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聘于吴,吴王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敝邑之地,施贶寡人,寡人受贶矣,愿有私问焉。”晏子巡遁而对曰:“婴,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于末朝,恐辞令不审,讥于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吴王曰:“寡人闻夫子久矣,今乃得见,愿终其问。”晏子避席对曰:“敬受命矣。”吴王曰:“国如何则可处,如何则可去也?”晏子对曰:“婴闻之,亲疏得处其伦,大臣得尽其忠,民无怨治,国无虐刑,则可处矣。是以君子怀不逆之君,居治国之位。亲疏不得居其伦,大臣不得尽其忠,民多怨治,国有虐刑,则可去矣。是以君子不怀暴君之禄,不处乱国之位。”
【译文】
晏子到吴国聘问,吴王说:“大夫您因君王之命承蒙来到敝国,赐赠寡人,寡人接受您的赠予了。希望请教一个私人问题。”晏子逡巡着回答说:“晏婴,北方的卑贱之臣,得以奉君王之命,来到您朝的末位,担心言辞不审重,被官吏讥讽,害怕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你。”吴王说:“我听闻您的大名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得以见面,希望能让我问出我想问的问题。”晏子离席回答说:“敬请垂问。”吴王说:“国家怎样才可以留下,怎样才可以离去?”晏子回答说:“我听说,亲近的人和疏远的人得以各处其位,大臣能够尽忠,百姓没有冤枉的判狱,国家没有暴虐的刑罚,就应该留下。因此,君子归附不违道义的国君,在清明的国家任职。亲近的人与疏远的人不能各处其位,大臣不能尽忠,百姓的冤狱很多,国家有暴虐的刑罚,就应该离去了。因此,君子不向往残暴之君的爵禄,不在黑暗混乱的国家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