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方活命饮加减法
治痈疽发背脑痈等疮。已成未成。万不失一也。
穿山甲(三大片同蛤粉炒熟不用粉) 天花粉 甘草节 滴乳香 赤芍药 贝母(各一钱) 皂角针(炒去尖) 没药(各五分) 当归尾(酒洗) 陈皮(各一钱五分) 防风(七分) 金银花(三钱) 白芷(一钱)
作一剂用酒水各一碗罐煎八分服。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能饮酒者外再饮四五杯。忌酸酒铁器豆芽菜粉油腻等物。服毕宜侧卧。少暖有汗觉痛减大半。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不尽述。
痈疽发背在头及脑后脊背。加羌活 本角刺一倍。此太阳经药也。
在胸胁少阳经部位者加柴胡栝蒌仁为君。
在腹脐者太阴经加陈皮赤芍白芷为君。
在手及臂膊加桂枝金银花为君。
在足腿膝加牛膝防己黄柏归尾。
如肿硬加连翘木鳖仁。
是疔疮加紫河车三钱苍耳二钱。
如人虚弱。不溃不起。加人参黄 当归甘草。
如人实壮。加大黄连根节的麻黄。
托里荣卫汤加减法
治诸疮疡邪毒在于经络中。宜此方加减。何知邪在经中。则外无 赤肿痛。内无便溺阻滞。则知邪在经。宜分部位。则知在何经。即以何经引经药加之神效。
黄 (蜜炙) 红花 苍术(泔浸炒) 柴胡 连翘 羌活 防风 归身(酒拌) 甘草(炙)人参(以上各一钱) 桂枝(七分) 黄芩(一钱)
作一剂。酒水各一钟煎八分服。分疮上下在食前后服。
在太阳加羌活麻黄。
在少阳经加柴胡黄芩。
在阳明经加白芷葛根。
在太阴经加苍术陈皮。
在少阴经加知母牛蒡子梵王灯马前子。
在厥阴经加赤芍柴胡。
以上皆足之六经加减引经药也。
在手太阳经臂膊及手小指背者加桂枝甘草。
在手少阳经加生地黄升麻。
在手阳明经加桔梗花粉金银花。
在手太阴经加黄 人参黄芩。
在手少阴经加连翘黄连。
在手厥阴经加茯神连翘人参。
以上手足十二加减及引经例药也。
补中益气汤
治疮疡人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不食劳倦。脉洪大无力。或头身痛。恶寒自汗。气高而喘。虚烦。
黄 (蜜炙一钱五分) 甘草(炙) 人参 当归(以上各一钱) 白术(炒一钱) 升麻 柴胡 陈皮(各三分) 白芍药(炒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黑枣三枚煎服。空心方妙。
十全大补汤加减法
治溃疡发热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清稀。自汗盗汗及流注。瘰 便毒。久不作脓。或脓成不溃。
或溃而不敛。血气不足之人。并皆治之。
人参 桂枝 淮生地黄(酒洗蒸焙干) 川芎 茯苓 白术(炒) 白芍(炒) 黄 (盐水拌炒) 当归(酒拌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三枚煎服。
如虚弱至极。加熟附子三分。
如未成脓者。加枳壳香附连翘木鳖仁。
如气虚倍参 。
如血虚倍芎归干姜灰。
人参败毒散
治诸疮疡 肿痛。发寒热。拘急。头痛。脉数而有力者。
人参 羌活 前胡 独活 柴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川芎 甘草(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服。
如呕吐加生姜陈皮半夏。
如脉细而无力。加大力子末半分。
极验溶胶汤
治诸痈疽恶毒大患。保全有大功。活人最多。不可轻忽。
穿山甲(四片如疮在背即用背上甲在手用前足上甲五分如在足用后腿上甲五分酥炙为细末)透明真牛皮胶(四两瓦上焙成珠为末先成大豆子块不然锅内炒亦可)
用好无灰酒二碗调匀。前二味煎数沸服之。以醉为度。不能饮酒者少用一盏。加水一钟煎之。亦可。
世俗多不知此方之妙秘之。
神效解毒散
治诸毒恶疮一服见功。
老人齿 紫河车 穿山甲(炙) 蜈蚣(炙去头足) 真玄明粉
各等分为细末。用好酒调服取汗。
如疔疮用苍耳子二钟酒煎送下药三钱。
如发背痈疽葱煎酒送下三钱。
如肿毒疖子酒送下一二钱。
如痘疔毒。看人大小加减一钱。钱半。芫荽酒送下更效。
