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类别:子部 作者:清·张卿子 书名:张卿子伤寒论

    大法。秋宜下。

    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破散邪疫。理导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血气。水能净万物。故胜丸散。中病即止者。如承气汤证云。若一服利而止后服。又曰。若一般谵语止。更莫复服。是不必尽剂。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三部脉平者。已为实而又按之。

    心下硬者。则邪甚也。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经曰。脉迟者。食干物得之。金匮要略曰。滑则谷气实。下利脉迟而滑者。胃有宿食也。脾胃伤食。不消水谷。是致下利者。为内实。若但以温中浓肠之药。利必不止。可与大承气汤。下去宿食利自止矣。

    王宇泰云。脉迟而有力。方可用此法。若无力而外证无所据者。恐虚寒。不宜妄投大承气也。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以候外。尺以候内。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寸口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者。胃有宿食。里气不和也。与大承气汤以下宿食。

    王三阳云。尺涩。亦有血虚者。须审外证恶食气痞。及胸膈饱闷痞。方是。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与大承气汤。

    伤食则恶食。故不欲食。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之类也。

    王三阳云。亦有热在胃口。不能食者。不宜下。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假令春时受病。气必伤肝。治之难愈。邪有不尽者。至春时元受月日。内外相感。邪必复动而痛也。下利为肠胃疾。宿积不尽。故当下去之。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下利脉滑。则内有宿食。故云当有所去。与大承气汤以下宿食。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可下之。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故可下之。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伤寒后为表已解。脉沉为里未和。与大柴胡汤。以下内实。经曰。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脉双弦者。寒也。经曰。迟为在脏。脉双弦而迟者。阴中伏阳也。必心下硬大则为阳。紧则为寒。脉大而紧者。阳中伏阴也。与大承气汤。以分阴阳。

    活人云。伤寒里证。须看热气浅深。故仲景有直下之者。如大小承气、十枣大柴胡汤是也。有微和其胃气者。如调胃承气汤、脾约丸。少与小承气微和之之类是也。

    李东垣云。下药用大承气汤最紧。小承气次之。调胃承气又次之。大柴胡汤又次之。

    王宇泰云。屠氏四时治要。谓仲景活人书。下证俱备。当行大承气。必先以小承气试之。合用大柴胡。必先以小柴胡试之。按汤剂丸散。生灵之司命也。死生寿夭。伤寒之瞬息也。岂以试为言哉。昔鸡峰张锐。宋之神医也。疗一伤寒。诊脉察色皆为热极。煮承气汤欲饮。复疑。至于再三。如有掣其肘者。姑持药以待。病者忽发战悸。覆绵衾四五重。稍定。有汗如洗。明日脱然。使其药入口。则人已毙矣。

    由是观之。则屠氏之探试。虽非仲景本旨。得非粗工之龟鉴欤。


如果你对张卿子伤寒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张卿子伤寒论》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