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注释]
趣:味。李白《月下独酌》:“但得醉中”
[译文]
好谈隐居山林生活之乐的人,不一定真的领悟了山林生活的乐趣。口头上说讨厌名利的人,未必真的忘却对名利的贪恋。
二、省事为适 无能全真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注释]
钓水:指垂钓。
柄:权力,权柄。《韩非子•问田》:“治天下之柄。”
全真:保全真实的本性。
[译文]
在水边钓鱼本来是一种清闲洒脱的事,却掌握着鱼儿的生杀之权;下棋本是高雅轻松的娱乐,而其中还充斥着争强斗胜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人更加闲适,多才多艺还不如平凡无才能够保全自己的真实本性。
三、艳为虚幻 枯为胜境
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注释]
幻:虚幻。
真吾:真实的本来面目。
[译文]
鸟语花香草木繁茂,山谷溪流中充满了艳丽风光,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宇宙间的虚幻境象;流水干枯山崖光秃凋零石面清冷,这样才是表现了天地之间真实的本来面目。
点评:幻境是依众多外缘(条件)而存在的,外缘稍有变化即消逝,所以,它的存在是短暂的、虚假的、不实的。
太空的绝大多数行星都总是“水木落而石瘦崖枯”,这才是行星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地球过去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
四、天地之闲 因人而异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注释]
劳攘:形体,精神的劳碌与困扰。
冗:忙,繁忙。刘宰《走笔谢王去非》:“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译文]
时间本来是很长的,而忙碌的人自己觉得很紧迫;天地之间本来宽阔无限,而心胸狭窄的人却感觉到局促抑压;美丽的大自然本来是闲情逸致的,而庸碌的人却无事找事,徒增忙碌和烦恼。
点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五、盆池竹屋 意境高远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注释]
盆池拳石:比喻空间狭小。
[译文]
寻找生活的情趣不在于东西的多寡,即使在水池和小石头间,也可欣赏到云烟日霞的山水景色;能使人意会的景致不在远处,即便在自己家的草窗竹屋之下,也可以享受到清风明月的悠闲情趣。
六、静夜梦醒 月现本性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注释]
身外之身:此指佛家所说的真如自性。
[译文]
静听夜阑人静从寺院远处传来的钟声,可以把我们从人生的大梦中唤醒;细看清澈的潭水中倒映的月影,可以亲见幻躯之外的真如自性。
七、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注释]
玲珑:此指光明磊落。
[译文]
鸟的声音和虫儿的鸣叫,是大自然在传达心中的秘密;花的艳丽和草的翠绿都是阐明文章的哲理。学者要心灵透彻,胸怀光明,这样接触万物才能心领神会。
八、知无形物 悟无尽趣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注释]
迹用:运用形体。
[译文]
人们只会读懂用文字写成的书,却无法读懂宇宙这本无字的书;只知道弹奏有弦的琴,却不知道弹奏大自然这架无弦之琴。知道用有形的东西,而不懂领悟其神韵,这样怎么能懂得弹琴和读书的真正乐趣呢?
九、淡欲有书 神仙之境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注释]
霁:天放晴。
石室丹丘:此处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
心中没有功名利禄的欲望,就会像秋高气爽的天空和晴朗的海面一样明朗辽阔;在闲坐时有琴弦和书籍为伴,生活就会像居住在山洞中的神仙一样逍遥。
十、盛宴散后 兴味索然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人奈何不早回头也?
[注释]
茗: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渴饮茗汁。”
[译文]
宾客朋友聚集在一起,酣畅痛饮,狂欢作乐,可是事过之后面对的只是燃尽的残烛,烧尽的檀香,冰凉的茶水,一切快乐已经烟消云散,回想刚才的一切,真让人感到毫无兴趣。天下的事,大多和这相似,识时务的人为什么不及时回头呢?
十一、得个中趣 破眼前机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注释]
烟月:指自然景色。
寸里:心里。
[译文]
能够体会天地之间所蕴含的机趣,那么五湖四海的山川景色便可纳入我的心中;能够看破眼前的机用,那么所有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都可归于我掌握。
十二、非上上智 无了了心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注释]
上上智:最高的智慧。
了:明白、明了。
[译文]
山河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细小的尘土,而人类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血肉之躯相对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相当于一个一闪即逝的泡影,何况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说,没有绝顶高超的智慧,就不能有彻悟真理之心。
十三、人生苦短 宇宙无限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注释]
蜗牛角上:比喻地方极小。
许大:多大。
[译文]
在电光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时间的长短,又能争到多少的光阴?在蜗牛触角般狭小的空间里你争我夺,又能争夺到多大的世界空间?
十四、极端空寂 过犹不及
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
[注释]
敝:坏,破旧。《墨子•公输》:“邻有敝轝( Yú ,车)而欲窃之。”
槁:草木枯干。刘向《九叹•远逝》:“草木摇落时槁悴兮。”
[译文]
微弱的灯火没有光焰,破旧的棉衣丧失了温暖,这是造化在玩弄世人;衰败的身体像干枯的树木,空虚的心灵像燃透的灰烬,这样的人不免陷入冥顽的空境。
十五、休无休时 了无了时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译文]
一个人想要就此罢休,就要当机立断如快刀斩乱麻般立即罢休,不必等到万事俱备。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好时机,那就像人们婚礼虽然完成了,以后有关家庭的事情还接踵而来;出家的和尚虽然暂时获得清静,其实内心的烦恼却不见得一时能够消除。古人说:“现在能够罢休就赶快罢休,如果去寻找一个可以完结的时候便永远无法罢休。”这真是真知卓见啊。
十六、从冷视热 从冗入闲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注释]
热:指名利权势。
冗:忙,繁忙。刘宰《走笔谢王去非》:“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译文]
从热闹的名利场中退出后再冷静地回头看之,才知道热衷于争名夺利是最没有意思的;从忙碌的生活转到安闲的生活,才知道安闲的人生趣味最为长久。
十七、轻视富贵 不溺酒中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注释]
岩栖穴处:指居住在深山洞穴中。
耽:沉溺,爱好而沉浸其中。《韩非子•十过》:“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译文]
有把富贵荣华视作浮云的风骨,就没有必要居住到深山幽洞中去怡养心性;不酷爱山石清泉的人,却总是作诗饮酒,也自有乐趣。
十八、不嫌人醉 不夸己醒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注释]
竞逐:竞争。
释氏:佛祖释迦牟尼的简称。
缠:扎束困扰。
[译文]
听任别人去争名逐利,但不因此去嫌恶他们、疏远他们;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是为了顺着自己的本性,也不因此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所迷惑,身心俱逍遥自在”的人。
十九、心闲日长 意广天宽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注释]
延促:延,延长、伸长。促,短、短促。
机闲者:忙中偷闲的人。
[译文]
时间的长短是因为人的主观感受,宽和窄是由于心理的体验。所以对心灵闲适的人来说一天比千古还长,对心境开阔的人来说,斗大的屋子像天地间一样宽广。
点评:万法唯心造。
现在有的理论物理学家也已提出时间和空间是假的,它们只不过是意识的产物而已。
您信吗?