八珍汤加减法
专能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血脉。进饮食。退寒热。乃补气血之要药也。
人参 白术(炒)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当归(酒拌) 川芎 芍药(炒) 淮熟地黄(酒浸)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三枚。煎八分食远热服。楂再煎。
如气虚甚。倍参术。加黄 少加熟附子。
如血虚甚。倍当归地黄。少加干姜一分。
如饮食不进加陈皮藿香。
如呕哕加生姜砂仁。
如头疼加川芎蔓荆子羌活。
人参养荣汤
治溃疡发热恶寒。身倦肌瘦。面黄短气。饮食无味及疮不收口。多服数剂。不变他症。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白芍(一钱五分) 黄 (蜜炙) 桂心 当归(酒拌) 甘草(炙各一钱) 淮熟地(酒拌) 茯苓 五味子(炒捣各七分半) 远志(去心炒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服。
十宣散加减法
治疮疡因外感风寒。内因气血虚损。经云。百病乘虚而入。是宜服此亦加减在后。
人参 当归(酒拌) 黄 (盐水拌各一钱) 甘草(炙) 白芷 川芎 桔梗(炒各一钱)浓朴(姜制五分) 防风 肉桂(各三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如脉来缓涩而微加参 白术。
如脉弦身倦。加当归白芍药麦门冬。
如脉紧细加桂生地黄防风。
如脉洪大而虚加黄 黄连。
神效托里散
治诸痈疽。肿毒发背。肠痈乳痈。时毒憎寒壮热。不拘老幼虚实并效。
黄 (盐水拌炒) 左缠藤 当归 粉草(各一钱)
上作一剂。酒水各一钟。煎八分服。分疮上下则食前后服。查捣敷患处亦可为末。酒调更效。
内托复煎散
能托里健胃。补气血。消毒。除风湿。
当归(酒拌) 人参 白术 白芍药(炒) 黄芩 肉桂 甘草(炙) 地骨皮 黄 (炙)茯苓 防己(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咀先以苍术一斤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术入前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盏。取清汁分三四次饮之。从又将煎苍术查入水再煎。根据前十二味。查入如前。数饮之。故名曰复煎散。
黄连消毒散
治太阳经痈疽发于头顶脊背。 赤肿痛及麻木不痛者。外先炙之。
黄连(酒制) 羌活(各一钱) 黄芩 黄柏(酒制各五分) 知母(酒制) 生地黄 独活 防风 归尾 连翘(各四分) 本 防己 桔梗(各五分) 黄 苏木 陈皮 泽泻(各二分)人参 生甘草(各三分)
上咀水酒煎服甚效。
内托羌活汤
治足太阳经左右尺脉俱紧。按之无力。尻臀生痈疽。坚硬肿痛大作。
羌活 黄柏(酒制各二钱) 防风 本 归尾(各一钱) 肉桂(三分) 连翘 甘草(炙)苍术 陈皮(各五分) 黄 (一钱五分)
上咀水酒各一钟。煎八分服。取汗为效。
白芷升麻汤
治手阳明经。分臂上生痈。左右寸脉皆短。重按之俱弦。至重按之洪缓有力。此乃八风之变。
白芷(一钱五分) 升麻 桔梗(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黄 黄芩(酒制各四钱) 红花(五分) 生黄芩(三钱)
上锉作二服每水酒各半煎。食后温服。
治魂丹
治痈疽恶疮疔毒等类大有神效。
乳香 没药 铜绿 枯矾 黄丹 穿山甲(炙各一钱) 轻粉 蟾酥(各五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用蜗牛研为丸绿豆大。每服一丸。至重者用二丸。葱白捣裹药。热酒送下。取汗透为妙。酒量大多饮几杯更好。分上下在食前后服之。余常用之如神。疮疽不可缺也。
内托黄 酒煎汤
治疮生腿外侧。或因寒湿得附骨痈于足少阳经分微浸足阳明经坚硬漫肿。行步作痛。或不能行。
并皆治之。
柴胡(一钱五分) 连翘 大力子 肉桂(炙各一钱) 黄 归尾(各一钱) 黄柏(七分)甘草(炙五分)
