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诊法(一)

类别:子部 作者:不详 书名:中国医籍考

    〔黄帝脉诀〕崇文总目一卷佚〔黄帝脉经〕宋志一卷(读书后志作三卷)佚赵希弁曰。上题云黄帝撰。论诊脉之要。凡二十一篇。

    〔素女脉诀〕佚〔夫子脉诀〕佚贾公彦曰。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曰夫子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礼记正义)〔扁鹊脉经〕宋志一卷佚按王氏脉经。引有扁鹊脉法数条。

    〔扁鹊脉髓〕竹堂书目未见〔仓公生死秘要〕崇文总目一卷佚〔涪翁诊脉法〕佚按上见于后汉书郭玉传。

    〔张仲景脉经〕宋志一卷佚〔华氏(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隋志一卷佚按脉经引。有华佗察声色要诀。或此书之遗也。

    〔脉诀〕佚按上见于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

    〔脉经〕未见按上见于濒湖脉学。

    〔亡名氏脉经〕隋志十四卷佚〔脉生死要说〕隋志二卷佚〔黄氏(公兴)脉经〕隋志六卷佚〔亡名氏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隋志一卷佚〔脉经略〕隋志一卷佚〔脉经〕隋志二卷佚〔王氏(叔和)脉经〕隋志十卷存自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

    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

    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

    又曰。王叔和性沉静。好着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

    大行于世。(太平御览)林亿等进呈札子曰。臣等承诏。典校古医经方书。所校雠中。脉经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着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若网在纲。

    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其文约。其事详者。独何哉。盖其为书。一本黄帝内经。间有疏略未尽处。而又辅以扁鹊仲景元化之法。自余奇怪异端不经之说。一切不取。不如是。何以历数千百年。而传用无毫发之失乎。又其大较。以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详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谬。为果不疑。然而自晋室东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于养生之书。实未皇暇。虽好事之家。仅有传者。而承疑习非。将丧道真。非夫圣人。曷为厘正。恭惟主上体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叙极之文。推锡福之良心。鉴慎疾之深意。出是古书。俾从新定。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

    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尔。今则考以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之书。并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以类相从。仍旧为一十卷。总九十七篇。

    施之于人。俾披卷者。足以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无待饮上池之水矣。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

    陈孔硕序曰。予少时。母多疾。课医率不效。因自誓学为方。求古今医书。而穷其原。得所谓王叔和脉诀者。

    怪其词俚而指浅。更访老医。得脉经十卷。盖祖黄帝岐伯扁鹊经。以及于张氏伤寒论。条贯甚明。真王氏书也。

    验之乃建本。自是求之建阳书坊。绝无鬻者。板亦不存。嘉定己巳岁。京城疫。朝旨会孔硕董诸医。治方药。以拯民病。因从医学。求得脉经。复传阁本。校之与予前后所见者。同一建本也。乃知脉诀出。而脉经隐。医者不读。鬻者不售。板遂亦不存。今之俗医。问以王氏书。则皆诵脉诀以对。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医。其所着方书。

    脾胃条。引脉诀中语。而议之曰。此叔和知之而未尽也,予每叹曰。冤哉叔和。如史载之之工。尚引诀而罪经。

    余又何怪焉。因思今世俗医。知有朱氏伤寒百问。而不知有伤寒论。俗儒知诵时文。而不知诵经史。其过一律也。

    因取所录建本脉经。略改误文。写以大字。刊之广西漕司。庶几学人知有本原云。然恨无他本可校。以俟后之仁者。长乐陈孔硕。

    何大任后序曰。医之学以七经为本。犹儒家之六艺也。然七经中。其论脉理精微。莫详于王氏脉经。纲举目分。言近旨远。是以自西晋至于今日。与黄帝卢扁之书并传。学人咸宗师之。南渡以来。此经罕得善本。凡所刊行。类多讹舛。大任每切病之。有家藏绍圣小字监本。历岁既深。陈故漫灭。字画不能无谬。然昔贤参考。必不失真。久欲校正传之未暇。兹再承乏医学。偶一时教官。如毛君升李君邦彦王君邦佐高君宗卿。皆洽闻者。知大任有志于斯。乃同博验群书。孜孜凡累月。正其误千有余字,遂鸠工创刊于本局。与众共之。其中旧有阙文。意涉疑似者。亦不敢妄加补注。尚赖后之贤者。嘉定丁丑仲夏望日。濠梁何大任后序。

    赵希弁曰。脉经十卷。上晋王叔和撰。纂岐伯华佗等论脉要诀。

    吕复曰。脉经十卷。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本诸内经素问九灵。及扁鹊仲景元化之说。裒次而成。实医门之龟鉴。