二十、栽花种竹 去欲忘忧
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注释]
损:减少。
乌有先生:《史记•司马相如》:“乌有先生有此事齐之为难。”
[译文]
把对生活的物质欲望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平日只是种些花草树竹培养生活情趣,将一切烦恼和忧愁都交还给乌有先生;要把生活琐事忘掉,每天只是烧香煮茗,甚至不去过问送酒的白衣童子是谁。
二一、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注释]
杀机:危机。杀,败坏。
[译文]
对于每天的现实生活,能够知足的人就感到生活在仙境,而不知满足的人就只能始终处在凡俗的世界;总结世上的一切原因,善于运作的人,就能创造机运,不善运作的人,就处处陷入危机当中。
二二、附势遭祸 守逸味长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注释]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译文]
攀附权势的人,所带来的祸害往往是最悲惨最迅速的;坚持恬静淡泊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趣味却最悠久。
二三、松涧望闲云 竹夜见风月
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注释]
衲:僧衣。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
毡:用毛制成的毡子。
[译文]
在松树溪涧旁边,手拄拐杖独步自行,云雾飘绕在身穿破袍的自己身边;在竹窗下,头枕书本无忧无虑地安然入睡,醒来时,清凉的月光照在自己的薄毛毡上。
点评:道骨仙风,一派世外高人之风范。
二四、欲时思病 利来思死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注释]
饴:用米、麦制成的糖浆,糖稀。王充《论衡•本性》:“甘如饴蜜。”
道心:据《朱子全书•尚书》:“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
[译文]
色情的欲望像火焰般炽热,可是当一想到生病时的情形,兴致就会像一堆死灰;功名利禄像蜜糖一样甜蜜,可是当一想到死亡时,味道便会像咀嚼蜡丸一般无味。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常常想到疾病和死亡,那么就可以消除虚幻的追求而培养一些修行了道之心了。
二五、退后一步 清淡一分
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注释]
争先:此指争强好胜。
[译文]
人人竞相争先的道路最为狭窄,如果能够退后一步,道路自然就会宽广一步;追求浓艳华丽,那么享受到的滋味就会缩短,如果清淡一些,趣味反而更加悠久。
二六、忙不乱性 死不动心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注释]
不动心:镇定,不畏惧。
[译文]
要想在忙碌的时候心性不乱,就必须在清闲的时候培养清醒敏捷的头脑;要想在死亡面前不感到畏惧,必须在平时就对人生觉悟得透彻。
二七、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注释]
炎凉:炎,热。凉,冷。炎凉比喻人情冷暖。
[译文]
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生,没有荣耀与耻辱;追求仁义道德的道路上,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二八、心静自然凉 乐观无穷愁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注释]
遣:排除,排遣。任昉《出群传舍哭范仆射》:“欲以遣离情。”
安乐窝:指舒适的处所。
[译文]
不一定要除去暑热本身,如果要去除暑热所带来的烦恼,只要保持清凉的心境即可;穷困不一定要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去改变,要排除穷困所带来的忧愁,只要保持安乐的心境即可。
二九、进时思退 得手思放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注释]
触藩:进退两难。
骑虎之危:比喻做事不能停下的危险。
[译文]
在进步向前的时候要想好退路,才能避免进退两难的灾祸;在着手进行的时候要有中止放手的准备,才能摆脱骑虎难下的险境。
三十、贪者常贫 知足常富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候,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注释]
公:爵位。
膏梁:珍美的菜肴。
编平:指一般平民。
[译文]
对于贪得无厌的人,分给他金银他恨分不到珍贵的珠玉,封他为公爵他怨封不到有实权的候爵,明明是权贵人家却甘心自比为乞丐;对于知足常乐的人,觉得野菜比鱼肉味道还要美,粗布衣袍比狐皮貉裘还要温暖,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比王公贵族过得还要自在。
三十一、隐者多趣 省事心闲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注释]
矝:夸耀。《史记•文帝本纪》:“今又矝其功,受上赏,处尊位。”
练:训练,使熟练。此处有研究之意。
[译文]
炫耀名声还不如逃避名声更有趣味,练达世事也不如多省一事来得悠闲自得。
点评:清净无为最是福。
三十二、自得之士 逍遥自适
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无喧寂,无荣枯,无往非自适之天。
[注释]
玄:深奥,玄妙。《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自得:领悟人生。
[译文]
喜欢宁静的人,看到天上飘动的白云和山间的幽石就能悟出其中的玄机;喜欢繁华热闹的人,听见清扬的歌声看到美妙的舞蹈会忘记疲倦。只有那些纯净自得的人,没有喧嚣或寂寞的烦恼,没有得志或失意的痛苦,何时何地都是他逍遥自在的天地。
三十三、孤云出岫 朗镜悬空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注释]
岫:山洞。张协《七命》:“临重岫而揽辔,顾石室而回轮。”
朗:明朗。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译文]
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它的去留和什么都没关系;一轮明月像悬挂在天空,世间的安静或喧闹与它毫无关系。
三十四、浓处味短 淡中趣真
悠长之趣,不得于浓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注释]
酽:浓、味厚。
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的总称,此处指粗粮。啜菽饮水比喻清淡的生活。《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品竹调丝:指欣赏音乐。
[译文]
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美酒中得来,而是从食用清淡的豆类清水中得来的;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色犬马中产生的。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而平淡的事物才最有趣味和最真实的。
三十五、高寓于平 难出于易
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注释]