上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服。以上数方东垣所着书有经络部位。故取之为例。使临症处方有所据也。
蜡矾丸
治一切痈疽托里止痛。如发背已通。服此护膜。不令伤脏腑老幼皆可救之。
真黄蜡(二两溶化投明矾末七钱) 明矾(一两)
上二味和匀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熟水或温酒送下。日二服。疮分上下食前后服之即愈。
飞龙夺命丹
专治痈疽疔毒。无名恶疮。浑身憎寒恶心。已成未成。或黑陷毒气内罨。乃穿筋透骨之剂。无经不通。故能宣泄汗吐下三法俱备。及中一切毒禽恶兽肉毒所致成疮。及脉沉紧细数。蕴毒在里。并湿毒。用之神效。及中寒中风。肚痛喉闭等症。后调引子服之神验。
朱砂(二钱) 硼砂(一钱) 黄丹(一钱) 斑蝥 蟾酥(三钱) 血竭(三钱) 乳香(三钱)没药(三钱) 麝香(五分) 人言(一钱) 巴豆(一钱去油) 半夏(五分) 砂(一钱)
共为细末。用头生小儿乳捣蜗牛肉为丸。如绿豆大。每五七丸。各随症引送下。亦分上下食前后服之神效。
一疔疮初发。浑身憎寒恶心。先噙化一丸。如觉身麻木。用三五七丸水吞下。
一发背痈疽初起作渴用水吞下三五丸。
一伤寒头痛。浑身疼拘急。五丸葱白汤下。
一食阴症唇紫十指甲青。用温酒送下九丸取汗。
一乳蛾喉闭用一丸噙化下。
一心气疼。腹痛。用一丸噙化下。甚用三五丸水吞下。咳嗽 喘一丸噙化下。
一中风口眼歪斜五七丸温酒送下。
一下疳疮用一丸入在疮口内。毒水出便效。
托里温中汤
治痈疽或为寒变而内陷者。脓出清稀。肤冷心下痞满。肠鸣腹痛。大便溏。呕逆短气。吃逆不绝。时昏愦。
附子(炮去尖二钱) 干姜(炮) 羌活(各一钱五分) 益智 丁香 沉香 木香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茴香上咀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服食远效。
内疏黄连汤
治诸疮肿硬。发热而呕。大便秘。脉洪实大者。
黄连 当归 芍药 槟榔 木香 黄芩 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钱) 连翘 大黄(各二钱)
上咀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服分上下。
破棺急救丹
治诸热疮肿。自汗多渴。谵语。便秘结阳等症。
大黄(一两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一两)
五香连翘汤
治诸疮一二日。发寒热厥逆。咽喉闭。
乳香 木通 大黄(各一钱五分) 连翘 沉香 木香 丁香 麝香 独活 射干 升麻 甘草 桑寄生(炙各一钱)
上咀水二钟。姜三片。水二钟煎服不拘时。
清凉膏
治初患痈肿疮疖热 大痛。
大黄(不拘多少)
上为末。用米醋调敷之。
托里护心散
治诸疔疽发背。曾经汗下。毒气攻心。迷闷呕而痛。二三服而安。
乳香(明净一两) 真绿豆粉(四两)
上细末每服三钱。甘草汤调服。
定痛托里散
治诸疮痛不可忍者。一服即安。年少壮实。先服疏利。后服此即除。
川芎 当归 白芍 乳香 没药(各一钱五分) 官桂(一钱) 粟壳(炒去穣二钱)
上咀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乳香止痛散
治一切疮肿疼痛不止。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丁香(五分) 粟壳 白芷 陈皮 甘草(炙各二钱)
上咀作一服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仙方救命汤
治疔疮走了黄打滚将死。眼见火光危症。
大黄 栀子 牡蛎 金银花 木通 连翘 乳香 牛蒡子 没药 栝蒌 角刺 地骨皮
各等分锉。每剂五钱。壮者加朴硝。酒水各半煎。
一服而愈故名之。
千金托里散
治诸疮发背疔疮。
黄 (一两五分) 浓朴 防风 桔梗(各二两) 连翘(二两二钱) 木香 没药(各三钱)乳香(二钱) 当归(半两) 川芎 白芷 芍药 官桂 人参 甘草(各一两)
上末每服三钱。酒水煎服连渣饮之。加金银花。
五灰膏
治洗诸疮痔。
