儿病后失调成疳疾痞眼者,俱当如此医治,养血健脾为主。倘大便泄泻稀白水者,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对证要药也。若泻黄水者,则又在热论,即不宜服此。
痧疹发热二三日或四五日末见形,疑似之间,用防风发表汤。
防风发表汤
防风(五分) 干葛(八分) 红花(三分) 枳壳(七分,炒) 甘草(五分) 桔梗(八分) 苏梗(六分) 川芎(五分) 荆芥(六分) 当归(六分) 陈皮(六分) 杏仁(一钱,炒) 山楂肉(二钱)
白水煎。
朱纯嘏曰;可去陈皮,加牛蒡子七分、连翘壳五分。
痧疹见形一二日,内服解毒快斑汤。
解毒快斑汤 托表凉解,活血化毒。
连翘(七分) 荆芥(六分) 防风(六分) 牛蒡子(六分) 生地(二钱) 蝉蜕(三枚) 归尾(六分)山楂肉(二钱) 桔梗(八分) 川芎(五分) 干葛(八分) 黄芩(八分,酒炒) 紫草(八分)
白水煎,或加观音柳五分。
朱纯嘏曰:此方可用,再加生犀角磨汁和药同服更好。
痧疹见形二三日内,色红烦躁,出不透快,宜服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
竹叶(三片) 红花(三分) 生地(二钱) 石膏(三钱) 花粉(八分) 陈皮(五分) 甘草(五分) 黄连(五分,微炒) 僵蚕(五条) 连翘(六分) 玄参(一钱) 牛蒡子(六分) 桑皮(一钱)
如大便不解,加生大黄二钱,再不解即加玄明粉二钱,惟热毒重盛者方可。如泻红水或作烦渴,亦加大黄。
痧疹四五六日回时,尚有余毒留于肺胃,咳嗽气粗,外热不退者,服清肺饮。
清肺饮
竹叶(二片) 生地(二钱) 柴胡(六分) 麦冬(一钱) 玄参(一钱) 桔梗(八分) 僵蚕(五条)甘草(五分) 陈皮(六分) 黄芩(八分) 归尾(八分) 知母(八分) 石膏(二钱)
白水煎。
朱纯嘏曰:此方可用,引加灯芯五尺同煎服。
痧后面色青白,唇淡气弱,宜服调元健脾保肺汤。
调元健脾保肺汤 并治痧后瘦弱成疳疾。
黄 白茯 丹皮 陈皮 沙参 白芍(酒炒) 人参 当归 百合 甘草如大便不实,泻白色者,加木香、白术;如泻黄色,加酒炒黄芩、车前子、黄连。
朱纯嘏曰:此方宜加薏米、麦冬、建莲肉同煎服。
痧后痢疾下红白,乃肺经余毒流注大肠,或饮食失调,宜服健脾解毒汤。
健脾解毒汤
炒黄连(七分) 泽泻(八分) 山药(八分) 甘草(五分) 炒扁豆(一钱五分) 白芍(酒炒,六分)茯苓(八分) 木香(一分) 山楂肉(一钱) 丹皮(七分) 白术(七分,炒) 陈皮(五分)
如无黄连,加蜜水炒黄柏亦可。身体虚弱,面青唇白加沙参三分,晚米二钱。
痧后口疮牙疳等患,宜服清胃败毒汤。
清胃败毒汤
僵蚕 丹皮 甘草 生地 连翘 桑皮 沙参 茯苓 黄柏(蜜炒) 银花如体虚加白术。
朱纯嘏曰:此方不敢遽以为是。
痧后口疮牙疳,宜搽救苦散。
救苦散
人中白(五钱, ) 飞青黛(二分) 冰片(一分) 僵蚕(一钱) 寒水石(井水飞细,三钱)
共为细末,先以苦茶拭口随搽。此药富贵之家加牛黄二分研入,其效更速。
朱纯嘏曰:此方轻证亦颇有验,重证恐未必能奏全功也。
痧疹咽喉肿痛,不拘初起回后,用二圣散。
二圣散
苦参(三钱) 白僵蚕(二钱)
共为细末吹入。
有一种痧痘大吐大泻而后见者,甚轻,与作恶心干呕者不同,用药微表和平安胃为主,宜服和中汤。
和中汤
归身(七分) 陈皮(五分) 甘草(五分) 白术(八分,炒) 柴胡(六分) 防风(六分) 白茯(七分) 白芍(酒炒,六分) 干葛(八分) 丹皮(五分) 桔梗(七分)