饥来吃饭倦来眠:王阳明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去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由身外觅神仙。”
寓:寄,寄托。《管子•小匡》:“事有所隐,而政有所寓。”
[译文]
禅宗有一则偈语说:“饥饿时吃饭,疲倦时睡眠。”另外《诗旨》里有一句是:“眼前景致口头语。”这些都是将极深的哲理蕴含在极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当中,可见最难的东西也要从最简单处着手;凡事刻意去强求的人往往离真理更远,无心而任其自然的人反而会接近真理。
点评:最高深的原来是最简单,最简单的原来是最高深。
大道至简。
三十六、喧中见寂 有入于无
水流而境无声,得和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注释]
有:有形的事物。
无:无我、忘我的境界。
[译文]
流水淙淙,却听不到一丝水声,由此可以看出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享受寂静的趣味;高山耸立,云彩也不会觉和受到阻碍,从中可以悟出无我的玄机。
三十七、心无系恋 乐境仙都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注释]
营:迷惑。《孙膑兵法•威王门》;“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
贾:商人。《盐铁论•轻重》:“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
[译文]
山林是隐居的好地方,如果有了私心杂念,那么山林也成了俗市;欣赏书画是高雅的行为,如果有了贪求和痴恋,那就跟商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所以只要心地纯真没有污染,即使身在人欲横流的环境中也如同在仙境一般;心中牵挂太多,那么即使处在快乐的环境中也如同在苦海中生活一样。
三十八、静躁稍分 昏明顿异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注释]
夙昔:以前,过去。杜甫《骢马行》:“夙昔传闻思一见。” 恍尔:恍然,忽然。
[译文]
在喧闹嘈杂的时候,平时所记着的事情,都会淡忘掉;当环境清静安宁的时候,平时所遗忘的东西,又仿佛出现在眼前。可见安静和浮躁的分别,所带来的结果是清明和昏昧的不同。
三十九、卧雪眠云 绝俗超尘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注释]
吟风弄明:指填词吟诗。
红尘:尘世、人间,多指热闹繁华的地方。
[译文]
以芦花作棉被,以雪地作睡床,以云彩作蚊帐,在如此美景下睡眠,可以保持一天之间的精气;以竹叶作酒杯,在清风明月下吟咏,可以摆脱尘世间的纷乱烦扰。
四十、浓不胜淡 俗不如雅
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固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注释]
衮冕:指代官位。衮,皇帝穿的绣有卷龙的衣服。冕,礼帽。
藜杖:手杖。
[译文]
在衣着华丽的达官贵人的行列中,如果出现一个手持藜杖隐居山中的隐士,便可以增加一种高雅的风韵;在渔人樵夫往来的路上,如果有一位穿着华丽朝服的达官显贵,反而会增添许多俗气。所以说浓艳比不上清淡,庸俗比不上高雅。
四十一、出世涉世 了心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注释]
了:懂得,明白。《南史•蔡撙传》:“卿殊不了事。”
[译文]
超凡脱俗的方法,就应该在尘世中寻找,不必刻意隔绝世人远遁山林;了悟心性的功夫,还是要用此心去体会领悟,不一定要断绝欲念,心如死灰。
点评: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四十二、身放闲处 心安静中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注释]
瞒昧:隐瞒。
[译文]
把自己的身体放在闲适的环境中,那么世间的荣辱得失如何能够使唤我?使自己的心境经常处在安宁平静的状态,那么世间的是非利害又如何能够欺骗愚弄我?
四十三、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注释]
芸窗:指代书房。芸,古人藏书用的一种香草。
乾坤:天地。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译文]
在竹篱下忽然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恍然让人觉得置身于神仙世界之中;坐在书房里面优闲地听着蝉鸣鸦啼,才感受到安静中蕴藏无限情趣。
四十四、不忧利禄 不畏仕祸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注释]
香饵:引诱人的东西。
竞进:争夺,竞争。
[译文]
我不希望去追求荣华富贵,怎么会担心名利和官禄的诱惑呢?我不想升官发财,怎么会担心官场上潜伏的各种危机呢?
四十五、山泉去凡心 书画消俗气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注释]
徜徉:徘徊闲适的样子。
夷犹:留连忘返。
玩物丧志:玩赏珍宝而丧失了本来的志向。
[译文]
优闲地游玩在山间树林清泉怪石之间,尘世的俗心渐渐止息;浸淫在读书吟诗作画的情趣当中,庸俗的气息就会在慢慢消失。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虽然不会因为沉溺于玩物而消磨意志,也常常借助优雅的环境陶冶情操。
四十六、秋日清爽 神骨俱清
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神骀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注释]
骀:舒缓荡漾。马融《长笛赋》:“安翔骀骀,从容阐缓。”
馥:香,香气。谢朓《思归赋》:“晨露晞而草馥。”(晞:干。)
神骨:精神和形体。
[译文]
春天的景致繁华热闹,使人心旷神怡,但却不如秋天的秋高气爽,白云飘飞,兰花馥郁,桂花飘香,秋水与长天共一色,天地澄澈清明,使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感到清爽舒畅。
四十七、得诗真趣 悟禅玄机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注释]
偈:佛经、禅语中的唱词和诗句。
玄机:深不可测的道理。
[译文]
一个字都不认识,而说话充满诗意,这才体会到了诗的真正趣味;一句偈语都不明白,却富有禅机,可以说已领悟到禅理的奥妙。
四十八、好用心机 杯弓蛇影
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注释]
机动:多虑。
浑:全部,都。
念息:心中没有非分的欲望。
真机:真理。
[译文]
总用心机的人,在杯中看到弓影会怀疑是毒蛇,将草中的石头当作蹲趴在地上的老虎,内心中充满了杀机。内心平和的人,把凶恶的石虎化作温顺的海鸥,把聒噪的蛙声当作吹奏乐曲,所接触到的都是真正的机趣。
四十九、身心自如 融通自在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注释]
不系之舟:比喻自由自在。
[译文]
身体要像没有系上缆绳的小船,任凭船儿飘流或者静止;心地要像已经焚成灰的树木,不怕刀砍或者涂香,丝毫不觉痛痒。
五十、皆鸣天机 皆畅生意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俱是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注释]
形气:躯体和情绪。
生意:生机。
[译文]
一般人按常情听到黄莺啼叫就高兴,听到蛙鸣就厌恶,看见花木就愿意栽培,看见野草就想拔掉,这都是根据对象的外形气质来主观地决定好恶;但如果以自然的本性来看待,哪一个动物不是随其天性而鸣叫,哪一种草木不是随其自然而生机?