桑柴 秫 茄根 荞麦 (各烧灰一斗) 锻石(五升风化的)
上淋水熬膏。瓷罐收贮。洗恶疮如神。
乌龙扫毒膏
治一切痈疽发背。肿毒未溃已溃。并皆治之。
文蛤(八两炒) 多年浮粉(一斤晒至干入米醋浸一夜再晒干听用) 蚰蜓虫(三十条)
上三味同捣一处。再晒再捣成末。再炒至黑色为细末。收入瓷罐内。凡遇疮疽用醋调敷患处。留头出毒气。绵纸盖之。干再醋扫润之。
一背痈疽发溃时。痛不可忍。用熟猪脑子去皮净一个捣烂。调此成膏。毒上敷之。留头出毒气。纸盖之。
一疮红紫热。毒势甚痛。用蜂蜜调敷更妙。
至效独乌膏
治背痈疽发毒肿硬痛。
独活 草乌 南星 肉桂(各等分)
共为细末用好米醋调敷患处留头。纸盖。干则醋润之效。
至验金针散
治背痈疽疮肿已破未破。其功直 至溃处。春月取皂角针。不拘多少。半青半黑。灰火内炮。晒干为末。每服二三钱。好酒调服。取汗为验。亦分食前后疮上下用之。如疮在头顶角针用树梢上的背。痈取树身上向阳处的。如便毒悬痈取树丫内的刺。乃取象之意也。即有所归附焉。
黄 六乙汤
治痈疽溃后作渴。及人无故作渴。若肺脉洪数。必发痈疽。服此除之。
绵黄 (六两蜜水涂炙一半盐水浸炙一半饭上蒸三次再焙) 甘草(一两半生半熟)
每一剂重一两。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或为细末。每服二钱。早辰日午白汤调服。更加人参尤效。
独参汤
治溃疡气血虚极。令人发热恶寒。失血之证及。伤寒怔忡百合等症。并治之。
人参(一二两)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枣十枚。徐徐服之。如参多亦可。煎作膏子服更妙。
加减八味丸
治疮疡痊将痊作渴。甚则舌生黄。乃肾水枯。不能上润。令心火炎炎。不能即济。故心烦躁渴。小便频数。白浊阴痿。饮食少肌。肤损腿肿脚弱。此能滋阴降火。则无口舌疮患矣。
山药(一两) 桂心(半两) 山茱萸(净肉一两酒浸杵) 泽泻(蒸焙) 白茯苓(各半两)五味子(炒一两五钱) 牡丹皮(半两) 淮熟地黄(八两酒蒸忌铁器捣膏)
上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加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如神。
圣愈汤
治疮疡脓水出多。或金刀疮血出多。心烦不安。不得眠。五心烦热。
地黄(酒浸蒸) 生地黄(酒浸) 川芎 人参(各五钱) 当归(酒拌) 黄 (盐水浸炒各一钱)
上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抵金散
治发背痈疽溃后开烂作痛。
屎蜣螂(五月五日不拘多少装入竹筒内阴干取出为末)
用瓷罐收贮凡遇患将末掺疮上妙。
金蟾膏
治发背疔毒。
活虾蟆(一个去骨)
上捣如膏。敷在患上留头。无头都敷上。大有神效。一二日揭去妙。或有再一个全好。
蓼草膏
治阴发背黑凹而不知痛者。
鲜蓼草(十斤晒干烧灰存性淋灰汁熬膏子半碗听用) 风化窑脑(一两即锻石)
二味调匀入瓷罐收贮封固。如遇阴毒。将笔蘸点在患处。不二次退透知痛。出黑水。血尽将膏药贴之自愈。
火龙膏
治症同前新火姜(八两六月六日晒干为末瓷罐收贮听用)
如遇阴发背痈疽。取鲜猪胆汁调入姜末如糊。敷在患处周遭。用纸盖之。干用热水润之。知痛时黑水自出为妙。如不知疼。出黑水难治。
回疮金银花散
治疮疡紫黑痛甚及不知痛。
金银花(枝藤叶花并用二两锉) 黄 (四两) 甘草(一两)
上咀酒水共煎二碗顿服之。
托里散
治诸发背疔疽乳痈便毒始发。脉洪弦实数。肿甚似欲作脓者。
大黄(三钱) 当归(二钱) 栝蒌根 牡蛎 皂角针 朴硝 连翘(各一钱) 黄芩 金银花 赤芍药
以上各一钱作一剂。酒水各一钟。煎八分。食远服。
黄连解毒汤
治积热疮疡。 肿作痛。烦躁饮冷。脉洪数实大。口舌生疮。疫毒发狂。
黄芩 黄柏(炒) 黄连(炒) 栀子(各一钱半)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热服。
六君子汤
治疮疡作呕。不思饮食。膨胀面黄。四肢倦怠。大便溏利。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半夏(姜制)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如遇食冷物。致伤脾胃。本方加藿香砂仁。又名香砂六君子汤。