    诊切之指的。自与近代仿托钤诀者不同。历岁既深。传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宋秘阁林亿等。始考证谬妄。颇加改易。意其新撰四时经之类。皆林氏所增入。陈孔硕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辈。皆尝审订刊传。今不多见。

    近人谢坚白以其所藏旧本。刻于豫章。传者始广。

    袁表曰。西晋太医令王叔和作脉经十篇。凡十万一千余言。其首篇。论著人脉有三部。曰寸。曰关。曰尺。

    持脉之法。大都二十有四种。曰浮。曰芤。曰洪。曰滑。曰数。曰促。曰弦。曰紧。曰沉。曰伏。曰革。曰实。

    曰微。曰涩。曰细。曰软。曰弱。曰虚。曰散。曰缓。曰迟。曰结。曰代。曰动。次本其所主五脏六腑。阴阳荣卫。虚实逆顺。轻重从横。伏匿迟疾。短长射人。疾病所起。与其将瘥难已之候。其第二第三第六篇。着人脉本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五脏。曰肝为厥阴。心为手少阴。脾为足太阴。肺为手太阴。肾为足少阴。六腑。曰胆为足少阳。小肠为手太阳。胃为足阳明。大肠为手阳明。膀胱为足太阳。三焦为手少阳。十二经之外。又有奇经八脉。曰阳维。曰阴维。曰阳跷。曰阴跷。曰冲。曰督。曰任。曰带。因以各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同异。用为施治补泻之方。其第七篇。论著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曰汗。曰吐。曰下。曰温。曰灸。曰刺,曰火。曰水。

    察人阴阳交并虚实生死损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第四第五篇,决四时百病生死之分。本仲景扁鹊华佗所以察声色消息死生之理。第八篇。着杂病医宜。第九篇。平妇人童子。其末篇。有手检图二十一部。今观其文。则皆覆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三部二十四种。形证所属。

    无图可见。岂叔和所着。故有图。久不复传耶。乃宋臣林亿札割中。则称世之传授。其别有三。有以随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篇。有以第五篇分上下。而撮全经之文。别增篇目者。亿曾据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诸书。

    校其脱漏。仍为十篇以传。则知末篇传疑已久。亿但补正其文。而所谓手检图二十一部云者,直存旧目。无从考证耳。

    徐灵胎曰。王叔和着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晰。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后之说。一无所遗。其中旨趣。亦不能画一。使人有所执持。然其汇簇言。使后世有所考见。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脏。与所现之证。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药之不对证。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与脉相合者。有与脉不相合者。兼有与脉相反者。同一脉也。见于此证为宜。见于彼证为不宜。同一证也。见某脉为宜。见某脉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从脉而证不合。从证而脉又不合。反令人彷徨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论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论。得失相半。总出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读脉经者。知古来谈脉之详密如此。因以考其异同。辨其得失。审其真伪。穷其变通。则自有心得。若欲泥脉以治病。

    必至全无把握。学人必当先参于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说。而贯通之。则胸中先有定见。见后人之论。皆足以广我之见闻。而识力愈真。此读脉经之法也。(医学源流论)按丹州公医心方。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语。据此。叔和名熙。以字行者也。先友山本莱园(允)亦尝谓之。

    又按此书第三卷。称新撰者。叔和以素问诸经之文。有杂而难了。乃新抄事要者。四时经,盖隋志所载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一卷是也。吕复以此二件。为宋臣所搀。误矣。先子曰。脉经第十卷。首标曰手检图三十部。明袁表校本。及沈际飞本。作二十一部。今阅之以气口一脉。分为九道。以论三阴三阳奇经之脉。其义未太明。且不及手三阳任督冲之六脉。知是不止其图。其文亦残阙。不可复寻绎焉。吴山甫云。手检图脉法。惟通融之士。能知能行。亦未知图与经文。既亡且缺也。

    〔脉诀〕宋志一卷佚赵希弁曰。上题曰王叔和。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根据托者。然最行于世。朱子曰。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宜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寸尺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指。然世之高医。以其赝也。遂委弃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郭长阳医书跋)陈言曰。脉为医门之先。是以圣人示教。有精微气象之论。后贤述作。为太素难经之文。仲景类集于前。

    叔和诠次于后。非不昭着。六朝有高阳生者。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解之。遂使雪曲应稀。巴歌和众。经文溺于覆瓿。正道翳于辞。良可叹息。(三因方)王好古曰。陈无择云。王叔和脉诀,即高阳生剽窃。是亦后人增益者杂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观刘元宾注本杂病生死歌。后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观此八句。不甚滑溜。与上文书意叠、后人安得不疑。与本草朱书杂乱。