五十一、盛衰始终 自然之理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知。
[注释]
幻形:指人的身体。
真如:真理。
[译文]
在发秃齿落的衰老年龄,只好任由那虚幻的躯壳自然的凋谢;在鸟语花香的春光时刻,却要能够体悟本性恒常不灭的真理。
五十二、无欲则寂 虚心则凉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注释]
波拂寒潭:寒冷平静的潭水被扬起波浪。
[译文]
充满私欲而心浮气躁的人,即使在寒冷的深潭中心中也会烧起沸腾的波涛,就是处在深山野林中也无法使他心灵平静;无欲无求而心静意明的人,即使在酷热的暑天也会感到浑身凉爽,就是在早晨热闹的集市上也感觉不到内心的喧嚣。
五十三、贫则无虑 贱则常安
多藏者厚仁,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注释]
高步者:指走路时昂首阔步目空一切的人。
[译文]
财富聚集得太多的人,失去时损失也大,由此可见富有的人还不如贪穷的人过得无忧无虑;地位爬得越高的人,摔得也会越惨,由此可见地位高的人还不如低下的人过得安逸。
五十四、晓窗读易 午案谈经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馨宣竹下之风。
[注释]
易:指《易经》。
磬:一种用石头或玉制成的乐器。
[译文]
早晨坐在窗边研读《易经》,用松树上的露珠来研磨朱砂批阅评点;中午时分在书桌前诵读佛经,竹林间的清风把清脆的木鱼声传向远方。
五十五、花失生机 鸟减天趣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注释]
翱翔:展开翅膀回旋地飞。《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此亦飞之至也。”
[译文]
花木栽在盆中终归要失去生机,飞鸟关进木笼就减少了天然的生趣。不像山间的花鸟交错点染成美丽的图案,自由地飞翔,这样才能使人领会其中的妙趣。
五十六、诸多烦恼 因我而起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注释]
破的:比喻说话恰当。
[译文]
世上的庸人因为把“我”字看得太重,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嗜好和那么多的苦恼。前人说:“如果已经不再知道我的存在,又怎么会知道东西是否贵重?”又说:“如果知道自身并不属于自己所有,那么烦恼又怎能侵害我呢?”这真是一语切中要害。
五十七、少时思老 荣时思枯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注释]
瘁:毁败,困病。《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今天下未定,民物劳瘁。”
靡:华丽。《汉书•韩信传》:“靡衣媮食。”(媮:苟且。)
[译文]
用老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少年时的行为,就可以消除很多追名逐利的争斗心理;从衰败时的情形来看荣华富贵,可以断绝很多追求奢侈豪华的念头。
五十八、人情世态 倏忽万端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去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挂矣。
[注释]
倏忽:极短的时间。倏,迅速,极快。
[译文]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瞬息万变,都不必看得那么认真。尧夫先生说:“昨天所说的我,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明天又变成谁。”人们如果常常作这样的思考,就可以放下心中许多牵挂。
五十九、热中取静 冷处热心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注释]
冷落:寂静冷寞。
[译文]
在热闹喧嚣的时候,如果能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事物,便可省去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在失意落寞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奋发进取的决心,那就可以得到许多人生真正的乐趣。
六十、寻常人家 最为安乐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的窝巢。
[注释]
乘除:消长。
素位:安守本分。
[译文]
有一个安乐的境界,就一定有一个不安乐的境界和它相对;有一处美好的景色,就一定有一处不美的景色相参照。只有那些普通的家常便饭,寻常的自然景色,才是真正安乐的归宿。
六十一、乾坤自在 物我两忘
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注释]
扶疏:枝叶茂盛。
鸠:鸟名,也称鸬鸠、班鸠。《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译文]
将窗帘高高卷起,敞开窗户眺望青山绿水间云蒸霞蔚的美妙景致,才目睹到大自然是多么美妙自在。竹林茂盛树木疏朗,听任小燕子和鸣叫的鸠鸟在报道着季节的变化,因而领悟到万物合一浑然忘我的境界。
六十二、生死成败 任其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注释]
过劳:过分费心。
[译文]
如果知道事情有成功就一定有失败,那么也许求取成功的意念就不会那么坚决;如果知道有生就会有死,那么养生之道就不必过于用心良苦。
六十三、水流境静 花落意闲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注释]
竹影:与月轮均指幻觉。
[译文]
一位道德高尚的和尚说:“竹子的影子在台阶上掠过而尘土不会飞扬起来,月影倒映池塘而水面不会生起丝毫波纹。”一位儒家学者也说:“水流得再急,四周的环境仍然宁静,花落得再多,意兴依然闲适。”一个人如果常保持这样的处世心态来为人处世,那么身心是多么自在逍遥啊。
六十四、自然乐曲 乾坤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注释]
佩:系在衣带上作装饰用的玉。李白《感兴八首•其二》:“解佩欲西去。”
烟光:迷蒙的景色。
[译文]
山林中松涛阵阵,泉石间水流淙淙,静静聆听,可以体会到天地之间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原野尽头上升起的迷蒙烟雾,水中央倒映的白云美景,悠闲地看去,是宇宙间最美妙的天然文章。
六十五、溪壑易填 人心难满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注释]
榛:丛生的荆棘。左思《招隐诗二首》:“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壑:沟。《礼记•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译文]
眼看西晋已快灭亡,将变成杂草丛生的荒野,可还有人在那里炫耀自己的武力;眼看人将死去变成北邙山狐兔的食物,此时竟然还有人吝惜黄金。俗话说:“猛兽容易制伏,而人心难以降服;深谷容易填平,而人心难以满足。”这句话是如此的正确啊!
六十六、心无风涛 性有化育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注释]
性天:天性。
化育:善良的德行。《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鸢:一种鹰。《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译文]
如果心中风平浪静没有波涛,那么所处之处无不是青山绿水一派美景;如果本性中有化肓万物的爱心,那么所看之物无不是鱼跃鸟飞的生动景观。
六十七、贵贱高低 自适其性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注释]
峨冠大带:指古代官服。
咨嗟:感叹,赞叹。
风马:发情的马。
[译文]
头戴高冠腰横博带的达官贵人,一旦看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百姓飘飘然逍遥自在,未必心中不会产生失落的感叹;生活奢靡筵席不断的豪门贵族,一旦看见窗明几净的平民人家悠然闲适的样子,未必没有慕恋的心态。世上的人为什么还要以火牛阵相争斗,还要违背常情去追逐名利呢?为什么不去过朴素的生活来顺应自己清淡的人生本性呢?
六十八、鱼得水游 鸟乖风飞
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注释]
乐:享受,喜欢。
[译文]
鱼在水中才能自由地游动,却忘记得益于水;鸟儿乘风飞翔,却不知是有风托起它。认识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超脱外物的束缚,可以享受到自然的机趣。
六十九、盛衰无常 强弱安在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注释]
砌:台阶。
黄花:菊花。
[译文]
狐狸做窝在残垣断壁,野兔出没在荒废楼台,这些都是当年歌舞升平的地方。遍地黄花在寒露中抖擞,一片荒草在烟雾迷漫中摇曳,这里曾是英雄逐鹿争霸的战场。兴盛和衰败哪里会长久不变?强弱胜负如今何在?想到这些不禁令人心灰意冷!
