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1)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韨(2)之在前,赤鸟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也。夫能通古今,别然不然(3),乃能服此也。盖玄武者,貌之最严有威者也,其像在后,其服反居首,武之至而不用(4)矣。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君子显之于服,而勇武者消其志于貌也矣。故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此天下之所以永全也。於《春秋》何以言之?孔父义形於色,而奸臣不敢容邪;虞有宫之奇,而献公为之不寐;晋厉之强,中国以寝(5)尸流血不已。故武王克殷,裨冕(6)而搢笏(7)。虎贲(8)之士说(9)剑,安在勇猛必任武杀然后威。是以君子所服为上矣,故望之俨然者,亦已至矣,岂可不察乎!
【注释】
(1) 食:有的版本写作“适”,意义更宽泛些。指人类用来供养身体的一切东西。 (2) 韨(fú):古代用熟皮制作的祭祀时佩带的蔽膝。 (3) 然:疑为衍字。 (4) 用:应为“害”字,古书中“害”和“用”经常混误。 (5) 寝:卧,横躺。 (6) 裨冕:穿着裨衣戴着礼帽。裨:古代的礼服。冕:古代帝王戴的礼帽。 (7) 搢(jìn)笏:插上笏版。搢:插。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手执的记事版。 (8) 虎贲(bēn) :古代形容勇猛的武士。贲:凶猛。 (9) 说:同“悦”,喜爱,喜好。
【译文】
天地生养万物为了豢养人类,所以其中满足人类需要的可以养人的身体,其中使人有威严的可以做为人类的服饰,礼为此兴盛起来。长剑佩在身左,是青龙的象征。短刀佩在身右,是白虎的征兆。韦韨佩在膝前,是赤鸟的象征。帽子戴在头上,是玄武的征兆。这四样,是人有盛大事件时的饰物。这些东西能贯通古今,分别正确与否,才可佩带。因为玄武是外表最为严肃又有威仪的,它们象征在后边,作为服饰反而居头部,威武的最高限度却不妨害外物。(圣人所以超然事物之外,即使想要跟从它,也无从入手。)拿起铠甲之后能够抵挡敌人,所以它不是圣人看重的。君子从服饰上可以显赫,勇武的人见到君子的外貌便失去自己的志向,所以仁义德行最为可贵,威严勇武就在其下,这是天下永远保持完整的原因。在《春秋》上是怎样记载的?孔父正义的气概表现在脸上,可是奸佞之人却不有一点表现在脸上了;虞国有宫之奇,而晋献公为此睡不好觉;晋厉公强暴,中原地区因他的存在而横尸流血不断。所以周武王攻克殷王,穿上帝王礼服,戴上帝王的礼帽,腰插笏版。虎一般的猛士喜爱宝剑,哪里在于勇猛就一定要用武力杀戮然后才能有威风。所以君子让人服从是最高原则,因此从远处看上去庄严的样子,也就达到目的了,难道可以不注意这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