防风通圣散
治一切风热积毒诸疮肿。发热。大便秘。表里俱实者。
芍药(炒) 芒硝 滑石( ) 川芎 当归(酒拌) 桔梗 石膏( ) 荆芥 麻黄(各四分半) 薄荷 大黄(煨) 山栀(炒) 白术(炒) 连翘 甘草(炙) 防风 黄芩(炒各五分)
上咀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清心汤
治疮疡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即防风通圣散内加黄连五钱每剂一两。照前煎服效。
十味托里散加减法
治诸发背痈疽疖毒乳痈脚痛。未成即散。已成即溃。败脓自出。恶毒自消。痛顿减。非常之验。
人参 当归(酒洗) 官桂 川芎 防风 白芷 桔梗 黄 甘草(炙) 浓朴(姜制)
上等分末每服五六钱酒服。不饮酒木香汤送。米汤亦可。加南木香白芍槟榔乌药枳壳紫苏名十六味流气饮。如水不干。加贝母随症加之。
乳香丸
治发背及一切痈疽溃烂。痛不可忍。
乳香 没药 羌活 五灵芝 独活(各三钱) 川芎 当归 真绿豆粉 白芷 交 桂 白胶香 各半两)
上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薄荷汤送下。手足损痛。不能起者加草乌。用木瓜盐汤细嚼送下效。
膏药方
专贴发背诸疮。
真麻油 清桐油(各半斤) 猪毛(三两)
二油煎滚。下猪毛熬化后。下黄丹八两。滴水成珠。去火毒。摊贴神效。
赛针散
治痈疽有头不破。及疔肿时毒生于四肢上。其势微缓。畏针者先以醋调药涂在疮顶上。次内服托里等药。
巴豆(五分) 轻粉 砂 白丁香(各一钱半)
上为末。醋调涂之效。余近用醋涂入浓白绵纸上。临用剪块子贴疮上。自然腐破。
蟾酥锭子
治疔毒攻心欲死者。以针及刺疮向心行处。但觉痛。有血处下锭子。如累刺至心侧。最不痛及无血者。可急刺头顶百会穴。知痛有血者可救。即下锭子。若知痛无血者。以亲人热血代之。十中犹活三四人。如再不知痛。无血者。不可救也。凡疔生四肢者少缓。如胸背头面最急。初生则痛痒不常中陷。如疔盖撼之有根。壮热恶心是也。
天南星 款冬花 巴豆 黄丹 白砒(以上各二钱) 独活(五分) 斑蝥(去头足十个)
上细末用新蟾酥和如黍米大锭。子若遇疔疮。先刺后入锭子。如觉痛不须用此。止以膏药贴之。脓自出矣。如疔深用针刺至痛处。恐此药不能至痛处。须用银子打成细细筒子。一个约长三寸。随针痛处。复以细银丝子抵出筒子内锭子。只至痛处为妙。
试疔方
凡初生肿痛时不知可是疔否。即与生豆子嚼之。如不知生豆味者即是。真疔疮急用胡桃仁和豆腐嚼烂敷患处。渐渐收入。如大黑 子。再换敷之。去黑点子为度。甚效。
治对口痈单方
用茄蒂干焙为末。每三钱。好热酒送下立愈。
吸脓法
古之良医有好生之德。用口吮脓。不令至痛。用此苦竹筒子五七个。长一寸。一头留节。削去青皮。令如纸薄。随看疮疡大小。用之。药煮热竹筒一个。安在疮口内。血脓水满了。竹筒子自然落下。再将别个热竹筒子仍前按上。如此五七个吸过。便用膏药贴之。如脓多未尽。再煮一二遍竹筒更换吸。脓尽为度。
煮竹筒法
白芨 白蔹 艾叶 牙茶 甘草 苍术 浓朴 草乌 白蒺藜 乌 皮
各等分咀片。用水三五碗。同竹筒子一齐煮十数沸。则取竹筒子用。如痈疽大。脓多。亦多煮竹筒子。亦不必拘数。此活法也。
铁罐点毒膏
能点诸痈疽疖HT 疔肿便毒等疮。初起时用此药点之即破。无脓即散。有脓即出。
巩子锻石(用皂角同在火内炮烟尽为度二两) 糯米(南星当归赤芍同炒熟二合) 砂牯牛(即旱螺七个去壳) 斑蝥(七个炒同米熟去足翅) 砂(去疔头加此一味疽毒不用)
共捣箩细末。用铁罐子收贮听用。
桑柴灰 芝麻 灰 皂角灰 荞麦 灰 窑脑(以上各一斤同一处淋灰汁约三斗)
入大锅内。慢火熬之。待十去其七。汁面上有霜白起。以瓷器贮之。如遇疮毒。用此汁调前药。小小点之。三五次自然疮破毒散。如出水时则不可点之神效。
代针散
一名透脓散。一名射脓散。不拘痈疽石毒不破者。及畏针不开。恐迟则毒气侵蚀好肉内罨。只此一服。不移时自透出脓。甚验。
蚕茧子(出了蛾去用一个浓的)
烧灰为末。热酒调服即透。切不可用两三个。恐头多口破亦多也。忌之。
收毒散
治发背一两头开发不住。势在危急。即以此药枯之。甚效。
盐霜梅(十个) 山皂角(一挺不蛀的)