点评:无常歌(1) 无常歌(2)
七十、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去卷云舒。
[注释]
去留:指归隐和为官。
[译文]
无论是宠爱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人生之荣辱,就如庭院前的花朵盛开和衰落那样平常;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去在意,人生的去留,就如天上面的浮云飘来和飘去那样随意。
点评:炉火纯青之境界。
七十一高天可翔 万物可饮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草,何物不可饮啄,而鸱枭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枭者,几何人哉!
[注释]
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李商隐《隋师东》:“岂假鸱枭在泮林。”
[译文]
晴朗的夜空,明月高照,天空可任意翱翔,而飞蛾却偏偏要在夜间扑向烛火;清泉流水,绿草野果,哪一种东西不能饮食果腹,而鸱枭却偏偏爱吃死老鼠。唉,世界上能不像飞蛾、鸱枭那样犯傻的人又有几个呢?
七十二、求心内佛 却心外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注释]
不了禅师:指还没有开悟和尚。
[译文]
登上了竹筏就想到上岸后要舍弃这竹筏,这才是懂得不受外物羁绊的真人;如果已经骑在驴上却还想着找另外一头驴,便永远也无法成为了却尘缘的高僧。
七十三、冷情当事 如汤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注释]
骧:马抬着头快跑。
膻:羊膻气。
猬:刺猬。
冶:熔炉。
[译文]
有权势的达官贵人气势威武,英雄豪杰像猛虎一样征战,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只不过是像蚂蚁聚集在腥膻味旁争食,苍蝇竞相争吸血一样;人间的是是非非像乱蜂涌集,人间的得失像刺猬毛密集,用冷静的头脑来应付,不过就像金属在炉中冶炼,冰雪被热火融化一样。
七十四、物欲可哀 性真可乐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注释]
羁锁:束缚。
夷犹:留连。
臻:到达。
[译文]
被物质欲望所束缚,会觉得生命很可悲;悠游在纯真的本性中,才觉得生命很可爱。知道什么很可悲,那么尘世的欲望可以立刻消除;知道什么很可爱,那么神圣的境界自然会达到完美。
七十五、胸无物欲 眼自空明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注释]
空明:形容光明透彻。
[译文]
如果我们心中不存在有一丝对物质的欲望,心中的烦恼就会像炉火把雪消融及太阳将冰融化一样消散了;如果我们眼前有一片空旷开朗的环境,便可以时常看到皓月当空及其映在水波中的倒影。
七十六、林岫江畔 诗兴自涌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注释]
岫:峰峦。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杜甫《甘林》:“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浩:广大。《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
[译文]
在灞陵桥上能使你诗兴大发,刚刚低声吟出诗句,山峦丛林已经充满了诗情画意;人在镜湖畔曲江边,独自漫步时,山水交映令人陶醉。
七十七、伏久飞高 开先谢早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注释]
蹭蹬:失势的样子。木华《海赋》:“或乃蹭蹬穷波,陆死盐田。”(盐田:指海边)
[译文]
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凋谢得也会越快。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必为怀才不遇而忧愁,就可以消除急躁求进的想法。
七十八、花叶成梦 玉帛成空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注释]
华萼:花萼。萼,指花瓣的最外部。
盖棺:指死后入殓棺木。
[译文]
树木到了凋谢枯萎的时候,才知道茂盛的枝叶和鲜艳的花朵只是一时的繁荣;人到了死后盖棺入殓时,才知道原来追求子女众多、财物丰盈都没有用处。
七十九、真空不空 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或侪善自修持!
[注释]
执:执着。
世尊:即佛陀 。
发付:发表意见。
徇:追求。
[译文]
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空”的境界,并不就是空掉一切,执著于事物外在形相并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同样地,破除事物外在形相也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请问佛陀怎样解释这个道理?身处俗世要能超脱于俗事之外,追求欲望是一种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是一种痛苦,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好好领悟修持了。
八十、欲有尊卑 贪无二致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餮,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注释]
星渊:比喻差别极大。
饔飱:饔指早饭,飱指晚饭,这里泛指食物。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餮飱以劳吏者。”
霄壤:霄指天空,壤指土地,形容相差极远。
焦:苦。
[译文]
行为刚烈的义士可以将千乘之国礼让于人,贪婪无厌的人却为一文钱而进行争夺,这两种人的品格有天壤之别,但义士好名的心理和贪财好利的心理并没有什么区别;天子掌管国家大事,乞丐沿街要饭,这两种人的身份地位有天壤之别,但天子思虑国家事务的忧愁和乞丐求食物的苦恼却没有本质的区别。
八十一、覆雨翻云 总慵开眼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注释]
谙:熟悉、熟识。《晋书•刑法志》:“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权:衡量)
慵:懒。杜甫《送李校书》:“晚节慵转剧。”
呼牛唤马:形容毁誉随人。
[译文]
饱尝熟悉了世态炎凉,任由世间变化万千,总懒得睁开眼睛去看一下;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管他人叫我牛还是唤我马,只是一味点头称是而已。
点评:大智若愚的境界。
八十二、前念后念 随缘打发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注释]
滞:停滞,停留。屈原《九章•怀沙》:“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盛:多。不
济:指不能前进。)
[译文]
现在的人一心想心无杂念,但终究也没有办法达到完美的地步。只要先前的杂念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杂念不去生起,只将现在的杂念随着机缘打发掉,也会渐渐达到无杂念的境界。
八十三、偶会佳境 自然真机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注释]
白氏:指白居易。
[译文]
心中偶然有所领悟才会达到最美妙的境界,事物要自然生成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机趣,如果人为地安排布置,那么情趣意境就会消减。白居易诗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这句话真值得体味!诗中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八十四、性天澄澈 何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注释]
康济:指增进健康。
[译文]
天性纯真的人,即使无意修炼,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养身心健康;心地沉沦随落的人,即使谈论佛经禅理,也只是在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
八十五、人有真境 即可自愉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注释]
茗:茶。
形释:指躯体的解说。
衍:漫延,扩展。《后汉书•桓帝纪》:“流衍四方。”
[译文]
人心中有一个真实美妙的境界,不需要丝竹管弦之音也觉闲适愉快,不燃香不饮茶也感清新芳香。必须心中意念澄静,心境虚空,忘记忧思愁虑,解脱形体束缚,这样才能自如自在地生活在真实美妙的境界之中。
八十六、真不离幻 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
黄金从矿石中冶炼出来,美玉由石头琢磨而成,可见不经过虚幻就无法得到真实;道理可以在饮酒中悟得,神仙能在声色场中遇到,这是说即使高雅也不能完全脱离凡俗。
八十七、俗眼观异 道眼观常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注释]
道眼:超越世俗的眼光。
[译文]
天地间的万物,人世间的情感,世界上的各种事情,用凡俗的眼光看待,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各不相同;若用悟道者的眼光来看,统统是一样,全部是平等。有什么必要去区分,有什么必要去取舍呢?
