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七章

类别:集部 作者:姚雪垠 书名:李自成

    第十七章

    出相国寺后门不远有一条南北街叫做小山货店街,即现在的山货店街。街中间

    路东有一酒饭馆,生意不很兴隆,比较清静。三年前宋献策在开封卖卜时候,常同

    一二知己好友来此吃酒谈心,同这家掌柜的和伙计们都成了熟人,前几天闷怀无聊,

    也曾独个儿来此小酌。现在快走近这家酒馆门口时,他才转回头来同卖膏药的后生

    说话,一同进去,叫堂倌替他们找一个没有客人的房间坐下,要了四样菜、一壶梨

    花春①、一壶秋露白②,八十个韭菜猪肉水饺。堂倌一走,献策正要问后生尊姓大

    名,来自何处,却看见胖胖的刘掌柜笑嘻嘻地进来,就赶快把话打住。

    ①②梨花春、秋露白——明末开封流行的两种名酒。梨花春产于开封附近的中

    牟县,秋露白为开封本城所产。

    这刘掌柜一向很迷信宋献策的六壬神课、奇门遁甲、占星望气、麻衣相法,且

    知献策足迹半天下,在江湖上比较有名,所以每次献策来到,他总要亲自殷勤照料。

    倘若看见献策独自闲饮,他便趁机会询问流年,或随便说出一字,请献策断某事是

    否顺利,有何吉凶。现在宋献策正心中有事,晚饭后还要去臬台衙门朋友处谈一件

    重要事情,这位刘掌柜却偏偏进来说话,未免感到厌烦。恰好梁上有一对老鼠咬架,

    发出唧唧叫声,且有灰尘落下。刘掌柜问他这主何吉凶。他笑着随口答应道:

    “刘掌柜,请莫见怪。令正与如夫人不仅争风吃醋,也各自想把你的钱要到手

    里,不免时常吵嘴打架。说不定此刻又在厮打,惊动四邻。”

    刘掌柜脸色不悦,问道:“宋先生,可是真的?”

    献策又笑着说:“女人属阴,鼠亦属阴。两鼠相斗,岂非女人打架之兆?只是

    卦理微妙,有时不尽合乎人事,山人姑妄言之耳。”

    刘掌柜说:“一定是这两个贱人又在打架。怪好一个人家,给这两个贱人闹得

    天昏地暗,不得一日安宁!失陪。我回舍下看看。”说罢,拱拱手,匆匆走了。

    这时堂倌已经把酒菜拿来,见客人没有别的吩咐,也就退出。献策斟酒已毕,

    小声问道:

    “仁兄尊姓大名?从哪里来的?带来什么书信?”

    后生欠身答道:“小弟以实话相告,是为牛举人的官司,特意从陕西来的。”

    宋献策大吃一惊,心中叫道:“果然被我猜中!”他走到门口望望,退回来重

    新坐下,大声让酒,与客人同饮一杯,然后低声问道:

    “可是从商洛山中来的?”

    后生微笑点头。

    “仁兄尊姓大名?”

    “不敢。贱姓刘,小名体纯。”

    “台甫怎称?”

    “草字德洁。”

    “啊……请酒,请酒。”

    又喝了半杯酒,吃了几口菜,宋献策的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就请刘体纯把什么

    人写给他的书信取出。刘体纯回答说:

    “小弟奉闯王与老神仙之命……”

    “老神仙何人?”

    “老神仙姓尚名炯字子明,卢氏县人,与牛举人自幼同学,娃娃相交。因他外

    科医道如神,在我们那里极受尊敬,都称他老神仙。”

    “我曾听牛启东谈过此人。最近也听人说,启东本不愿往商洛山去,是因尚子

    明一再劝邀,才去商洛山中一趟。”

    “闯王久闻牛举人之名,很想一见,所以托尚神仙以厚礼相邀。”

    “你方才说奉他们二位之命,来大梁寻找本人,莫非是为牛举人的事么?”

