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东垣云:妄见妄闻,夜梦亡人,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刺期门。与此义同。)许学士云:有妇人患热入血室证,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延养数日,遂成血结胸。或劝用前药。予曰:小柴胡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焉,刺期门穴斯可矣。予不能针,请善针者治之,如言而愈。或问曰:热入血室,何谓而成结胸也?予曰:邪气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而入血室,血为邪迫,上入肝经,肝受邪则谵语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也。何以言之?妇人平居,水当养于木,血当善于肝。方未受孕,则下行之以为月水;既妊,则中蓄之以养胎;及已产,则上壅之以为乳,皆此血也。今邪气蓄血,并归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汤剂可及,故当刺期门也。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活人》云:小柴胡和之。犯胃气谓下之,犯上二焦谓发汗也。)
〔《衍》〕有一妇人,温病已十二日,诊之,其脉六七至而涩,寸稍大,尺稍小,发寒热,颊赤口干,不了了,耳聋。问之,病数日经水乃行,此属少阳热入血室也。若治不对病,则必死。乃按其证与小柴胡汤,服之二日,又与小柴胡汤加桂、干姜一日,寒热遂止。又云:我脐下急痛。又与抵当丸微利,脐下痛痊,身渐凉,脉渐匀,尚不了了。仍复与小柴胡汤。次日又云:我但胸中热躁,口鼻干。又少与调胃承气汤,不得利。次日又云:心下痛。又与大陷胸丸半服,利三行。次日,虚烦不乐,时亦有所见,时复狂言。虽知其尚有燥屎,以其极虚,不敢攻之。遂与竹叶汤,去其烦热。其夜大便自通,至晓两次,中有燥屎数枚,而狂言虚烦尽解。但咳嗽唾,此肺虚也,恐乘虚而成肺痿。遂与小柴胡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汤。一日咳减,二日而病悉愈。以上皆用张仲景方。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热入血室续法
〔云〕妇人伤寒中风,治法与男子无异,惟热入血室、妊娠伤寒则不同也。宜以四物安养胎血,佐以汗下之药治之。
妇人伤寒中风,自汗头痛,项背强,发热恶寒,脉浮而缓。恐热入血室,故倍加芍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一两半) 赤芍药(三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
妇人伤寒,脉浮而紧,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发汗后恐热入血室,宜麻黄加生地黄汤。
麻黄(二两半) 桂枝(一两半) 甘草(半两) 生地黄(一两)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活》〕妇人伤寒,经脉方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宜用干姜柴胡汤。
柴胡(四两) 栝蒌根 桂枝(一两半) 牡蛎(一两)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而愈。
〔罗〕小柴胡加地黄汤 治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神。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间断欲死。
柴胡(一两二钱半) 人参 黄芩 甘草(炙) 半夏(汤洗,七次) 生地(各七钱)
上为粗末,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
〔云〕妇人伤寒,身热,脉长而弦,属阳明、少阳。往来寒热,夜躁昼宁,如见鬼状,经水适断,热入血室。不实满者,小柴胡加牡丹皮主之,大实满者,桃仁承气主之。
小柴胡加牡丹皮汤
柴胡(二两) 黄芩(七钱半) 人参(二两) 半夏(六钱) 大枣(三枚) 甘草 生姜(各七钱半)牡丹皮(二两)
上锉细,每服一两,生姜同煎。
桃仁承气汤(方见蓄血。)
妇人伤寒,头痛脉浮,医反下之,邪气乘虚而传于里,经水闭而不行,心下结硬,口燥舌干,寒热往来,狂言如见鬼状,脉沉而数者,当下之,宜小柴胡加芒硝大黄汤主之。
柴胡(二两) 黄芩(七钱半) 半夏(制,一两五钱) 甘草(五钱半) 大黄 芒硝(各七钱)大枣(三枚) 生姜(七钱半)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同煎。去渣,下芒硝,再沸,温服。若脉不沉数,即不可下。
〔《本》〕辛亥中,寓居毗陵,学官王仲礼,其妹病伤寒,发寒热,遇夜则如鬼物所凭,六七日忽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瞑目不知人,病势极危,召予视之。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曰:月经方来,病作而经遂止。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则有鬼祟。从昨日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热入血室之证也。仲景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此名热入血室。医者不晓,以刚剂与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事。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予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加地黄汤,三服而热除,不汗而自解矣。
〔云〕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太阳标病,少阳本病,经水适断,
桂枝加附红花汤。
桂枝(二两半)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附子(炮) 红花(各五钱)
上锉细,各每服一两,水三盏,煎服。
妇人伤寒,太阳标病,汗解表除,邪热内攻,热入血室,经水过多,无满实者,甘草芍药汤。
甘草 芍药 生地 川芎(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入发灰五钱,调匀,温服。不止者,刺隐白。
续增妊娠伤寒
〔洁〕黄 解肌汤 治妇人妊娠,伤风自汗。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甘草(炙,五钱) 芍药(六钱) 加苍术、生地亦可。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无时。