八十八、布被神酣 藜羹味足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注释]
酣:指浓睡。
冲和:谦虚、和顺。《晋书•阮瞻传》:“神气冲和。”
[译文]
只要安然舒畅地睡在粗布棉被中,也可以吸收天地间的和顺之气;满足粗茶淡饭的人,才能体会淡泊人生的真实乐趣。
八十九、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注释]
肆:店铺。《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
廛:卖东西的店铺。左思《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廛。”(廓:扩大)
[译文]
想解脱世俗的纠缠,关键是看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心能够了悟,那么屠户酒肆也会变成极乐净土。要不,纵使是和琴鹤为伍,花草为伴,爱好虽然清雅,但羁绊的魔障终究还在。俗话说:“能够摆脱尘世才能进入真正的境界,没能了却尘缘的僧人也和俗家人没有两样。”这句话千真万确。
九十、万虑都捐 一真自得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注释]
捐:抛弃,放弃。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
[译文]
住在狭窄的小屋里,抛弃所有私欲杂念,哪里还羡慕什么雕梁画栋飞檐入云的华屋;三杯酒下肚之后,自觉领悟到道理悠然自得,于是只管对月弹琴,迎着清风中吹笛。
九十一、天性未枯 机神触事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注释]
寂寥:空虚,寂静。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卉:草的总称。《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译文]
在万物俱静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声鸟儿鸣叫,则会唤起许多幽情雅趣。百花草木凋谢枯败后,忽然看见一枝鲜花挺拔怒放,便会触动心灵产生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全部枯萎,生命的机趣应该不断激发。
九十二、把柄在手 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注释]
晁:晁补之,宋朝人。
[译文]
白居易说:“不如放任自己的身心,默默地听从天地的造化。”晁补之说:“不如收敛自己的身心,静静地使一切归于安寂。”放任往往使人狂放自大,过度收敛心又会归入枯寂。只有善于把持自己身心的人,控制的开关在自己手中,可以收放自如,从而取得平衡。
九十三、造化人心 混合无间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注释]
意界:心间的境界。
[译文]
当面对飞雪的夜晚或者明月当空的时候,心境就会非常清澈明净;当春风吹拂、气候温暖的时候,意境也会自然通达。天地的造化和人心的交汇,联系在一起没有什么区别。
九十四、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疯气象矣。
[注释]
淳庞:淳朴而充实。
飒:衰落,衰老。张九龄《登古阳云台》:“庭树日衰飒。”
[译文]
文章讲究质朴实在才能进步,学道讲究真诚自然才能修成,一个拙字蕴含着说不尽的意味。像桃花源中的狗叫,又如桑林间的鸡鸣,是何等的淳朴。至于寒潭中映照的月影,枯老树木上的乌鸦,虽然工巧,却给人一种衰败的景象。
九十五、以我转物 大地逍遥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注释]
转:支配。
役:役使,奴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
[译文]
由我来把握和主宰事物,成功时也不会欣喜,失败了也没有忧愁,这样没有羁伴和挂牵地做人真是逍遥自在;若让事物来控制奴役我,那么不顺利时就会恼恨,顺利时又会喜欢,一点微小的事就能把自己束缚住。
九十六、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注释]
蚋:蚊子一类的昆虫。
[译文]
世间的道理如果归于空寂,那么一切事物也会归于空寂,若一味地舍弃事实而执著于道理,就好像要去除影子却要留下形体那样荒谬;内心如果保持空寂,那么外在的境遇也会随着空寂,若一味地舍弃境遇而仍然执著于此心,就好像以聚集腥臭来驱赶蚊蝇一样可笑。
九十七、任其自然 总是自适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饮,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注释]
会:约会。
坦夷:坦白快乐。
[译文]
清高的人和高雅的事都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所以饮酒时以不劝饮最为快乐,下棋以不相争最为高明,吹笛时以自得其乐最为快意,弹琴以信手拈来为最雅,相会以没有邀约为最真诚,宾客往来以不迎送为最坦荡。假如一受到繁文缛节的束缚,那么就要掉进世俗的苦海之中了。
九十八、思及生死 万念灰冷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而游像先。
[注释]
象先:指超越各种形象。
[译文]
试想一下没有出生之前哪里有什么相貌,再想想死了之后还有什么形象?那么原先所有的念头便会冷却消失,内心也会寂静显出本性,自然可以超然物外,悠游在物象之外。
九十九、福祸生死 须有卓见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注释]
蚤:同“早”。
[译文]
患病时才想到身体强壮最为宝贵,身处在动乱才想到太平安稳的幸福,这不算是先见之明;得到幸福而预先知道幸福实际上是带来祸患的本源,贪着生命而能预先知道生命是走向死亡的前提,这才是远见卓识。
一OO、妍丑胜负 今又安在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注释]
优人:戏子。
妍:美丽、美好。
雌雄:胜败。
[译文]
演戏的伶人涂抹胭脂口红,将美丽和丑陋再现得维妙维肖,歌舞结束好戏散场之后,那些美丽和丑陋哪里还会存在?下棋的人争先恐后,通过下棋比个你高我低,一会儿棋局结束收起棋子,刚才的胜负又在哪里呢?
一O一、风花竹石 静闲得之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注释]
权:引申为评量得失。
[译文]
微风中花朵的身姿随风飘舞,雪夜中明月皎洁,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成为这美妙景致的主人;河水边树木的繁茂或枯败,竹林间石头的消退增长,只有意态悠闲的人才能把玩欣赏。
一O二、天全欲淡 人生至境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温饱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注释]
叟:古代对老人的称呼。《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鼎食:形容美味的食物。
天全:天然的本性。
[译文]
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或野山间打柴的樵夫,问到黄鸡白酒的家常便饭就兴致很高,问到山珍海味则全然不知道;谈论温暖的粗布袍和麻布短衣就自然愉快,问到华美的朝服却一点不知道。因为他们保持了纯真自然的本性,所以欲望淡泊,这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一O三、观心增障 齐物剖同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的,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注释]
心:思考。
庄生:庄子。
[译文]
人心如果不产生任何妄念,又何必要去操心呢?佛家所说的观心,反而是增加修持的障碍。天地间的万物原本是一体的,何必等待人去整齐划一?庄子说:“物我齐一,是把本属同一体的东西给分开。”
一O四、悬崖撒手 苦海离身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注释]
更漏:古代计时的仪器。
[译文]
当歌舞娱乐正达到高潮的时候,自行拂衣离身而去,这种豁达的人能够撒手于悬崖真是令人羡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人在不停地奔走忙碌,这种沉沦世俗苦海的人,真是令人可笑。
一O五、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器,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注释]
把握未定:指意志不坚定。
[译文]
当内心的修持还没有把握能够坚定时,就应该远离尘世的烦嚣,使这颗心不受欲望的诱惑,这样就不会迷乱,然后能够清醒地体悟纯净的本性;如果内心的修持已经足够坚定时,又应该混居于滚滚红尘中,使这颗心接受欲望的诱惑也不会迷乱,这样便能修养自己圆通的智慧。
点评:大隐隐于市。
一O六、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注释]
人我一视:我和别人属于一体。
[译文]
喜欢寂静而厌恶喧嚣的人,常常逃避人群以求得安宁,却不知道有意离开人群便是执著于自我,刻意去求宁静实际是骚动的根源,这怎么能够达到将自我与他人视为一体、将宁静与喧嚣一起忘记的境界呢?