    “正是为的此事。闯王本想亲笔写封书子交小弟带上,后因怕给沿途关卡查出,

    一则对先生不便,二则也会坏了牛举人的事,就不写了。所以实未带来书信,只带

    来他们二位口信,向先生问好,请先生速谋搭救牛举人之策。”

    宋献策沉吟片刻,说道:“本人与牛启东只是泛泛之交,久已不通音信。且我

    多年以卖卜为生,身似闲云野鹤,遨游江湖,与本省达官贵人素少来往。牛启东的

    案情重大,山人亦有所闻,实在爱莫能助。你们为何不寻找旁人?”

    刘体纯笑道:“我们也知道牛举人在汴梁有一些朋友,只是像这样案子,朋友

    们谁不想赶快避开?如今人情薄,肯以义气为重、古道热肠、肝胆照人的人毕竟不

    多。我们闯王和老神仙想来想去,才决定派我来汴梁寻找先生。牛举人在敝处时常

    常谈到先生,倘若不是牛举人回家出了事,加上后来军情十分吃紧,闯王与老神仙

    又相继病倒,我们闯王也要派人以重礼邀请先生前去。听先生刚才所说,原来先生

    也是个怕事的人。”

    “你们怎么知道我在开封?”献策又问。

    “春天时候,牛举人在我们那里,曾说先生送一位朋友的灵枢来开封,随后将

    去江南访友,在江南不多停留仍转来开封。我们计算时间,先生大概已经转来。关

    于搭救牛举人的事,先生倘以江湖义气为重,肯为设法,所需银钱,不用先生费心;

    倘先生害怕与自己不便,不肯设法,也就算了。”

    献策又故意沉吟片刻,说道:“我半生书剑漂泊,四海为家,虽然庸碌无才,

    尚能急朋友之难。即使素昧平生,只要一言相投,不惜断臂相助。何况与牛启东有

    一面之缘,也深知他是个人才。只是弟初回汴梁,与官场中素少瓜葛,实感力有未

    逮。既然仁兄奉十八子与尚子明之命,不远千里来访,以此相托,我也不好断然置

    之不理。此事今晚就谈到这里为止,让我回去想想,明日再作计较。”

    “明日在什么地方相见?”

    “明日晚饭以后,请到敝寓一晤。此事山人能否相助,明晚一言决定。”

    “好,好,一定准时趋谒。弟由西安来时,因路途不清,且恐被关卡查出,未

    敢多带银两。只要能救牛举人,所需若干,弟今夜赶回西安,由当铺①汇给先生。

    另外,小弟设法带来一点黄金,明晚送往尊寓,聊表闯王对先生敬慕之意。”

    ①当铺——明末到清代中叶,有些山西商人开设的大当铺兼营汇兑业务。后来

    出现了票号和钱庄,经营汇兑。银行是到清末和民国初年才出现的。

    “这个,本人万万不敢收下。倘若如此,牛启东的官司山人就更不敢插手了。”