〔海〕若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头痛项强,身热恶寒,脉浮而弱,太阳经病。宜表虚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桂枝 地骨皮(各七钱)
若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紧,太阳经病。宜表实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麻黄 细辛(各半两)
若妊娠伤寒,中风湿之气,肢节烦疼,脉浮而热,头痛者,太阳标病也。宜风湿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防风 苍术(制,各七钱)
若妊娠伤寒,下后过经不愈,湿毒发斑如锦纹,宜升麻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升麻 连翘(各七钱)
若妊娠伤寒,胸胁满痛而脉弦,少阳症也。宜柴胡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柴胡 黄芩(各七钱)
若妊娠伤寒,大便硬,小便赤,气满而脉沉数,阳明太阳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黄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大黄(五钱) 桃仁(去皮尖,十个,麸炒)
若妊娠伤寒,汗下后咳嗽不止者,宜人参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人参(五钱) 五味子(五钱)
若妊娠伤寒后,虚痞胀满者,阳明本虚也。宜浓朴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浓朴 枳实(麸炒。各五钱)
若妊娠伤寒,汗下后不得眠者,宜栀子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栀子 黄芩(各五钱)
若妊娠伤寒,大渴,蒸蒸而烦,脉长而大者,宜石膏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石膏 知母(各五钱)
若妊娠伤寒,小便不利,太阳本病。宜茯苓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茯苓 泽泻(各五钱)
若妊娠伤寒,太阳本病,小便赤如血状者,宜琥珀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琥珀 茯苓(各五钱)
若妊娠伤寒,汗下后血漏不止,胎气损者,宜胶艾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阿胶艾(各五钱。一方加甘草,同上。一方加甘草、干姜、黄 )
若妊娠伤寒,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少阴病也。宜附子六合汤。
四物汤(四两) 附子(炮,去皮脐) 桂(各五钱)
若妊娠伤寒蓄血证,不宜堕胎药下之,宜四物大黄汤下之。
四物汤(四两) 生地 大黄(酒浸。各五钱)
妇人妊娠或蓄血,抵当桃仁勿妄施,要教子母俱无损,大黄四物对服之。
〔丹〕施孺人伤风未解,两足下胫冷,嗽多不吐痰,头眩。盖其性急,又当临月。
黄芩(半钱) 陈皮 白术(各一钱) 苏梗(三分) 木通 枳壳(炒。各五分) 麻黄(三分)甘草(炙,二分) 桔梗 苍术(各半钱)
水煎服,无时。
〔云〕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切痛,宜桂枝芍药当归汤。
桂枝 芍药 当归(各一两)
上锉细末,服一两,水煎。
妇人妊娠伤寒,自利腹中痛,食饮不下,脉沉者,太阴病也。宜芍药汤。
芍药 白术 甘草 茯苓(各一两)
上如前修服。
〔《活》〕治妊娠伤寒,安胎。宜阿胶散。
人参 白茯苓 阿胶(炒) 桑寄生 白术(各等分)
上捣罗为细末,糯米饮调下二钱,日二服。
治妊娠伤寒,安胎。宜白术散。
白术 黄芩(各等分。新瓦上炒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但觉头疼发热,便可服,二三服即瘥。惟四肢厥冷,阴症见者,未可服。
治妊娠伤寒,憎寒发热,当发其汗,宜葱白汤。
葱白(十茎) 生姜(二两,切)
上锉,水二盏,煎至一盏,连服取汗。
〔海〕葱白一物汤 用葱白二把,以水一升,煮熟取汁,令食尽。亦主安胎。若胎死,须臾即出。
治妇人伤寒妊娠服药例若发热恶寒,不离桂枝、芍药。若往来寒热,不离柴胡、前胡。若大渴者,不离知母、石膏、五味子、麦门冬。若大便泄者,不离桂、附、干姜、白术。若大便燥结者,不离大黄、黄芩。若月经适来适断者,不离小柴胡。若胎不安者,不离人参、阿胶、白术、黄芩。若发汗者,不离葱、豉、生姜、麻黄、旋复。若头痛者,不离石膏、山栀、前胡。若伤暑头痛者,不离柴胡、甘草、石膏。若满闷者,不离枳实、陈皮。若胎气不安者,不离黄芩、麦门冬、人参。若斑发黑者,不离黄芩、栀子、升麻。
〔《大》〕治妊娠时气,身大热,令子不落,护胎方。
伏龙肝,研令极细末,调涂脐下三寸,干即易,瘥即止。
又方 井中泥,涂,干即易之。(二方出《本事》,有效。)
又方 浮萍 朴硝 蛤粉 蓝根 大黄(微炒)
上为末,水调敷脐上,安胎解热,极妙。
治妊娠霍乱二方(附少阴吐利门。)
治妊娠发斑,变为黑色,宜栀子大青汤。
黄芩 升麻 栀子仁(各二两) 大青 杏仁(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细切葱白三寸,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产后伤寒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多,阳旦证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太阳病。)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上 咀,每服五钱,枣一枚,姜五片,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渣服。温覆使汗出。若头项强,用大附子半钱,煎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一钱。
产后伤寒续法
〔丹〕产后发热恶寒,皆属血气虚。左手脉不足,补血;右手脉不足,补气。恶寒发热,又腹痛,当去恶血。恶寒发热,乳汁不通及膨者,无子当消。用麦芽二两,炒,研细,清汤作四服调下;有子当下,用木通、通草、猪蹄汁,调煎服。
产后才见身热,不可发表,并一切苦寒药。必用干姜治之,大发其热。轻则用茯苓淡渗其热。
〔《大》〕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此等多是血虚,或败血作梗,宜以平和之剂与服,必效。如玉露散,或四物加北柴胡等分,煎服。若便以小柴胡汤及竹叶石膏之类,竟不救者多矣。
玉露散 治产后乳脉不行,身体壮热疼痛,头目昏痛,大便涩滞,悉治之。凉膈压热下乳。
人参 茯苓 甘草(各半两) 苦梗(炒) 川芎 白芷(各一两) 当归(一分) 芍药(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如烦热甚,大便秘者,加大黄二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