    素问之亡混淆。何以异哉。宜乎识者非之。继而纷纭不已也。(汤液本草)柳贯曰。脉诀熟在人口。宜谓叔和作。而不知叔和所辑者。脉经耳。当叔和时。盖未有歌括之比。疑宋之中世。始次为韵语。取便讲习。摭其条肆。而忘其根节者也。(脉经序)谢缙翁曰。称王叔和脉诀者。不知起于何时。惟陈无择三因方序脉云。六朝时有高阳生者。剽窃作歌诀。

    刘元宾从而和之。其说似深知脉经者。而于篇后。又自着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则无择盖亦未尝详读脉经者也。按脉经。论脉形状秘诀。二十四种。初无表里九道之目。其言芤脉云。中央空两边实。又云。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云。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脉诀乃以芤为七表之阳脉。仲景辨脉法云。脉浮大数动滑。阳也。脉沉涩弱弦微。阴也。而脉诀九道。以动为阴。七表以弦为阳。似此之误颇多。脉经则与仲景合。而经中第十卷。分上下中央为九道者。的然非歌诀九道之谓也。宋熙宁初。林亿校正脉经。序中于脉诀。未尝见称。陈孔硕序始云。脉诀出而脉经隐。愚疑脉诀。或熙宁以后人所作。是不可得知也。(脉经序)吕复曰。脉诀一卷。乃六朝高阳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学人。通真子刘元宾为之注。且作歌括附其后。辞既鄙俚。意亦滋晦。今代王光国删其旧辞。而益以新语。既不出其畦迳。安能得乎本原。(医史沧洲翁传)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轩岐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泄其奥。五代高阳生着脉诀。

    假叔和之名。语多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濒湖脉学引医开)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濒湖脉学)按高阳生不审何代人。刘元宾熙宁元间注此书。则知为宋以前人。而此书隋唐志并不着于录。且其辞理鄙俗。决非成于六朝时者。其称五代高阳生。近是。然亦未见何据。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载王叔和脉诀云。三部之位。辄相去一寸。合为三寸。今本无此语。则其所引。别自一书。赵继宗儒医精要。论诊脉专主叔和脉诀。分各脏与左右手歌括之误。其言亦有理。

    〔刘氏(元宾)脉诀机要〕宋志三卷未见自序曰。余窃窥百氏。滥肩九流。乃至医家。尤甚厉意。尝读黄帝难经。粗究玄理。八十一难之内。诊候者二十四首。详夫圣人用意。岂徒然哉。盖后之学人。浅识难量。罔得精粹。今辄于前代名流脉诀中。拣择当用者。

    乃成机要一部。虽言辞鄙陋。所贵从俗。使学人先晓径路。然后探难经之妙旨。是不难矣。

    赵希弁曰。脉诀机要三卷。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通真子注并序。不著名氏。熙宁以后人也。

    刘曰。刘元宾。字子仪。号通真子。主邵州郡邵阳县簿。(幼幼新书)王曰。蜀人通真子注叔和脉经。已行于世。而其道未行。遂历湖汉江浙。亦未有目之者。及至淮之邵伯镇。

    旅于僧舍。亦然无闻于人。又将顾而之他。主僧闻之曰。子若不设肆。人谁之知。市有寺屋。吾给子器具。请试为之。既而医道大行。妻子具而家产丰。一日主僧将化。召其来前。密语曰。子前生在此。铺街凿井。今享此报。

    更宜积德。他生后世,又非今日之比也。言讫而化。(泰定养生论)安福县志曰。刘元宾连魁乡举。历任潭州司理。通阴阳医药术数。真宗试之。赐名通真子。所着有集正历。

    横天卦图。神巧万全方。注解叔和脉诀。伤寒论。洞天针灸经。

    按刘元宾自序。旧附于补注脉诀卷首。署曰西晋王叔和序。盖后人所妄改也。

    又按弟坚曰。刘元宾里贯。或为安福人。或为蜀人。然脉要秘括序。题云庐陵通真子。则二说俱非。或以其尝寓安福。而修县志者。误为土人也。其仕履。刘方明曰。主邵州邵阳县簿。又神巧万全方诸痢门云。熙宁四年。