    这时堂倌把水饺端来,并端来两碗饺子汤,在开封又叫做饮汤。宋献策因晚饭

    后有约会,也不多劝吃酒,狼吞虎咽地吃起水饺来,只偶尔谈一下武艺和金创膏药。

    看看水饺将尽,刘体纯显然尚未吃饱,宋献策赶快又要了十个猪肉大包。晚饭已毕,

    宋献策掏钱会账。刘体纯只道声谢,并不争着开钱。二人走到小山货店街南口,一

    拱手,分道而去,都消失在黄昏后的灯火与人流之中。

    二更过后,宋献策才回鹁鸽市的寓所。关于营救牛金星的事,经过几天来的奔

    走,已经有了眉目。看起来减轻定罪不难,只是至少得花费几百两银子。这天夜里,

    献策在床上精神振奋,想了许多问题,几乎彻夜不眠。他虽然听说李自成很礼遇牛

    金星,但没有想到对他如此看重和凭信,特意派人从商洛山中来开封找他,以搭救

    牛金星的事相托。今天是他第一次同堂堂正正的起义军发生接触。这件事在他的心

    中激起来巨大波澜。刘体纯的名字他过去未曾听说,想来必是一员无名小将。但这

    个无名小将不但露出的一两手武艺看来很不平常,尤其他的沉着机智,落落大方,

    出言得体,处处都使宋献策感到意外。刘体纯和那个小伙计的影子总在他的眼前晃。

    他在心中赞叹说:“可见李自成手下人才济济!”忽然,一个半年来百思不解的重

    大问题出现在他的心上,竟然同李自成连在一起了。

    当半年前到太原送朋友袁潜斋的灵枢回江南时,这位亡友的妻子取出一个用绸

    子包着的、一直珍藏在箱子中不让人见的古抄本《推背图》残本,说是潜斋临死前

    特意嘱咐留交给他,不可随便泄露天机。从纸料看来,可以断定是五代或北宋初年

    抄本。宋献策对于袁天纲和李淳风①是十分信仰的,遗憾的是多年来他游历各地,

    遍访江湖异人,想找一部古本《推背图》而杳不可得。原来这《推背图》是伪托袁

    天纲和李淳风共同编写的预言书,每页有图,有诗,意思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据说

    当编完第十六图时,袁推推李的脊背说“可以止了”,所以书名就叫《推背图》。

    唐末藩镇割据,演变为五代十国,在这个军阀混战时期,每一个想争夺天下的人都

    想利用《推背图》蛊惑人心,宣传自己是上膺天命,见于图谶,就把这部书加以修

    改。赵匡胤夺到天下以后,一方面他自己要利用这部书,加进去对自己有益的图谶,

    一方面又要防止别人再利用它,就颁发了一部官定本《推背图》,而把各种版本统

    统禁止。但是,正如他不能取消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一样,这本书他怎么能禁止得

    住呢?依然不断有新的修改本在民间出现,暗中传抄。宋献策从亡友手中所得到的

    残抄本上,是画着一个人踞坐高山,手执弓箭,山下有一大猪,上骑一美人,中箭

    倒地而死。这幅图像的题目是坎上离下的八卦符号,即,下缀“既济”二字。

    “既济”是古《易经》中的一个卦名,也就是坎上离下的卦。按照古人解释,坎是

    水,离是火,这个卦表示水火相交为用,事无不济,也就是无不安定。图像下写着

    三言四句诗谶:

    ①袁天纲和李淳风——他们都是隋末唐初人,受知于唐太宗。前者仅以占卜看

    相出名,后者除占卜外精于天文、历算。

    红颜死,

    大乱止。

    十八子,

    主神器。

    谶后又有四句七言颂诗:

    龙争虎斗满寰区,

    谁是英雄展霸图?

    十八孩儿兑上坐,

    九州离乱李继朱。

    倘若遇到一个熟悉历史而头脑冷静,不迷信“图谶”的人,很容易看出来这是

    李存勖僭号以前,他的手下人编造的一幅图谶。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也就是历

    史上有名的后唐庄宗。李克用一家本是沙陀族的人。克用的父亲帮助唐朝镇压庞勋

    起义,赐姓李氏;克用又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晋王,割据太原和西北一带。

    克用死后,存勖袭封晋王,势力更强。当时朱全忠篡了唐朝江山,国号后梁,建都

    开封,后迁洛阳。李存勖一心想“取而代之”,所以他的手下人就造了这幅图谶。

    谶语中所说的“红颜死”,影射朱氏灭亡;所说的“十八子,主神器”,影射晋王

    李氏应当做皇帝。但兑是西方,太原在洛阳的正北,方位不合。无奈这一句为唐末

    以前流传的诸本所共有,指唐朝建都长安而言,人尽皆知,只好保留,而着重用伪

    造的第四句写明“李继朱”。在封建社会中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推背图》,经过

    五代、南北宋、金、元和明初几百年,人们又编造许多新的图谶,删掉了一部分图

    谶,这一幅却在一种稀见的抄本中保留下来,在民间秘密流传。《推背图》每经过

    一次增删,次序就重新编排一次。五代的时间促短,事情纷乱,离开明朝又远,所

    以到了明朝初年,民间对五代的历史已不很清楚,更不会引起关心,人们关心的只

    是压在他们头上的朱明皇朝。因为有这样情形,加上人们看见诗句中有“李继朱”