二味同烧灰共细末听用。如发热者米醋调涂四围及开处浓些即不走开。或姜汁同醋调尤妙。如发热者。蜜同醋调。或茶卤调涂枯之立愈。
通气散加减法
即何首乌散。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折伤。能救败坏疮症。活死肌。弭患于未萌之前。拔根于既愈之后。此剂之功。妙不可言极矣。能调阴阳。和气血。令无凝滞。养胃本荡邪直仙方也。
何首乌 当归 赤芍药(炒) 白芷 茴香(炒) 乌药(炒) 甘草 枳壳(炒) 木通(去皮各等分)
上末水酒煎。每服四钱。或酒调服亦可。疮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服。
一发背溃久不愈。必饮食减少。颜色痿痹。故必理脾。本方中去木通加浓朴陈皮当归。甚加白豆蔻。
一流注加独活。使气血无凝滞。焉得流注乎。
一冷流注因伤寒表之太过。宜加温平之药十宣内补之类。甚则加附子或四桂散类。
一骨痈乃流注之败症也。年日久远。骨亦腐坏脓。血清稀。肌肉臭烂。此阴冷之极。亦加附子之类。故补肾必须附子。附子能实肾。肾实骨有生气。故疽不附骨也。
一痈疽所生。因气血凝滞所成。如年壮血气盛者。宜减当归。不然恐痈肿连连不绝其生也。
一痈疽生痰。有寒有热。寒则加生姜半夏陈皮。热则加桔梗玄参。
一脑疽对口。本方去木通加羌活 本。老弱加人参黄 。
一此药作丸子用蜜。丸用木香为衣。或沉香作散作汤。水酒相半。临时度用之。
一治男女疝瘕气疾。气块痛。及呕逆。水浆不下。一发便死者用之。汤丸木香汤送下。二服全愈。
一折伤在头项之上。去木通枳壳加川芎陈皮。在下加红花破故纸。大便秘加大黄。
一腰痛加萆 玄胡索酒煎服。
一脚气痛加槟榔木香穿山甲香附子。
一治宿痰失道加南星半夏。如冷块肿不消。不疼不热。加升麻连翘。
一治肠痈内疽十宣散与此方相间用之。并加左缠藤。
一肺痈实则加大黄略通之。使毒下泄为妙。
一肚痈则大便脓。或脐中出者是也。加忍冬藤甘草节煮酒服妙。
冲和膏 敷药温平性加减法。
治诸痈疽发背流注。折伤损痛。流注痰块。瘭疽软疖。及冷热不明等疮。茶酒随症敷之。神效。
红内消(五两炒即紫荆皮) 独活(三两炒) 白芷(一两) 木腊(一名望见消一名阳春雪即真石菖蒲一寸九节者佳随症加减) 赤芍药(二两炒)
上五味共为细末。用法详于后。凡诸疮疡。莫因气血凝滞之所生焉。盖紫荆皮系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是土之精。能引气活血。消风拔骨中冷毒。去肌肉中湿痹。更与木腊破石肿硬如神。赤芍药是火之精。能止痛活血。生血去风。木腊乃水之精。能消肿止痛散血。白芷是金之精。能去风生肌止痛。肌生则肉不死。血活则经络通。肉不死则疮不臭烂。血活则不 肿痛。故云风消血自散。气通硬可除。故人之五体则皮肉筋骨血。病则此五行之精焉。得不除乎。
一疮疡热之极。本方中倍加紫荆皮。木腊少加。如冷之极。少加赤芍独活能活血消风而不坏症体是妙。
一疮势热极不用酒调。可用葱泡汤调。乘热敷上最妙。如热减亦用酒。酒能生血行血也。
一疮面上有小疮。当用四味先调敷上。后将木腊调盖在上面。覆过四围。以截助攻之血路。凡用敷药。必乘热敷。使血气得热则亦散也。如干则以元汤湿之。使药常润。则有功也。
一凡疮有黑晕。疮口无血色者。是人曾用凉药太过。宜加肉桂当归。是唤起死血则黑晕自退也。如血回只以正方用之。
一痛不止则加乳香没药酒化溶于火铫内。后将此酒调药。热敷痛处。
一流注筋不能伸者。用乳香没药照前酒调敷。最能舒筋止痛。
一凡疮口有 肉突出者。其症有四。一曰着水。二曰着风。三曰着怒。皆有 肉突出。宜以此方少加南星末以去其风。用姜汁酒调敷周遭。如不消者必是俗人误以手着力挤出脓核太重。又或以凉药凉了疮皮。以致如此。若投以热药则愈。
一凡疮口糜烂至甚。宜枯白矾加朴硝二味等分为末散之。次用硫黄末 之外。服养荣卫加对金饮子。外敷冲和膏。
一凡疮势热盛。不可骤用凉药。恐凉逼住血凝返痛。令疮败。故宜温冷相半。使血得中和则疮易愈。宜此方加对停洪宝膏。用葱汤调涂贴之效。
一发背痈疽流注皆赖此方。终始收功最稳。妙在通变活法。取效在于掌握。更无变坏等症。况背痈乃死生相关。轻重皆能保全。岂知此药兼阴阳而夺造化之枢机。真神矣哉。
