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制薟丸

類別︰子部 作者︰明•洪基 書名︰攝生總要

    治諸般風證,骨節疼痛,緩弱無力。薟草不拘多少 此草處處有之,其葉似蒼耳,對節而生,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來曬干,鋪入甑中,用好酒層層勻灑,蒸之復曬,如此九次為度。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無灰酒下。骨節疼痛,壅疾也,壅者喜通。此物味辛苦而氣寒,用九蒸九曬,則苦寒之濁味皆去,而氣輕清矣。《經》雲︰輕可以去實,蓋輕清無竅不入,故能透骨驅風,頸健筋骨。若未加九蒸九曬,或蒸曬之數不滿于九,濁味尤存,陰體沿在,則不能透骨驅風而卻病也。此陰陽清濁之義。惟明者求之《醫方考》。唐江陵節度使成納,進薟丸方雲;臣有弟欣,年三十一,中風就枕五年,百醫不瘥。有道人鐘針者,命服薟丸必愈。臣依法修合,與欣服,果如其言。今特奏進,奉旨付醫院詳錄。又知益州張進薟丸表雲︰金稜銀線,素根紫,對節而生,蜀號火枚,睫葉頗類蒼耳。誰知至賤之中,乃有殊常之效。臣服至百服,眼目清明。至千服須發烏黑,筋力矯健,效驗多端。有都押衙羅守一,中風墮馬,失音不語。臣與十服,其病立痊。又和尚智嚴,年七十,忽患偏風,口眼斜,時時吐涎,臣與十服,亦便得瘥,今合百劑,差職員史元奏進。


如果你對攝生總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攝生總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