    三个字,就把这幅图谶的位置排列在有关明朝的几幅之后。永乐年间,朱元璋的第

    十八个儿子朱橞①迷信“十八子,主神器”一句话,阴谋叛乱。成化年间,有一个

    叫做李子龙的人,十分迷信“李继朱”这三个字,以为自己上膺“天命”,合当夺

    取朱家天下,就勾结一个太监打算入官刺杀皇帝,宣布自己登极。密谋泄露,这个

    糊涂家伙和他的一伙人都被杀了。从那以后,凡有这幅图谶的《推背图》都被称为

    妖书,有收藏的就算是大逆不道,一被告发,满门抄斩。但人民痛恨朱明皇朝,惟

    恐天下不乱。百年以前,有人在一个深山古寺的墙壁中发现了有这幅图谶的《推背

    图》,将它转抄在旧藏北宋白麻纸上,封面用黄麻纸,题签上不写《推背图》三个

    字,却写着《谶记》,以避一般人的眼睛。书名下题了两行小字:“秘抄袁李两先

    生真本,天机不可泄露。”这个本子不但骗住了袁潜斋,也骗住了宋献策,竟然使

    他们都相信是个真本。半年来他一直在揣猜这位“十八子”和“十八孩儿”指的什

    么人,现在好像猛然恍悟:这也许就是李自成!那么“兑上坐”怎么解释呢?平时

    他对《推背图》上的话也不完全相信,他之所以珍藏这个旧抄本,多半是因为他认

    为这本《谶记》对他可能十分有用。现在由于那幅图谶同李自成的姓氏偶然相合,

    尤其是关连着他自己的出路和半生抱负,以及他认定朱明江山必亡,所以开始相信

    那预言指的是李自成要坐江山。他何曾知道,李存勖当日伪造这幅图谶时,所谓

    “十八孩儿兑上坐”一句话在地理方位上不对头,放在李自成身上就更不通了。他

    苦于不得其解,就勉强解释为指李自成出生米脂,米脂是在北方,而不管那个“坐”

    字指的是坐江山,并非指的出生,而米脂在京城的西方,不能称为“兑方”。他个

    人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主观愿望使他这个聪明人物将“兑上坐”解释得驴头不对马

    嘴,而不自觉其可笑。由于这幅图谶中还有“十八子,主神器”一句话和“李继朱”

    三个字,从字面上看十分明确,纵然宋献策也感到“兑上坐”很不好解,却对李自

    成将夺取朱家江山这件事越想越增加信心(生在明末的封建士大夫们,因“李继朱”