一O七、山居清洒 入尘即俗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入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注释]
次:中。
澡雪:沐浴洗涤,指除去一切杂念。
寰:广大的地域。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道洽寰中,威加海外。”(洽:周遍)
赘旒:多余的。
[译文]
居住在山野时心胸清新开阔洒脱,接触到任何事物都会产生遐想:看见一片孤云飘荡一只野鹤飞翔就会产生超越一切的念头,遇到山谷中清泉流动会产生洗涤一切凡俗的想法,抚摸着苍老的松树和寒冬中的梅花会有挺立傲雪的情致,和海鸥麋鹿在一起游玩可以忘却一切心机。一旦再回到尘世中,不单止任何事物都和我无相关,即使这个身体也觉得是多余的。
一O八、野鸟作伴 白云无语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注释]
履:鞋。《史记•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
兀坐:静坐。兀,不动的意思。
[译文]
偶尔兴致来的时刻,在草地上脱鞋漫步,野鸟也会忘了被捕捉的危险飞到身旁来作伴;当景致与心灵互相融合时,在飘落的花朵下披着衣裳独自静坐,白云也似乎无言地停留在头上不忍离去。
一O九、念头稍异 境界顿殊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注释]
彼岸:佛家语,指成正果。
[译文]
人生的幸福和祸祸,都是由于心念的好坏而产生的。所以释迦牟尼说:“对名利的欲望太过炽热,就会踏入火坑,过度沉沦在贪嗔爱恋里面就会掉入苦海。而一个清净的念头可使火坑变成水池,一念觉悟可以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念头稍不一样,那么所得的境界有天渊之别,不能够不谨慎啊!
一一O、水滴石穿 瓜熟蒂落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注释]
水到渠成:比喻做事听其自然。
一任天机:完全靠天赋的悟性。
[译文]
细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头,同理,修行学道的人应该努力用功才能成就;水流到时自然形成沟渠,瓜果熟透时自行落下,同理,要想悟得真理也需任运自然。
一一一、机息有风月 心达无喧嚣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达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注释]
痼疾:经久难愈的疾病。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余婴沉痼疾。”引申为长期养成的不容易克服的习惯。
[译文]
当妄念止息后,便能感受到皎月清风缓缓而来,不会再将人间看成是苦海;当心境远离尘俗时,自然不会有车马喧嚣的嘈杂,哪还需要找个僻静的山林?
一一二、生生之意 天地之心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注释]
萌颖:苞芽。
凝寒:极度寒冷。
[译文]
花草树木的叶子开始飘零枯萎时,在根底已露出新芽;季节虽是到了寒冬,也终究会回到温暖和煦的温暖时节。在萧条肃杀的氛围中,大地似蕴含着无限生机,由此可以看出天地哺育万物的本性。
一一三、雨后山清 静中钟扬
雨余观山色,景像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注释]
清越:清脆悠扬。
[译文]
雨天过后观赏山峦颜色,会觉得景致非常清新秀美;在夜深人静时听见钟声,更觉得声音特别清晰悠扬。
一一四、雪夜读书 神清气爽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注释]
阜:土山。《荀子•赋篇》:“生于山阜。”
迈:奋发,豪爽。
[译文]
登上高地可以使人心胸开阔,面对流水可以使人意境深远。在雨雪之夜读书,会使人神清气爽;在山巅上仰天长啸,会让人振奋无比。
一一五、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注释]
瓦缶:装酒的瓦器,此指没价值的东西。
隘:狭窄,狭小。
[译文]
心胸开阔,巨大的财富就像瓦罐一样不值钱;心胸狭隘,一根头发也会看得像车轮一样沉重。
一一六、以我转物 驾驭欲念
地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 情即是理境矣。
[注释]
役:役使,奴役。
天机:天然的妙机。
[译文]
没有清风明月鲜花树木,大自然就不成其完美;没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本心就不成其为人。只由我主宰万物,而不让万物来驱使于我,那么这些嗜好情欲无不是自然的机趣,尘世俗情也就成为包含天理的境界。
一一七、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注释]
了:明白,了解。
付:托付。
[译文]
能够通过自身了悟自身的人,才能使万物顺其自然各尽其用;能够将天下交还给天下的人,才能身处尘世而心灵超越到尘世之外。
一一八、抱身心忧 耽风月起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注释]
别念:杂念。
耽:沉溺,爱好而沉浸其中。《韩非子•十过》:“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译文]
人生如果太闲散了,那么杂念头就会悄然产生;人生太过忙碌,那么纯真的本性就不会显露。所以有学识高尚的君子既不可以使自己身心过于疲倦,也不可不懂得吟风弄月的乐趣。
一一九、一念不生 处处真境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注释]
潇然:豁达开朗,无拘无束。
[译文]
心往往是因为容易浮动才失去纯真的本性。如果能一点妄念也不产生,心灵明澈地静坐,随着飘动的云朵一起消逝在天边,就着清冷的雨滴洗净心中的尘埃,从雀跃的鸟鸣声中领会自然的奥妙,随落花缤纷潇洒自得。那么何处不是人间的仙境?何处不体现人生的真谛呢?