    予亲老在邵阳。盖子仪初为邵阳主簿。而后任潭州司理矣。王中阳曰。至淮之邵伯镇。旅于僧舍,淮无邵伯镇。

    殊可疑尔。真宗试之赐名。是史书所未历见。医学源流。称自称通真子。似得其实。而子仪实非真宗时人。则县志所言亦不免差误也。

    〔通真子续注脉赋〕宋志一卷未见〔补注王叔和脉诀〕三卷存自序曰。夫医之道。元自于黄帝。流于卢人扁鹊。太仓华佗之徒。而派于皇甫士安张仲景王叔和之辈。为末也。习末而不求其源。使之疗疾。未见其生。惟见其死。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

    若然妄为之医。是不可也。予昔因母氏多病。积有年矣。学古之外。元慕此术。凡百家方书。罔不究览。晚得王叔和脉诀。

    观其词语。亦甚鄙俗。今之医者。多所诵习。然问之旨趣。则十有十。百有百。未有以知之元者,孰不知叔和之意。皆出于黄帝之书矣。小子不敏。辄因暇日。为之注解。大约多本八十一难经。及素问为词焉。故注或称经者。

    即难经尔。或曰。某论某篇者。即素问之篇目尔。二经之中。或无所证。则引他书。以释其义。若巢氏病源之类。

    是也。其叔和之语。有不甚稳者。亦略加改正。盖欲浅于医者。识究其源。而无虚虚实实之所。使人人用心医而无差尔。维时宋元五年七月望日。通真子谨序。

    按僧幻云史记附标曰。通其子脉诀补注多异本。或题曰新刊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或曰增修注王叔和脉诀机要。俱各一册。脉要秘括。以五脏色脉为第一。补注脉诀。并脉诀机要。以诊候入式歌为第一。但脉诀机要诀。

    无诊候入式歌之题。据此宋志所载。似与此书不异。

    〔亡名氏王叔和脉诀发蒙〕艺文略三卷佚〔李氏()集解脉诀〕国史经籍志十二卷未见〔张氏(元素)洁古注叔和脉诀〕国史经籍志十卷存苍岩山人序曰。脉诀之书。其医家之入门也。洁古父子。世传医学。熟究方书。洞察脉理。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兼集诸家之善。以释后学之疑。其用心亦良矣。江南医士。HT所未睹。今虞成夫喜得兹本。不欲私藏。亟刻诸梓。推展活人之惠。其志尤可嘉。以HT见洁古之有功于叔和。而虞又有功于洁古也。岂小补哉。

    〔戴氏(起宗)脉诀刊误集解〕二卷存题词曰。六朝高阳生剽窃晋太医令王叔和脉经。撮其切要。撰为脉诀。蔡西山辨之详矣。世相因人相授。咸曰王叔和脉诀。既不能正其名。又安能辨其文之非。讹承惑固。是以罔觉。今刊其误。题曰脉诀。不以王叔和加其首者。先正其名也。窃取灵素内经。秦越人张仲景华佗王叔和。乃历代名医之书以证。又述诸家所解集长短。知我者其惟脉诀乎。罪我者其惟脉诀乎。

    吴澄序曰。医流鲜读王氏脉经。而偏熟于脉诀。诀盖庸下人所撰,其讹谬也。奚怪焉。戴同父儒者也。而究心于医书。刊脉诀之误。又集古医经。及诸家书为之解。予谓此儿童之谣。俚俗之语。何足以辱通人点窜之笔。

    况解书为其高深玄奥。不得不借易晓之辞。以明难明之义也。今歌诀浅近。夫人能知之。而复援引高深玄奥者为证。则是以所难明。解所易晓。得无类奏九韶三夏之音。以聪折杨皇华之耳乎。同父曰。此歌诚浅近。然医流仅知习此而已。窃虑因其书之误。而遂以误人也。行而见迷途之人。其能已于一呼哉。予察同父之言。盖仁人之用心如是。而着书其可也。临川吴澄序。

    朱升曰。愚久见此序。而未见其书。岁乙巳秋。得之于金陵郝安常伯。即借而传抄之。客子光阴有限。故不及全。而节其要云。

    徐春甫曰。戴同父名起宗。建业人。任儒学教授文学。以作圣为己功。谓医为性命之学。遂潜心以究内经之秘。撰五运六气之旨。刊脉诀之误。辟邪说正本源。诚有功于医者也。

    〔脉诀刊误附录〕一卷存四库全书提要曰。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一卷。元戴启宗撰。启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龙与路儒学教授。考隋书经籍志载王叔和脉经十卷。唐志并同。而无所谓脉诀者。