    三个字太刺眼,讳而不谈)。

    ①朱橞——封谷王,本是朱元璋的十九子,因朱元璋的第九子朱杞只活了两岁,

    所以他不把朱杞算在内,自认为是十八子,与谶书相合。

    宋献策本来是一个精神健旺、胸怀开朗的人,很少有失眠情形。今晚因为出现

    的事儿太不寻常,太使他感到兴奋,加上他想的问题太多,竟没有一点瞌睡了。

    十年以来,宋献策走过了很多地方,广交三教九流人物,留心察看朝廷和全国

    各种情况,愈来愈看清明朝的江山不会支撑多久,用他的语言说就叫做“气运已尽”。

    他是一个喜欢纵横之术的策士派人物,自认为隐于星相卜筮,待机而动,梦想着能

    够“际会风云”,随着所谓“上膺天命”的真英雄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现在

    很敬佩牛金星识虑过人,能够识英雄于败亡困厄之中。他自己也仿佛开始看见远处

    有一点亮光。

    他和牛金星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但是因为都对当今世道和自己的现况不满,

    有近似的抱负,并有近似的奔放不羁的性格,所以就成了知己朋友。十天前他从江

    南回到开封,去巡抚衙门看一位管文案的熟人,听到牛金星在卢氏县吃官司的详细

    本末。他当时大吃一惊,想着牛金星在省城并无一个有力量的至亲好友,便决定由

    他自己出面奔走,第一步尽力将金星的死刑减为流、徙,保全性命。这完全是出于

    对朋友的江湖义气,并没有往李自成的身上多想。今晚的情况突然不同了。他开始

    去想,倘若李自成确实应了图谶,那么,牛金星日后就会是一位了不起的开国功臣。

    他反过来又想,以牛金星那样的有学问,有见识,倘若李自成是一个泛泛的草莽英

    雄,他何必在自成溃败之后前去投他?既然牛金星在他于潼关南原大败之后去商洛

    山中投他,足见他是个非凡之人。

    他越想越使他心情增加兴奋。他想,几天来奔走营救牛金星的事不仅做得很对,

    而且不料竟使他同李自成在暗中牵上了瓜葛。

    在遇到李信之前,他对于如何筹措一笔款子营救牛金星是深感吃力的,曾打算

    去杞县一趟向李信求助。现在既然李信来到开封,他可以不发愁了。他决定不用李

    自成一两银子,使这位“名应图谶”的英雄对他更加尊重。

    鹁鸽市离鼓楼很近。每交几更,鼓楼上敲几下鼓声,全城都能听见。宋献策在

    床上数着三更、四更、五更。五更的鼓声刚停,大相国寺的钟声就锵然而鸣,声音

    洪亮而清越,散满百万人口的汴梁城,并且向四郊传去。今天不逢节气,也不是初

    一、十五,只因连日为禳灾祈雨做法事,每早都撞大钟。开封人传说这钟声在霜天

    的早晨听得最远,所以把“相国霜钟”列为汴梁八景之一。如今正是九月深秋,五

    更寒意侵入。献策披衣而起,开门仰视,星斗稀疏,残月在天,瓦上有淡淡白色,

    不知是薄霜还是月光,只觉得钟声比平日格外响亮,也格外好听。他点上灯,匆匆

    漱洗,为牛金星的官司再卜一课,是个好课,心中越发高兴,随即坐在灯下观看兵

    书。

    早饭后,宋献策换上一身玄色汴绸夹道袍,内套丝棉坎肩,出鹁鸽市,穿过第

    四巷,从鄢陵王府的东边走上宋门大街,望着李信的住处走去。

    开封城有两个东门:在北边的叫大东门,因为是通往曹州府的大道,所以俗称

    曹门;在南边的是小东门,因为是通往归德府的大道,而归道是古宋国所在地,所

    以俗称宋门。要往陈留、杞县、太康、睢州各地,也出宋门。李信的家在开封城内

    有三处生意,开设在宋门大街东岳庙附近的是一个酱菜园,字号菜根香。他每次来

    开封都住在这个酱菜园内,一则取其来回杞县方便,二则当时重要衙门多在西半城,

    他有意离远一点,避开同官场往来太多。

    菜根香的掌柜的、账先儿、站柜的伙计们,差不多都认识宋献策。一见献策来

    到,一齐赔笑相迎。掌柜的一面施礼让坐,一面派小伙计入内禀报。不一会儿,从

    里边跑出一个仆人,垂手躬身说“请”,于是仆人在前引路,宋献策起身往里走去。

    到了二门,二公子李侔已经走出相迎。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从外表看,风流

    洒脱略似李信,只是身材比李信略矮。他一面拱手施礼一面赔笑说:“失迎!失迎!”

    献策赶快还礼,随即拉住李侔的手说:

    “二公子,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①,颇为学台赏

    识,实在可贺可贺。”

    ①前茅——据说春秋时代楚国军队在作战时以茅草为标志,引导军队向前。因

    此,在科举时代,人们把榜上名字在前的称为“名列前茅”。

    李侔说:“小弟无意功名,所以一向不肯下场。去年因同学怂恿,不过逢场作

    戏,偶尔得中,其实不值—提,何必言贺。”

    献策又笑着说:“二公子敝屣功名,无意青云,襟怀高旷,犹如令兄。然乡党

    期望,师友鞭策,恐不许二公子恬退自守。今年己卯科乡试,何以竟未赴考?”

    “天下扰攘,八股何能救国?举业既非素愿,故今年乡试也就不下场了。”

    宋献策哈哈大笑说:“果然不愧是伯言公子之弟!”

