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言服靈丹,餌仙藥,白日而輕舉者,但聞而未見也。至于運氣之術甚近,養生之道,人稟血氣而生。故《攝生論》雲︰攝生之要,在去其害生者。此名言也。予所編去病歌,蓋采諸家養生之要而為言,能依而行之,則獲安樂;若盡其妙,亦長生之可覬,今著其歌于後。
萬物惟人為最貴,百歲光陰如旅寄,
自非留意修養中,未免病苦為心累。
何必餐霞餌火藥,妄意延齡守龜鶴,
但于飲食嗜欲間,去其甚者將安樂。
食後徐徐行百步,兩手摩脅並腹肚,
須臾兩手摩腎堂,謂之運動水與土。
仰面仍呵三四呵,自然食毒氣消磨,
醉眠飽臥俱無益,渴飲饑餐猶戒多。
食不欲粗並欲速,只可少餐相後續。
若教一飽頓充腸,損氣傷脾非汝福。
生冷粘膩筋韌物,自歡牲牢皆勿食,
饅頭閉氣宜少餐,生膾偏招脾胃疾。
酢醬胎卵兼油膩,陳臭腌□盡陰類,
老衰暮欲更食之,是借寇兵無以異。
炙□之物須冷吃,不然損齒傷血脈,
晚食常宜申酉前,向夜徒勞滯胸膈。
飲酒莫教令大醉,大醉傷神損心志,
渴來飲水並啜茶,腰腳自然成腫腿。
嘗聞避風如避箭,坐臥須須預防患,
況因食後毛孔開,風才一入成癱瘓。
視听行坐不可久,五勞七傷從此有,
人體亦欲得小勞,譬如戶樞終不朽。
臥不厭側覺貴舒,飽則入浴饑則梳,
梳多浴少益心目,默寢暗眠神晏如。
四時惟夏難將攝,伐陰在內腹冷滑,
精腎湯藥不可無,食物稍冷休哺啜。
心旺腎衰何所忌,特忌疏通泄精氣,
寢處尤宜綿密間,宴居靜慮和心氣。
沐浴盥漱皆暖水,臥冷枕涼俱勿喜,
瓜茄生菜不宜食,不獨秋來多瘧痢。
伏陽在內三冬日,切忌汗多陽氣泄,
不問四時俱熱酒,大藥不須難入口。
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隨髒腑成殃咎,
陰霧之中無遠行,暴雨震雷宜速避。
道家更有頤生旨,第一令人少嗔怒,
秋冬日出始求衣,春夏雞鳴宜早起。
子後寅前寢覺來,冥目叩齒二七回,
吸新吐故無人悟,咽漱玉泉還養胎。
罡摩手心熨兩眼,頻頻揩擦額與面,
兩手時將摩鼻睫,左右耳根全數遍。
更能干絡遍身間,撥□時須紐兩肩,
縱有風勞諸冷禁,何憂腰膝復拘攣。
噓呵呼嘻吹及□,行行之人分六字,
果能依用口訣中,新舊有痴皆可治。
女色雖雲屬少年,稍知撙節乃無愆,
關精息氣宜聞早,莫使羽苞火中燃。
有能采履存方正,功名無貪利無竟,
縱向坎中未能行,百行周身亦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