一流注者乃伤寒表未尽。余毒流入四肢。经络涩滞之所为也。流者动也。注者止也。动者阳也。气也。止者阴也。血也。阴从阳动。血随气行。凝滞经络。初则肿痛。久则成脓。决不可用凉药。宜单方一味。独活末酒调敷之。乘热一路其尽处。以玉龙膏诱之。能使阴阳运动。气血和顺。则流注自然消散也。盖独活其性能动荡气血。故用之。使其不能作为骨疽也。
一骨痈皆流注之败症也。因流注所作。庸医误用凉药敷服。犯了针刀。使成骨痈。其骨亦腐碎而出。虽用温暖之药回其阳。亦必待其骨出净方愈。若正骨腐而则成废疾。副骨出而则安。
一背痈疽初生时未成。单用紫荆皮末调酒箍住。自然消散。或加白芷。名为一胜膏。
一又只用赤芍药木腊红内消酒调。名三胜膏。
一治久损加南星草乌二味末。与此方各半。热酒调敷如神。
一瘭疽乃心火热毒见于五心作痛者。其状如泡疹而血赤。外形虽小而内毒热甚。在心HT 间最难治之。如在四肢手足心者可治之。虽可治。其治必早。若迟则毒在心HT 。令腐肉。虽神仙莫救也。如在手心用洪宝丹外截其潮血。内以冲和膏留头收功。如在足心外洪宝丹敷胫踝骨四围一二寸阔。内以冲和膏收功。
回阳玉龙膏加减法
治诸阴发背。流注。鼓椎风。久损痛。冷痹。风湿。诸脚气冷肿。无红赤色。痛不可忍者。及足顽麻。妇人冷血风等症。盖此药性温热。故治诸阴。第一妙方也。
草乌(三两炒) 南星(一两炒) 军姜(二两煨) 香白芷 赤芍(一两炒) 肉桂(五钱)
上为细末。止用热酒调敷。用法于后。
夫人之血气周流一身。周而复始。无有间断。苟有一脏或一腑亏虚。感外邪风寒暑湿袭入经络凝泣血脉有之。内七情交感。痰涎壅滞。令人寒热。久而血脉不通。隧道阻塞。而有之。凡手足经络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热则易治。寒则难痊。故庸俗不知虚实。不辨寒热。如盲人骑瞎马。夜行深渊。岂有不危哉。凡学医之士。看此书。识其经络部位。辨其寒热虚实。察其表里相应。则万不失一。况此方内有军姜肉桂足以御寒。能生血热血。草乌南星能破恶除坚。祛风化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赤芍白芷能散滞血。止痛生肌。加酒行药性。虽有十分冷症。未有不愈。正如发寒灰之 。枯木之春。大抵冷症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有知痛者多附于骨。痛久则侵入骨髓。非寻常药能及矣。惟有此方祛阴毒。回阳气。住骨中痛如神。凡用当减当加。活法于下。
一治阴发背满疮面黑烂。四围好肉上用洪宝丹把住中间。以此膏敷之。一夜阳气自回。黑处皆红。当察其红活以透即止。此药却以冲和膏收功。如欲作脓。又以南星草乌末加于冲和膏内用之。如阳已回。黑以红。惟中间一点黑而不能红者。盖血已死也。可用朴硝明矾末。又方白丁香 砂乳香末唾调匀。点于黑红交处一圈上。以冲和膏盖之。次早去药。黑死肉如割去。甘草水洗净方可上生肌合口药收功。如黑肉未净。须去净为妙。
一冷流注多附骨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缩不能伸屈。庸俗误用刀针。又无脓血。止有屋漏清汁。或有瘀黑血。宜此方敷之。如稍缓再加军姜白芷肉桂草乌等分。热酒调敷。则骨寒除而痛自止。气温和而筋自伸。肉亦软而肿即消。亦不可无木腊。以其性能破坚肿最妙。亦不可多多亦解别药性故也。一治鹤膝风痛。日夜难禁。皆起于风寒湿虚是也。内经云。风寒湿气合而为痹。痹者痛也。此症有三。一是两膝相 。行步振掉。膝HT 胫骨而微肿。二是膝HT 胫骨交接处。大如鼓椎。腿股内消。皮缩裹骨。
三是上腿肿大。下胫冷消。盖足膝属肝。肝虚而受邪。凝泣血脉。有去无返。故上腿肿而愈大愈热。下胫冷而愈瘦。筋愈缩。如此久而肉亦烂。骨亦腐。又云。腐骨一出。神仙无术。如未破。肌肉未死。
宜以此药酒调敷膝HT 骨上腿肿处。以住骨痛。使阳气自回。又冲和膏涂于下胫冷处。引其血气流通。能贯经络。再以玉龙膏敷冷热交接处。引其无蓄积之阴。内再服追风丸。倍加乳香。以伸缩短之筋。当在此方如法治之。无不愈者。如人欲出。方可用五积散加姜桂当归川乌牛膝槟榔木瓜为丸为散。茶酒任意服之。应验如神。
一凡男妇久患冷痹血风。手足顽麻。不能举动。用绢绵袋盛此药长缚缠痛处。初如虫蚁行。是其功也。如痹甚再加丁皮吴茱萸没药大川乌等分于内。缠之外。服追风丸。表里交攻。去病如神。
一风脚气痛不可忍。服追风丸。外以此方加面用姜汁调匀热敷效。如立止痛。加乳香没药末于内。酒调敷最妙。