    他们边说边走,不觉已穿过三进大院落,来到一个偏院,有假山鱼池,葡萄曲

    廊,花畦中秋菊正开,十分清静幽雅。坐北朝南有三间花厅,为李信来开封时下榻

    与读书会友之处;上悬李信亲书匾额“后乐堂”,取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李侔将献策让进后乐堂,让座已毕,说道:

    “家兄因今早汤太夫人偶感不适,前去问候,马上即回。与老兄一别三载,家

    兄与小弟时在念中,却不知芳踪何处,有时听说兄遨游江南,有时又听说卖卜京师。

    老兄以四海为家,无牵无挂,忽南忽北,真可谓‘逍遥游①’了。”

    ①逍遥游——原是《庄子》中的一个篇名,此处借用。

    献策说:“惭愧!惭愧!说不上什么‘逍遥游’,不过是一个东西南北之人耳。”

    “江南情形如何?”

    “江南如一座大厦,根基梁柱已朽,外观仍是金碧辉煌,彩绘绚丽。没有意外

    变故也不会支持多少年;倘遇一场狂风暴雨,必会顷刻倒塌,不可收拾。”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么?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

    “目前江南士大夫仍是往年习气,到处结社,互相标榜,追名逐利。南京秦淮

    河一带仍是花天酒地,听歌狎妓。能够关心大局,以国事为念的人,千不抽一。那

    班自命风雅的小名士,到处招摇,日夜梦想的不过是‘坐乘轿,改个号①,刻部稿,

    娶个小’。俟大公子回来,弟再详细奉闻。”

    ①改个号——封建时代,文人们除有表字之外,还有别号。一个人可以有几个

    别号。有别号表示风雅。

    “如此甚好,家兄感念时事,常常夜不成寐。我们总以为北方已经糜烂,南方

    尚有可为。如兄所言,天下事不堪问矣。”李侔叹口气,又说:“今日略备菲酌,

    为兄洗尘,已经派仆人们到禹王台准备去了。”

    献策忙说:“实在不敢,不敢。怎么要在禹王台?”

    “有几位知己好友,昨晚来说,重阳节虽然过去,不妨补行登高,到禹王台赋

    诗谈心。家兄想着这几位朋友都是能谈得来的,所以就决定在禹王台为兄洗尘,邀

    他们几位作陪。”

    献策说:“啊呀,这怕不好。我平生不善作诗,叨陪末座,岂不大杀风景?”

    李侔笑着说:“不要你作诗,只要你谈谈江南情形就好。”

    宋献策和李侔随便谈着闲话,等候李信。这个后乐堂他从前来过几次,现在他

    打量屋中陈设,同三年前比起来变化不大,只是架上多了些“经济”之书。三年前

    朋友们赠送他的几部《闱墨选胜》、《时文精髓》、《制义正鹄》之类八股文选本,

    有的仍放在书架一角,尘封很厚,有的盖在酒坛子上,上边压着石头。墙上挂着一

    张弓、一口剑、一支马鞭。献策平生十分爱剑,就取下来抽出一看,不禁点头叫道:

    “好剑!好剑!”

    李侔笑道:“家兄近两三年来常住乡下,平日无它嗜好,就是爱骏马、宝剑、

    经世有用之书。上月来汴,除买了一车书运回乡下,还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了一

    把好剑。”

    “什么宝剑这样值钱?”

    “一家熟识的缙绅之家,子孙不成器,把祖上留下的好东西拿出去随便贱卖。

    这是宋朝韩世忠夫人梁红玉用的一把宝剑,柄上有一行嵌金小字:‘安国夫人梁’。

    据懂得的人说,这把古剑倘若到了古玩商人之手,至少用三百两银子方能买到。”

    “这把宝剑现在何处?快请取出来一饱眼福。”

    “家兄买到之后,想着这原是巾帼英雄之物,就派人送给红娘子。谁知红娘子

    怕留下这把宝剑在身边容易惹祸,退了回来。后来趁着派仆人往乡下运送书籍,将

    这把宝剑也带回杞县去了。”

    “啊,啊,无缘赏鉴,令人怅惘!说起红娘子,听说她近来轰动一时,可惜我

    回大梁晚了几天,她已经往归德府卖艺去了。既然令兄如此看重,必定色艺双绝,

    名不虚传。”