白水煎。
有种病后瘦弱唇白气虚,感时气出痧疹者,宜服加味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 体弱气虚,痧出白色,少红活者,俱可服。
薄荷 白茯 归身 炒白术 丹皮 陈皮 柴胡 炒白芍 麦冬 甘草 干葛白水煎。
痧疹不拘前后,痰多咳嗽,有风有热者,俱宜服抱龙丸。
抱龙丸
钩藤(一两) 桔梗(二两) 天麻(二两) 陈胆星(四两) 陈皮(一两) 薄荷(一两) 僵蚕(五钱) 川贝母(一两,去心) 升麻(五钱)
共为极细末,炼蜜成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乳孩每服半丸,大者每服一丸,白滚水下。若外感风邪,用防风五分煎汤调下。若内热,用竹叶汤调下。
痧疹咳嗽,气喘唇红,结热在内,烦躁不安,口鼻出血,不拘前后俱宜服犀角解毒化痰清火丸。
犀角解毒化痰清火丸
归尾(八钱) 连翘(一两) 赤芍(六钱) 生犀角(一两) 生地(二两) 丹皮(一两) 紫草(一两)牛蒡子(三钱) 花粉(一两) 黄连(三钱) 薄荷 川贝母(一两,去心) 甘草梢(一两)
共为细末,炼蜜成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竹叶汤化下。犀杯不入药。
痧后失调,体瘦气弱,或成疳疾,或泄泻等证,宜服健脾肥儿丸。
健脾肥儿丸
人参(三钱) 黄 (一两,蜜炙) 炒神曲(二两) 扁豆(一两,炒) 白术(一两) 甘草(六钱)生黄连(三钱) 山楂肉(二两) 陈皮(五钱) 白芍(六钱,炒) 当归身(八钱) 橘红(五钱) 白茯苓(一两) 山药(一两) 地骨皮(六钱) 百合(八钱)
共为细末,炼蜜成丸,如弹子大。每食远白滚水下一丸。不用人参亦可。
朱纯嘏曰:凡蜜丸俱忌食葱。
痧后咳嗽,内热不清,心神慌乱,夜卧不安,脾虚,或生疮疥,宜服天真膏。
天真膏
生苡仁 麦冬(去心) 玄参 沙参 生地 生黄 桑皮(各四两) 丹皮 茯神 当归 白茯苓 炒枣仁 紫菀 橘红(各二两)
取长流水,用砂锅,桑柴文武火熬成珠,上好白蜜收成,盛瓷器内。每服三五茶匙,白滚水调服。
霖按:聂氏三方,已得要领。孟氏治法较备,然亦不能出其范围。但两家皆为近世所宗,并录之以作后学楷式。
张隐庵曰:痘乃先天之毒,疹属后天之邪,先天止有水火,后天始备五行。产下发声吮乳,肇自后天,是以发声之时,口中有毒即咽下,而归于阳明。故 之毒气发于阳明,上达于肺,出于皮毛,肺主气而外合皮毛。是以痘毒走于血分,而气以化之为顺; 毒走于气分,而血以和之为顺。若走于血分而见云头紫赤斑者,逆也。
乃气分之毒,更速于痘。若停留于胃,则烂牙龈;阻滞在肺,则为鼻煽喘急。发表疏里,清热解毒,事在良医之临证妙用者也。夫气为阳,血为阴。痘乃精血中毒,故应四时之生长收藏,以合地支之数。 乃气分之毒,是以一日三烹,三而三之,以应阳九之终。痘发于阴,故宜头面稀疏,不喜独参阳位; 发于阳,故喜大烹头面,不宜惟在心胸。此人之阴阳血气,应天地自然之道也。
治 主方
葛根 桔梗 荆芥 牛蒡子 防风 杏仁 甘草 橘皮
上方用泉水煎服,再随四时之气而加减用之。如寒闭者,宜麻黄。热闭者,宜石膏。食闭者,宜枳朴、山楂。
热甚者,加黄芩、黄连。毒甚者,加白花地丁、西河柳。渴者加知母。喘者倍杏仁。里实者加葶苈、牵牛。盖痘疹有血气之分,而用药亦宜分别。如大黄、大戟,血分之泻药也;葶苈、牵牛,气分之泻药也。黄连形垒如连珠,泻心火之药也;