    吕复群经古方论曰。脉诀一卷。乃六朝高阳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学人。通真子刘元宾为之注。且续歌括附其后。词既鄙俚。意亦滋晦。其说良是。然以高阳生为六朝人。则不应隋志唐志皆不着录。是亦考之未审。文献通考。以为熙宁以前人伪托。得其实矣。其书自宋以来。屡为诸家所攻驳。然泛言大略。未及一一核正其失。且浅俚易诵。故俗医仍相传习。启宗是书。乃考证旧文。句句为辨,原书伪妄。殆抉摘无遗。于脉学殊为有裨。明嘉靖间祁门汪机刊之。又以诸家脉书要语。类为一卷,及所撰矫世惑脉论一卷。并附录于后。以其说足相发明。仍并载之。去参考焉。

    〔汪氏(机)补订脉诀刊误〕二卷存自序曰。昔朱文公跋郭长阳医书。谓俗间所传脉诀。辞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殊不知叔和所辑者。脉经也。

    当叔和时。未有歌括。此盖后人特假其名。以取重于世耳。摭为韵语。取便诵习。故人皆口熟脉诀以为能。而不复究其经之为理也。元季同父戴君深以为病。因集诸书之论评。正于歌括之下。名曰脉诀刊误。乡先正枫林朱先生为节抄之。予始闻是书于歙之旧家。彼视为秘典。不轻以示人。予备重资。不远数百里。往拜其门。手录以归。

    然而传写既久。未免脱误。予于是补其缺而正其讹。又取诸家脉书要语。及予所撰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以扩刊误未尽之旨。诚诊家之至要也。用刻之以惠久远。且使是书不至于湮没也。自今而后。学人得见是书。而用其心。则歌括之谬。一览可见矣。噫。使天下后世。举得以由于正道。而不惑于曲学。宁不由是书之刻哉。嘉靖癸未春三月下浣。祁门朴野汪机题。

    〔徐氏(枢)订定王叔和脉诀〕医藏目录一卷未见松江府志曰。徐枢。字叔拱。华亭人。元医学教授复子也。枢少传父业。兼学诗于会稽杨维桢。会天下乱。

    晦迹田里。洪武二十八年。年四十余。始以荐为秦府良医。正出丞枣。强召为太医院御医。累奏奇效。历迁院使告归展墓。宣宗亲赋诗送之。遣中官二宫人一护还。年八十致仕。赐金带。又七年卒。有足庵集行世。子彪。

    〔熊氏(宗立)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国史经籍志六卷存自序曰。脉诀一书。医家之准绳。犹儒之有四书六经也。然其歌演岐黄之道。辞钩素难之玄。其中阃奥。窥测难知。近观诸家注解。或泛或略。所遗而不解者。亦多。由是脉经之义弗彰。延医之法隐秘。区区小子。聋謇痴愚。窃以旧注。芟其繁拾其粹。意从俗解。复取三部九候七诊五邪。画成图局布篇首。使初学之士。开卷披玩。

    便得见其意趣。则脉经之旨。自然渐渍而明矣。盖为此者。未审取舍之当否。非敢施于高明当达。聊为初学发蒙者设也。幸勿诮诸。时正统丁巳六月。道轩题。

    〔脉诀辨明〕未见按上见于松江府志艺文部。

    〔张氏(世贤)图注王叔和脉诀〕国史经籍志四卷存四库全书提要曰。图注脉诀四卷。附方一卷。明张世贤撰。是编因世传王叔和脉诀。而为之图注。考晁公武读书志曰。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又曰。脉诀一卷。题曰王叔和撰。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根据托者。然最行于世云。据此则脉经为叔和作。脉诀出于伪撰。今脉经十卷。尚有明赵邸居敬堂所刊林亿校本。知公武之言不诬。世贤不考。误以脉诀为真叔和书。而图注之。根抵先谬。其他可不必问矣。书末附方一卷。皆因脉以用药。然脉止七表八里九道。而病则变现无方。非二十四格所能尽。限以某脉某方。亦非圆通之谓也。

    按一本题曰脉诀辨真。盖后人所妄改也。

    〔马氏(莳)脉诀正义〕医藏目录三卷未见〔王氏(文洁)图注释义脉诀评林快捷方式统宗〕八卷存〔邢氏(增捷)脉诀删补〕未见按上见于新昌县志。

    〔翟氏(良)脉诀汇〕未见按上见于益都县志。

    〔陈氏(士铎)脉诀阐微〕未见按上见于陈凤辉洞天奥旨序。

    〔冯氏(兆张)脉诀纂要〕未见按上见于锦囊秘录。

    〔李氏(延)脉诀汇粹〕未见按上见于曝书亭集高士李君塔铭。


如果你对中国医籍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中国医籍考》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