    “献策兄,近三年来你不常在河南,不怪你对红娘子不甚清楚。红娘子虽然长

    得不丑,但对她不能将色艺二字并提。讲到艺,红娘子不仅绳技超绝,而且弓马娴

    熟,武艺出众。关于这些,弟不用细说,将来仁兄亲眼看见,定会赞不绝口。家兄

    之所以对她另眼相待,不仅因为她武艺甚佳,更因为她有一副义侠肝胆。遇到江湖

    朋友困难,她总是慷慨相助。手中稍有一点钱,遇到逃荒百姓便解囊救济。所以江

    湖上和豫东一带百姓提到红娘子无不称赞。可是有些人总把她当做一般绳妓,在她

    的身上打肮脏主意。其实,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①,可

    以随便欺负。去年敝县知县的小舅子和一个缙绅子弟想加以非礼,被她打了一顿,

    几乎酿出大祸。幸而家兄知道得快,出面转圜,她方得平安离开杞县。从那次事情

    以后,她对家兄十分感激,家兄也常常称赞她不畏强暴。”

    ①乐籍——籍隶官府的各类妓女,即官妓,统称乐户。

    献策忙问:“昨日闻令兄谈到上月红娘子又出了一点事,可是什么事?”

    李侔问:“商丘侯家的几个公子你可知道么?”

    “你说的可是侯公子方域?”

    李侔正要回答,一个仆人跑来禀报陈老爷到,随即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瘦子迈

    着八字步跨进小院月门。李侔赶快出厅相迎。来客随便一拱手,笑着说道:

    “我是踢破尊府门槛的人,算不得客,所以不等通报就闯了进来。德齐,伯言

    何在?”

    “家兄因事往汤府去了,命小弟恭候台驾。请大哥稍坐吃茶,家兄马上就回。”

    来客走上台阶,见一矮子在门口相迎,赶快向矮子一拱手,刚问了一声“贵姓”?

    李侔忙在一旁介绍说:

    “这位就是家兄昨晚同大哥谈到的那位宋献策先生。”又转向献策说:“这位

    是陈留县陈举人,台甫子山,是家兄同窗好友,也是我们的诗社①盟主。”

    ①诗社——明末士大夫结社之风甚盛,其中少数有政治色彩,而多数只是附庸

    风雅的诗社、文社。

    二人赶快重新见礼。陈子山也是洒脱人,不拘礼节,拉着献策说:

    “久闻宋兄大名,今日方得亲聆教益。弟原来以为老兄羽扇纶巾,身披鹤氅,

    道貌清古,却原来是晏平仲①一流人物;衣著不异常人,惟眉宇间飒飒有英气耳。”

    说毕,捻须大笑,声震四壁。

    ①晏平仲——姓晏名婴,字仲,死后谥平,故后人称他为晏平仲。他是春秋时

    代的著名政治家,曾为齐相多年,著有《晏子春秋》一书。晏婴是个矮子,故陈举

    人说宋献策是晏婴一流人物,既是捧场,也是开玩笑。

    李侔觉得陈子山有点失言,正怕献策心中不快,而献策却跟着大笑,毫不介意

    地说:

    “愚弟只是宋矮子,岂敢与晏婴相比!”

    正谈笑间,一个仆人来向李侔禀道:“大公子命小人来禀二公子,大公子在汤

    府有事,一时尚不能回来。他说倘若宋先生与陈老爷已经驾到,请二公子陪同前往

    禹王台,大公子随即赶到。另外的几位客人,恐怕已经去了。”

    李侔听说,立刻命套一辆轿车,备一匹马。他让宋献策同陈举人坐在轿车上,

    自己骑马,带着两个仆人出宋门而去。当他们从演武厅旁边经过时,看见低矮的围

    墙里边有一千左右官军正在校场操练,很多过路百姓站在墙外观看。宋献策一扫眼

    看见昨天在州桥附近遇到的那个玩猴儿的后生也挤在人堆中看,嘴角似乎带有鄙视

    的笑容。他的心中突然冒出来一个疑问:他怎么不在街巷里玩猴儿赚钱,倒站在这

    里闲看?


如果你对李自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李自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