一治久损骨筋疼痛。或坠压跌仆伤折。不曾出血。久凝于内。如鸡肺。附于肋间。轻如苔藓之晕。少壮时血气冲和。不能为害。至年老力衰遇之。风寒湿气。其痛即发。宜此药热酒敷。内服搜损寻痛丸。表里治之为妙。血气虚弱。病在胸肋腰背。谓之脱垢。不除之久变为血结劳病。岂论老少。重则一身尽痛。轻则一拳半肘。急治之。此根蒂之病。劳未成易治。已成则难治。非此一剂而能除哉。
一法只用南星草乌少加肉桂。能去黑烂溃脓谓之小玉龙。此法大效。
一治石痈用小玉龙热酒敷。外用洪宝箍住四围。待成脓后破之。
一治吹乳乳痈等。初发切不可用凉药。恐水住其血。不能化乳。宜此方中加南星姜汁酒匀调热敷即消。欲急消加草乌末能破恶除寒。如已成痈。则从冲和膏治之。或加草乌南星二味为妙。如破后当观其源。若原于冷。用冲和收功。原于热。用洪宝膏退热生肌。须加乳香没药止痛。再服神效栝蒌散治之效。
一宿痰失道。痈肿无脓者。用此药点头病必旁出再作为佳。不然则元阳耗为败症。如遇败症。当用玉龙膏敷之。拔毒成脓。内服通顺散加桔梗半夏当归肉桂等药。如病红活热骤。则用冲和膏为佳。切不可用凉药。此药能拔毒成脓。有脓即止。亦不可过。若能用陷脉神剂尤妙。出在外科精要。
一治吐痈一症。十有九死。盖人之脾胃属坤土为阴。凡气血潮聚。趋热避寒。故多为内痈。不能外现。间有微影欲出。或又被冷药所触。及服凉药。虽有神仙。莫能施治。可不慎乎。凡有此症。初觉腰痛。且于按之痛苦。走闪移动。则为气块。若推根不动。外面微有红肿。则为内痈。急以此方拔出毒气。作成外痈。则用冲和膏收功。内服通顺散加忍冬藤。治法如前。若痈自能外现。不可用此方。只用冲和膏为妙。当顶用玉龙贴之。有头自现自破。若流脓不快。根据法用洪宝丹三分。姜汁七分茶调敷之。脓出皆尽。内服十宣平补生肌。外则冲和收功。此症阴多阳少。最损人。如将安之际。大服补气血药则易愈。若孕妇患此症。异乎平人。宜紫苏饮安胎。勿轻用峻利。如临产则儿与脓俱下。若尚远则脓自大便下。若初萌则可消之宜早矣。
洪宝膏(性凉)
治诸热痈疽等毒。十分势热。宜用此药相兼用之。盖此性凉能化血。又能破肿止痛。若遇阴症阴疮。能助痛。能凝血死肌烂肉。治金疮止血。乃第一药也。余外可为前二膏之佐辅尔。冲和性温。玉龙性热。此洪宝性寒。此三药当参详。临症施治。在于活法加减也。如将之用兵。正兵奇兵伏兵之意。立功取胜。非神圣工巧通变之士。岂能用之哉。
天花粉(三两) 姜黄(一两) 白芷(一两) 赤芍药(二两)
共为细末。茶酒蜜汤乘热涂之。
海上仙方
治内痈有脓及败血腥腐臭秽殊甚。遂至脐腹 痛。
乃败浊脓血所致。用此推之甚验。
白芷(一两) 白芍药(半两) 白矾(枯半两) 单叶赤葵根(二两)
上为末。用黄蜡白矾溶为丸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饮送下三十丸。待脓出尽。宜十宣散补之效。
内痈奇方
大鲫鱼(一斤一个去肠鳞净少以枯矾入腹填腹一时辰洗去矾)
用猪油煎熟食之令净。治肠痈痢疾甚效。
追风丸
治男妇血风冷痹。手足麻及流注鼓椎风。
牛膝(三两酒浸炒) 当归(酒浸焙三两) 薏苡仁 白芷 川芎(各二两) 羌活 防风(炒)川乌(一个炮) 赤芍(炒) 天麻(炒) 草乌(炒) 肉桂 干姜(炒各一两) 丁香 乳香 没药 木香 沉香(焙各五钱) 木瓜(炒二两)
上末蜜丸。每服三十丸酒下。脚气用酒糊丸酒下。或用末酒调下。忌热酒茶半日。
搜风寻痛丸
治遍身痛久损骨痛。能接骨及金刀伤。
乳香 没药 茴香(各三钱炒) 当归(一两) 军姜(五钱炒) 肉桂(三钱) 川芎(一两)丁皮(五钱) 薏苡仁(一两如筋绝麻绝加之二两) 独活(五钱炒) 草乌(五钱炒黄) 骨碎补(二两炒) 赤芍(五钱炒) 白芷(五钱炒) 石粘藤()
上末蜜丸弹子大。用生姜嚼温酒吞下。或姜酒调末服亦可。如折伤先服此。一服觉遍身麻。次可用药接骨。接骨方内再加草乌一钱半。亦酒调服量人老幼虚实加减用之。如服此药。其人麻不解。可用大乌豆煎脓汁服之即解。如无以淡豆豉煎脓汁亦妙。如吐加姜汁。
神效复元通气散
治一切恶疮初觉时。连进三服如失。
当归(三两) 甘草(一两) 熟地黄(各一两五分) 黄 (一两) 白芍(一两) 天花粉(一两) 金银花 生地黄(五钱)
上咀每服五钱。水酒各一钟煎八分温服。分上下食前后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