黄芩外肌皮而内腐空,故名空肠,又名腐肠,乃泻肺而清肌表之药也。肺主气而心主血,故清痘之热毒,宜以连为君,而芩为佐;清 之热毒,宜以芩为君,而连佐之。又如金银花,花开黄白,藤名忍冬,能启阴气而解气分、血分之热毒,盖黄走血而白走气也,故解痘毒者宜之,而 毒亦可。若夫白花地丁,又专于 证者也。此用药之大关目,学人引伸触类,微妙无穷。
霖按:张氏论治处方,皆极精妙。用药辨别气血,尤具卓识。惟述原踪前人之误,云痧疹为后天胎血咽入之毒,亦智者之一失也。余长子坤生即闷绝,经时始苏,稳婆将口中秽血拭去,咸谓必无痧痘之险,比长,痘出虽稀,痧疹颇重,年二十死于瘵。始信古人之言,未可深泥。
章虚谷论痘疹之源,谓痘为先天之毒,成于父母媾精之初;疹属后天。儿在胎时,呼吸之息,不由口鼻,唯一缕脐带通于子宫,与母呼吸相贯。父母不能节欲,欲火即由脐带中随儿阖辟之息而入。吸由于肾,肾主闭藏,故毒蕴于肾脏也。此说似觉近理。但痘疹同是命门伏毒,感于阴,则发痘;感于阳,则发疹。阴主血,以气为固;阳主气,藉血为资。此中阴阳互根之至理在焉。然虽云伏毒,亦必待六气之火相激而动。其痘疹多发于子午卯酉之年者,为少阴君火,司天在泉故也。盖人身命门伏藏之火,与司天在泉之火相搏激而后发。试观极北之蒙古不发痘疹,曷何故欤?乃寒水凝结之乡,君火之令不行耳。《肘后》论言痘疹名虏疮,为马伏波征南所染,传入中国。南位离火,得气最先,固是天运之转移,而六气之火相引人身之火,昭然可证,又何必纷纷臆度哉!
高士宗曰: 犹错也,皮肤甲错之谓也。俗名曰 ,实系疹也。红点隐隐,谓之隐疹。疹之根源,乃毫毛之内,皮腠之间,因于寒致血凝涩,其凝涩之血散发于皮肤之外,则发而为疹。盖人身通体毫毛之气,肺所主也。毫毛之内,腠理之外,则秉胞中之血,热肉充肤,淡渗皮毛,肝所主也。皮肤寒而血凝涩,始焉凝涩,继欲流通,则发热咳嗽,散而发疹。疹之发也,有稀少,有稠密。极稀少者,不过数点,以及数十点;极稠密者,则周身头面无有空隙。医者不知其故,见有数点,即行攻发。若皮肤肌腠之间果有凝涩,则发热咳嗽,自当涌出。其不能即出者,非肌肉不和,即气虚不振。治之之法,当以红花、归、芎、荆、柴、羌、丹之剂,和其肌表;或以桂枝、 、术、归、芍、苓、甘之剂,助其气虚。若概以苏、麻、前、杏、芩、连、石膏之剂投之,其气虚不出者,此为虚其原本,本自稀少者。此为无故受贼,非惟疹不能出,其经脉表里受亏,致身大热而喘急生。愈热愈表,愈喘愈发,轻者重,重者死矣。盖痘之发也,见有一二点,其势必出;疹之发也,见有一二点,可出可不出。若肌表果有凝涩之疹,则身热咳嗽,其势自出。若无疹则止,此数点不能再增。善治者明乎此理,不行攻发,但调其经络,和其荣卫,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则热退身安而愈。无奈蒙昧不明,当疹毒盛行之时,见有数点即行攻发,转攻转剧,愈发愈危,必致真脏虚败而死,真可痛耳。夫痘毒起于肾,不从经脉而出,为肾经痘,虽有良医,不能挽回。若疹则其根源在于肌腠皮肤,肤腠之血根于胞中血海,肤腠寒而胞血稽迟,则有疹毒之证。得其源而活法以治,或听其自然而不加妄治,百无一死也。
霖按:痧疹阳毒,治宜清解。间有赋质孱弱,或为苦寒过剂,不得不用温托,作补偏救弊计,然亦千百中仅见一二。知此法以处变则可,泥此法以杀人则不可。致谓根源是血,因寒凝涩,滞于肤腠之间,散而为疹,设此论为概用温补地步,贻误后学,尤属大谬。士宗与张隐庵同负盛名,观此其两人优劣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