一二O、顺逆一视 欣戚两忘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注释]
镪:钱贯,即古代穿钱的绳子。这里指金银。
戚:忧愁,悲伤。《庄子•大宗师》:“哭泣无涕,心中不戚。”
[译文]
孩子出生时使母亲面临着生命危险,财富积累多了就会招致盗贼窥视,怎能说这是喜而不是忧呢?贫穷可以使人养成节俭的性格,患病可以使人注意养生,如何说这是忧虑不是喜事呢?所以豁达的人对于逆顺应一视同仁,对于欣喜和悲戚要同时忘却。
点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二一、空谷巨响 过而不留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注释]
飙谷:飙,暴风。飙谷指大风吹过山谷。
月池浸色:月亮在水中印出倒影。
[译文]
耳根听东西,如果能像狂风吹过山谷造成巨响,过后就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人间的是是非非都会消失无踪;心境如果像月光照映在水中,空空如也不着痕迹,那么就能做到把自我和万物都忘却。
一二二、世亦不尘 海亦不苦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注释]
谷答樵讴:指樵夫一边砍柴一边唱歌。谷答是山谷中的回音。
[译文]
世人往往受到荣华利绿等的束缚,所以动不动就说:“红尘世间就像苦海。”却不知道白云逍遥山色青翠,流水不断山石林立,鲜花伴着鸟儿啁啾,山谷回响着樵夫的歌声,都是人间景色,人世间并非是凡俗之地,人生也不是那么痛苦,那些说人生是苦海的人不过是自己落入凡俗和苦海罢了。
一二三、履盈满者 宜慎思之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注释]
酕醄:形容大醉的样子。
[译文]
赏花要看它半开的时候,喝酒要饮到微醉的程度,这里面有很美妙的趣味。如果要到鲜花盛开、酒醉如泥的程度,那么就要进入糟糕的恶境了。那些境遇顺利、志得意满的人,要仔细考虑这些哲理。
一二四、任其自然 不受点染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洌。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注释]
豢:饲养。
迥:差别很大。沈括《梦溪笔谈》:“其色清明,……与赏铁迥异。”
[译文]
山林间的植物不受人工灌溉施肥,野外的鸟兽不受人工饲养,可是它们的味道都香醇无比。我们如果不被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所玷污,那么心地气质不就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吗?
一二五、观物自得 不在物华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注释]
物华:美丽的景色。
[译文]
种植花草和竹木,饲养鹤鸟鱼类,也要懂得悠游其间怡然自得的道理。如果只是沉迷眼前的快乐,玩赏表面的景色,也只是儒家所说的口耳学问,佛家所说的冥顽不灵,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一二六、隐于不义 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注释]
饶:富有、丰足。
驵侩:居中介绍买卖之人。
壑:山沟。
[译文]
隐居在山林中的高人,生活虽然清苦却享有很多雅逸自得的情趣;乡间田野的农夫,为人虽然粗鲁鄙俗,却具备纯朴自然的本性。如果不小心成为市井中污染的买卖商人,还不如死在荒谷保全精神肉体的纯洁。
一二七、着眼要高 不落圈套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注释]
阱:为防御或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汉书•谷永传》:“又以掖庭狱大为乱阱。”李白《君马黄》:“猛虎落陷阱。”
[译文]
不是自己分内享有的福气,及无缘无故的意外收获,如果这两者不是上天有意安排的诱饵,就是他人故意设下的陷阱。在这种时候如果没有远大的目光,很少有人能不落入这些圈套之中的。
一二八、根蒂在手 不受提掇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注释]
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偶人。《酉阳杂俎》:“宗元素右臂上刺葫芦,上出人首,如傀儡戏郭公者。”
提掇:上下牵引。
[译文]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傀儡戏,只要自已能够掌握牵动控制木偶的线索,任何丝线也不紊乱,收放自如,行动或停止由自己掌握,一点都不受他人的牵制和左右,那么便可以超脱这场游戏了。
一二九、无事为福 雄心冰融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注释]
前人:唐代诗人曹松。
霰:小雪珠,多在下雪前降下。
[译文]
凡是有事情发生,就会有弊病跟着出现,因此天下的人都把没有事端视为福分。前人的诗句说:“奉劝大家不要再谈授官封爵的事,一个将军的功勋需要千万士兵的牺牲才能换来。”又说:“如果天下能常保太平,就是把宝剑放在匣中一千年也在所不惜。”看了这样的诗句,即使怀抱万丈雄心,也不知不觉地像冰雪消融一样消失。
一三O、清洁之门 矛盾之窟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注释]
矫:假装。
热中之人:沉迷于功名得禄的人。
渊薮:指聚集之处。
[译文]
不守节操的荡妇,往往违背意愿削发为尼,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因为意气用事而入寺出家,那么本应清静的佛门圣地,却往往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一三一、身在事中 心超事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 注释 ]
兼天:滔天。
咋舌:惊吓得说不出话的样子。
[译文]
波浪冲天的时候,坐在船里的人不知道害怕,而在船外的人却感到十分恐惧;席间有人猖狂漫骂,席中的人不知道警惕,反而是席外的人感到心惊胆战。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即使身陷杂事中,也要将心灵超然于事情之外,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一三二、不减求增 桎梏此生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 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衍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注释]
衍尤:过失,怨恨。
桎梏:古代刑具,此指束缚。
[译文]
人生在世如果能减少一分事情,便能够超脱一分俗世。如减少人与人的交往应酬,就能免除不少争执纷扰;如能减少一些言语交谈,就能减少很多过失和责难;如减少一些操心忧虑,那么就少消耗些精神;如减少一些小了聪明,就能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那些不求每天减少却希望增加的人,真是束缚自己的生命啊!
一三三、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生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注释]
冰炭:此指斗争。
[译文]
天地运行所形成的寒冷和暑热容易躲避,而人世间的人情冷暖炎凉却难以消除;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即使容易消除,而我们心中水火不容的杂念却难以消除。如果能够去除心中水火不相容的私欲,那么心中就会充满祥和之气,随时随地都会有春风扑面的感受。
一三四、超越欲望 只求真趣
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注释]
羲皇:上古皇帝伏羲氏。
匹俦:匹敌。
嵇阮:指嵇康,阮籍。
[译文]
喝茶不需要精良的茶叶,茶壶不干就可以了;喝酒不需要最醇美的酒,只要酒杯不空就可以。无弦之琴能调出令身心愉悦的乐章,短笛不讲音调却能使我心情舒畅。纵然比不上羲皇那样的朴实淡泊,也可以和嵇康阮籍的飘逸洒脱匹敌。
一三五、万事随缘 随遇而安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注释]
茫茫:指遥远。
[译文]
佛家讲求随顺因缘,而儒家主张谨守自己的本分,“随缘素位”这四个字是渡过人生苦海的救命船。因为人生之路茫茫无边,只要有一个求全求美的念头,那么各种纷乱的头绪就会不断袭来。能够安然于顺其自然,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怡然自得。