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
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生。愿闻其道。
吴氏曰。此章论水谷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别而为五。如五道癃闭。则为水胀。五别者。为汗。
为溺。为唾。为泪。为髓。五癃者。液不渗于脑而下流。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而津液不化。水谷留于下焦。不得渗于膀胱。则水溢而为水胀。因以名篇。上章论气胀之因。此章论水胀之因。得其因则知所以治矣。
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
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吴氏曰。此论水谷之精。别而为津为液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归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为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流者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灌精而濡空窍者也。
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此言津之为汗也。腠理者。分肉之纹理。津随三焦出气。淖注于皮肤肌肉之间。故腠理开则汗大泄。如有寒而留聚于分肉之间。则排裂分肉而为痛。沫者。津聚而为沫也。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姚氏曰。此言津之为溺也。天寒则腠理闭。三焦之气。因湿而不行。津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气者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而出者为溺。藏于膀胱者。化生太阳之气。愚按、为汗为溺为血为髓。皆水谷津液之化。伯因帝问而分别答之。言津随寒暑之气。而外内出入。然一日之中有四时。而饮食衣服。亦有寒温浓薄。读者不以文害义。庶为得之。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此论五脏六腑之津液。上渗于目而为泣。由心悲肺举而出也。心为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主。
耳目者。上之空窍。津液之所注也。将相卫者。为君主之臣使也。肾主外者。肾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心悲气并者。心悲则脏腑之气。皆上并于心。听令于君主也。气并于心。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乃心之盖也。肺举则液上溢。肺主气而水随气行也。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
下则为咳。上则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姚氏曰。此言液之为唾也。按口问篇曰。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盖任脉起于足少阴之阴中。而上出于廉泉。胃缓则少阴之气。不与阳明相合。反上逆于廉泉。则水液随之。故涎唾也。
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高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此言精液之为髓也。夫肾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谷之液。与肾脏之精。相和合而渗入于骨空。上行而高者。从骨空而补益脑髓。复从髓空而下流阴股。此精液淖注于骨而为髓。先上益于脑而复下流。故曰五脏之精液。和合而为高者。姚氏曰。本经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补益脑髓。是谓液。又曰肾者。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是谷之液。肾之精。并注于骨而为髓。髓者以脑为主。故曰和合而高者。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此五液闭癃而为腰痛水胀诸病也。阴阳不和者。少阴与阳明之不和也。阴阳之气不和。则液与精不合。使液溢于骨外。而下流于阴矣。液溢于外。则髓液皆减而下。是不能为高矣。下流过度。
则骨虚而腰痛胫矣。此髓道之闭癃也。阴阳气道不通。则津液不得注于海。而四海闭塞矣。三焦之气。不能通泻于肌腠。而津液不化矣。济泌之汁。不得渗于膀胱。而下焦胀矣。水溢于下。则上逆而为水胀矣。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